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2021-01-16 李子說農

農村民間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這是什麼意思,怎麼來理解?

在古代,由於人們的文化水平比較落後,所以他們在面對一些未知的事情時,只好按照俗語的說法來辦事。而一些俗語固然有道理的,但是一些俗語還是不那麼靠譜的,所以說這農村的俗語說的並不一定都是對的。

而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關於生辰八字的民間俗語。古人迷信的根據相書認為,人是否能夠走運、做大官這和出生的日子和時辰是有關的。所以也就引導出了這麼一句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那麼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呢,怎麼來理解呢,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的意思:

「初一的娘娘」的意思:

這句話是關於出生年月的,意思是說如果女孩子在陰曆初一的時候出生,將來可能會大富大貴,是做娘娘的命。而在古代的時候,娘娘是僅次於皇帝的,而且是要鳳儀天下的。比如唐朝時,娘娘武則天,清朝時候娘娘慈禧太后等,都是大富大貴的人。

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有了上述「初一娘娘」解釋,而這個解釋也不難,意思是說,如果男孩出生日期在陰曆的十五,那麼這個男孩的命運是很好的,是做官的命。常言說的好,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們在潛意識的骨子裡都是希望自己做大官的。但是事與願違,這資源就這麼些,而做大官的人還是寥寥無幾的,因此這「男孩出生在十五」就是意味著未來能夠有好的命運。

不僅古代如此,而在現代也是這樣的,有些人也根據這句俗語也尋求了心理安慰,並認為自己的女兒在陰曆初一出生,自己的兒子在農曆十五出生是有好命的。而這樣「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的俗語,我這裡還真有一個例子:

記得我哥哥家的侄女出生的時候,她的生日是農曆的二月初一,當時醫生把娃娃抱出來的時候,不知道是恭維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就說了一句話,這女孩出生在初一是一個好命。

那時候我哥也是非常高興,他是非常疼愛這個女兒的,雖然他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而我侄女也是非常聰明的,上學的時候都是名列前茅,這和他不爭氣的弟弟相比,學習成績則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這樣,在十幾年後,侄女非常順利考上了國內名牌大學,並獲得了獎學金。而現在侄女也工作了,在一家醫院工作,由於她有博士學位,年薪在百萬以上。而哥哥也為女兒的出息感到高興,並認為這女兒的命運和出生時辰是有關的。

至於是不是這樣,這「初一的娘娘」是不真的,咱們沒有科學依據不能承認,可是發生的事情卻是真的。

為什麼老祖宗說「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呢:

老祖宗是這麼認為的:老祖宗認為,「由於初一無月色,得純陰寧靜氣場為女子得宜」。「而十五月圓,光明亢盛,三光得用利貴人登殿,是以宜發男子。」

因此來說,這初一沒有月亮光的出現,自然是一片漆黑的,而在老祖宗看來,這一天是是陰氣較盛之日,而根據陰陽的學說,女子是屬「陰」的,所以在初一的時候也是非常適合女孩出生。

在十五的時候月光很充足的,比如有八月十五月兒明的說法。而這月亮光的出現,雖然不如太陽光明亮,但是終究是陽氣旺盛的。而也根據「男陽女陰」的說法,男孩屬於「陽」,所以適合男孩出生。

由此可見,老祖宗根據這樣的說法並迷信的認為,這女孩如果出生在陰曆初一,男孩出生在陰曆十五,均為順產的話,都是大富大貴命的。

這句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有道理嗎:

我認為毫無道理可言,不過是一種迷信的說法,而人的命運和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是沒有關係的。就算是女孩和男孩出生的日子在好,生辰八字很是幸運,但是這女孩和男孩沒有後天的努力,得過且過的混著,而終究沒有大富大貴的命運。

反之也是如此,如果女孩和男孩不出生在初一和十五,那麼他們兩個命運就不好了嗎?非也、非也,就拿馬老闆和劉老闆來說,他們的出生日期並不在陰曆的十五,但是他們靠自己的努力已經成為大富大貴之人。因此來說,這樣靠出生年月來判斷命運的也是屬於無稽之談的。

綜上所述:

古時候這句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不過是老祖宗的心裡支撐罷了。人們只有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才能獲得自己理想的人生,而不是靠自己的生辰八字,因此來看這句俗語並不是很合理。

相關焦點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啥意思?小孩出生時間有什麼說法?在中國的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的,有些人覺得這些俗語就是說說而已,又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並沒有可取之處,但是有些人覺得,這些是古人的生活經驗所得,能一直千年延續,就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其中也是蘊含了非常多的道理的。尤其是在農村裡,村裡老一輩的老人們,經常會用俗語來說話或者代指,我記得有一句俗語就叫做: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關於生辰八字,是農村人十分篤信的風水、命盤學說。許多農村人生孩子都要挑著日子和時辰來分娩,就為了自己的子女有美好的人生。小編要向大家介紹一則來自農村的俗語就是關於命盤學說,這句俗語是「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小孩生在初一和十五,有啥講究?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孩子出生有啥講究嗎?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
  • 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孩子出生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
    中國人對「生辰八字」是非常講究的,在農村更是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的俗語,為新生兒算"生辰八字"儼然已成為一種習慣。別總拿科學和迷信說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毛病。那麼農村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孩子出生的"生辰八字"有啥講究?
  • 古代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啥意思,你是幾時出生?
    古代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啥意思,你是幾時出生?文丨蟈蟈論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獨特的存在,比如聞名世界的功夫,現在很多人提起中國都會想起中國功夫。但是我們還有許多其他的文化沿著歷史的長河流傳至今,比如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俗語。
  • 古人云:「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究竟是啥意思?
    「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語之一。 乍一看這句俗語特別令人費解,初一十五是表達時間的詞語,而娘娘和官員則是特定稱呼。將時間與稱呼放在一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意思,其實蘊含了很多美好的夙願。
  • 古人講「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這樣嗎?老祖宗的美好夙願
    在古代社會有很多人都會說幾句俗語,雖然很多人不知道這些俗語源自何時。但由於總是能很輕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所以這些俗語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一直被人們當作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時使用的常用詞語。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對俗語這種通俗文化情有獨鍾。「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 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語之一。
  • 古人講:「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不知道
    初一的娘娘是我的官,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該怎樣來理解?古代人挑選這兩個日子出生的孩子,這樣說是因為大年初一和15這兩日,民間傳說初一是子維新下凡,十五是文曲星轉世,是護法神下凡的日子。後來就不僅僅局限於正月初一和十五了,每逢陰曆的初一十五出生的孩子,大人們都會賦予這娘娘命和官加命,這一說美好的祝願在民間勞動人民觀念普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男成龍女成鳳有個好的福氣。所以便有了這句話,初一的娘娘是我的關。
  • 古語說「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年關將至,古人留下的美好寓意
    俗語「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古人談生辰,年關將至,雖然摻雜了一些迷信色彩,但卻是古人的美好寓意和願景。第一、初一的娘娘「初一的娘娘」指的是正月初一時,降生的女孩子有當娘娘的命。在古代社會中只有皇帝的妃子才能稱呼為娘娘,她們住在豪華的宮殿中,每天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在古人的心目中,能夠當娘娘的女人,是幾輩子都修不來的福分。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苦寒家,家貓不入白事堂」是什麼意思?文丨蟈蟈論很多俗語是人們根據一些自然現象進行的歸納總結,很多人不了解和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總想把一些事情關聯起來,就總結出了一些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在國內很多農村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俗語,有的地方也說成「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理解是很少有在初一出生的男孩,所以要是男孩在初一出生,命運會很好。女的同理。可事實卻恰恰相反,農村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的字面意思是男孩不要在正月初一過生日,女孩最好不要在十五這天過生日,而這些都是按農曆說的。
  • 農村俗語:「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改變。記得以前在農村生活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人們講述這些俗語,讓人們對這些俗語影響深刻。尤其是「娘娘蔥,獨頭蒜,仰頭女,低頭漢」這句俗語,更能揭露在農村人們生活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事情。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
    導讀: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下,甕裡米生蟲」,啥意思?年底了,這日子過得真快,早晨吃飯的時候我爸說今天到臘月初一了,我還真沒有注意,我只知道今天是1月13號,孩子學校快放假了。後來想想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們年輕一代關注的是陽曆時間,而老一輩農民喜歡看老黃曆,主要看農曆時間,而我們說過的傳統節日都是以農曆時間為主的,比如即將要到來的春節,也是以農曆正月初一為主的。今天已經到臘月初一了,離過年的正月初一剛好就一個月。這也是農曆2020年與2021年即將要交節的時間了。我們只有一個月時間就要到來辛丑牛年了。
  • 農村俗語「一日得辛,二人分六丙」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農民說,2021年「一日得辛,二人分六丙」,屬於千載難逢的好年景。那麼,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科技技術發達的今天,這些老話還留有存在意義嗎?下面,咱們就來簡單聊一聊。一:何為「一日得辛」呢?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辛」的含義。在十天幹中,辛者,新也,表示萬物更改,結實新成,具有新收穫的意思。由於辛在五行屬金,屬於金銀飾品等精細之金,區別於刀斧之類的粗金。
  • 農村俗語「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二十四節氣按照出現的時間範圍,可以分為「節氣」和「中氣」,有句俗語「節不過十五,氣不過初一」,指的是如果是節氣的話就不會過十五日,但是如果是中氣的話就不會過初一。
  • 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
    導語,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意思?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而且內容豐富,貫穿於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和選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句俗語就是其中之一。
  • 臘月到,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
    導讀:今日進臘月,俗語「臘月初一雪淋頭,來年耕牛不停歇」,啥意思?今天正式進入臘月了,但是要記住,是2020年的臘月初一哦,因為在陰曆年中,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2021年。今天是臘月初一,密那裡下雪了嗎?被雪淋頭了嗎?
  • 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被理解錯了,老農民告訴你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的文章是:農村俗語「貓忌送狗忌買」,被理解錯了,老農民告訴你是怎麼回事農村俗語來源於農村生活,它是從古到今一直廣泛流傳的老話,之所以能夠倍受大家喜愛,是因為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讓人記住,而且它表達的意思非常有道理。但是由於農村俗語流傳的太久了,經歷了各個不同朝代,就有很多人誤解了它本身的含義。
  • 農村幾個關於毛髮方面的俗語,男女都有,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文/惜談農村幾個關於毛髮方面的俗語,男女都有,你知道什麼意思嗎?我們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許多文化都是在勞動的土地上創造的。雖然城市化進程很快,但是在我國的廣大農村裡,依然有許多農民們在辛勤的勞作著,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流傳,今天我們就來了解幾個關於人身體上毛髮的俗語,看看這些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吧。農村人的俗語有時候話說得比較糙,但是其實也是蘊含著不少道理,如果我們覺得粗俗,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們沒聽懂是什麼意思。比如這一句:「男人無毛貴似金,女人有毛混半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娘娘蔥獨頭蒜,青皮蘿蔔紫頭蒜」不能惹,為什麼呢?
    在農村,經常有一些聽起來很奇怪但是解釋一下大家覺得有道理的俗語,而這些俗語都是通過農村的老人們常年的生活經驗得出來的。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裡面卻蘊含了許多道理,這是勞動人民提煉於生活經驗,通常通俗易懂,長年累月的生活經驗積累下來的,也是一種對生活的描述。
  • 農村俗語「好煞夫妻不到頭,打煞夫妻白到頭」,這句話怎麼理解?
    說起農村的特色,除了野花野果野草外,那不得不提一下農村俗語了。這些俗語都是勤勞的農村人,經過實踐得出來的「真理」,經過整理後,然後給流傳了下來。每一句俗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記住,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其實裡面蘊含了不少大道理,正所謂大道至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