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方法,幫你熬過漫長的蟄伏期|心理學|哈理斯|拖延症|快樂的鑰匙...

2021-01-09 騰訊網

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心理學效應,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提出,指的是人們對於事情發展的期望,將對事情發展的走向產生相應的導向性影響。

也就是說,當你對一件事的結果已經有所期待,那在完成這件事的過程中,就會持續不斷的對自己進行相應的心理暗示,最終也會得到相應的結果。

「你期待什麼,就能得到什麼。你在召喚的東西,其實也在召喚著你。」

所以當人心中有了正向、積極的,並且合理的期待,就會收穫一個正向的自己。

不過,如何在漫長的量變階段,調整自己的心態,將積極的態度和結果發揮到每一次正向循環中?

大姐在每日語音日曆趁早歷中給出了一些參考,一起來看。

讓我們一起:

——想像要狂野,預言要自證。

01

打開你的思維

我們每個人都有思維盲點區。也就是說,有時我們的思維方式會阻礙我們準確的看待事物。一定不要讓思維盲點限制了你的決策,要做一個頭腦開放的人,那思維方式要打開呢,就需要秉承以下原則:

知道自己「不知道」。

先分析所有相關信息,後做決定。

目標比形象更重要,所以不要為了證明自己而忽略目標,不要擔心自己的形象,只關心如何實現目標。

有吸納才會有產出,學習極為重要。

同時,你可以試一試心理學中的「相關定律」。它指的是: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存在一定的聯繫,不同事物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切都是不可分割的,從一個事物或問題出發,就可以聯想到與之相關的另外一個事物。

比如,我們會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一些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那我們就可以嘗試轉換思想,找到與這個問題相關聯的事物,去觀察,去聯想,從其他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而不是盯著一個困難,一條道走到黑。

回想上個星期,那些讓你卡在原地的困難,是不是都迎刃而解了?如果沒有,嘗試梳理與之相關聯的事物,寫下來或者畫個思維導圖,從另一個角度切入,把這些麻煩解決掉。

02

打敗反芻式思考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反芻思維,反芻指的是不斷重複和回憶過去,因此反芻思維也被稱為過度思考, 其實也是我們常說的想太多。具體來講呢,就是有反芻思維的人,在做決定時會不停地深思,過後又會質疑自己所做的決定,還會反覆的在腦海中評論、挑剔自己已經做過的事情。

心理學家講到,這種思維的反芻是有害的,長期過度思考的人會自己給自己壓力,消耗人的精力,並且還會讓人睡不好覺,影響身心健康和整體幸福感。

很多人面對多而繁瑣的工作任務時最容易出現反芻式思考,工作的同時腦子裡一直在想,這麼多事我怎麼可能按時做完,這樣的念頭會導致效率很低。下了班還一直在想,還有那麼多工作沒做完,怎麼辦呀!

其實對趁早星人來說,我們應該很自豪地說我們早已經掌握了能夠打敗反芻式思考的最好方法,那就是計劃和執行。工作多不要怕,在開工前花十幾分鐘按照優先級梳理一下有哪些工作、要按什麼順序完成,這樣既可以做到不遺漏,又可以合理安排時間。知道工作安排有著落,休息時間就不會一直擔心了。

總之呢,與其毫無益處地擔心焦慮,不如把計劃寫在本上,把行動落在手上。

與此同時,還有兩種思考方式分享給大家:

成長式思維

一般來講,具備這種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挑戰會讓自己成長,並且學習到更多,讓自己變得更加堅韌。挑戰越大意味著可成長的空間就會越大。即使挑戰失敗了,也不會認為自己能力有限,輕易否定自己,而是會從失敗中找問題,然後不斷改進。

一項研究大腦犯錯時的活動實驗表明,成長式思維模式的大腦活動強度比僵固式思維模式大腦活動強度大很多,這也就是說,擁有成長式思維的人即使面對失敗與錯誤,仍會持之以恆,不會有脆弱的表現,只會在錯誤和挑戰中找尋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那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要有覺知地培養這種成長型思維,有勇氣,不自我設限,不要不嘗試就自我否定。要知道別人不能決定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設定目標,然後完成它,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模塊化思維

有個簡單的定義,就是當我們掌握某一知識之後,可以把它內化到我們的知識模塊中,然後在運用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從這一模塊中取用,就像做數學題時,我們會用公式一樣。擁有模塊化思維的人,可以把學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用於完善自己的思維模塊,然後把它們關聯起來,建立標籤索引,高效完成學習與工作。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試著把它歸納總結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系統,當我們在遇到其他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一塊知識直接拿過來用,讓工作和學習事半功倍。

03

克服拖延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克服拖延症的小方法,叫「五分鐘起步法「,非常簡單,就是當你面對一個必須要做的計劃,但又沒有動力開始的時候,給自己5分鐘的起步時間,直接開始著手做這件事,告訴自己只要堅持五分鐘就好。

關鍵在於在這5分鐘內不要去想做這件事的意義和結果,只沉浸在行為本身。

很多同學犯拖延症的原因是認為行為必須要受到動機的激勵,其實研究表明,行動比想法更能推動行動。不是說等我想做了,我才能去做,而是我先開始做,我就會進入想做的狀態。

除此之外,史丹福大學教授約翰·佩裡還發現了一種改善方式,叫做「結構化拖延」。

他自己就是一個拖延星人,經過他的實踐和研究,他發現。拖延症其實就是把必須要做的事情往後拖,那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拖延症爆發時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改作一些小件的、容易的、本來沒那麼緊急的事。

比如今天你最緊急的任務是寫論文,第二是健身,第三件是打掃衛生。不要面對著論文心煩意亂、白白荒廢時間,可以先完成打掃衛生這個任務。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建立一種成就感,從而緩解拖延的自責和焦慮,在完成了一些小事後,我們就可以更平靜地完成今天最緊急重要的任務了。

04

兌現快樂與意義

英國作家伍爾夫說過一句話:「生命並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永遠沒有答案,但是要去享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有時我們會思考,人生的終極意義到底是什麼?就如伍爾夫所說,人這一生就是無意義與有意義的交替更迭,那在我看來呢,你賦予了生命什麼,那它就呈現什麼,你感受到的、儲存在記憶中的,都是生命的饋贈與意義。

一個對生活敏感的農民就比一個麻木不仁的帝王生活的更廣闊、更充實、更豐富多彩。

我想說的是,同學們不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下身邊的花花萬物,還有那些讓你感到快樂的小事情,或許也可以讓你這一天與眾不同,懷著熱情洋溢的心,享受陽光,你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對生活的期待與動力,生活分量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變遷,而在於對它的主觀感受,體驗生活中這些小小的快樂就是人生的意義。

這裡也分享最近看到的一則寓言小故事,叫《快樂的鑰匙》。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

「這傢伙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

「他每天都是這樣的。」朋友說。「那麼你為什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哈理斯問。

朋友答:「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同學們看,這樣的事情是不是經常發生在日常生活中?那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是依舊遵循自己內心的原則行事,保持心情舒暢,還是把「快樂的鑰匙」交給對方,讓他的行為決定你一天的心情呢?不言而喻,這把鑰匙當然不能輕易拱手相讓,否則就是自尋煩惱了,畢竟時間如此寶貴,還有很多大的快樂要去兌現,還要儲蓄精力去做激動人心的事情呀!

05

找到自己的節奏

最近我在計劃打卡群裡看到有同學說,自己嘗試早起,但是堅持了幾天發現,早起讓自己工作效率變低了,一天都昏昏沉沉的。

其實呢,比起強調「早起」本身,我更鼓勵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形成自己的規律。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中最靈活、最有效率的時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黃金時間「,是不一樣的。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並且利用好你的黃金時間,才能使效率最大化。我自己也不是一個習慣非常早起床的人,我的黃金時間是晚上的9點到12點,那時我最專注,也最有靈感。所以建議同學們觀察自己的黃金時間發生在什麼時候,好好計劃和利用這大段時光,去達成一件事。

同時,健康的飲食也很重要,血清素在大腦中起抑制作用,所以比較充足的血清素可以讓動物,包括人,願意花更長時間去等待一個獎賞,不僅如此還可以增強一個人的恆心和毅力,讓人即使面對不確定的結果也不輕言放棄。

知道了這個以後我又去查了怎樣通過飲食增加人體血清素,總結了這麼幾個小方法。

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包括豆類、全穀物麵包、糙米、澱粉類蔬菜等;食用健康脂肪,像魚類、堅果類都可以。除了飲食,運動、曬太陽和按摩也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

看來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可以使我們的外表更好看,還能讓我們更有毅力。

06

懂得節制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邊際遞減效應」,這個效應是從德國經濟學家戈森的享樂法則演變而來的,綜合起來說呢,就是同一享樂不斷重複的話,那麼這一行為帶來的享受就會逐漸遞減。

也就是說,當我們得到的越多,越往後,就越難有最初的滿足感和享受感了。

那把這個效應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呢,當我們感到餓開始吃東西的時候,第一口食物都是最香最治餓的,吃的食物越多,隨著飢餓感越來越低,再吃就沒有第一口的幸福感了,吃一點就可以滿足需求,再繼續幸福感就會降低。

所以吃到不餓就停止,當沉沒成本給付到一定程度就及時抽身。吃是一件欲望等級很低的事,而節制是一種高級的美。

07

鍛鍊你的大腦,就像肌肉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根據實驗結果描繪而成的遺忘進程曲線,具體表現為: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是有規律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之後會逐漸緩慢。

觀察曲線可以發現,我們學習過的知識如果沒有抓緊時間複習的話,通常在一天之後,記憶量只剩下原來的25%,所以從「記」到「憶」是有過程的,前期通過識記知識之後,後期還需要保持規律的回憶,才能真正記住學過的東西。

一般記住後,在5分鐘後重複一遍,20分鐘後再重複一遍,1小時後,9小時後,1天後,甚至一個月之後就會記得很牢。那我們可以按照艾賓浩斯的記憶周期重複記憶,給自己設定一個固定的複習點以及時間間隔,最好不要半途中斷,完成每天的複習任務,

同學們可以根據這個方法嘗試一下,堅持一段時間遺忘的數量會減少,記憶力也會提高很多,你可能會成為一個記憶達人。

同時,腦科學裡有一個概念叫「神經可塑性」,指的是大腦神經連接、生成和修改的能力。我們總以為大腦的發育在成年後就結束和定型了,之後只會退化。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的大腦在成年之後仍有巨大的變化潛力,也就是「神經可塑性」,這種可塑性會保持終身,包括老年時期。

我們之前說過,堅持鍛鍊會產生肌肉記憶,那麼同樣地,堅持練習某種大腦功能,比如閱讀、寫作、畫畫,你的大腦也會隨著練習的深入產生積極的、適應性的改變。

所以,如果你想掌握一項特長,最好的開始時間是童年,其次就是現在。從現在開始,一點都不晚,只要你真的想開始,真的想到達。

相比環境的變遷和時代的大手,努力和勤奮的力量其實小得多。但在同樣的時代條件下,努力和勤奮會獲得實力,實力永遠有效。

這句話出自大姐《寫在四十歲到來這一天》一文中的物種篇。

只要一看到這句話,就是再一次對自己的提醒與督促,告訴自己不要停下努力與勤奮的腳步。

當我們明白了時代和周邊的大環境個體無法輕易改變這個現實之後,就能更清晰的發現,自己擁有的實力和底氣是自己永遠的靠山,而在實力傍身之前,努力和勤奮是基礎,是邁向實力山頂的必經階梯。

把這句話再次分享給各位同學,要知道做與不做,堅持與放棄,都將會構成你現有實力的一部分。

◆ ◆ ◆

相關焦點

  • 家長試試5個方法,專治拖延症
    兒童心理學之父皮亞傑認為,人類對於時間知覺只有在大腦的推理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產生。研究發現,孩子大約到三歲,才會對時間產生模糊的認識,到了七歲才逐漸形成時間的概念。此外,不少孩子時間的主人是父母和老師,事事由大人安排妥當,自己機械地執行就OK。
  • 如果「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也許我能幫到你
    五月天有一首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人群中穿梭,你是真正的快樂嗎?你又是不是穿著很多保護色?如果你真的很開心,請不要看下面的文章,直接在評論區告訴大家,分享一下你快樂的原因和方法,如果你也是一個忙碌或迷茫的偽「快樂者」,請花3分鐘看完這篇文章,也許可以幫到你。
  • 星露谷物語下水道鑰匙獲取方法說明 下水道鑰匙在哪
    其中下水道這個場景就是需要玩家達成相應條件,並在獲得了下水道鑰匙後才能前往的區域。不過想要獲得下水道鑰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並不是那麼輕而易舉就能達成的事。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星露谷物語》下水道鑰匙獲取方法解析,手把手幫助玩家拿到下水道的鑰匙,不清楚的玩家趕快來看一下吧。
  • 熬過了漫長的冬季,卻在春天倒下了?烏龜過冬要注意什麼?
    >加溫過冬的注意事項:關於烏龜的冬眠,包括冬季加溫,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加溫棒的選擇你要知道但是春季就不一樣了,很多龜龜度過了漫長的冬季,卻有可能在春季倒下。因為在春季溫度變化比較大,很多龜龜在經歷了一個冬季以後,體能和體內積蓄的能量都消耗殆盡,正是身體最為虛弱的時候,而春季卻氣溫多變,溫差一天內變化較大,這個時候如果龜龜醒來沒有做好保溫措施,極有可能因為多變的氣溫而病倒,在身體最為虛弱的情況下染病,對龜龜來說簡直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 心理學教授力薦的3本書籍,幫你提升社交關係,讓你更好的溝通
    心理學教授力薦的3本書籍,幫你提升社交關係,幫讓你更好的溝通編輯:悅讀有書我在上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心理學的書籍,因為我想當一個心理諮詢師這樣就可以幫助困在自己世界的人走出陰霾,後來聽說急需量很大但是沒有太多的公司,所以也沒有考證,但是現在依然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
  • 追求女孩子的七個方法,女孩讓你追她的8個暗示
    自古以來男女之間,也需要使用一些套路,這樣才能讓對方對你更加傾心,對於喜歡的女孩子,男生想去追求。更多時候感覺非常迷茫,不知道什麼樣的方法適合去追女孩子,也怕這段追的距離會越來越長。一起來學習一下追求女孩子的七個方法,這樣兩個人才能在漫長的歲月裡攜手相伴。
  • 心理學家:容易「想太多」怎麼辦,教你4個方法擺脫它
    生活中猜疑心很重的人往往是無法獲得快樂的。因為他們會錯誤地解讀從外界獲得的信息,容易胡思亂想,讓自己背負著沉重的心理負擔。久而久之也會導致人際關係緊張,不利於身心健康。如何擺脫這種心理問題呢?下面這4種方法能幫到您。(1)避免胡思亂想猜疑心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胡思亂想。
  • 心理學:快樂是一種能力,真正快樂的人大都具備這三種能力
    你以為快樂是屬於孩子嗎,成年人的快樂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高超的能力,從心理學角度上來說,真正快樂的人大都具備這三種能力:心理學:快樂1、不抱怨的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不抱怨的能力,生活中我們看到太多抱怨的人,抱怨是快樂的殺手。而真正快樂的人,他們大都很少抱怨。他們在他人面前就像是陽光一樣明亮與透徹。
  • 心理學4個方法幫你克服心理恐慌
    決定我們情緒反應的是我們的認知其實不然,舉個例子,你在商場裡被人重重踩了一腳,你很生氣。可你一抬頭,發現踩你的是個盲人,你的怒火是不是立刻煙消雲散。同樣一件事,對不同的人,會引起不同的情緒體驗。step 2 針對不同的拒絕情境,使用一下「反駁」自我批判的方法,結合各種可能的方式,駁倒你列出的所有自我批判的想法。step 3 當你產生自我批判的想法時,一定要立即全面和清楚地在心中闡明你的反駁。療法B:恢復你的自我價值自我是個體對其存在狀態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的生理狀態、心理狀態、人際關係及社會角色的認知。
  • 無鑰匙進入的車,怎樣確定車已上鎖?老司機教你3個方法
    無鑰匙進入就是一個很實用的功能,以前開車門還需要用機械鑰匙解鎖打開,如果手上拿著其他東西就很不方便,可是有了無鑰匙進入之後,只要帶著鑰匙進入一定的範圍,只需要輕輕拉動把手就可以打開車門。可是這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怎樣確定車門是否鎖好呢?無鑰匙進入在一定範圍內都可以解鎖,這就出現一種尷尬的情景,車主鎖好車後,順手拉了一下車門,結果車門就直接打開了,這就讓人很無語。
  • 心理學,第一本書幫你找到搭訕的突破口,輕輕鬆鬆結識想認識的人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超實用的心理學書籍,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心理活動主導著人的一切行為。第一本書侯佳慧的《搭訕心理學》幫你找到搭訕的突破口,輕輕鬆鬆結識想認識的人!希望下面小編給你們推薦有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可以對你們有所幫助。《搭訕心理學》作者: 侯佳慧文章段落:陌生人是我們社交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時陌生人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隱形貴人。
  • 心理學:這五個方法能有效提升你的氣場,讓你越來越自信
    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氣場,氣場可以是吸引力,也是魔力,它使得人們的目光總是被你吸引,不論你在做什麼,都能讓你受人關注。只是每個人氣場有強弱之分,氣場的強與弱也代表了一個人自信與否,氣場強的人往往更自信,也更能實現自己夢想與目標,如何提升自己的氣場,和大家分享下五個有效方法:
  • 心理學:當痛苦無法自愈時,這四大方法,助你走出泥沼,改變人生
    只是有時候,你需要藉助一點外力而已。同事的孩子是個調皮鬼,成績全年級倒數第一,從來不做回家作業,學校老師拿他無計可施。回到家,處處跟父母對著幹,如何惹父母不快,他就做什麼事情。同事和老婆嘗試了很多方法,跟孩子講了很多道理,也做了很多溝通,甚至是犧牲和妥協,然而孩子依然如此,讓他們兩口子一籌莫展,深感絕望。
  • 這13本書,幫你提升職場情商、心理學和溝通技巧
    並把這些能力融入到工作中,形成一連串的意識,意識促使你去實踐行動,這樣才能真的提升認知。意識不夠,看書來補,空體這次就給大家推薦13本書,帶你提升職場情商、心理學和談話技巧。、處理人際衝突的各種溝通方法。
  • 心理學:當你心情低落時,快做這件事,一分鐘幫你逆轉情緒
    「你是認真的嗎?」「嗯。我們分手了,我需要你。我知道這樣對你很不公平,但是我真的找不到其他人了。」愛一個人,大概就是願望為她做任何事,哪怕對方不愛自己。就這樣小雨和王哲走入婚姻。然而王哲對小雨越好,她越愧疚,越愧疚就越後悔。只能嘆一句悔不當初,怎麼就這麼草率地結了婚。心理學認為,當人在體驗情緒與思想時,人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
  • 馬達加斯加的「生命樹」:曾幫人類熬過饑荒,如今卻瀕臨滅絕
    馬達加斯加的「生命樹」:曾幫人類熬過饑荒,如今卻瀕臨滅絕 2019-01-04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熬過低谷,往後都是高光時刻!
    也許你正處在人生的低谷期,總覺得事事不順,嘗盡艱辛,受盡磨難,覺得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或許你所經歷的正是你人生的寒冬,但是不管冬天有多漫長,它總會過去。任何一件事情,糟糕透頂之時,正是將要觸底反彈之時。熬過寒冬,熬過那個最糟糕的時刻,一切都會春暖花開,一切都會否極泰來,熬過低谷,往後都是高光時刻。就像老人常說的: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不會連續一個月每天都下雨,雲朵裡的雨水降完了,就會有晴天;人也不會一輩子貧窮,壞事也總會有到頭的一天。
  • 嬰兒肋骨外翻怎麼辦,寶媽你知道嗎?來幫媽幫你解答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近有媽媽給幫媽私信,說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忽然發現寶寶最下緣的肋骨有些凸出,問這是什麼情況,還能不能恢復。其實這就是很明顯的「肋骨外翻」。「肋骨外翻」是什麼?不過媽媽們也不要怕,如果寶寶「肋骨外翻」被及時發現,並把握好最佳的治療時機和方法,就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肋骨外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1、生理性正常發育因為嬰兒骨頭比較軟,呼吸幅度也比較大,所以位於肋骨最下端的幾根常常會隨著呼吸往外擴張,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肋骨外翻情況,不過這種會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然好轉起來。
  • 【心理健康】遇上神奇的心理學-你快樂嗎?
    其實,快樂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是一種心理的調度和滿足,更是一種心理的安慰和平衡。從心理學角度講,快樂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評價,再有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牽引,換句話說,也就是自我心理定位正確,然後再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取得成功,獲得快樂。 那麼怎樣來得到快樂呢?
  • 史萊姆農場主攻略 史萊姆鑰匙獲得方法
    小編發現,很多玩家反映說,在玩的過程中,都會找到這樣一個山洞,可是想要解鎖這個新場景的話必須擁有一個「史萊姆牧場主鑰匙」,但是遊戲中卻並沒有告訴我們怎樣去獲得它,為此很多玩家也很苦惱。那麼,到底要怎麼獲得這把史萊姆鑰匙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這個「史萊姆鑰匙」的獲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