數百名開國將軍坐在一起看電影,十分鐘後,全體將士虎目含淚

2021-01-08 騰訊網

一九五九年,正是我國建國十周年之時,在這個絕無僅有的日子裡,數百名開國將軍再度相聚,一起看了一部革命影片《黨的女兒》,這是一部根據江西革命老區的歷史事件而改編的電影。

隨著劇情的推進,數百名將軍大多數都虎目含淚,熒幕上出現的人物李玉梅和一大批革命群眾即將被推向刑場,李玉梅回頭囑咐自己的女兒道:「妞妞,你記住,媽媽是共產黨的女兒。」

這個場景令將軍們感同身受,當妞妞被交通員所救,背往山區時,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喊著:「媽媽!媽媽!」

看到這裡,這些虎將、悍將們終於控制不住自己在眼眶裡的淚水,這些悍將們就算是面對死亡也不會哪怕是皺一下眉頭,可此時卻因一部電影,徹底自我崩潰了心理防線,有的甚至痛哭出生,因為這部電影讓他們想起了諸多痛哭的過去。

當年紅軍被迫長徵,國民黨反動派們卻對江西革命老區展開了慘無人道的殺戮,江西人口銳減至數百萬,在當時的江西大地上,到處都充斥著「家家過火、人人過刀」、「大殺三年、人要換種」等等瘋狂的口號。

就在這群開國將帥中,就有非常多的親人在此時被敵人所害,我國的將士們對國民黨反動派恨之入骨,在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為了抗戰的大局著想,數萬紅軍脫下了軍裝,換上了國民革命軍第八集團軍的軍裝,可以想像得到,這些紅軍將士們該有多麼痛苦。

在當年的115師獨立團,便發生了這樣一幕,有一批新的軍裝運到了團部,這讓衣衫襤褸的將士們個個都很興奮,可是當他們看到有著青天白日徽章的軍裝時,每個將士都沉默了,許久,爆發出了將士們潛藏在心底很久的怒火——

「反動派殺害了我們多少戰友?多少親人?現在怎麼能讓我們也穿這個?我們十年的血都白流了?」

「對,這個狗牙徽我一看見就眼紅,想朝它開槍!要老子以後天天頂著它,怎麼向犧牲的戰友親人們交代!」

「改編改編,我看這是投降!咱們是不是上了老蔣的當了!」

將士們紛紛把青天白日帽徽領章撕下來,狠狠地在地上踩,沒有一個人制止這個行動,因為大家都感同身受。

時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的楊成武將軍親自開導大家道咱們現在改編成八路軍,不代表紅軍投降了,因為現在咱們全體中國人面臨一個更大的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它們妄圖滅亡咱們,我們要團結所有有血氣有民族尊嚴的中國人一起打日本!所以我們應該眼光放遠點,心胸放寬一點,換上國民黨的軍裝,我們的心還是紅的,你們說對不對?」

聽到了楊成武將軍如此大義凜然的話語,戰士們漸漸沉默了下來,這時候一個班長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大吼道:「說得再好,我也不穿白狗子的軍裝!和我一起出來參加紅軍的同鄉小夥伴十幾個,現在就剩下我一個了,我不能替他們報仇,還要當仇人的兵,我死也做不出來!」話音剛落,這位在戰場上悍不畏死的老兵竟像個孩子一樣,無助的蹲在地上哭了出來,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啊。

第二天傳來了一個很不好的事情,楊成武將軍收到消息:有好幾個戰士帶著武器「開小差」,跑了!

這種行為在任何時候都非常嚴重,戰場上的逃兵意味著什麼?而且帶頭的就是那個班長,但是這位班長不是逃跑,他光明正大的留下了字條,說道:「我不是逃跑,我要回江西繼續鬧革命」還有的將士說「這裡的紅軍已經變了,我要去延安,那裡的紅軍一定不會變!」

楊成武將軍無奈之下,只能帶著部隊繼續行軍,可沒過幾天,那幾位戰士又回來了,楊成武好奇的問道:「你們不是要去江西,要去延安嗎?一個個的現在回來做什麼?」

班長不好意思的紅著臉道:「楊團長,我們知道錯了,我們其實沒有走多遠,就發現老百姓都在誇咱們紅軍深明大義,願意和國民黨一起打日本,我們這些人參軍很多年了,現在一看還不如老百姓,就跑回來了!」

戰士們七嘴八舌道:「團長,我們錯了,你處罰我吧!」

楊成武豈不知他們的心思?別說這些戰士們了,他自己知道改編的消息不也氣的睡不著?只是自己以大局為重沒有爆發罷了,他安慰將士們道:「回來就好,你們的本意都是好的,可以理解,我不會處分你們,希望你們能理解我黨的苦衷,像做紅軍那樣做一個合格的八路軍戰士,早點把日寇趕出中國!到那時候,大家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功臣!」

此時的這一幕不止在獨立團中上演,可以說,八路軍到處都上演著這一幕,幸運的是,我軍將士都能深明大義,最終接納了這個番號,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成了一個名震中外的番號。

相關焦點

  • 230名開國將軍組成的合唱團,4首歌曲震撼人心,可惜還有一個遺憾
    這支合唱團就是著名的將軍合唱團,全稱為『將軍業餘合唱團』,這個合唱團特殊就特殊在他是由我新中國230名開國將軍組成的合唱團。唐延述中將擔任合唱團團長,王中槐中將任合唱團政委,李志民上將擔任合唱團指揮,熊伯濤少將擔任合唱團朗誦,其餘參演人員也都是少將以上的開國將軍,這其中還包括了開國將領中的唯一女將軍李貞少將,這樣的人員組成規模,在合唱團中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 開國將軍詹大南逝世,開國將軍僅剩七人!
    開國將軍詹大南逝世,開國將軍僅剩七人!剛剛從朋友圈中得知詹大南將軍今天(11月21日)上午在南京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105歲。詹大南於1954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歷任軍長、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兼甘肅省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詹大南逝世後,目前仍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七名,均為開國少將。
  • 山西「將軍之鄉」痛失開國將軍張中如!開國將軍僅剩12人!
    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13名老將軍均為開國少將。從2010年至2017年,每年開國將軍的隕落數量都在兩位數以上,分別是2010年的29人,2011年的25人,2012年的14人,2013年的10人,以及2014年的14人,2015年的20人,2016年的10人,2017年的12人,2018年的6人。健在的12名開國少將中,1955年授銜的有5人,1961年授銜的有3人,1964年授銜的尚存4人。
  • 此抗日將領,屢挫強敵,最後時刻引爆數百手雷與敵同歸於盡
    鮮為人知的是,在南京保衛戰這一場戰役中就有8位將領為國捐軀,其中尤以朱赤將軍最為悲壯。畢業後,隨軍參加北伐戰爭,頗有建樹。抗戰爆發後,任陸軍第88師少將旅長率部參與淞滬會戰,屢挫強敵。1937年12月在南京保衛戰中, 最後時刻引爆數百手 雷與日軍同歸於盡。
  • 他是山西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太原,曾任正兵團職務!
    高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13位。在高姓開國少將中,陝西高姓開國將軍數量最多,分別是高文智將軍、高維嵩將軍、高朗亭將軍,高朗亭將軍是延安市第一任市長,他1936年擔任延安市長。總體來說,高姓還是北方居多,那麼我們山西唯一的高姓開國將軍來自哪兒?答案是山西太原市。前面筆者說過,山西太原唯一的張姓開國將軍是張政少將。其實太原只有兩位開國將軍,另外一位就是高德西少將。
  • 《蛇形刁手》熱播後,看看這位開國上將怎麼說
    《蛇形刁手》熱播後,看看這位開國上將怎麼說!成龍出生於香港,隨後和父母移居澳洲,但是由於小時候成龍比較調皮,一年級沒上完就輟學在家,之後隨父母返回香港,回到香港後,成龍遇到了改便他一生的一個人,他的師父于占元。隨後一直和師傅學習舞臺表演技巧和功夫,再一次表演中,于占元的七位徒弟都受到了關注,於是七人組成「七小福」,大師兄洪金寶,之後是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這七人。
  • 開國將帥中,在五個不同等級的軍銜,哪一位將軍的年齡最大
    在開國將帥中,五個不同等級的軍銜裡,元帥中年齡最小的是林總(49歲),大將中年齡最小的是許光達(47歲),上將中年齡最小的是蕭華(39歲),中將裡年齡最小的是劉西元(38歲),少將裡年齡最小的是吳忠(34歲)。這五位都是不同等級軍銜年齡最小的開國將領。
  • 徐姓開國將軍,湖北人多,還是江西人多?安徽人嘿嘿笑了!
    徐帥 筆者研究發現,徐姓總計22位開國將軍(不含徐立行少將,徐立行原姓俞),徐姓是繼陳姓後,從元帥到少將,每個軍銜都有的姓氏。1988年,開國少將徐信,晉升為上將。
  • 千名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電影《楊靖宇》舉行點映
    《楊靖宇》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點映儀式,千百師生觀看了影片後被「楊靖宇精神」所震撼和打動。電影《楊靖宇》自今年5月開啟路演以來受到數以萬計觀眾的喜愛,將於9月18日全國公映。 抗戰紀念日 千百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在9月9日,電影《楊靖宇》來到南京師範大學,和4000多名師生一起回顧了那段艱辛的歲月,緬懷了民族英雄楊靖宇。
  • 此人為開國少將,其子為著名演員,但卻演了半輩子國民革命軍將領
    2021-01-02 13:15:01 來源: 娛刺拌飯 舉報   話說,在眾多的開國將帥的後代子孫中
  • 古代沒有喇叭,幾萬人是如何聽到將軍訓話的?佩服古人智慧!
    不管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還是西漢開創者劉秀,無不都是在馬背上打來的天下。對於建功立業心切的將士們來說更是家常便飯,那麼問題來了,古代在沒有音響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將軍給幾萬人訓話能夠被聽清楚呢?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吳姓有36位開國將軍,有一些史書上也有38人一說,筆者研究發現,湖北的吳傑將軍原名伍書普,江西贛縣石蕪潭的吳保山將軍原名巫寶山。山西唯一的吳姓開國將軍是誰?誰又是黃正誠?小編一一和你道來!而活著黃正誠的正是來自山西的吳姓開國將軍,他出生於晉商世家,文韜武略,他就是吳效閔將軍,吳效閔1921年出生於隸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以前是太谷縣)的晉商家庭,父親吳寶壽在當地票號給人當掌柜,自家兼營小當鋪。吳效閔家境好,當時家裡有大宅子,門楣上還有「義善堂」的橫額門匾,吳效閔衣食無憂。
  • 他是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來自晉商之家,是富二代!
    在開國將軍之中,有不少富二代,比如江蘇常熟籍的周文在少將,他是《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周文在是名門之後,父親周鼎是同盟會會員。周文在的養父是周炯如,是常熟首富。周文在的家境是非常優越,典型的富二代。在紅軍中,家庭環境優越的還有山東濰坊市昌邑的李澤福將軍,父親是當地大富戶,有房產二三百間,後到青島發展,為青島啤酒廠股東之一。李澤福也是紅軍中少有的大學生,年少時吃喝不愁,玩樂不拘,八歲讀私塾,十六歲到北京插班讀匯文中學,二十一歲到上海大廈大學(後更名為上海師範學院)攻讀經濟專業(又有記載,肄業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政治經濟系)。
  • 20歲擔任師政委,39歲成開國少將,是唯一獲得5枚一級勳章的將軍
    20歲擔任師政委,39歲成開國少將,是唯一獲得5枚一級勳章的將軍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在紅軍時期就有一位這樣的英雄,他年僅20歲就成為了師政委。這個年齡這樣的成就,無論是在現在,還是當時都是非常少見的。而他也是唯一獲得五枚「一級勳章」的將軍。
  • 開國少將坐公車去部隊找老領導,警衛看見車太破,硬是攔著不讓進
    開國少將坐公車去部隊找老領導,警衛看見車太破,硬是攔著不讓進 開國少將齊釘根因作戰兇猛,性格火爆被稱為「齊猛子」每逢作戰,將軍必定一手持刀,一手持槍,衝鋒在前,部下一看皆稱讚,由此,「齊猛子」的名頭便傳開了,將軍在戰爭時代,留下了不少的傳奇,而新中國建立後,他也遇到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
  • 故事:微小說:噓,將軍的小夫君生氣了,一直不理咱將軍,將軍正愁著呢
    圖片來源:電視劇楚喬傳前篇:阿二阿仨,將軍中箭了黃沙漫天飛舞,將士衝鋒陷陣,保家衛國,寸土必爭。「將軍!」瞥見秦青染中間,阿大眸色暗沉,操起手中長槍,射向躲在暗處的弓箭手,隨後厲聲吼道:「眾將士聽令,今日一戰,只能勝沒有敗!」眾將士齊聲道:「只能勝沒有敗!」
  • 長徵時期的兩個團級幹部同時受傷,1人成開國將軍,另1人卻成泥瓦匠
    婁山關,又名太平關,關口地勢險要,群山中只有一條盤山公路通過,是川、黔兩省必經之道,自古以來即是兵家必爭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 總攻命令下達後,十三團立即發起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點金山制高點後,佔領了關口。 敵人怎肯輕易這個要地?立即展開瘋狂反撲,雙方陷入膠著態勢。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紅三軍團首長向十二團下達命令,「務必於2月26日拂曉前趕到婁山關口,接替第十三團,中路正面突破,拿下婁山關南坡!」
  • 年齡最小的開國中將是誰?授銜時僅有38歲,看完後就可明白
    那大家知道其中年齡最小的開國中將是誰?授銜時僅有38歲,這篇文章在看完後就可明白。他們分別是劉西元、謝有法和張池明,雖然他們都是38歲,但最小的還是張池明。張明池將軍是農民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條件原因,只上了幾年學,但即使是這樣也讓他有了一定的見識,為以後參加革命做了鋪墊。因為有一定的基礎,在10歲就開始為當地革命宣傳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他是開國少將中唯一獲得五枚一級勳章的將軍
    譚友林是新中國的開國少將,1916年11月在江陵出生。1929年就參加了革命,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1932年被當成「改組派」被抓。開國將帥共有1052位,能夠同時獲得這三枚一級勳章的共有142人,在少將一級中只有14人。當年搞授銜原紅二方面軍的王震、蕭克、李達、甘泗淇、賀炳炎、餘秋裡、王尚榮、楊秀山8位將軍知道譚友林的軍銜是少將時都認為評低了,應該為中將,為此他們特意給總政治部寫了封聯名信說明。總政治部為了安慰譚友林,當主任的羅榮桓還和譚友林特意談了次話:「友林同志,你的軍銜授低了。
  • 湖北麻城籍開國大將:王樹聲軼事8則
    四毛接到電話後就去連裡請假,結果未被批准,於是就回電話給父親說自己不能回家。當時,王將軍只「哦」了一聲,心想,反正了也就半個小時的路程,還是直接過去看年四毛吧。  當天,正好王樹聲將軍的妻子出差在外(大年初二出差,當年也真是,也不知誰安排的),不能陪他在家中過節,其他子女也在外工作不能回家。就專程去看望女兒。當天,王樹聲大將於是一個人,坐著公交車,來到軍隊駐地看小女兒張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