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 關注「DrG科學育兒」每周隨機送福利
授權來源:說說咱家娃
ID:mykidsstory
一歲之後的寶寶,動作能力越來越好,可以玩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不過家長要捂緊錢包,每個種類買一兩件就好,玩具買多了,會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破壞專注力,花錢辦壞事,玩具一定要少而精,要買「孩子喜歡的」,而不是「小時候的你會喜歡的」。
所以注意,以下是點評,並非都是推薦,別直接當購物清單了,請注意看文字部分。
買騎乘類玩具請注意,只專注一個功能即可就是——騎著玩,不要又騎著又能搖又能推還能唱歌吐泡泡還能益智啥的,總體功能越多,越意味著單一功能越差。而我的經驗是,無論功能多豐富,你家娃兒只會專注騎乘這一個功能,頂多方向盤上有個喇叭就夠了,其他功能都會直接無視的。
騎乘類的玩具的共同缺點 就是佔地方太大,以下的挑一個買就好。除非你嫌家裡屋子太多太空蕩。
坐進去的小汽車
我家不管大寶還是二寶,對這玩意都是超級愛,鑽進去就不肯出來。但是還是慎買,貴也就算了,主要是太佔地方有木有,不光是玩具本身佔地方,而且玩起來也需要超大的地方,這個是設計給那種有院子的家庭的,如果你家沒有一眼望不到邊的客廳,還是不要買這個吧,玩也玩不爽。
電動車
一按按鈕就能走的車,真的很酷炫有木有,好羨慕他們小小年紀就能享受駕駛樂趣了。我家奶奶看到國內很多小孩子都玩這個,到美國來宣稱也要給她大孫子買一個,後來左思右想還是放棄了,主要還是東西太大,家裡太小沒地方放,另外想拿出去玩也不容易,扛著下樓就想死的心都有,更何況出門就到處都是汽車,真心不安全,除非拉去公園玩,這個大工程光想想就暈。還是不花高價買個麻煩擱家裡了。
土豪有大客廳大院子的隨意。無論男女,木有孩子不愛玩這東西的。
扭扭車
這個也很好玩,大概兩歲左右的娃兒就會玩了,輕輕一蹬就滑出去好遠,娃兒都很喜歡。
不過請注意,要買這個,家裡得有一個像溜冰場一樣的地方,這個輪子只適合很光滑的地面,泊油路上和草地上地毯上都沒法玩,家裡沒有相應場地的話,就拔草吧。
木馬
也算是經典玩具了,我家妹妹可以在上面晃好久,注意不需要一廂情願的買個真的很像馬的木馬,你家娃對馬沒什麼親切感,因為他都見不到,他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坐上去搖來搖去的東東就好了,類似上面這種塑料的就不錯。
比起上面那個塑料,這種電動木馬就完全沒有優越性,雖然可以唱歌啥的,但一歲以後的小朋友對自己不能控制的玩具不是很感興趣,這個馬再怎麼晃也是原地的上下,小朋友都表示很不爽。
如果你家娃走路比較晚一些,一歲之後才開始走,已經聰明到會推車轉彎了,他可能會對輔助走路的玩具比較感興趣。
對於走路比較早的寶寶來說,這類玩具就直接跳過去了。
這類玩具的缺點是,雖然在學步期間娃會非常喜歡,一旦孩子走路走得很順溜了,這種玩具就再也不玩了,性價比不太高。
如果一定想給娃買個可以推的車,與其買個會唱歌的,不如買個這種極簡的,就算是學會走路之後,還可以當運送東西的車子玩,延長玩耍壽命
學步期間的娃也會很喜歡這種一推就動的玩具。除了這種直杆的,還有牽繩的,但是不建議買牽繩玩具,繩子長了有安全隱患,繩子短了又牽得不過癮。
這種一推就小球就會跳起來的玩具,很受歡迎,只是有個缺點就是聲音很大。不過看到很多場合小朋友都搶著玩。
一兩歲的小娃,玩耍既是學習,撒歡的玩就是他們現階段的主要任務,當然很多受起跑線理論毒害的家長,看著娃天天的傻玩就著急。那就讓這些益智類玩具來拯救你的焦慮感吧,不光寓教於樂,並且自帶裝叉功能,娃兒若是玩會了哪個,那真是又萌又Q,神童即視感,發個朋友圈視頻,可以顯擺得無比自然而且心安理得接受各種驚嘆和恭維。
但是給娃玩這種玩具,要做好娃不喜歡玩,或者玩不會的準備,畢竟這些玩具對能力是有很多要求的,千萬不要有老子花好多錢買的,你小子必須給我趕快練會這種想法。玩玩具最重要是開心嘛!你是用玩具討好娃,不是讓娃討好玩具,勿要本末倒置了。
過山車
不多說了,挑戰空間感和精細動作的經典神器
形狀洞洞盒
也很經典了,玩會了可以給娃很大成就感,當然玩不會挫敗感也很強。這種四面都是洞的更加難一些,還需要翻來翻去找合適的洞,怎麼也得一歲半以上才能嘗試一下。
串珠子和縫線玩具
也是訓練精細動作能力的,這種遊戲女娃都會比較喜歡,朋友家的女孩紙都很喜歡玩,男娃差一點,至少毛頭木有任何興趣。
拼圖
這個東東玩好了成就感巨大,很多娃是很迷的,來來回回不停的玩,可以殺掉很多時間,而且鍛鍊邏輯能力和精細動作,非常有必要培養這一愛好。
但是拼圖也分很多種,根據娃兒的能力不同,玩的種類也不同,並非要每種都買,但是切記要循序漸進 ,尊重娃的發展速度,如果一上來就給玩兒難的,他挫敗感太強,會討厭拼圖的,你就少了許多坐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喝咖啡的機會了。
規則形狀的最簡單,一歲半以後可以開始接觸了,一開始可能得你幫助他。
規則形狀的玩會了,可以來不規則形狀的咯!
不規則的也搞定了,就可以嘗試這種四塊的
4塊的會了,12塊的也不遠了,然後可以繼續24塊,48塊,甚至更多……
見過神童三歲多能拼100塊,不過那都是別人家孩子,普通孩子兩歲多能獨立拼12塊已經不錯了。
注意拼圖的種類,一定要買上面這種邊緣是鋸齒互鎖的,降低了很多難度,不要買下面這種平滑邊緣的拼圖,難度高了很多,下圖這種對四歲多的孩子也算蠻難的。
雖然看起來好有效率的趕腳,好像花一個的錢買了六個。我家買了這個的後果就是直接把它當積木玩了。
小拼圖不過癮,可以玩這種擺在地板上的大號拼圖,拼出來巨漂亮,很過癮。
腦子秀逗買了上面這個搭配衣服的拼圖,毛頭完全不屑一顧,看都不看,不過到我家來的小女孩們都好愛這一款呀!排隊搶著玩。
所以,雖然都是拼圖,拼圖的主題很重要,你家娃再喜歡玩拼圖,遇到不喜歡的主題他還是沒興趣的,看你家娃是交通工具控,恐龍控,動物控還是公主控啦!
我很喜歡給娃買積木類的玩具,想像空間大,有技術含量。缺點就是,太難收拾了有木有,而且很容易弄丟找不到,有潔癖和強迫症整理狂的媽媽,就可以略過這一部分了,別挖坑害自己睡不著覺。
木頭積木
木頭積木就是越沉越大越好玩,越沉放得越穩,越大擺出來的東西也越大,有成就感。不過越沉越大也越費銀子,量力而行就好。木頭積木雖然經典,但是在其他玩具之前有點黯然失色,不是所有娃都喜歡的。
這種又大又輕的積木也是一種選擇,適合比較小的孩子,不過真的很佔地方,要慎重。
磁鐵積木
買過的土豪們都說好,啥啥都好,又好玩又漂亮,沒有不愛玩的,塊數越多越過癮。只有一點,就是太貴了,平均一塊就一美元多還是打折價,想國內買個山寨的,一算居然和美國差不多價……鬱悶了!
樂高
可以終結一切玩具的玩具,玩具中的戰鬥機,如果你家玩具太多怎麼辦?把所有玩具都送人,只留樂高可以了。集高端大氣上檔次和低調奢華有內涵於一身,童年沒有樂高感覺人生缺憾。除了貴了點兒,一切都很完美。
不過我家毛頭對樂高四歲才有感覺,果果一歲半就很沉迷了,什麼時候買大家看著辦。
記住了,三歲以前一定買lego duplo,塊比較大,不會被娃吃掉,小塊的樂高對三歲以下的孩子是有安全隱患的。
lego duplo因為磚塊比較大,也比較貴一些,低幼的lego,不用買很多磚頭,小娃對砌牆不是很感興趣,更感興趣的是小人啊,動物啊,籬笆啊窗子啊門啊之類的特殊件,duplo有各種主題,動物的,車的,救火的,警察的,甚至有冰激凌的,挑一個你娃喜歡的主題買吧。
假扮遊戲永遠都是孩子們的最愛,複製他們所見過的東西,永遠是遊戲的主題,所以給孩子買假扮遊戲的玩具,切記一定要是你娃見過而且熟悉的生活場景,如果你娃從來沒見過媽媽做飯,那就不用買廚房玩具了,他不會有興趣的。
假扮遊戲的道具其實都可以diy,用紙板做一個娃絕對沒意見,當然如果你不差錢,想買個漂亮結實的,以下可以做參考。
廚房\廚具
這種比較豪華咯,其實有個灶臺,有個爐子和冰箱,就足夠小娃折騰了。不要以為只有女孩子愛玩廚房遊戲,男孩子同樣愛玩的。
食物\餐具
切菜煮熟擺碟子擺碗,夠娃折騰好久的了。你可以靠在沙發上,等他端給你來吃。
照顧寶寶系列
女性的本能就是母愛泛濫,哪怕她只有一歲多,這種衝動也不可抑制。
照顧baby可以配全套,使勁讓你閨女發揮母愛。屌絲們自選,土豪們隨意。
工具箱
男孩紙的主題,當他見過工人幹活兒之後,會瘋狂愛上這些玩意兒。當然如果你家娃沒見過工人幹活兒,就不用買了。
工具箱建議買塑料材質的,木頭的敲起來聲音很大擾民,而且容易敲壞,塑料的就完全夠用了。
當醫生
如果你哪天累了,可以躺下當病人,讓娃給你看病,你就可以好好歇歇了,嘴別閒著就行。經常玩還可以適當消除娃兒對去醫院的恐懼感哦!
買東西
豪一點可以照著圖來買,其實玩購物遊戲,一個籃子和一些雜物也完全可以,收銀機可以用鞋盒子做一個,同樣可以玩得很高興。
如果你家有個男孩,所有上面我提到的,你都可以忽略,下面這些絕對都是他們的心尖肉。
火車和軌道
上圖是豪華陣容,你當然可以精簡,但是肯定是越多越好玩。有些孩子是對火車和軌道很痴迷的,甚至聽說好些男孩別的什麼都不玩,天天只玩火車和軌道。
軌道也分塑料的和木頭的,個人比較喜歡木頭的質感,塑料的更容易變形一些,也不太容易拼接。
如果要買的話,再省也要買座橋,火車的上坡下坡鑽山洞是精華所在啊。
另外注意火車最好多買幾節,娃兒會喜歡拖很長的火車,不要買電動的,娃更喜歡用手推,電動的他們會覺得很無聊。
工地用車
不多說了,你娃只要是見過工地,對這玩意絕對是欲罷不能。
城市車輛
鳴笛噪音三劍客,酷斃了,不需要會跑,也不需要會叫,只要車型和你家娃見過的差不多就成。跑和叫娃都可以DIY。
hotwheel
這種小車叫做hotwheel,車型很炫酷,都是金屬質地,都很結實,個頭很小。買個十來個還是不錯的,娃會很喜歡把他們各種排隊,各種推來推去。我買過質量很差的小車,娃推幾天就散架了,如果想買玩不壞的小車,那就認準這個牌子吧!
嫌這些車不過癮,你還可以收集,公交車、校車、大卡車、麵包車、貨車、郵遞車,垃圾車,等等等等,男孩子永遠都少一輛車,媽媽可能不理解,娃兒他爹都懂的。
每當看見娃兒那一堆堆的玩具,我就很想擠點眼淚和他們憶苦思甜一下,說你娘親小時候哪裡有這麼好的玩具,有塊橡皮泥就高興半天了。不過我醞釀半天也擠不出眼淚,因為我回憶中童年並沒有很慘,雖然家裡窮買不起什麼玩具,但是媽媽總是擠出所有時間陪我玩,需要道具,她就用紙板給我做,現在想起來感覺還很幸福。
所以你花再多錢買再酷炫的玩具給娃,都不如你扔掉手機和娃認認真真的玩上一個小時。
買玩具量力而行即可,沒有什麼玩具經典到必須要買,一切玩具都是輔助手段,最讓孩子感到快樂的事情,永遠是家長的陪伴。
「DrG科學育兒」合作授權轉載自:說說咱家娃 ID:mykidsstory
作者介紹:教育碩士,旅美全職帶倆娃,對寶寶哭鬧永遠有辦法的媽媽。
推 薦 閱 讀
▼
▼
▼
▼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
叨叨還為大家按月齡整理了分月齡育兒
就等你來領啦~~~
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星標 DrG科學育兒
發送 分月齡
就能獲得0-3歲育兒知識匯總
輕鬆躲避育兒誤區
長按「DrG科學育兒」,回復 「疫情」「發燒」「感冒」「咳嗽」 「腹瀉」 「鈣鐵鋅 」 「疫苗 」「痱子」「配方奶」「手足口 」「輔食 」等關鍵詞,就能收到更多科普!建議每次輸入單個關鍵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