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為啥突然不愛去姥姥家了,是有苦難言,與孝順無關

2020-12-03 90育兒

孩子和誰親近取決於誰和他相處的時間更久和誰對他好,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爺爺奶奶的原因就是因為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而且爺爺奶奶比較寵孩子,這就是所謂的隔代親。

有的孩子特別排斥去姥姥家裡,雖然孩子這樣會讓媽媽和姥姥很傷心,但是聽完孩子的理由之後你就會理解了。

寶寶突然不喜歡去姥姥家了,千萬別急著怪他不孝順,聽聽他的心裡話吧

木子準備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回娘家看看父母,也好讓父母和孩子多相處一下,可是她的女兒倩倩卻說不願意去姥姥家。

木子一下子就急了,罵女兒是一個不懂得孝順的人,可是女兒就算是被罵也表示不願意再去姥姥家裡了。

木子冷靜下來之後就問寶寶為什麼不願意去看姥姥,孩子說因為姥姥家裡的舅媽對她一點都不好,上次去的時候她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舅媽當著姥姥和媽媽的面說沒事,實際上卻在私底下打罵她。

而且舅媽的孩子總是搶她的玩具,上次去還把她的芭比娃娃弄壞了。

聽女兒說完理由,木子就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應該罵女兒不孝順的。其實孩子喜不喜歡長輩,也是要看長輩對他們的態度如何。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去姥姥家的原因有很多,這些原因讓家長聽了大呼心酸。

一、不願意去姥姥家的原因

(1)姥姥姥爺對外孫不歡迎

有的當姥姥和姥爺的人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和自己沒有關係了,所以對外孫也沒有那麼親近。如果家中還有親孫子的話,老人很容易會忽略外孫

要知道孩子搞不清楚那麼多的複雜關係,只會在自己被冷落的時候感覺很傷心。

所以如果姥姥對孩子不好的話,孩子自然會很不願意和姥姥相處,這和孝順沒有關係,這是孩子內心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家長也要理解孩子的感受。

(2)姥姥家的親戚對孩子不好

如果姥姥家裡只有老兩口的話,孩子會很願意去陪伴老人的。可是如果家裡的親戚太多,就會讓孩子在這種大環境下非常緊張。

同時有的親戚還會對孩子態度不好,比如說孩子做錯事之後就大聲指責他等。要知道孩子在奶奶家都是捧在手心的公主和王子,一下子被別的親戚冷眼相待會讓他們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3)孩子在姥姥家裡受了委屈

小朋友一般都不會無緣無故討厭別人,只會因為別人對自己不好才會有所反抗的心理。有的孩子可能在姥姥家遭遇了委屈不知道怎麼給媽媽說,就只能用不去姥姥家的方法作為自己反抗的手段。

比如說孩子去姥姥家遇到別的小朋友搶玩具或者是被親戚打罵都會讓他們覺得很委屈,這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家長一定要多關注孩子是否情緒不好,如果孩子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及時調節。

二、怎麼讓孩子願意去姥姥家

(1)讓姥姥對孩子好一些

當父母的如果想要孩子和家裡長輩更親近的話,就要做好孩子的長輩的思想工作,讓姥姥和姥爺對孩子好一些。

因為孩子就是誰對他好,他就和誰親近。所以身為孩子的姥姥,最好不要打罵孩子和忽略孩子,這樣他們自然很願意去姥姥家裡了。

(2)加強孩子對親戚關係的認知

孩子的親人觀念意識很淡,不願意走出自己不熟悉的環境。這時候家長就要教孩子,媽媽的媽媽是姥姥等等。

教育孩子分辨親戚的關係,並且讓他們有和家人親近的意識,可以讓孩子主動樂意地和親戚交往。

在孩子不願意去姥姥家的時候,家長也不要逼孩子,告訴孩子去姥姥家裡是因為我想自己的媽媽了之類的話,他們就會理解為什麼要去姥姥家了。

(3)讓孩子在姥姥家有可以玩的東西

有的母親回娘家都是因為自己想父母了或者是父母家中有事,這時候你和你父母相處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忽略孩子,讓孩子有一種「來了姥姥家,媽媽就不要我了」的感覺。

所以如果能夠在孩子姥姥家給孩子找一個可以玩的東西或者是不要忽略陪伴他們,他們就不會排斥去姥姥家裡。

有時候孩子的心情也是很敏感脆弱的,家長們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同時如果家長想要孩子能夠有家庭觀念意識,就一定不要讓他們在和親戚的相處中受很多的委屈,否則孩子會對去親戚家和親戚溝通等很排斥。

相關焦點

  • 「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是本分」,兒媳振振有詞,婆婆有苦難言
    於是趙大媽提出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照顧一段時間,據她所知,孩子的姥姥每天打麻將,跳廣場舞,應該有時間的,沒想到兒媳立刻反對: 「我媽身體不好,沒法來給我帶孩子,再說了,姥姥帶娃是情分,奶奶帶娃是本分,畢竟孩子姓的是你家的姓,讓我媽帶也不合適,你哪兒難受,我明天給你開點藥先吃著。」
  • 為何孩子越大越不喜歡去姥姥家?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心酸
    孩子小的時候跟姥姥當然非常親,但是他們長大之後,有些孩子卻越來越不願意去姥姥家。這當然會讓姥姥非常的傷心,甚至會說孩子是小白眼狼,他們小時候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們拉扯大,為什麼如今孩子會離自己越來越遠呢?並非不孝順,背後原因很心酸。
  • 孩子長大後為啥不願意去姥姥家了?並不是不想去,而是有苦說不出
    孩子長大後為啥不願意去姥姥家了?其實是有難言之隱小雯在生下孩子後不久就重新回到崗位上工作了,平時媽媽和婆婆輪流幫忙照顧孩子,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小雯就儘可能的少麻煩兩位老人,自己帶孩子,周末也經常帶著孩子去老人家串門,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
  • 「外甥狗,吃完就走」,為啥孩子抗拒去姥姥家,背後原因很無奈
    所以當長輩對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孩子總會認為是長輩不待見孩子,所以才不樂意去姥姥家。但除了孩子的不理解外,這3個理由也是孩子抗拒去姥姥家的原因,實在讓人無奈。為啥大多孩子不樂意去姥姥家1、姥姥嚴格對比奶奶的寵溺來說,姥姥帶娃其實很嚴格,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說「多體諒體諒你媽媽」「看你媽媽多辛苦,你要聽話」等等。
  • 「我媽在,我才敢生娃」,有一種愛叫姥姥帶娃
    又是誰來幫忙帶娃?中國新聞網 2018 年的一項關於「你們家是誰帶孩子」的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三千多名網友中,有近一半網友選擇了姥姥帶孩子。圖片來源:網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姥姥願意幫忙帶娃?丁香媽媽後臺的一則讀者留言道出真相。「有我媽在,我才敢生娃。」
  • 為啥現在大多是「姥姥帶娃」?正因為有媽媽在,女人才敢放心生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多數幫忙帶娃的老人都是姥姥,有奶奶帶的家庭太少了。要知道,這在以前的風俗中,嫁出去的姑娘很少有娘家人幫忙帶娃。不得不說,隨著社會的進步,這一現象也在慢慢被打破。一、為什麼整個社區都是姥姥帶娃昨晚,趁著天氣涼快帶著兒子在小區大堂吹風,周圍有不少鄰居都在旁聊天。這一聊才知道,這些奶奶輩的人都是孩子的外婆,奶奶帶出門的還真是少得可憐。回家後和朋友視頻聊到了這一問題,為啥現在都是姥姥帶娃呢?孩子的奶奶去哪了呢?
  • 「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前幾天,閨蜜家的娃yoyo病了,上午還好好送到幼兒園的孩子,晚上回來就燒的來勢洶洶,體溫一下子飆到41度。跟好多家庭一樣,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的衝突是這個家不和諧的音符。女兒熬夜加班,媽媽早起為她煮養肝粥,她氣媽媽為什麼不讓自己多睡一會兒。
  • 【育兒薦讀】「你後悔幫女兒帶娃麼?」1000個姥姥的真實回答
    前幾天,閨蜜家的娃yoyo病了,上午還好好送到幼兒園的孩子,晚上回來就燒的來勢洶洶,體溫一下子飆到41度。跟好多家庭一樣,生活習慣和育兒觀念的衝突是這個家不和諧的音符。女兒熬夜加班,媽媽早起為她煮養肝粥,她氣媽媽為什麼不讓自己多睡一會兒。
  • 以下「假孝順」讓老人有苦難言,年輕人別再假裝不知道了
    文|文兒在父為子綱的年代,養兒防老堪稱是立家之本,誰家子女不孝是要被刻在恥辱柱上的。如今時過境遷,老人早已放低孝順的標準,不求年輕人多麼盡心盡力伺候了,起碼別再有樣學樣的假孝順就好。看到這,很多網友大概會好奇,什麼是「假孝順」呢?
  • 為啥孩子不願意去姥姥家?這3點原因是關鍵,家長要知道
    小璇的女兒看到了,走到姥姥面前,禮貌地說道:「姥姥生日快樂,那個餅乾我也想嘗嘗,可以給我一塊嗎?」姥姥聽到後,嚴肅地說:「這是弟弟的,你不能吃,你去吃別的東西去。」外孫女聽到後,失落地走到了媽媽面前,對媽媽說道:「媽媽,外婆把餅乾給弟弟不給我,我想回家,不想呆在姥姥家了。」
  • 「超精緻姥姥」帶娃火了,奶娃時不忘養生護膚,網友:一點不耽誤
    這位姥姥,如同很多老人一樣,在女兒有了孩子後,就幫著女兒帶起了外孫。不過,她與現下很多老人不同的是,即使是擔起了幫帶娃的工作,卻也絲毫不想為此,而委屈自己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少老人在帶孫子後,廣場舞不去跳了,小公園不去晨練了,整天都在圍著孩子轉,各種操心費力。但這位姥姥卻覺得,帶娃只是讓自己的退休生活,多了一樣可做的事。
  • 奶奶和姥姥帶娃有啥不一樣?原因很現實,你家也許就是這樣
    後來娜娜媽媽身體有些不舒服,就回老家去了,她也不擔心娜娜,畢竟婆婆還在這裡呢!前幾天還好,慢慢的婆婆做飯就開始糊弄了,要麼做一些油膩膩能下奶的湯湯水水,要麼就做一些簡易的疙瘩湯。
  • 95歲姥姥給外孫女縫被子,動作嫻熟獲點讚,網友:撿到寶藏姥姥了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裡老人的高壽看似需要小輩更花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但其實也是家族的好風水。不是有那麼句話,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付出極大的耐心和心血去照顧孩子,養育孩子長大,不管一個動作需要重複多少次,父母都不會有不耐心。
  • 民間故事:娃姥姥的帽子,咋不能戴?奶奶:老人東西,小孩戴不得
    再加上娃他姥姥年紀大了,近些年身體又不好,也是該去看看了。說實話無論是後媽對小慧來說,還是小慧對她來說,都沒什麼情感。倒是小慧這虎頭虎腦的小娃娃讓他姥姥歡喜得不得了,什麼好吃的都往外拿,就連哥哥家小孩他親孫子都沒份。娃好一切都好,農村女人想得很簡單,所以看到現在這場景小慧可以放下任何隔閡。農村的夜晚還是挺涼的,姥姥竟然脫下自己的帽子戴在娃的頭上,讓小慧眼角都有些溼潤。
  • 為啥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不是故意在磨人,而是「有苦難言」
    看見了不乾淨的東西?寶媽不相信這種說法,但排除了晚上出去的原因,暫且沒考慮這個事情。後來她在寶媽群裡面問其他人,發現大多數寶媽都有類似的經歷,而且很多婆婆和媽媽最先想到的原因也和她家老人一致。其實寶寶在睡夢中突然哭泣,原因並沒有人們相傳的那麼神奇,而且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一類孩子大多是在2歲之前的階段,尤其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
  • 姥姥幫女兒帶娃3年,如今要走小外孫抱腿挽留,場面讓人動容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時下有很多家庭需要老人幫忙帶娃,老人們願意犧牲自己的空閒時間來幫忙,子女分擔育兒的壓力,顯然這是一種愛的奉獻。於是她和女兒商量過後便決定收拾行李去住到兒子家。做好決定的第二天一早王女士便要離開了,習慣和姥姥膩在一起的小外孫,馬上發現了情況的不對。好像是意識到姥姥不會再回來一樣,小外孫死死地抱著姥姥的大腿挽留,不讓姥姥出門。
  • 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做姥姥的寒了心: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
    去年,我舅媽也當了姥姥,但是她只幫著帶了一個月的孩子,就說什麼也不幹了。 原來,舅媽去了以後,就發現只要有她在,女兒女婿就懶得不行。可她覺得自己也上了年紀,憑什麼又要帶孩子,還要伺候他們?而且在孩子的事情上,她還必須聽女兒女婿的安排,哪裡和他們的觀點不一樣,就要看臉色。
  • 香豬的家,與我無關.
    但是吧,不好的事總會發生,不記錄一下的話這個公眾號不就缺點味道了嘛。原本7月底我就想去理髮,香豬一直拖呀拖呀拖到8月9號才同意晚上去理髮。可他偏偏那天晚上有跟朋友約燒烤,所以他讓我在家等他吃完以後再一起去理髮。不到5點他就出去了,我本以為他會很早就結束,所以我的計劃是跟他理完髮了再去吃晚飯。結果一直等到7點多他們還沒散夥,我就改變計劃,還是先去吃飯再理髮吧。
  • 奶奶姥姥,究竟誰帶孫?媽媽們炸鍋了!
    小王子知道,你們都想看的槽點是: 奶奶姥姥,究竟應該誰帶孫? 一篇好好的討論生兒生女的文章, 怎麼會扯到奶奶姥姥帶娃上面去的, 這不是跑偏嗎? 如果真像反駁的這樣,那為什麼媽媽們都更願意姥姥帶娃呢?一個比較多人肯定的答案是:姥姥帶娃,家庭更和睦。
  • 祖兒從小被姥姥姥爺帶大,孝順的祖兒說到陪伴數次淚奔!
    導語:祖兒從小被姥姥姥爺帶大,孝順的祖兒說到陪伴數次淚奔!祖兒的姥爺89歲,但是看著還是精神矍鑠,而且耳不聾眼不花,對於這樣的狀態祖兒是心裡非常高興的,當然了對於每個人來說家裡的老人狀態這麼好也是會非常高興的,剛來到餐廳祖兒看到了姥姥姥爺,僅僅說了你好並且俏皮的笑了笑,僅是告訴了黃渤想必也是不想打擾大家,而元坤也鬧了笑話,說是讓祖兒猜猜老人的年紀,祖兒最終沒憋住笑說是自己的姥姥姥爺,元寶可是大寫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