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牙」前期有哪些表現?幾個月長牙最健康?寶媽最好了解下

2021-01-08 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關於寶寶的「出牙」問題,寶媽們都比較的擔心。而因為個體發育的不同,不同的寶寶會出現不同的出牙問題。

比如有些媽媽說,別人家同齡的孩子,已經長了兩顆牙了,自己家的寶寶為什麼還沒出牙?是有什麼問題嗎?

還有些媽媽看到寶寶出牙後的各種身體不適,試圖找一些能夠幫助緩解寶寶不適的方法……

今天的這篇文章將會告訴寶媽們一些有關孩子出牙的基本常識,寶媽們可以做簡單的了解避免遇到孩子出牙問題出現的手足無措。

寶寶出牙的時間

正常情況下,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會隱隱的看到寶寶長出的牙尖,這就意味著寶寶開始長牙了。

但是因為身體發育的不同,有些寶寶可能會早於這個時間,也可能會晚於這個時間,比如有些寶寶可能會得到1歲的時間才開始出牙。

大多數情況下,寶寶都會在4-10個月齡的時候,萌出第一顆牙齒,一直到孩子2-3歲的時候,牙齒基本上會長全。

對於孩子1歲後還沒有長牙跡象的情況,家長要注意,要及時帶孩子去看醫生。

可生活中有些寶寶長牙的時候非常隱秘,以致於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寶寶已經開始長牙的情況。因此,家長需要知道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已經開始長牙了。

如何判斷寶寶已經開始「出牙」?

一般情況下,寶寶如果已經開始出牙了,他們會出現吃手、不愛吃奶、咬東西、流口水、睡眠不好、煩躁、輕度發燒等情況。

如果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上述的情況,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長牙的問題了。這時候媽媽們可以把孩子的嘴巴搬開,觀察一下寶寶的牙齦。

若牙齦上面有紅腫的部分,或者有「小小的白粒」,就是寶寶長牙了,那個白粒就是寶寶還沒有完全萌出的小牙齒。

除了寶寶長牙的時候,家長們不能及時的發現的情況之外,因寶寶的長牙過程會有不適感,加上寶寶不會說話,不能表達這種不適,這時候需要家長幫助他們通過一些方法進行緩解。

如何幫寶寶緩解「出牙」後的不適?

緩解流口水的不適寶寶長牙期間喜歡流口水,尤其是睡覺後,流口水情況會更嚴重等,通常是由於牙齒萌出過程中,牙齦的神經末梢受到刺激所導致的唾液分泌量的增加。

這時候家長唯一能夠幫助寶寶做的是,及時的用柔軟的棉柔毛巾把寶寶的口水擦掉,或者換掉已經被寶寶口水浸溼的衣服。

避免寶寶穿著溼潤的衣服造成P皮膚出現溼疹、糜爛等問題,如果可以的話,可以經常用一些潤膚霜塗抹在寶寶經常被口水浸溼的皮膚。

緩解咬東西的不適寶寶長牙的時候,牙齦受到乳牙萌出刺激的影響,會出現牙齒、牙齦等部位的發癢情況。寶寶們為了進行自我緩解,就會導致寶寶愛咬東西。

對於寶寶長牙期間愛咬東西的行為,不建議家長進行阻止。因為寶寶這時候的咬東西行為不只是緩解發癢的不適,可以起到對孩子的咀嚼能力、提高牙齒堅固性的作用。

因此,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或者製作一些磨牙餅乾、牙咬膠等讓寶寶隨時隨地的咬。

但家長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放在嘴裡的東西,既要保證質量,也避免孩子咬的過程中造成身體的不適,還要做好清潔,避免細菌從孩子的空腔進入身體。

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拿到一些容易被誤吞的小東西,導致孩子噎到、甚至是窒息。

緩解哭鬧和飲食的不適寶寶長牙期間,因身體的不適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飲食情況等,比如寶寶晚上睡不好、經常會哭鬧、或者沒有食慾等。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一方面可以通過白天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緩解孩子的不適感。

比如用玩具逗孩子等,減少寶寶白天睡覺的時間,這樣晚上的時候寶寶會因為犯困更容易入睡。

另一方面需要定時定量堅持給寶寶餵食,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孩子的身體發育。

緩解牙齦腫脹發癢的不適寶寶牙齒萌出的過程,需要刺激、突破牙齦的黏膜,因此會出現牙齦腫痛、發紅、發癢等身體不適感。

面對寶寶的牙齦不適感,家長最需要做的事情是注意對寶寶口腔衛生的清潔,尤其是寶寶睡覺之前,一定要保證把寶寶的牙齒、口腔清潔乾淨。

避免有殘留物滯留在寶寶的萌出牙齒周圍、口腔等,滋生細菌,引發炎症。

如果在寶寶長牙期間,發現寶寶出現了口臭、出血等問題,有可能是有了炎症,需要家長帶著寶寶去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對於牙齒還沒有萌出的寶寶,家長可以用已經清潔並煮沸後的棉紗布包裹在自己的手指上,然後放到寶寶的口中進行輕柔的清潔;對於已經萌出牙齒的寶寶,可以直接用寶寶型的牙刷進行清潔。

緩解發熱的不適寶寶長牙期間,兩種情況極易導致寶寶出現發燒的不適:

①寶寶身體免疫力低下,容易不小心造成口腔的感染和消化道的感染,最後因為感染髮燒;

②有些寶寶是因為在長牙時候愛咬東西,所以會容易造成紅腫的牙齦被東西磨破的情況。如果受到細菌、病菌等影響,會引起發燒。

面對寶寶長牙發燒的情況,如果體溫低於38℃,不用餵退燒藥,不需要家長做任何特殊的處理;而孩子體溫儼然已經超過38℃,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才是良策。

另一方面,平時生活中家長們一定要初一對寶寶口腔衛生的清潔,可以讓寶寶適當多喝一點水。

羊駝媽媽結語:

長牙是寶寶成長發育的必經階段,每個寶寶因體質不同、身體發育不同、營養不同等,會在出牙問題上存在個體差異,家長們無需太過在意,只要寶寶能夠順利出牙就好。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是幾個月開始長牙的呢?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這四種異常表現,其實在暗示父母:我要長牙啦!附出牙順序表
    像很多寶寶出生後,過了幾個月本該開始長牙齒,卻遲遲不見牙齒的蹤跡,這時寶媽們就會胡思亂想,孩子是不是身體存在問題?寶寶什麼時候開始長牙?附出牙順序表牙齒生長周期表顯示,上牙床長出來的牙齒,一般時間為8到12個月,下牙床長出來的牙齒,時間為6到10個月。寶寶初次長牙齒,位置在口腔中的上門牙,在接下來的6到8周後,其他的牙齒也會陸續長出。
  • 寶寶長牙時的症狀,和出牙順序是這樣的,看看你家娃掉隊了嗎?
    上午送完大寶,可樂媽拉著我問:「夏天媽媽,你家夏天幾個月長牙的?我家老二怎麼8個月還沒長牙,就是一直流口水?是缺鈣麼?」相信媽媽們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個月,都開始擔心他長牙的問題,生怕自家娃在這件事兒上掉了隊。寶寶長牙時的症狀,和出牙順序是這樣的,看看你家娃掉隊了嗎?
  • 寶寶幾個月翻身幾個月長牙最健康?新手媽媽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俗話說「三躺六坐八爬」,寶寶在各個階段應該會什麼,不僅代表身體的發育情況,也能看出他們的身體有沒有異常。有些寶媽很擔心,如果孩子到年齡了,卻不會這個階段應該會的,是不是代表孩子不健康呢?其實大家不用太擔心。寶寶幾個月會翻身代表最健康?新手媽媽注意啦!
  • 寶寶幾個月開始出牙?出牙期四個表現三點注意,一文全知道
    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那到底什麼時間出牙才在正常範圍內?出牙時寶寶又有哪些異於尋常的表現呢?寶寶幾個月開始出牙?有哪些表現和注意事項?
  • 你家寶寶幾個月長牙?關乎口腔發育,媽媽別錯過他成長的每個階段
    那麼寶寶都是幾個月開始出牙的呢,寶寶出牙時,都會有哪些反應呢?一. 寶寶出牙的時間和規律6~7個月的寶寶,會先長下頜中切牙(2顆),再長上頜中切牙(2顆)。7~9個月寶寶,會先長下頜側切牙(2顆),再長上頜側切牙(2顆)。12~14個月寶寶,會先長下頜第一乳磨牙(2顆),再長上頜第一乳磨牙(2顆)。
  • 寶寶如果出現這4個表現,多半是長牙的「信號」,家長要多留意
    寶媽們在孩子半歲左右時,就會開始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家寶寶長牙了嗎?」 有些新手家長看到自己的寶寶長牙比別的孩子慢,就會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慢,擔心孩子的身體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 寶寶幾個月出牙正常?寶寶出現這4個信號是出牙徵兆,寶媽要了解
    阿梅家的女兒已經7個月了,還是沒有出牙,但是體檢時各個方面都還比較正常,這就讓阿梅有點鬱悶了,每天都關注著女兒出牙的問題,寶寶出牙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寶寶出牙比較早,在四個月時就已經開始出牙了,而有些寶寶出牙就比較晚,一般會在寶寶出生4—10個月出牙都比較正常,如果寶寶超過了13個月還沒有出牙
  • 寶寶長牙順序不對,出牙晚,長蛀牙,這麼多問題怎麼辦
    有寶媽擔心,寶寶出牙早會耽誤長高,理論上是這麼跟我說的:寶寶吃的奶裡就那麼點鈣,都拿去長牙了,長身高最快的幾個月就是半歲前,這樣會不會太虧?實際上人體非常精密,完全不用擔心大腦對營養的分配能力。通常寶寶出牙的早和晚都不會影響長骨的發育。
  • 寶寶幾個月會出牙?出牙時有什麼表現呢?聰明爸媽都該早知道
    媽媽為此著急上火,可是周邊的朋友都勸她別著急,那寶寶們究竟什麼時候出牙呢?寶寶一般幾個月開始出牙?寶寶的出牙時間因人而異,絕大多數寶寶會在4-10月齡之間出牙,平均會在2.5歲時出滿20顆乳牙,當然有些孩子略早或略晚都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只要寶寶在1歲前長出第一顆乳牙都是正常現象,如果寶寶超過了一歲還沒有萌出乳牙,就建議家長帶寶寶就醫查看。
  • 寶寶多大長第一顆牙?這5個「小怪癖」,是寶寶在說:我長牙了!
    有一個朋友評論:「你家寶寶怎麼這麼快就長牙了,我家的都快10個月了還沒出牙,我可急死了。」看到評論後,芊芊馬上回復了朋友:「正常寶寶都是6個月左右長牙的,你家寶寶可能是出牙比較慢,別著急。」為什麼有的寶寶出牙晚?
  • 寶寶的出牙順序是什麼?看看這張圖,你家寶寶牙齒「長對」了嗎?
    文丨福林媽咪還記得第一次看見寶寶牙床上冒出一顆小小的牙尖嗎?相信每個寶媽寶爸都會感到驚喜,不過,對於寶寶長牙的知識,比如什麼時候開始、順序是什麼,我們可能並不完全清楚。了解寶寶出牙規律,才能有針對性的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才能說是真正了解寶寶哦!
  • 寶寶長牙順序你知道嗎?想擁有一口好牙,就看家長有沒有重視這些
    寶媽對孩子身體的發育尤為關注,比如牙齒。一些牙口不好的父母更是深有體會,牙齒排列不齊不僅會影響外形,也會容易出現蛀牙等問題。所以父母都期望孩子的牙齒能夠整齊好看。首先,寶媽們需要了解孩子長牙的幾個階段。一般小孩子在3、4個月的時候就開始長乳牙,而且是下牙位置。
  • 寶寶「出牙」前有哪些表現?對照出牙時間和順序,看你家娃掉隊沒
    但是,對於寶寶來說有些成長的標誌卻不是那麼「舒服」的,比如說長牙,會讓寶寶多有不適,甚至還有父母的焦慮情緒伴隨其中。 小寶寶「出牙」有規律 寶寶出牙有早晚,一般來說,嬰兒在4-7個月的時候會最先長出下面兩顆門牙,然後長出上面兩顆門牙
  • 寶寶長牙時牙癢怎麼辦?這些寶寶長牙期間的注意事項你必須知道!
    我相信你們都聽說過半歲牙,就是寶寶出生六個月後,就會長出兩顆下牙!也叫乳牙。很多父母未了幫助寶寶進食,吃到更多的美食,在長牙期間那是格外的小心呀!不過,寶寶在長牙時,牙癢很難受,小朋友就不這的咬這咬那,成了寶媽最苦的一件事情。那麼你知道寶寶牙癢怎麼辦嗎?那今天就和櫻桃君一起去看看嬰兒長牙注意事項吧!
  • 寶寶第一顆牙齒出生晚,父母別急著補鈣,三招幫娃順利長牙
    尤其是看到鄰居家的寶寶8個月就長牙了,小蕊更是有些焦慮。聽說孩子出牙晚還是因為缺鈣,可是小蕊怎麼看寶寶也不像缺鈣的樣子,「到底要不要因為孩子沒出牙而補鈣呢?」小蕊對此很是糾結。寶寶第一顆牙齒出生晚,很多父母都會急著給孩子補鈣。其實,盲目給孩子補鈣對他們長牙並沒有好處,甚至會弄巧成拙。一、寶寶第一顆牙齒出生晚,原因有哪些?1.
  • 「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寶寶出牙真的越晚越好?別太無知了
    文|啞鈴媽媽俗話說:「聰明早說話,富貴晚出牙」,老一輩認為孩子長牙晚不僅是聰明智商高的表現,還是富貴人。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小詩的寶寶今年已經八個月了,仍然沒有長出乳牙,與她同齡的寶寶大多都長出了兩顆小門牙。
  • 寶寶7個月還是「無齒」,寶媽著急上火,看看是不是這4個原因搞鬼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就會萌出乳牙,可如果過了月齡還沒出牙,寶媽就要謹慎了,寶寶是不是出了什麼小問題?7個月大的寶寶還沒長牙,寶媽不知所措,先看看是不是這4種情況明明的寶寶已經7個月了,長得也是健健康康、壯壯實實,就是沒長牙,讓明明十分頭疼。
  • 4-6個月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寶寶到了出牙期,3點要注意
    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 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那到底什麼時間出牙才在正常範圍內?出牙時寶寶又有哪些異於尋常的表現呢?
  • 寶寶有這四個表現,第一顆小牙即將萌出,附上乳牙萌出時間表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慢慢長大,身體慢慢具備成年人的能力,就拿寶寶長牙來說,出牙早了媽媽十分驚訝,出牙晚了又擔心是不是發育出現問題。寶寶具體應該什麼時候長牙,按什麼順序長牙,這都是媽媽們關心的問題,畢竟牙齒好壞不僅關係到咀嚼吃飯,也會影響顏值。處於長牙年齡的寶寶,有時稍稍表現得不同於平常,媽媽也總是會往長牙方面聯想。那麼寶寶長牙前都可能出現哪些徵兆呢?
  • 哭鬧、煩躁、拒奶,寶寶情緒變化大寶媽要注意,寶寶可能要長牙
    咬人、咬東西寶寶見啥咬啥,寶媽別慌張,寶寶可能是要出牙了欣欣的寶寶如今6個月大,是一個十分貼心的小棉襖,平時很少給欣欣添麻煩,從來不像其他寶寶那樣喜歡大哭大鬧。後來欣欣向一位有經驗的阿姨諮詢了一下,欣欣將寶寶最近的反應跟阿姨說了一遍,這位阿姨十分肯定的說,寶寶是要出牙了吧!分析每個寶寶出牙的時間都不一樣,早的在寶寶2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出牙,晚上可以晚到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