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造自己的魚缸過濾,最該考慮到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下幾點

2020-12-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和各位魚友聊了這麼多形式的魚缸過濾,仍然還有不少魚友在不斷詢問,關於魚缸過濾形式的諸多問題,其實呢,這些問題,我們首先是要看實質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要看其本質。

魚缸過濾系統的本質就是物理加生化,其他的什麼植物水道、同程底濾、沼澤、潮汐、沙濾等等,普通的魚友,一般也不會考慮,偶爾有所改造一下玩玩是個稀奇,也就是了。

那麼,物理過濾的核心就是乾濕分離,生化過濾的核心就是濾材和空間足夠。

一、物理過濾不能幹溼分離,那就加個乾濕分離就是了

不能做到乾濕分離,有可能成為一個高效物理過濾的硬傷,那麼,如果我們的過濾系統做不到,就想辦法添加即可。

正如我的一些三合一水泵熱彎缸,如果想要真正地實現有效地乾濕分離,就只能把缸蓋去掉,加入滴流盒,可以保留原來的小濾盒作為補充性生化濾材,沒有缸蓋以後,可以加快玻璃,這是最簡單的改造形式。

而底濾魚缸如果沒有有效地乾濕分離,正如我的蝴蝶鯉魚缸所示,加上一個乾濕分離盒就可以了,這些東西可以在網上購買,也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大小適合的小型塑料箱、小型整理箱也行,這就看個人如何操作了,只要大小合適就可以。

還有昨天談到的側濾系統,現在很多做魚缸的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側濾系統也可以加裝滴流盒,那麼, 也可以完美的解決物理過濾不能幹溼分離的問題。

如果說,我們對於魚缸過濾系統講究的比較精細,這樣子去操作,也就可以了。

二、生化濾材不夠可以想辦法擴展空間,包括了多濾桶連接、加裝反氣舉、加裝側濾、滴流盒等等,各種有效模式,或者多種過濾形式相結合

很多魚友飼養觀賞魚的難點,不是因為魚缸的生化濾材過少,而是因為飼養的觀賞魚過多,因此在無奈的情況下,只能倒逼自己去加裝或者想辦法擴展生化濾材的有效擺放空間。

無外乎內加、外加、上加、下加和後加這幾種考慮形式。

這就導致了很多魚友,一個魚缸內可能選用多種過濾形式,如果底濾的空間過小,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在水泵到魚缸的上水處,再去加裝一個滴流盒,甚至於整理箱的羅列,這樣的魚友,也比比皆是。

還有多個濾桶相結合,側濾、背濾結合上濾,上濾不夠用,使用反氣舉加裝濾材等等,各種有效形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擴大生化濾材的擺放面積,這些做法,雖然看起來很是繁瑣,但是,誰讓我們自己沒腦子,一個勁往魚缸內加魚呢?

就在昨天還有魚友問到了為什麼我的小外掛可以控制好一缸原生魚的水質,肯定是小外掛內加裝了生化濾材,其實呢?我的小外掛內只有一塊圓柱形的、手指頭大小的生化棉,再加上幾塊普通濾棉而已。

這個水質的維護,與飼養密度、投餵量、各種藻類、換水,以及水溫問題,全部息息相關,我也能較好地控制住這個魚缸的水質,並無任何的生化濾材。

三、自行考慮魚缸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水質情況,以及物理生化過濾的缺陷即可

所以說,只要我們抓住了魚缸過濾的核心,以及最為重要的兩點實質性情況,改造魚缸過濾也就不會是毫無頭緒了。

我們總能夠發現自己魚缸過濾的缺陷到底在哪裡,然後根據自己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和水質情況,予以適度改造即可。

只是在改造過程中,如果魚缸水質和過濾系統已經運行相當一段時間,我們就不能大動幹戈,需要分批緩慢進行,儘量不要去驚動原有的濾材和水質。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帶蓋水族箱怎麼改過濾 魚缸選擇方法是什麼
    在家中養魚自然就需要魚缸,一個實用好看的魚缸很重要,現在人養魚大多數都是選擇帶蓋水族箱,不過這種魚缸是沒有過濾的,怎麼改造呢?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來說說帶蓋水族箱怎麼改過濾?順便來介紹下魚缸選擇方法是什麼?
  • 關於魚缸過濾的選擇,請注意這幾點!
    可是聽的越多,反而會越來越迷糊,更不曉得該如何做出選擇。那麼到底哪種好呢?其實每種過濾器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以下是松仔分享給大家的一些選擇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過濾的意義是什麼?
  • 魚缸水質長期呈現乳白色,歸根結底還是過濾問題,我們如何改善?
    當然摒棄掉觀賞魚健康的問題,我們對於過濾好不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視覺效果的體現。就比如我們這篇文章將要說到的水質白濁的問題,也就是因為過濾效果較差所導致的,這就是我們視覺所能直接察覺到的。就如同上圖一般,水體顯現白濁且長時間無法過濾清澈,其實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渾濁的一種。
  • 想要飼養觀賞魚需要提前做這些準備,從魚缸到過濾的全面解析
    新手飼養觀賞魚這裡並不推薦盲目購買魚缸,如果你先購買魚缸而後飼養的觀賞魚不適合這個魚缸,那麼後期的飼養肯定是麻煩多多的。而提前知道自己要飼養什麼樣的觀賞魚,根據魚的大小習性等去購買魚缸才是最佳選擇。以上兩種結果都是很難把觀賞魚飼養好的,所以我們購買魚缸的標準應該如下:大魚配大缸才能有生長空間小魚配小缸才能有好的觀賞效果根據想要飼養的觀賞魚購買合適的魚缸現在很多新手魚友喜歡草缸風格,那麼就要避免購買到高看面的魚缸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再者,還有一個氣溫和觀賞魚疾病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因為在正常的過濾系統下,一般的魚糞和垃圾本來就應該被有效的濾除,而觀賞魚由於疾病原因,造成的個別魚兒體表粘液突然間脫落過多,甚至於有個別死魚現象,魚缸的過濾系統在短時間內就會無法處理了。
  • 觀賞魚的魚缸過濾系統,日常維護的重點應該在哪裡?
    ,只要是我們的魚缸過濾系統運轉良好之後,我們對於魚缸過濾系統的維護: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消除掉魚缸裡多餘的雜質和有機物,除此之外再無其他。3、如果因為條件所限,我們的過濾系統只能達到一定的效果,那麼剩下來的問題就是要通過我們自己來幫助過濾系統掃除掉障礙,使得過濾系統能夠完好的運行,如果我們能去改造過濾系統,那就是下一個問題了,那就不叫做過濾系統的維護了。
  • 魚缸上部過濾有什麼優缺點?
    在底濾魚缸沒興起之前,上濾魚缸可以說在觀賞魚的養殖中佔據了半壁江山。特別是像養魚老道這樣的老養魚的,還是比較喜歡上濾魚缸的。雖然是感覺上能醜點,但是使用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最起碼,自己愛咋整就咋整,也不用給魚缸鑽眼那麼麻煩。最高檔的也養過金龍,羅漢,七彩,照樣也養的很好。至於上濾魚缸的優點嘛,我感覺還是有不少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 養觀賞魚要放過濾嗎?了解魚缸過濾的核心,你便知無過濾也可以
    通常情況之下,咱們養魚都是需要過濾,並且過濾裡面一定要有充足的濾材,才能更好將魚養好。但是如果拋開這個傳統養魚觀念,倘若過濾槽裡面沒有濾材,能不能用來養魚?這個問題很有趣,是一個魚友昨天發問的。過濾的核心是什麼?
  • 魚缸改造過濾裝置,上濾滴流好還是反氣舉好?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今天和老鄒大叔一起研究了他的七彩魚缸的過濾系統,因為他總也改不了給魚兒餵食偏多的習慣,雖然魚缸的水質看起來已經是很好很好了,但是我還是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因為他現在總是以自己的魚缸水質自居,我給他的魚缸水質打了80分,他還是很不服氣的
  • 魚缸過濾器怎麼選性價比高?告訴你養魚過濾系統的核心,你就明白
    過濾,是一個完整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即使是在家養魚也是如此。 魚缸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微縮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生物都佔了重要的地位,缺任何一者都不可行。很多人注重過濾,注重過濾的好壞。過濾在我看來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簡陋或者精密之分。
  • 魚缸過濾系統怎麼完善?沒有最好的過濾,只有不停的完善過濾系統
    聊到養魚的時候,很多的魚兒一直都在討論怎麼去完善魚缸裡面的過濾系統,這是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了。因為現在沒有什麼絕對最好的過濾系統,只有不停的去完善自己的過濾系統,才能讓魚缸裡面的魚更好。今天柳絮給大家分享一下過濾的幾點小總結。第1點,底濾。
  • 魚缸過濾系統薄弱,如何改善水質?首先要排查觀賞魚的問題
    所謂的魚缸過濾系統薄弱,我們暫且不管它到底是薄弱在哪裡,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飼養觀賞魚的水質總是達不到我們所期望達到的效果,也就是水清魚亮。但是不好意思,很多情況下,即使我們改動了魚缸的過濾系統,魚缸的水質依舊還是沒有得到改善,這個時候很多魚友就徹底蒙圈了,真是奇怪了,為什麼就是調理不好魚缸的水質呢,原因到底會出在哪裡呢?
  • 魚缸過濾形式選擇,應該注重實效,我們不管個人手工愛好的問題
    關於飼養觀賞魚,魚缸各種過濾形式的選擇問題,目前來說已經到了一種:另諸多新魚友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的地步了。這還僅僅就是一個過濾形式而已,我們還沒有談到各種各樣的、花樣翻新的過濾材料。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簡單列舉了一些比較容易飼養的觀賞魚,但不管它們是難以飼養的,還是容易飼養的,無外乎就是一個觀賞魚的個體大、中、小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選擇過濾形式,而是依據觀賞魚的個體大小和飼養密度來選擇魚缸的問題。
  • 魚缸的過濾棉該不該清洗,為什麼一個月沒洗,水質也沒有問題?
    3、觀賞魚的狀態主要的,最為關鍵的問題,一定是觀賞魚的狀態,如果觀賞魚食慾良好,全鰭舒展的正常遊動,這就證明觀賞魚並沒有任何水質毒素中毒的跡象,所以說這個一定是需要我們自己,具有極強的觀察力才能夠看的出來。
  • 如何加強魚缸過濾的效果?
    在養魚過程中,相信很多魚友都會遇到因過濾系統不夠強大而造成水質不易維持穩定的煩惱,如果再疏於管理,水體渾濁、爆發綠水也會時有發生,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更換更強大過濾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也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 如何讓你的魚缸很奇葩?改造一套流沙式過濾吧,觀賞魚的另類玩法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觀賞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在過去幾天,譁仔先後講解了我對潮汐式過濾、同程底濾、沼澤過濾、魚菜共生、直角溢流、三重溢流的態度,今天是譁仔講解魚缸常見過濾系統的最後一期。今天的主角是——流沙式過濾。
  • 魚缸上濾改造最佳方法 魚缸水垢怎麼去除
    魚缸裡面是必須要有過濾器的,這種東西會把水裡面的渾濁和雜物過濾到外面,這樣的話就給魚弄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能健康的成長,那麼,我們要看一下魚缸上濾改造最佳的方法都是什麼,要根據自己喜歡的位置進行改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之外,魚缸水垢怎麼去除的方法有哪些。
  • 魚缸的過濾棉,到底需要放幾層?得從如下幾個方面考慮
    濾盒高度決定濾棉層數,這是小魚缸或者底濾乾濕分離盒這個問題我也說過,太淺的濾盒,很小的魚缸,一兩層也就足夠了,多了也放不下,保證住物理過濾的效果即可。同樣的道理,在很多底濾魚缸中,那個乾濕分離,可算得上是真正的幹、溼分離了,和上述的小上濾槽一樣,也不能多放濾棉,最多兩三層,也就可以了,反正後方還有生化濾材。
  • 魚缸裡的物理過濾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掃除一切雜質!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魚缸裡的物理和過濾,可以說是整個魚缸的重中之重,物理過濾不在於數量的多少而在於使用效率,如果我們能夠用一塊濾棉就可以搞定魚缸內的所有雜質,那麼我們就用一塊濾棉作為物理過濾的核心就好了,為什麼總要去搞得那麼複雜呢?
  • 魚缸到底該不該使用硝化細菌,為什麼這個問題的爭議經久不衰?
    而在魚缸裡面如果有有機物的情況下,硝化細菌能夠在魚缸過濾內的生物過濾材料丶白棉上面自行繁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使用硝化細菌藥水完全沒必要的原因。所以養魚到底該不該添加硝化細菌,也就因為以上的一些問題被廣大魚友所議論。商品硝化細菌其實不是不能用,分清情況有時候利大於弊首先我個人是甚少使用硝化細菌的,不是因為硝化細菌藥水有什麼問題,是因為我覺得沒必要。雖然我不敢說我是多麼厲害的養魚大神,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點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