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案例分析:如何直面內心的痛苦

2020-12-08 騰訊網

有位母親,大兒子5歲時不小心觸電身亡。地生了個女兒,小心翼翼地撫養,但是剛剛3歲,又因白血病不治而亡。她和丈夫悲痛萬分,從此每天以淚洗面,生活在愧疚自責當中。在經歷了孩子天折的痛苦後,她開始每天失眼,不斷想念死去的兩個孩子,有時候連在工作中都不能集中精力。她還總是埋怨自己沒照料好孩子,導致他們一個個離地而去。

這種罪感使她一蹶不振,陷入無休止的自我譴責和自我折磨,就好像孩子還活著一樣。她說:「每當我又為孩子的離去而痛苦時,我就感覺到孩子好像並沒有離去,而是還和我在一起,還整天在我周圍玩耍。」

普通人面對這種情況,往往會勸慰道:「別總想那些了。」但是心理醫生從專業角度考慮,鼓勵她面對過去的傷痛,盡情地傾訴。這時她說:「我想忘掉這一切,永遠不想再記起這些事。」

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到那兒院做義工,給那些同樣可憐的孩子以關愛,從而逐漸從悲痛中走出來,重新找到人生的樂趣。她說,因為過去的傷心經歷,她這一生也許不會再生孩子,但她願意把這種缺憾升華,從幫助別入的孩子過程中獲得滿足。

人有旦夕禍福,當一個人遇到創傷時,傾向於首先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藉此防禦內心中各種複雜的情感。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創傷性事件時,人的心理和生理會對不良刺激或情境產生反應,稱為「應激」。

這原本是個物理學的名詞。物理學認為.金屬能承受一定的應力,當應力超過其閾值或「屈服點」的時候就會引起永久性的變形損害。人也具有承受應激的限度,超過它也會產生不良後果。

察覺和認知評價是決定個體對環境刺激是否引起防衛和抵抗的關鍵,它們都涉及對信息處理的智力水平。這種水平既取決於氣候、飲食、藥物、家庭關係以及特異環境等外部條件,也受遺傳、既往經歷等內在因素的影響。

每個人都以自身的不同方式來察覺環境刺激,這就是各人對同應激源會引起不同反應的原因。

心理學家將個體對應激的認知評價分為兩種:積極的應激和消極的應激。

積極的應激給人以力量並提高個體識別與作業的能力;消極的應激則耗費能量儲備,並以維護和防衛的形式增加機體系統的負擔。消極的、造應不良的應激反應最終將使這種生理意義上有限度的適應能耗盡而導致死亡。

當個體不能主動處理應激情境的時候,就會轉而採取一些迴避遭遇 應激源的做法。嘗試迴避或逃避的做法會涉及許多的認知的和行為的方式包括痴心妄想、遠離應激情境、否認應激源,或者從事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活動。

儘管迴避行為能夠在短時間內緩解心理壓力,但是一直採取迴避行為會導致不良的心理後果。在遭遇持續應激源的時候採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容易導致個體的順應不良。逃避策略和健康之間的消極關係可能會使個體的活動缺乏建設性,而活動缺乏建設性則是他們不斷採取迴避策略所致。

就是說,當個體的迴避想法和行為直接指向應激源的時候,可能會妨礙他採取積極的有效處理應激的建設性活動,從而使他心頭的痛苦無法得到緩解。在一些極端情況下,採用拖延的逃避方法甚至會引發或加劇情境並有可能伴發一些額外的情緒性苦惱。

所以說,真正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直面痛苦和壓カ 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它們最終會變成生命中的財富。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當痛苦無法自愈時,這四大方法,助你走出泥沼,改變人生
    加拿大心理學博士莫妮卡.布裡永,有長達40年的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她在《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這本書中說過一個觀點:「成長的挑戰之一就是要承認現實,接受無力感,同時意識到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在心理層面上處理某些事件帶來的傷害和影響。」所以,必要時,我們真的需要心理治療。
  • 心理學案例分析:如何處理理想和現實的衝突?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選擇目標或決定方向,常常思之再三。有時候,人們由於各種原因,無論怎樣選擇,都不能保證結果完全符合自己的需要,因而導致在要還是不要、做還是不做之間反覆考慮,無法做出決定。這種內心的衝突心理學就稱之為「動機衝突」。
  • 分手後的傷痛,該如何去面對?《分手心理學》告訴你該怎麼做
    愛情的結束和親密關係的破裂,可能會猝不及防地打破你生活的平靜,讓你變得六神無主,內心十分的痛苦和無助。分手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迷失自己。自信心也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如同丟了靈魂一樣,聽不進去周圍人的勸告,完全沉浸在一個封閉而又消沉的世界裡。1、分手後的狀態,跟自身修養緊密相關不管我們的內心有多麼的悲痛,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 心理學電影《幻境逃生》:精神世界的自我救贖
    3月13日報導近期有一部揉雜了災難、懸疑、心理學等多種元素的網絡電影《幻境逃生》通過災難形式來展現抑鬱症患者痛苦的精神世界。之前有從一位名叫「心理行者阿蘇」的博客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精神分析是直面人性的藝術:欲望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人性的複雜矛盾衝突性。直面潛意識如同直面驕陽。通過精神分析將社會文明所不允許深深壓抑的潛意識內容意識化,讓人從不自知的狀態下看清自己,不再潛意識所控制,驅使著自己不停的強迫性重複,在投射和移情的世界裡輪迴沉淪。
  • 【推薦】多讀書,讀好書,心理學30本最熱高分書籍推薦
    《引爆點》評分:7營銷心理學,創業的人也可以看看,產品是如何一夜之間爆發的。什麼是時尚,也在裡邊闡述了。5.《進化心理學》評分:8相親前必讀。《與「眾」不同的心理學》評分:8本書和《心理學的40項研究》是我見過心理學書籍裡的兩個極端。前者只講HOW,心理學研究是如何做的,所有的研究成果不過是用於講解方法時所舉的例證;後者只講WHAT,心理學研究有哪些牛掰的成果,所有關於方法和過程的描述不過是用來支持成果的合理性。雖然大相逕庭,兩本書卻同樣精彩,都給人以深刻的教益。
  • 心理學: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三種自然解決的方法
    他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為對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恐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造成了個人的痛苦與焦慮的同時,還使人們失去了許多的成功希望,之中負面聯動效應讓人陷入一個周而復始的怪圈子中。
  • 心理學分析:通過十一種接吻方式看透男人的內心,太準了
    在心理學上,接吻方式有很多種,通過接吻的方式可以大致判斷一個人的性格,也可以估算出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接下來我就通過心理學具體分析下,男人接吻方式和他們的性格特點,女生可要認真看哦。第八種:接吻時託著伴侶後背託著伴侶後背,讓伴侶身體有一定的傾斜,這是一種既浪漫又有點矯揉造作的方式,這樣的男人不安於世俗,內心浪漫,有自信,敢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便在外人看來他們缺乏溝通和協作,與普通人格格不入,但是在感情中,他們對女性有很強的保護欲。
  • 心理學:徹底緩解你的內心恐懼,有4種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恐懼我想是每個人內心都會有的一種情結,有些人恐高,有些人害怕長胖,有些人害怕拋棄,通常來說,適當的恐懼效應可以保護我們。正如小時候我們怕火燙傷,我們不會靠近火,怕電,也會懂得如何避免被電擊。今天和大家分享下,心理學4種效應如何幫助我們徹底緩解內心恐懼。1、告別等待效應,主動積極溝通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效應,叫做等待效應。當我們在等待某人時候,由於時間流逝,會引起我們心理一系列態度上的變化。
  • 如何直面焦慮和恐懼?給你3點實用建議,幫你走出困境
    例如蘇東波在被貶黃州情緒極度抑鬱的情況下,寫下著名詩篇《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巴金在連連戰爭中寫下歌頌真善美的《我的心》;歌德在痛苦時創作了《少年維特之煩惱》······他們都沒有被逆境打倒,而是在痛苦和焦慮的環境下創作了讓世人喜愛和永久流傳的好作品。
  • 《怪癖心理學》:所有怪癖都是欲望的投射,認清自己才能找到出路
    《怪癖心理學》這本書共分為七章,作者用豐富的名人案例以及現實中的場景,來幫助我們了解異常心理的內涵和應對方式,讓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也讓我們更能看清自己內心,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 心理學:脆弱時,經常做這五件事,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
    世事複雜,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我們很容易被生活打敗。而如果我們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那麼我們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終究收穫自己幸福。而心理學發現,其實內心強大也是可以鍛鍊出來。當我們經常做這些事的時候,無形中也會強化我們的內心,在時間的錘鍊中最終變得強大起來。
  • 心理學案例分析:被洪水帶走的親人,她該如何釋懷?
    接著,她的精神開始變得麻木,情感遲鈍,對發生在周圍的悲傷和快樂沒有感覺,甚至父親的過世也沒有使她感到痛苦。這種狀態已經嚴重影響了地本人和家庭的生活。作為慈愛的母親,她以前喜歡烹任,做針線活,整理屋子,總是不停地做家務,給丈夫和孩子一個溫暖的家。但是現在,那些對她來說都似乎沒有任何意義,她感覺自己正在忽視孩子,已經不再進廚房了,也不做任何家務。
  • 心理學助我成長進步,讓我遠離絕望,無助和無窮的深淵般的恐懼感
    8月份開始,我正考慮想學習心理學,那個時候恰好有一個同事在網上學心理學課程,我讓她把聯繫人推薦給我。考慮了兩個月之後,我決定開始學習。因為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對現實和未來都感到非常的絕望,非常的無助,內心並充滿著無窮的深淵般的恐懼感!身邊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和幫助我,只有找回自己本身的力量,才能夠徹底戰勝這些可怕的感覺。
  • 教師招考心理學經典案例分析題匯總
    案例二:亮亮3歲了,媽媽給亮亮講故事,可是亮亮一會說外面有小貓在叫,一會說要玩皮球~~~,總是不能專注地坐下去。結合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加以分析。【參考答案】幼兒注意發展的特點集中表現為: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初步發展。幼兒無意注意有如下特點:(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兒無意注意的主要因素;(2)與幼兒有興趣和需要有密切聯繫的刺激物,逐漸成為引起無意注意的原因。
  • 心理學:你覺得哪只小狗最可愛?測你內心最渴望什麼?
    心理學:你覺得哪只小狗最可愛?測你內心最渴望什麼?ABCD案例分析:選A:你內心渴望有人能緩解你的壓力,可能是前段時間的事情太多了,透支了不少的精力,導致你現在力不從心,想做什麼事情,總是會唉聲嘆氣的,雖然心裡很有把握,但還是會發虛。
  • 心理學:你最想擁有哪一對翅膀?測你內心是天使還是惡魔
    心理學:你最想擁有哪一對翅膀?測你內心是天使還是惡魔天使和惡魔是兩種極端,一個善良的,一個是邪惡的。除了這兩類人,其他的都是普通人的代表了。但你知道你是哪一類人麼?你最想擁有哪一對翅膀?測你內心是天使還是惡魔。
  • 心理學:四種拿筷子姿勢,你屬於哪種?一眼看穿你的內心性格
    心理學:四種拿筷子姿勢,你屬於哪種?一眼看穿你的內心性格自己的性格可以表露出來,但是自己的內心性格或許你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他們隱藏得很深,但是在你行為上還是會露出一點蛛絲馬跡的。下面有四張圖,是拿筷子不同姿勢的圖,看看你是屬於哪種?
  • 想和狼一樣狠,卻活得像羊一樣弱:你的內心,住著一隻什麼動物?
    02 你的內心 有著一個怎樣的動物原型 其實,這一切,都可以在心理學中找到答案。 我們每個人身上,其實多少都會帶點動物的特徵,著名心理學專家胡慎之就把人分成了幾個類別,分別為蝸牛、鴕鳥、袋鼠和斑鳩。
  • 心理學:提升自信,擁有氣場,內心變得強大的三個方法
    切記不要拿著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以缺點對優點如同田忌賽馬一樣,拿著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這樣肯定是完敗的,人各有異,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我們在看別人的時候,通常是盯著別人的優點在看,在無形中比較權衡,企圖驗證自己內心的觀點,為自己的失敗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在心理學上這就是一種心理防禦,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人也是一個個普通人,血肉之軀,他們內心的強大也是一步步累積而成
  • 公務員面試常見「猝死」案例分析及應對
    原標題:公務員面試常見「猝死」案例分析及應對 面試場景A: 1號面試者伴隨著忐忑不安進入了面試場地,面對著對面的七名考官,腦袋裡忽然一片空白,對著考官提出的極其簡單的問題,磕磕巴巴地答了幾句就敗北而歸了。 面試場景B:2號面試者信心滿滿地走進了面試場地,他已經為了這次面試準備了近一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