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對於孩子們來說是營養且美味的,細緻、滑嫩的魚肉,既方便入口,進入腸胃後也很容易消化,是幫助孩子長身體的佳選。不過魚肉存在一個缺點,就是以家常做法很難將魚刺全部剔除乾淨,也因此,不少不太習慣吃魚的孩子,經常會因為魚肉裡面有刺,把喉嚨卡住。
當孩子被魚刺卡住時,大部分家長往往會想到用土方法解決,殊不知,家長的錯誤操作,反而容易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
錯誤操作1:讓孩子喝醋,或者把醋含在口中,軟化魚刺
大多數人認為,醋屬於酸性,生活中也表現出了軟化物體的作用,所以讓孩子喝口醋,或者含一口醋在嘴裡,就能利用醋的軟化作用,使魚骨頭變軟,繼而緩解卡喉嚨的現象,但實際上,這種做法並不可靠。
醋確實具有一定的軟化作用,但其軟化性並不會表現在任何物品上,軟化效果也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明顯,像魚刺這樣質地堅硬的物體,是不能被軟化的,就算家長找一杯醋,在裡面泡上魚刺,魚刺也不會因為醋的酸性而變軟。
其次,孩子在喝醋的時候,醋會快速通過食道到達胃部,根本無法停留在魚刺卡住的位置,即便孩子含一口醋,也無法到達咽喉部位。
盲目喝醋這種做法,一方面會讓孩子的口腔內壁被腐蝕,影響口腔環境,甚至會破壞牙釉質,影響牙齒健康,另一方面,大量喝醋後,醋當中的酸性物質也會刺激胃部,產生灼燒感,影響到孩子的胃部功能。
所以說,卡魚刺之後喝醋,不僅不能緩解不適感,反而會再次傷害孩子,請家長們千萬要避免。
錯誤操作2:大口吞咽食物,利用食物經過食道的瞬間,把魚刺噎下去
這也是家長們經常會犯的錯誤,有些家長單純地認為,魚刺只是停留在了咽喉處下不去,如果利用吞咽食物的力量,就能把停在咽喉的魚刺帶下去,已達到緩解卡喉嚨的目的。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更危險。
當魚刺卡住時,家長們往往不能直接判斷出魚刺的情況,有些時候可能只是停留在咽喉處,並沒有造成咽喉方面的破損,但有時候,孩子吞咽得太用力,魚刺太尖銳就容易造成損傷,而盲目的吞咽食物,是有可能加重這些損傷的。
經驗豐富的門診醫生表示,他接診過很多類似的病例,有些孩子魚刺卡得比較輕,直接就用鑷子取出來了,但有些孩子喉嚨卡住的魚刺又長又尖銳,家長卻因為無知,讓孩子盲目吞咽食物來緩解,最後不僅咽喉和食道受了傷,還造成了大量出血,要是再嚴重一些,魚刺插入關鍵血管,孩子則可能喪命。
不難看出,這些土方法不僅沒有任何效果,反而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稍有不慎就會再次傷害到孩子,所以家長們,遇到孩子被魚刺卡住,不如這麼做!
1、先安撫孩子的情緒
孩子被魚刺卡住時,往往會覺得咽喉不適,甚至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如果孩子情緒不穩定,咽喉部位過於緊張,就有可能卡得更嚴重。所以建議家長們,先對孩子進行安撫,儘可能穩住孩子的情緒,這樣更方便進行下一步觀察。
2、利用照明工具觀察魚刺位置
每個孩子吃魚時的情況不同,所以魚刺卡住的位置也會存在差異,家長們安撫好孩子後,可以用手邊的小手電筒、手機閃光燈,讓孩子張嘴配合,觀察魚刺的情況,看看是否造成了損傷。如果卡的不是很深,是很容易觀察到的,當然,也有些孩子,吃魚後魚刺卡住的位置比較深,不容易被觀察到。
3、就醫治療
有些家長表示,可以清楚地看到魚刺位置,是否能自行取出?在這裡建議家長,最好帶娃到醫院取出,這是因為,家長們遇到孩子被魚刺卡住本身就會比較緊張,萬一手部動作不穩,反而容易讓魚刺再次卡住孩子的喉嚨,而送醫治療時,醫生的手法更加專業,可以用正確的方式,快速取出魚刺,以降低魚刺對孩子咽喉部位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