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診斷是一種新興、準確的診斷方法,對有擴張型心肌病(DCM)、肥厚型心肌病(HCM)、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和其他心肌病家族史的人群,可篩查其是否帶有突變基因,及早確診。另外,基因篩查可以指導選擇性生育,杜絕該疾病在家族中的蔓延。
原發性心肌病的分類如下圖所示。
圖1. 原發性心肌病分類。
一
DCM
1. 遺傳特性
30%~50%的DCM患者有基因突變和家族遺傳背景;80%~90%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少數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X-連鎖隱性遺傳。目前特發性DCM約有60個致病基因,主要包括細胞骨架蛋白、肌絲蛋白、核外膜蛋白及離子通道蛋白。
2. 指南推薦:2019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診斷
伴有典型心臟傳導疾病(如一度、二度或三度傳導阻滯)和/或具有過早猝死家族史的DCM患者,行LMNA和SCN5A基因檢測(I)。
特定突變檢測推薦用於家族成員及其他相關親屬(I)。
基因檢測可能有益於家族性DCM患者明確診斷,識別心律失常和綜合表型高風險成員,開展家族成員篩查,幫助制定家族性管理方案(IIa)。
指南將DCM相關的14個致病基因納入臨床篩查範疇,如下表所示。
表1. DCM相關致病基因
3. DCM基因篩查流程
圖2. DCM基因篩查流程。
二
HCM
1. 遺傳特性
HCM是青年猝死的常見原因,心源性猝死(SCD)可能為臨床首發症狀。HCM的整體成年人群患病率約0.2%;50%先證者有家族史,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X連鎖隱性遺傳。
目前推測HCM至少存在30個基因1500種突變,以編碼肌小節蛋白基因突變最為常見,其中β肌球蛋白重鏈基因(MYH7)、肌球蛋白結合蛋白(MYBPC3)和肌鈣蛋白T(TNNT2)是三種最常見的HCM易感基因,其突變率分別達40%、40%和5%。
MYH7基因突變大多具有相對惡性表型,外顯率較高,症狀較明顯,發病年齡較輕(<40歲),且預後較差;MYBPC3基因突變則表現為良性病程進展,無嚴重臨床症狀,且首次發作年齡大部分在40~50歲;TNNT2基因突變有較高的猝死率。
不同基因突變所致HCM的嚴重程度及預後明顯不同;相同致病基因不同突變位點的HCM患者,其臨床表型也存在明顯差異;相同致病基因及突變位點的HCM患者,其臨床表型仍可有顯著差異。
2. 指南推薦
(1)2011 ACC/AHA的HCM診治指南
家族性HCM患者中肌小節基因檢測陽性率達60%,散發性HCM患者中基因檢測陽性率為30%,5%的HCM患者存在2個或以上基因突變。
臨床已確診的HCM患者,推薦MYBPC3、MYH7、TNNI3、TNNT2和TPM1基因檢測(I)。
推薦特異性基因突變檢測:家庭成員及其他相關親屬應在發現先證者特異性基因突變的基礎上進行特異性基因突變篩查(I)。
(2)2019 ACC/AHA 的HCM診療指南
有30多個基因與HCM相關,10位點是明確致病基因,分別編碼粗細肌絲和Z盤結構蛋白。攜帶≥結個肌小節致病基因突變,增加患者心血管死亡風險(IIa B)。
指南將HCM相關的致病基因納入臨床篩查範疇,如下表所示。
表2. HCM相關致病基因
3. HCM基因篩查臨床意義
獲益:對臨床診斷不確定者可有助於明確診斷;發現家族中HCM高風險成員;為明確HCM潛在發病機制提供思路。
局限性:檢測結果不確定性;未能檢測所有致病突變,並非所有臨床診斷HCM的個體均攜帶已知的變異;檢測結果不能直接指導治療;檢測結果不能用於預測發病年齡或臨床預後。
重視家族成員中兒童的基因檢測、遺傳諮詢、教育和心理學評估,包括體格檢查、超聲心動圖和心電圖等,具體評估策略因年齡變化。
<12歲的家庭成員,當同時存在以下情況時應進行心血管評估:早發左心室肥厚或HCM相關猝死家族史、劇烈運動的競技運動員;
12~18歲的家庭成員,每12~18個月評估一次;
18歲以上的家庭成員,每5年評估1次,或者根據症狀變化制定相應的評估策略。
三
ARVC
1. 遺傳特性
目前報導ARVC存在400個基因1400種突變,以編碼橋粒蛋白基因發生突變最為常見,其中橋粒斑蛋白(DSP)、橋粒斑菲素蛋白2(PKP2)、橋粒芯蛋白2(DSG2)、橋粒膠蛋白2(DSC2)和連接橋粒斑珠蛋白(JUP)是常見的易感基因。
2. 指南推薦:2019 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診斷
檢出致病基因突變是ARVC的主要診斷標準之一(IB);
患者發現致病基因突變,結合臨床表型,可以幫助確診和鑑別診斷(IA);
先證者未檢出致病基因突變,不能完全排除遺傳致病(IA);
攜帶基因突變患者比未攜帶者預後差;攜帶≥2個基因突變患者易發生室速/室顫,且左室功能障礙、心力衰竭和心臟移植比例較高(IIaC);
攜帶TMEM 43基因p.S358L突變的成年男性和30歲以上女性,植入埋藏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作為一級預防,可提高生存率(IIaC)。
指南建議將一些ARVC致病基因納入臨床篩查範疇,如下表所示。
表3. ARVC致病基因
四
其他心肌病
其他一些更少見的心肌病,如Fabry病、Danon病,其重要的表型特徵和致病基因總結如下。
表4. 其他心肌病遺傳特徵及致病基因
五
小結
心肌病臨床評估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3. 心肌病臨床基因篩查流程。
來源
洪葵. 心肌病基因檢測. 長城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