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魚缸過濾的選擇,請注意這幾點!

2020-12-03 松仔講魚

上篇文章提到濾材的選擇問題,這次和大家說說關於過濾器選擇的幾個技巧。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過濾器種類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上濾(一般見於成品缸)、滴流過濾、底濾、濾筒、瀑布過濾、內濾等。有人說滴流盒好,擴展性強,能實現乾濕分離,也有人說底濾好,空間充足,能乘放大量濾材,而且隱蔽性好,美觀。可是聽的越多,反而會越來越迷糊,更不曉得該如何做出選擇。

那麼到底哪種好呢?

其實每種過濾器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以下是松仔分享給大家的一些選擇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過濾的意義是什麼?無疑是過濾魚的糞便、殘食、雜質和硝化系統的培養。不管選擇什麼過濾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效果強大與否取決於過濾容積、過濾濾材以及水泵功率,三者是相偎相依的,缺一不可。所以選擇過濾時,需要將三者同時考慮進去,不能一味的追求大空間和好濾材,與之相匹配的水流量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點。

所以要想建立一個完美的過濾系統,首先要考慮魚缸的容積準備合適的水泵。一般的計算方法為魚缸潛水泵流量是魚缸水體體積的6-8倍。以常見的頂部水槽過濾的成品缸為例:魚缸長度1.2米、寬0.35米、水位0.5米,那麼魚缸的水容量就是1.2*0.35*0.5*1000=210L,則可考慮配備水流量為1200L-1600L的潛水泵,同時也要保證水流與濾材可以充分接觸,如果水泵流量過小是很難保證濾材的利用率的,如果流量過大,那就要小心家裡水漫金山了。

其次,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是草缸,20-40CM的草缸,不用浪費錢買濾桶。選擇大點功率的瀑布就好,或者選擇背濾。這裡夠不夠用主要在水泵的流量上了;40-60cm草缸,首推濾桶;60以上草缸濾桶+前置,草缸選擇濾桶的原因主要是密封好,防止CO2逃逸,同時比較美觀,不違背建立草缸的初衷。

裸缸或石景缸上濾,推薦滴流盒,三合一不做考慮。根據缸的容積選擇濾盒數量。如果小缸怕不美觀,可以選擇瀑布,但是能力有限。大缸想過濾效果好,多加盒。一般60-70cm缸,9盒左右。80cm以上12盒或以上。多說一點,濾材擺放順序:第一層過濾棉,儘量厚點。第二層生化球或細菌屋,第三層陶瓷環,第四層生化棉。二三層可顛倒或替換,第四層可單獨生化棉也細菌屋或生化球。

裸缸或石景缸底濾,要開口選擇底濾槽,不想開口選擇某寶的成品底濾(略微不美觀)。三湖或者南美的,鋪沙要注意開口處的高度,很容易進沙,裸缸沒有問題。過濾效果體現依舊是底濾槽的大小多少、濾材和水泵功率的問題。

總結,想美觀還想過濾效果好並且是裸缸的,底濾無疑最好。對美觀無太大要求,想過濾好,像三湖和南美缸需要鋪沙子的,滴流盒無疑最好。又想美觀又想過濾好的草缸,無疑濾桶最好。

關於成品缸過濾的擴展,成品缸有限的上濾是個很無奈的事情,所以擴展過濾就勢在必行,如果不考慮美觀性,那就換成滴流盒,根據魚缸實際尺寸自行選擇。但考慮到成品缸的承重問題,動手能力強的可以DIY反氣舉裝置,不想動手的直接某寶。總的來說,反氣舉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當然了,反氣舉其實適合比較小的魚缸,真要是一米幾的缸,直接底濾吧。

最後,再補充一點,關於水泵流量的問題,好的水泵能增大流量,那麼濾材稍微差一點也可以,如果流量相對較小,那麼高檔濾材就可以彌補不足,當然好泵加好濾材當然是最好的選擇。個人認為養魚,什麼錢都能省,唯獨過濾這一塊不要省錢,不然後期會很煩人!

相關焦點

  • 魚缸上部過濾有什麼優缺點?
    在底濾魚缸沒興起之前,上濾魚缸可以說在觀賞魚的養殖中佔據了半壁江山。特別是像養魚老道這樣的老養魚的,還是比較喜歡上濾魚缸的。雖然是感覺上能醜點,但是使用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最起碼,自己愛咋整就咋整,也不用給魚缸鑽眼那麼麻煩。最高檔的也養過金龍,羅漢,七彩,照樣也養的很好。至於上濾魚缸的優點嘛,我感覺還是有不少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操作簡單,方便實用。
  • 下過濾魚缸造浪泵位置 如何選擇一款魚缸的造流泵
    在裝修的過程中,魚缸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假如說選擇劣質的魚缸材料,發揮不出理想的作用,可能使用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大家可以看看下過濾魚缸造浪泵位置以及如何選擇一款魚缸的造流泵,了解一些常見的魚缸選擇標準,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考慮,找到的魚缸材料將會更加有保障。
  • 魚缸過濾系統怎麼完善?沒有最好的過濾,只有不停的完善過濾系統
    聊到養魚的時候,很多的魚兒一直都在討論怎麼去完善魚缸裡面的過濾系統,這是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了。因為現在沒有什麼絕對最好的過濾系統,只有不停的去完善自己的過濾系統,才能讓魚缸裡面的魚更好。今天柳絮給大家分享一下過濾的幾點小總結。第1點,底濾。
  • 帶蓋水族箱怎麼改過濾 魚缸選擇方法是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朋友會覺得金魚好可愛,也能夠讓整個家庭的氛圍變得更加的活躍溫馨,會選擇在家中養魚。在家中養魚自然就需要魚缸,一個實用好看的魚缸很重要,現在人養魚大多數都是選擇帶蓋水族箱,不過這種魚缸是沒有過濾的,怎麼改造呢?
  • 老司機告訴你魚缸過濾的濾材該如何選擇?
    今天我們要聊的內容是關於魚缸過濾濾材該怎麼選?現在在水族市場上,關於濾材的產品有很多種。低端的陶瓷環,中端的細菌屋,高端的生物磚,還有一些打著遠紅外線,稀土等概念的所謂高端科技產品。這些濾材的售價有著天壤之別,便宜的三五塊錢一斤,而貴的產品往往只有一小塊就達到十幾塊錢。
  • 魚缸過濾形式選擇,應該注重實效,我們不管個人手工愛好的問題
    關於飼養觀賞魚,魚缸各種過濾形式的選擇問題,目前來說已經到了一種:另諸多新魚友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的地步了。這還僅僅就是一個過濾形式而已,我們還沒有談到各種各樣的、花樣翻新的過濾材料。也有的魚友會事先選擇好魚缸,再去選擇觀賞魚,這個也是可以的,我們只有明白這些問題,才能夠去有效地選擇魚缸或者過濾。還有一種是魚缸自帶過濾的,我們也需要根據這個過濾系統來選擇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或者適當加以改善。
  • 過濾毛刷在魚缸裡的應用
    現在的魚缸濾材各種樣式讓人眼花繚亂。不管是什麼過濾方式,哪怕沒有生化過濾,也一定要有物理過濾。物理過濾主要使用白棉當作濾材,而品質再好的白棉,也只能阻擋一些肉眼可見的垃圾,而一些微塵級的垃圾會隨著水流到下一格。那應該怎麼解決呢?這就需要今天的主人公——過濾毛刷登場了。
  • 想要改造自己的魚缸過濾,最該考慮到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下幾點
    和各位魚友聊了這麼多形式的魚缸過濾,仍然還有不少魚友在不斷詢問,關於魚缸過濾形式的諸多問題,其實呢,這些問題,我們首先是要看實質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要看其本質。而底濾魚缸如果沒有有效地乾濕分離,正如我的蝴蝶鯉魚缸所示,加上一個乾濕分離盒就可以了,這些東西可以在網上購買,也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大小適合的小型塑料箱、小型整理箱也行,這就看個人如何操作了,只要大小合適就可以。
  • 觀賞魚魚缸過濾如何選擇,解析市場主流過濾,看看你適合哪一種。
    小魚缸過濾確實很難選擇,但卻是因魚而異的,今天就來給大家聊一聊市場上的主流過濾,看看這些過濾都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壁掛過濾相信很多魚友去魚店買魚時,老闆都推薦過這一種壁掛過濾,壁掛過濾是掛在魚缸外側的,側面和背面都可以,使用時一定要把裡面的水加滿。
  • 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
    文|大李話魚點右上方【關注】查看300餘篇精彩文章,您的鼓勵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現在觀賞魚的養殖已很普遍了,而在魚缸的過濾系統的維護中,最長更換的應該就是物理過濾部分的過濾棉了魚缸過濾棉的選擇,物理過濾棉的作用原來這麼重要!在物理過濾部分,除了隔離過濾可見雜質之外,也會承擔一部分有機物分解工作,這個過程會由異養菌進行,因為物理過濾的空隙也並不是太大,也不能太大,但是如果小了,異養菌就會相對增多,畢竟空洞越細密,菌巢的空間就越大。
  • 準備養魚了,那麼如何去選擇魚缸的過濾系統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宇辰爸爸,前幾篇文章都是介紹的養魚知識,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魚缸的選擇問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日益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家裡養起了魚,我身邊的朋友基本家裡各個都有魚缸,有的養龍魚,有的養七彩,還有的養錦鯉,那麼該如何去選擇魚缸呢?下面我們來聊一聊魚缸的選擇問題!
  • 魚缸有、無過濾系統相差很大,為什麼有的魚友可以不用過濾養魚?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為了保證魚缸的水質完好,也為了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平衡,一般的都會使用到相應的過濾系統,我們不管它們是什麼形式,總而言之,就大部分的情況而言,魚缸裡有過濾一定比起無過濾系統要強上一些。無論是在水質上還是飼養密度上還有觀賞魚的狀態上,這兩者都會有所不同的。
  • 如何加強魚缸過濾的效果?
    在養魚過程中,相信很多魚友都會遇到因過濾系統不夠強大而造成水質不易維持穩定的煩惱,如果再疏於管理,水體渾濁、爆發綠水也會時有發生,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更換更強大過濾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也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 魚缸不加過濾也可以養孔雀魚,往魚缸加這玩意兒即可
    最近有魚友想看關於飼養孔雀魚的攻略,這篇文章我們就和大家再分享一下,一個飼養孔雀魚比較簡單的方法,操作起來也並不複雜。不過在飼養孔雀魚之前,我們首先得要了解到,孔雀魚它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魚。因此這點大家要注意,在我們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不能讓水質太酸,否則孔雀魚可能尾巴會溶解掉,或者是針尾。接著我們進入正題,飼養孔雀魚首先我們要準備40公分左右的魚缸,如果喜歡比較大的魚缸,建議大家也在6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大。因為畢竟孔雀魚是屬於小型的熱帶觀賞魚。
  • 參考古代人養魚沒有過濾,研究總結了不加過濾的魚缸
    關於養魚這件事情,大多數朋友追求的是越簡單越好。其實這個初衷是非常好的,越簡單越純粹,也就越美麗的很單純。最近一直在看一些古代養魚的內容。所以衍生出一個想法,對古代不裝過濾的魚缸非常感興趣。那麼我們現在用的玻璃魚缸,是不是也可以採用或者效仿古代養魚的方法不加過濾呢?於是乎進行了嘗試,那麼這篇文章就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成果:不加過濾的魚缸真的可以實現。首先我們來總結一下,不加過濾魚缸的一些條件,必要條件。一共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第三,第二個是水生植物。這個水生植物包括了水草,也可以是一些藻類。
  • 家庭觀賞魚缸常見的過濾系統都有哪些,我們該怎麼選擇?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家庭養殖觀賞魚,可供選擇的過濾系統多種多樣,有上濾,側濾,背濾,底濾,滴流過濾,濾桶,瀑布過濾,水妖精,反氣舉等等過濾方式和裝備。二、滴流式過濾將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兩者結合到幾層的濾槽裡,這樣子我們既可以放置物理性濾材也可以放置生化性濾材。這種過濾方式的優點在於物理、生化過濾完善,過濾效果很好、就是同樣的佔用空間過大有的時候水流聲也會較大。
  • 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什麼品種,何種過濾形式為好?
    養魚老道,可不可以多講講小魚缸養魚的方法呢, 比如說40釐米的的,60釐米的魚缸。 家裡地方小的魚友,根本沒有地方放置大魚缸啊,這些小型魚缸飼養什麼魚為好,大致需要選擇什麼樣的過濾形式?如果我告訴大家,小魚缸就應該飼養點小型觀賞魚,很多魚友其實是很不樂意的。
  • 關於魚缸濾材,我們該如何選擇?
    這些問題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困擾著魚友,今天松仔就給大家說一說有關濾材的選擇問題。如何正確選擇濾材,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來分析1、為何要使用濾材?濾材到底有什麼用?使用濾材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培養硝化細菌。
  • 如何選擇匹配的魚缸過濾,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現在市面上有好多種類型的過濾,如上濾(滴流也是上濾)、底濾、側濾(背濾)、濾筒(壁掛濾筒)、壁掛(瀑布過濾)、反氣舉(水妖精)等等,那麼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呢?其實不管是哪種形式的過濾,它的作用和原理都基本類似。
  • 養魚學堂:魚缸過濾的一些誤區
    因此,您不必羨慕別人的水和魚,做好魚缸過濾。你也可以擁有!也許有些魚友有這樣的情況。我買的魚缸是最好的配置,但魚缸裡的水仍然不清楚,渾濁,甚至是綠色。好魚會變得遲鈍,生病,甚至死亡!這是什麼原因?是自己不適合養魚嗎?事實上,魚缸過濾器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