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被關在籠中 麻雀媽媽每天來隔籠餵食

2021-01-15 華夏經緯網

  本報訊(實習生吳華) 8月12日,住在石景山區八角北裡的王先生夫婦在雨後遛彎時,在院子裡撿到一隻被淋溼的小麻雀。第二天,大麻雀就循著聲音找來,此後,大麻雀每天都會冒著「危險」隔著籠子給小麻雀餵食。
 
  昨天上午8點,石景山區八角北裡45號樓二單元202房陽臺,籠子裡的小麻雀發出了「嘰嘰」的叫聲。有經驗的王先生說,這是小麻雀餓了的表現。20分鐘後,大麻雀出現了,它先在空中盤旋了幾圈,並逐漸接近籠子。小麻雀奮力地攀在鐵絲上,嘴巴張得大大的,大麻雀飛到籠子邊上,伸長脖子將嘴裡叼的蟲子餵到小麻雀嘴裡。

  王先生介紹,這隻小麻雀是8月12日下雨後,他們夫婦在院子裡撿到的,當時小麻雀全身都被雨水打溼,「附近野貓比較多,我們就把它帶回家」。第二天早上,王先生聽到窗外傳來了鳥叫聲,小麻雀也開始跟著叫。王先生猜測是小麻雀的父母找它來了,就把裝小鳥的籠子掛到了陽臺。經過幾天觀察,王先生發現每天大麻雀總會定時來餵食。每當這時,王先生家人都格外小心,不去驚動這對被大雨隔開的母子。王先生說,等小鳥羽翼豐滿時就讓小鳥回歸自然。

  中科院動物所鳥組的羅先生說,小麻雀在出生後十天內,大麻雀主要是用不同聲調的叫聲與小麻雀進行交流,這是大麻雀能準確找到小麻雀的原因。羅先生建議,再過幾天可以把籠門打開,讓小鳥回歸大自然。(京華時報)

相關焦點

  • 小麻雀被關在籠中 麻雀媽媽每天來隔籠餵食(圖)
    大麻雀在給籠子裡的小麻雀餵食。本報實習生 甄宏戈 攝  本報訊(實習生 吳華)8月12日,住在石景山區八角北裡的王先生夫婦在雨後遛彎時,在院子裡撿到一隻被淋溼的小麻雀。第二天,大麻雀就循著聲音找來,此後,大麻雀每天都會冒著「危險」隔著籠子給小麻雀餵食。  昨天上午8點,石景山區八角北裡45號樓二單元202房陽臺,籠子裡的小麻雀發出了「嘰嘰」的叫聲。
  •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小麻雀受傷獲老人救養 麻雀爸媽天天來餵食(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03:18 來源: 專題:圖片頻道
  • 幼鳥墜落好心人籠中餵養 成鳥每天隔籠餵食十餘次
    一隻不慎從窩中墜落的幼鳥被好心人養在籠中,兩隻成鳥則每天隔著鳥籠進行餵食。11日上午,記者在大禹褐石小區業主馬先生家見到了這兒感人的一幕。當時,馬先生準備把它送回窩中,無奈找了一圈也沒發現鳥窩在哪兒,怕發生意外,他只好把幼鳥養在籠中,等幼鳥能夠飛翔時放生。「因為幼鳥還不會自己捕食,鳥食都是我灌進去的,萬幸是沒吐出來,不然養不活。」
  • 如何飼養小麻雀
    對於麻雀的叫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它就生活在我們周圍,每天早晚只要稍微留心點都可以隨時聽到,唧唧喳喳的,不算好聽,也談不上什麼韻律,不過非常的熱鬧。麻雀本身也沒有華麗的外衣,可以說它即不是很好的鳴叫鳥,更不算觀賞籠鳥。不過近年在南京,上海等地有相對固定專門飼養麻雀的群體出現,這些人大都是把麻雀當作鳴叫鳥來飼養。
  • 夫婦每天投米餵麻雀 一吹笛200隻麻雀來開飯
    居住在高區王府花園15號樓的唐鳳連,6年來始終堅持在自家閣樓陽臺上撒小黃米,為上百隻麻雀構築了「覓食天堂」,引來許多麻雀爭食。 記者 王茂忠 攝昨日,趙一鑫在陽臺上撒小米。
  • 媽媽BB一起講:麻雀飛進家
    第1頁: 第2頁:   寶寶年齡:5歲4個月  寶寶很喜歡閱讀,尤其是故事書,這回自己編起故事來了,我認為這是閱讀的最佳了——「閱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中午正在和寶寶吃飯,忽然發現窗臺上站著一隻小麻雀,小小的體型,笨拙的飛行,應該是只正在練習飛行的麻雀寶寶吧?怎麼就這麼不小心,闖進我的家裡了呢?  此刻它正在好奇的向室內張望。心裡很奇怪:窗戶都關的好好的,這小東西是從哪裡飛進來的?寶寶已經歡呼著跑向陽臺了,並且伸出一根手指嚷嚷:「小麻雀,快來呀,快來站在我的手指上。」
  • 一隻小麻雀(圖)
    那是一年冬天的中午,我在屋子裡看書,涼臺上忽然傳來我那寶貝兒牡丹鸚鵡急衝衝地叫聲,我以為是我忘記了餵食,小傢伙餓急了,在催我,於是我便走向涼臺,這時一隻麻雀從我飼養鸚鵡的籠子旁飛走了。原來,這隻麻雀在吃我餵鸚鵡時撒在籠子旁的小米。而我那聰明的牡丹鸚鵡的叫聲正是在提醒我。我一邊誇獎我的牡丹鸚鵡,一邊往回走,突然我問自己,抓個麻雀養養怎麼樣?
  • 電擊麻雀誘貓鑽籠
    原標題:電擊麻雀誘貓鑽籠民警沒收的捕貓籠。揚子晚報訊 (記者 任國勇 通訊員 棲文軒) 一個鐵籠子,裡面放一隻麻雀,籠子裡有電線,一名男子躲在遠處用遙控器操作,使電線通電,麻雀受電擊後嘰嘰喳喳叫,流浪貓被吸引鑽進籠子後被抓獲。近日一名男子流竄到南京用此方法誘捕流浪貓然後當作寵物出售,被棲霞警方抓獲。13日下午,棲霞靖安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報警稱,晚上經常會看見一個陌生人騎著摩託車,摩託車後方載著一個籠子四處晃悠。
  • 市民以餵養麻雀為樂 每天定時來上百隻"蹭飯"(圖)
    >  廣西新聞網記者 唐柳鳳 實習生 莫春華  「小區裡怎麼會有那麼多麻雀在南寧市北湖路東三裡9號的中鼎小區,當小區外來人員提到這些麻雀的時候,居民都會說:「這些麻雀是黃大姐的寵物。」原來,小區的黃大姐就以給一群野生麻雀餵食為樂。從2007年至今,短短3年中,黃大姐已經和這群麻雀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昨日上午,記者在中鼎小區裡看到,小區1棟的牆上和旁邊的電線桿上停了約20隻麻雀(如圖),它們時而在電線桿上嬉戲,時而飛到地上啄地上的米粒,很是可愛。
  • 小麻雀找鳳凰
    那美麗動聽的鳳凰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小麻雀。小麻雀非常想見到她們的鳥王——鳳凰。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對女兒說:「孩子,鳳凰是我們偉大的女王,尊貴無比;而我們呢,是最卑微的『臣民』,自古就有『鳳凰不與燕雀同群』的說法,我們去見她合適嗎?」小麻雀不同意媽媽的看法。她對媽媽說:「媽媽,鳳凰既然是我們偉大的女王,她一定不會嫌棄我們的。
  • 談談麻雀
    這裡主要說說如何把麻雀作為鳴叫鳥來玩賞的一些方法。 麻雀本身也沒有華麗的外衣,可以說它即不是很好的鳴叫鳥,更不算觀賞籠鳥。不過近年在南京,上海等地有相對固定專門飼養麻雀的群體出現,這些不良信息都是把麻雀當作鳴叫鳥來飼養。
  • 母麻雀若「劈腿」或遭公麻雀報復:減少給雛鳥餵食
    ­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外媒3日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公麻雀會判斷另一半是否有外遇傾向。當伴侶不忠,公麻雀會減少食物給鳥巢裡的幼雛,因為懷疑這些幼雛可能不是自己的孩子。不過,若公鳥是比較體貼的「好爸爸」,母鳥不忠行為也會減少。­  麻雀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許多母鳥會與其他公鳥產子。
  • 寵物貓與麻雀
    吃的是最好的貓糧,用的是最好的東西,比如睡窩、飯碗、水壺、玩具也是現代化的,至於小衣服鞋子就更是時髦了。花花成為名副其實的嬌寵。但是花花必須服從米小姐及其家人的規矩,也是唯一的規矩:只容許在家裡三居室活動,嚴格禁止出門!而花花經過三個月的囚禁,似乎已經厭倦了這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它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自由。
  • 【麻雀】麻雀成長記,小麻雀應該如何餵養?
    一、日齡:1-3天先爆幾張寶貝的裸照(因為實在沒得穿),這是第一天來的時候,小編當時也好奇自己是否能夠駕馭得了這麼小的麻雀,擔心自己養不活呀!不過後來證明,還是可以的。四、日齡:14-16天大頭大頭下雨不愁,小編的麻雀發育這麼好,主要是雞飼料的功勞,誰說雞飼料沒有營養來?
  • 老麻雀大白貓小麻雀
    屋前土場上,大白貓快樂地在我們身邊挨來擦去、老母雞帶著小雞唧唧喳喳地跑來跑去,土場前面是清香的蠶豆、豌豆和青青的正抽穗的小麥。我們開心地暢敘著天倫之類。就在這時,忽然那隻大白貓在我們前面的土場上狂奔起來。我們大家一下都靜了下來,靜觀這突發的情況。原來是一隻老麻雀正在追逐這隻大白貓。
  • 母麻雀若"劈腿"或遭公麻雀報復:減少給雛鳥餵食
    中新網6月4日電 據外媒3日報導,最新研究顯示,公麻雀會判斷另一半是否有外遇傾向。當伴侶不忠,公麻雀會減少食物給鳥巢裡的幼雛,因為懷疑這些幼雛可能不是自己的孩子。不過,若公鳥是比較體貼的「好爸爸」,母鳥不忠行為也會減少。麻雀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許多母鳥會與其他公鳥產子。
  • 蒙冤的小麻雀
    截止1958年11月上旬,全國各地不完全統計共捕殺麻雀十九億六千萬隻。1955年4月21日的《北京晚報》發表了郭沫若作的「咒麻雀」詩一首,對可惡的麻雀進行了憤怒地聲討:麻雀麻雀氣太官,天垮下來你不管。麻雀麻雀氣太闊,吃起米來如颳風。麻雀麻雀氣太暮,光是偷懶沒事做。麻雀麻雀氣太傲,既怕紅來又怕鬧。
  • 如何飼養一隻小麻雀
    如果你發現了一隻小麻雀,可以學習如何照顧它。但在伸出援手之前要先仔細觀察,確認它的確沒有父母照料的幼鳥。
  • 居民天天餵養麻雀 數百隻麻雀準時飛到進餐
    每天早晨,鼓樓區多倫路79幢和81幢的幾家居民又在自家窗臺上撒上了一碗米。不一會兒,數百隻麻雀飛到窗臺上吃了起來。沒有想到一餵就是兩年多。據鄰居胡先生介紹,我每天一早起床烤山芋,看見幾戶人家天天給麻雀餵小米。也許是吃出了甜頭,第二天,麻雀們又飛了過來。
  • 騎車男子趁天黑抓流浪貓 捕貓籠內用麻雀做誘餌
    閆先生要很用力才能打開捕貓籠的架子。半島晨報、海力網攝影記者張騰飛昨日大清早,閆先生在大連香爐礁區域餵貓,卻發現有人行為詭異,進而確定是捕貓的。捕貓者見被識破轉身就跑,帶走最少兩隻貓,卻留下一個捕貓用的鐵籠。籠內拴有麻雀,當貓走入踩翻踏板,籠門自動關閉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