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大熊貓,也要保護它的鄰居們
【生態觀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在大熊貓棲息地建立起一系列自然保護區。截至2015年,已建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67個,總面積3.36萬平方公裡,覆蓋了66.8%的野生大熊貓種群與53.8%的大熊貓棲息地。可以說,經過數十年的持續保護,大熊貓的受威脅狀況得以改善,野外種群與棲息地都呈現恢復性增長,保護成效顯著。
-
密野尋蹤——野生大熊貓的動物鄰居們
搜索微信號:dili360 或 中國國家地理大熊貓貓是憨態可掬、受眾人喜愛的動物,也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物種。四川是中國「國寶」大熊貓模式標本的產地,是全球野生和圈養大熊貓種群的分布中心。四川擁有全國四分之三以上的野生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大熊貓在野外棲息地裡不孤單,還有著眾多可愛的鄰居。
-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大熊貓
大量捕捉導致這些地區的大熊貓種群結構破壞,加之大熊貓種群密度低、繁殖力低下,迄今當地的大熊貓種群仍未完全恢復。可見,在成為人們獵奇、牟利的工具後,本就稀有的大熊貓逐漸走向瀕危。時至今日,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發生蛻變,保護瀕危物種、建設生態文明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大熊貓開始為世界人民所喜愛,成為野生動物保護的旗艦物種和民間交流的友好使者。
-
如何正確「吸大熊貓」?
如何正確「吸大熊貓」?>【註:題目中的「吸」為網絡用語,意為「上癮」、因喜愛而做出一些親暱動作,「吸大熊貓」意為「喜愛大熊貓」,想做出一些撫摸大熊貓等親暱動作。】近日,韓國藝人違規接觸大熊貓幼崽引發關注。11月5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作出回應:正式去函韓國愛寶樂園動物園,要求其立即停止此類行為,停止播放、傳播相關內容的視頻。
-
如何讓大熊貓鎮守一方平安?
光明生物圈【如何讓大熊貓鎮守一方平安?】復旦大學研究員@王放_自然測量員 :在自然保護領域,大熊貓被專業人士稱為「傘護物種」。大熊貓保護區同時也是金絲猴、羚牛、豹等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空間。它的分布區覆蓋了中國70%的特有鳥類、70%的特有哺乳類、31%的特有兩棲類。投向大熊貓保護的任何一點力量,都有機會讓這些中國特有物種受益。 保護大熊貓還可以同時服務於當地社區發展。
-
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大熊貓美香情況
【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大熊貓美香情況 】近日,有網友反映旅居華盛頓動物園大熊貓「美香」產後不進食、生活空間狹小、動物園對「美香」照顧不周等情況。對此,@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3日刊發相關說明:①動物園在產房外備有充足的水和食物,但「美香」出於保護幼仔安全的本能,很少進食和喝水,未來一段時間會逐漸恢復;②產房仿照野外大熊貓巢穴的特點,改造為空間相對較小的房間,使母獸有安全感;③在產仔期,華盛頓動物園完全按照熊貓中心要求對大熊貓進行監測護理,動物園有派專人二十四小時密切監控大熊貓行為。
-
大熊貓棲息地的遺產保護意義
昨日下午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傳來喜訊:正在該市舉行的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決定,將中國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標誌著,全球珍稀動物「活化石」和瀕危物種、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中國的特有物種——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正式成為中國第32處、四川省繼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樂山大佛、九寨溝、黃龍之後的第5處世界遺產。
-
7380個紅外相機,探索大熊貓身邊「吃肉的鄰居」
李晟在回溯開始這項研究的初衷時說,正是在建立這個廣泛的各保護地物種分布大資料庫的過程中,自己開始意識到大型食肉動物分布越來越收縮的問題。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建立了67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大量的保護投入有效扭轉了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和棲息地面積下降的趨勢,成為全球瀕危物種保護中裡程碑式的成功案例。
-
大熊貓「瑛華」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順利產仔
大熊貓「瑛華」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順利產仔 (2/2) "← →"翻頁
-
在白熊坪,保護大熊貓的年輕人
川甘邊界的岷山是大熊貓棲息地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山系。往森林的更深處去,公路消失,人聲幾乎絕跡處,駐紮著一個大熊貓觀測站——白熊坪保護站,當地人稱大熊貓為白熊,因此而得名。如果足夠幸運,你可以見到野生大熊貓留下的新鮮糞便,帶著薄荷的清香。2014年,刁鯤鵬第一次來到白熊坪時,唐家河的紅葉像今年這樣紅。那年11月,落葉常常堵住白熊坪水電站上遊的水渠。
-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華豹」「金寶寶」都江堰啟程前往...
儀式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辦,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協辦。國家林業局保護司副司長、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張志忠、芬蘭駐華大使加諾•斯裡拉,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張和民、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李忠,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海清、朱濤、巴連柱,艾赫泰裡市動物園董事會主席米科•薩沃拉、執行主席卡力•瓦裡奧,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董健,芬蘭艾赫泰裡市董事會主席利斯通•哈佑、市長加墨•佩裡邁基,國家林業局瀕管辦副調研員王曉燕
-
旅美大熊貓遭虐待?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闢謠
中新網5月27日電 針對近日網友爆料旅美大熊貓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遭到虐待一事,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今日在微博通報有關情況。通報稱,2017年3月1日,華盛頓動物園對大熊貓美香2015年所產幼仔貝貝進行斷奶和實行母仔分別飼養管理,大熊貓貝貝的斷奶時間和分別飼餵時間均符合圈養大熊貓人工飼餵相關規程。而華盛頓動物園對大熊貓也不存在電擊、虐待、剋扣夥食等行為。
-
阿壩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牽手 將建7個大熊貓小鎮
四川在線記者 徐中成 周琳/圖為提升大熊貓保護研究水平,攜手打造大熊貓品牌,6月16日,阿壩州人民政府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在九寨溝縣籤訂《大熊貓保護研究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加強大熊貓保護科研、大熊貓品牌建設、大熊貓宣傳教育、大熊貓保護管理和科研人才交流四個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
把自己玩成保護動物的動物——大熊貓
有很多人都相信是大熊貓自己把自己給玩成瀕危動物的。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及臥龍基地簡介
【簡介】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是由臥龍、都江堰、雅安碧峰峽三個基地組成的,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大熊貓科研與自然保護教育基地,提升中國大熊貓保護與科研水平。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和民兼任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主任。
-
「鳥中大熊貓」的拯救與保護
「鳥中大熊貓」的拯救與保護 綠尾虹雉。調查顯示,野生綠尾虹雉數量不足一萬隻,且呈持續縮減趨勢,因此,它還有個別稱:鳥中大熊貓。 綠尾虹雉,中國特有大型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性易危物種,也是傳統文化中提及的「鸞」。現已查明,它的主要分布區位於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以及青海、雲南、甘肅和西藏局部區域。其中,四川是它的老家,也是種群最大的分布地。
-
大熊貓是如何成為「國寶」的?
那麼,這一胖乎乎毛茸茸、「只能拍黑白照」的動物,是如何登上「國寶」寶座的呢?在加利福尼亞州聖瑪麗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中國環境史學者宋雅蘭(E. Elena Songster)看來,大熊貓的國寶地位與現代中國的國家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談臥龍重建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談臥龍重建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5-11 5·12汶川大地震距離我們已經整整一年了,在那段驚心動魄的日子裡,四川臥龍曾經承載了太多的關注與牽掛。
-
研究和保護大熊貓離不開國際合作——訪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2日電(記者孫丁)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和生物保護研究所主管史蒂文·蒙福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研究和保護大熊貓離不開國際合作,中美夥伴關係成績斐然。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近期延長了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之間的大熊貓保護和研究合作協議。
-
大熊貓在被人類保護以前,是靠什麼活到了今天?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憨態可掬,讓人很難把它跟「食肉」、「猛獸」這些詞聯繫起來。而且目前大熊貓要麼在動物園中被人精心照料著,要麼在野生環境下也是在保護區內,有專人保護。那麼,問題來了,大熊貓在被人類「照顧」以前,是如何在猛獸眾多的自然界中生存下來的呢?它真的像表面看起來那樣「人畜無害」嗎?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