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過濾形式選擇,應該注重實效,我們不管個人手工愛好的問題

2020-12-0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關於飼養觀賞魚,魚缸各種過濾形式的選擇問題,目前來說已經到了一種:另諸多新魚友眼花繚亂、根本無從下手的地步了。

這還僅僅就是一個過濾形式而已,我們還沒有談到各種各樣的、花樣翻新的過濾材料。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簡單列舉了一些比較容易飼養的觀賞魚,但不管它們是難以飼養的,還是容易飼養的,無外乎就是一個觀賞魚的個體大、中、小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選擇過濾形式,而是依據觀賞魚的個體大小和飼養密度來選擇魚缸的問題。

也有的魚友會事先選擇好魚缸,再去選擇觀賞魚,這個也是可以的,我們只有明白這些問題,才能夠去有效地選擇魚缸或者過濾。

還有一種是魚缸自帶過濾的,我們也需要根據這個過濾系統來選擇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或者適當加以改善。

換句話說,魚缸過濾形式的選擇與否,只會與一個原因有關,那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水體大小和飼養密度決定一切,而不是過濾形式決定一切

首先來說,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魚缸水體的大小,我們可以依據魚缸水體的大小,來選擇適合我們飼養的觀賞魚密度,這一點尤為重要。

那麼反過來說,就是我們看好了幾條觀賞魚,比如說就是看好了6條30釐米的錦鯉,那麼我們至少要選擇長度在一米五以上,寬度在60釐米左右,深度在60釐米以上的魚缸,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到它們的成長因素。

這個並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技巧或者計算方法,我們根據觀賞魚的長、寬、高,看,看它們在魚缸裡能不能遊得開,散開遊動是不是能夠佔到魚缸整體面積的一半,大致上會有一個數值,總而言之一定是:飼養密度越低越好。

大型觀賞魚可以參考龍魚的標準,小型觀賞魚就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魚,我就不相信了,我們自己就是拿腦子去憑空想像一下那個畫面,那個觀賞魚在魚缸裡遊動起來是否有可以伸展的空間,我們也能夠想的出來。

那麼,對於這樣的大型魚缸來說,下濾系統就是最佳選擇,也就是說,大於一米以上的魚缸,一般的標準下濾系統都足矣,如果大家不知道什麼是標準魚缸,可以網上自行搜索各種大品牌的下濾魚缸,想要自己製作的適當參考即可,絕對絕對都夠用的。

假設,我們購買的魚缸就是一個背濾或者側濾怎麼辦?很簡單啊,標準下濾必定會有一個濾槽和魚缸的佔比面積,我們再看看背濾、側濾魚缸的佔比面積,據此來適當減少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即可,如果依然要選擇上述的飼養密度,那就想辦法改成下濾就是了,多麼簡單的問題?

60以上、一米以下的魚缸大部分都是選擇上濾或者滴流過濾

每一種魚缸的大小,一定會與它們飼養的觀賞魚相匹配的,我們比如說在一個一米的魚缸裡飼養一條小龍魚或者羅漢魚,也不是不可以,普通的上、下濾形式都可以玩得轉,剩下來的就看我們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了,過濾不夠換水來補,這個問題錯不了,同樣的道理,時間不夠,過濾來補,不是一樣嗎?

那麼,在60釐米到一米以下的魚缸中,上濾系統佔到了大多數,同樣的道理,最為強大的還是下濾,雖然我們是選擇了上濾系統,這個濾槽的大小隻不過是從下面搬到了上面而已,我們也可以參考其他標準的同樣大小的下濾槽面積,選擇適合自己魚缸的滴流盒大小。

這些東西不是要靠人家去親口告訴你的,非要有一個什麼什麼公式。

因為你的時間和精力如何,能不能定期換水,能不能大量困水,自己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是多少,投餵量又如何?

這些東西只有你自己最清楚,需要我們自己去自行查看人家已經做好的標準魚缸,然後加以比較就可以了,現在市面上60釐米的魚缸有很多都是下濾系統了,現成的東西都擺在那裡,為什麼自己不去動手、動腦呢?

在上述範圍內的魚缸,大部分還是以飼養中小型觀賞魚為主,一般的大型觀賞魚的魚苗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隨著它們的生長,還是需要更換魚缸的,誰也不可能把個一米二的海象魚,飼養在80釐米的魚缸裡,那就是等著爆缸的節奏。

小型魚缸就應該飼養小型魚,什麼過濾形式都可以用

至於說60釐米以下的魚缸,大部分只是適合飼養一些小型觀賞魚,這是一定不會錯的。

雖然我們說這個還會與魚缸的長寬高有關,比如說標準的魚缸都是長度比較長,寬度和高度相對較小,也就是說以長方形、側扁型的居多,那麼我們有一個60釐米的方缸,可不可以飼養點金魚?

也不是不可以啊,但是這個時候,這些小魚缸裡常見的過濾形式,比如說什麼水妖精、小外掛或者濾桶之類的,那就有可能不合適了,我們就需要加大過濾,而且即使如此,金魚的飼養密度也不能太大,在魚缸不打眼的情況下,一般都會選擇滴流盒上濾形式,這樣的小魚缸沒有必要去選擇下濾,個人喜歡當然也可以。

大部分的小方缸也不太適合飼養中型熱帶魚,比如說鸚鵡魚、地圖魚之類的,因為熱帶魚大多數都是側扁型的,在方缸裡欣賞效果也不是太好,再者60魚缸的大小也夠嗆,它們也長不開,打鬥問題也無法解決。

濾材不是什麼重點,四樣基礎材料,其他酌情添加

關於魚缸的濾材選擇,很多的新魚友那可是大費苦心啊,事實上最為基礎的就是四樣:白棉、生化棉、陶瓷環、細菌屋,完了,其他的濾材都是輔助品,說是隨葬品就有點難聽了,但是以前我的家中就有很多很多這樣的隨葬品,最後都進了垃圾箱。

至於生化濾材的質量問題,只要是表面粗糙不掉渣,不是一捏就碎的那就是好濾材,一句話就結了,也足夠了,關於濾棉的選擇,我以前也說過,在此不囉嗦。

至於說其他的任何濾材,都不是魚缸裡的必備品,哪怕是飼養錦鯉的毛刷、滴流盒裡的生化球,羅漢魚缸裡的火山石、三湖缸裡的珊瑚沙,龍魚缸裡的麥飯石,黃水魚缸裡的蛋白棉或者活性炭,七彩軟化水質的淨水機等等。

那就是看我們根據自己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和密度、各地的水質和很多實際情況,去自行選擇的問題了,沒有必要去一一解釋。

也就是說只要抓住了這四樣飼養基本濾材,按理說飼養絕大多數的觀賞魚就已經完全夠用了。

其他的就靠我們自由發揮了,至於有錢有面子與否,心甘情願挨宰與否,飼養密度過大,沒有時間換水與否,還是我們隨便打碎個磚瓦片扔到魚缸裡與否,都不是我能決定的問題了。

還有什麼強排、魚馬桶、反氣舉、翻滾材料、同程底濾、沙濾、沼澤過濾……等等,其他的一些過濾形式,我認為,那只是個人的一個手工製作的小愛好而已,養魚老道只管養好觀賞魚,不管個人愛好的事。

最後一句話:魚缸的過濾形式應該注重實效,只要能夠保證住水清魚亮,什麼過濾形式和濾材都是次要的,即使沒有它們也一樣可以玩好觀賞魚。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什麼品種,何種過濾形式為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養魚老道,可不可以多講講小魚缸養魚的方法呢, 比如說40釐米的的,60釐米的魚缸。 家裡地方小的魚友,根本沒有地方放置大魚缸啊,這些小型魚缸飼養什麼魚為好,大致需要選擇什麼樣的過濾形式?
  • 養魚的過濾原理都一樣,為什麼會有發燒級過濾系統?源於個人愛好
    但是,關於製作魚缸過濾系統,我們應該從何處入手呢?如今的過濾形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既可以拆分單一選擇,也可以多種形式相結合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是複雜和繁瑣,因為市面上的過濾系統太多了,如果仔細算起來,可能不下20多種吧,除了最為常見的:上濾、底濾、側濾、背濾。
  • 如何給魚缸配過濾?其中哪些細節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哈哈,言歸正傳,今天就給大家說說過濾選配的一些個人看法。首先說說過濾形式,目前大家主要使用的有上濾(包括滴流盒)、底濾、側濾、濾筒。很多魚友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到底哪種過濾好?其實每種過濾都有它的優缺點,主要是你更看重哪點吧。
  • 滴流過濾是上濾魚缸中最好的過濾形式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上濾魚缸,顧名思義就是魚缸的過濾系統在魚缸的上部,這種過濾形式是把水泵放置在魚缸內,然後抽取魚缸水進入魚缸的上部過濾槽,通過物理和生化過濾系統達到過濾魚缸雜質和生成魚缸有益菌的目的,從而使魚缸內達到相對的生態平衡
  • 魚缸過濾形式的不同,各自的優缺點也不同
    對於一些養魚新手來說,選擇一臺合適稱心的魚缸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隨著水族行業的日漸壯大,魚缸的過濾形式也在逐漸的增多,而且花樣百出。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市面上常見的過濾形式:上濾、底濾、背濾、側濾、三合一過濾、外置過濾等等上濾上濾分滴流過濾和溢流過濾上濾,顧名思義就是過濾倉在主缸的上面。水泵放在主缸內,水經過水泵直接抽到過濾倉實現魚缸整體大循環。水流先經過乾濕分離(物理過濾),在循環到生化倉。生化倉中的濾材以中空球、石英球、陶瓷環等小型濾材為主。
  • 魚缸水質出現問題時,我們是否需要增加過濾形式,或者更換濾材?
    再者,還有一個氣溫和觀賞魚疾病的問題,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因為在正常的過濾系統下,一般的魚糞和垃圾本來就應該被有效的濾除,而觀賞魚由於疾病原因,造成的個別魚兒體表粘液突然間脫落過多,甚至於有個別死魚現象,魚缸的過濾系統在短時間內就會無法處理了。
  • 不用天天洗棉的魚缸過濾形式,是否存在,怎麼不可以呢?
    沒有什麼不可行的,只要能去除雜質和有機物就可以其實我認為,這個設想並沒有任何的不可行之處,我們不必去探討什麼古法養魚或者根本沒有任何過濾形式養魚,很多飼養小型觀賞魚的魚缸裡,只有一個水妖精,那就是一塊生化棉而已,不也能照樣保證住魚缸的水質嗎?
  • 帶蓋水族箱怎麼改過濾 魚缸選擇方法是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很多朋友會覺得金魚好可愛,也能夠讓整個家庭的氛圍變得更加的活躍溫馨,會選擇在家中養魚。在家中養魚自然就需要魚缸,一個實用好看的魚缸很重要,現在人養魚大多數都是選擇帶蓋水族箱,不過這種魚缸是沒有過濾的,怎麼改造呢?
  • 發燒級別的魚缸過濾系統會有哪些,新魚友們適合玩嗎?
    但是,關於製作魚缸過濾系統,我們應該從何處入手呢?如今的過濾形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既可以拆分單一選擇,也可以多種形式相結合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是複雜和繁瑣,因為市面上的過濾系統太多了,如果仔細算起來,可能不下20多種吧,除了最為常見的:上濾、底濾、側濾、背濾。
  • 關於魚缸過濾的選擇,請注意這幾點!
    上篇文章提到濾材的選擇問題,這次和大家說說關於過濾器選擇的幾個技巧。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過濾器種類很多,大致可歸納為上濾(一般見於成品缸)、滴流過濾、底濾、濾筒、瀑布過濾、內濾等。可是聽的越多,反而會越來越迷糊,更不曉得該如何做出選擇。那麼到底哪種好呢?其實每種過濾器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分析,以下是松仔分享給大家的一些選擇思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我們得明白一個道理,過濾的意義是什麼?
  • 如何選擇匹配的魚缸過濾,看完這些你就明白了!
    現在市面上有好多種類型的過濾,如上濾(滴流也是上濾)、底濾、側濾(背濾)、濾筒(壁掛濾筒)、壁掛(瀑布過濾)、反氣舉(水妖精)等等,那麼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呢?其實不管是哪種形式的過濾,它的作用和原理都基本類似。
  • 飼養不同的觀賞魚要選擇不同的過濾形式,到底該參考什麼標準?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這個問題,那就是我所飼養的觀賞魚到底應該選用哪種過濾形式為好?事實上這個問題本來就與很多的因素有關,但是大致上離不開三點,也就是說這三點一定是我們首先要考慮到的因素:一、三點因素必須考慮1、魚缸的大小首先魚缸的大小和形式是我們需要考慮的第一個因素,比如說在極小的魚缸中,一般的我們使用的過濾形式就是上濾、
  • 誰能消除掉魚缸的有機物,誰就能控制住魚缸水質,不管什麼形式
    昨天在給幾缸觀賞魚倒缸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那就是每個魚缸中肉眼可見的漂浮雜質,實在是太多了,過濾運行了一晚上,雜物只見多不見少,這就不對勁了。也就是說,如果魚缸裡不是出現白濁現象,而是肉眼可見雜物過多,那就一定是物理過濾出了問題,根本不該其他因素,我們千萬、千萬,別想多了。
  • 小魚缸過濾系統不強大,根本不應該成為我們水質不清澈的理由!
    說是過濾不強大水質就不清澈,我們還說得過去。一、小魚缸過濾根本不用強大你說你一米五的魚缸裡飼養了一條羅漢魚,水質上怎麼可能搞不清?或者說我們只是飼養一些小型的觀賞魚,用個60釐米左右的魚缸,即使生化過濾再薄弱,但凡有塊濾棉,魚缸的水質就應該很好的保持住,之所以出現問題,絕對性的不是因為過濾系統強不強大,那麼到底最終原因會出在哪裡呢?
  • 想要改造自己的魚缸過濾,最該考慮到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下幾點
    和各位魚友聊了這麼多形式的魚缸過濾,仍然還有不少魚友在不斷詢問,關於魚缸過濾形式的諸多問題,其實呢,這些問題,我們首先是要看實質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要看其本質。而底濾魚缸如果沒有有效地乾濕分離,正如我的蝴蝶鯉魚缸所示,加上一個乾濕分離盒就可以了,這些東西可以在網上購買,也可以自行選擇一個大小適合的小型塑料箱、小型整理箱也行,這就看個人如何操作了,只要大小合適就可以。
  • 魚缸水質長期呈現乳白色,歸根結底還是過濾問題,我們如何改善?
    文/養魚人本文由養魚人說魚原創首發,任何個體及機構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過濾永遠是我們養魚說的最多的事情,過濾的好壞不僅是影響了水質還影響了觀賞魚的健康。當然摒棄掉觀賞魚健康的問題,我們對於過濾好不好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視覺效果的體現。就比如我們這篇文章將要說到的水質白濁的問題,也就是因為過濾效果較差所導致的,這就是我們視覺所能直接察覺到的。就如同上圖一般,水體顯現白濁且長時間無法過濾清澈,其實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渾濁的一種。
  • 下過濾魚缸造浪泵位置 如何選擇一款魚缸的造流泵
    在裝修的過程中,魚缸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假如說選擇劣質的魚缸材料,發揮不出理想的作用,可能使用的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大家可以看看下過濾魚缸造浪泵位置以及如何選擇一款魚缸的造流泵,了解一些常見的魚缸選擇標準,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考慮,找到的魚缸材料將會更加有保障。
  • 觀賞魚的選擇純屬個人愛好問題,有些魚再好,我們也不會去飼養
    這其中會有一個,個人愛好的問題,還有一個之前的飼養興趣和習慣、性格、看法、條件等諸多因素。比如說,我的一些看法,可能和某些魚友就不一樣,即使有些觀賞魚再好,我也未必會去購買的。這樣算下來的話,至少在我看來,我寧可一個魚缸裡飼養一條價值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水虎、雷龍、羅漢魚,我也不可能去飼養一缸金魚的,在我們這代人的眼裡,金魚不該如此價值之高的,因此直接選擇棄養。
  • 觀賞魚的選擇純屬個人愛好問題,有些魚再好,我們也不會去飼養
    這其中會有一個,個人愛好的問題,還有一個之前的飼養興趣和習慣、性格、看法、條件等諸多因素。這樣算下來的話,至少在我看來,我寧可一個魚缸裡飼養一條價值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水虎、雷龍、羅漢魚,我也不可能去飼養一缸金魚的,在我們這代人的眼裡,金魚不該如此價值之高的,因此直接選擇棄養。
  • 魚缸有、無過濾系統相差很大,為什麼有的魚友可以不用過濾養魚?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為了保證魚缸的水質完好,也為了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平衡,一般的都會使用到相應的過濾系統,我們不管它們是什麼形式,總而言之,就大部分的情況而言,魚缸裡有過濾一定比起無過濾系統要強上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