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紅腳隼幼鳥成功獲救

2021-01-07 文脈藝韻

9月4日下午,東平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接森林公安電話,告之後屯派出所有一隻受傷野生鳥類,隨即安排專業人員前往收救。經現場初步查看,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腳隼幼鳥,翅膀受傷,是一位熱心群眾在流澤大橋北側路邊發現後撥打110報警,後屯派出所趕赴現場接來的。

技術人員接到受傷小鳥後,發現小鳥因受傷,加上長時間不吃不喝,體質特別虛弱。為了不誤救治時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立即聯繫縣鳥類收容救護中心,將小鳥送到戴村壩救護中心駐地,及時餵食清水和麵包蟲,待小鳥完全恢復好後放歸藍天。

紅腳隼,也叫阿穆爾隼,為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隼科、隼屬動物,又叫青燕子、青鷹、紅腿鷂子、螞蚱鷹等,是小型猛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它是遷徙旅程最遠的猛禽,單程為13 000-16 000公裡。主要棲息於低山疏林、林緣、山腳平原、丘陵地區的沼澤、草地、河流、山谷和農田耕地等開闊地區,尤其喜歡具有稀疏樹木的平原、低山和丘陵地區。在中國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其中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甘肅、寧夏、陝西、四川等地為夏候鳥,上海、浙江、貴州為旅鳥,雲南為冬候鳥。(據東平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靴隼雕現身天山育雛,雌鳥把獵物餵幼鳥吃,幼鳥卻讓給雌鳥先吃
    ,屁股一縮,就出殼了經過38天的孵化,靴隼雕全家最開心的日子來了,第一隻幼鳥開始出殼了!雄性靴隼雕一般會帶回水雞和鷸類的幼鳥,有時候還抓回紅嘴鷗、黑水雞、黑翅長腳鷸、紅腳鷸等,最讓幼雕高興的是親鳥帶回來的草兔腿。
  • 護飛行動: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救助紅腳隼和受傷喜鵲
    護飛行動: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救助紅腳隼和受傷喜鵲 2020-08-31 2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受傷蟒蛇和紅耳鵯幼鳥被救治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日前,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一天兩次出動,救護受傷野生動物,分別是蟒蛇和紅耳鵯。據了解,自2011年4月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成立至今,共接收救護森林公安、海關、邊防等執法部門和市民報告移交的野生動物活體97000餘只(條)。其中,本地分布的野生動物經救護治療後,康復並具備野外放歸條件的,成功實施放歸共3300餘只(條)。
  • 受傷水鹿誤入白玉城區 成功獲救後放歸自然
    四川在線消息(王小慶 記者 遊飛)3月22日,接群眾報告,白玉縣檔案館河堤邊有隻受傷的野鹿。白玉縣林草局、縣農牧農村科技局、縣森林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對受傷野鹿進行施救。經現場仔細辨 認,獲救野鹿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水鹿。畜牧獸醫人員正在對水鹿傷口進行縫合手術。
  • 上千猛禽齊聚高郵湖畔 這是紅腳隼 遷徙路程最遠的猛禽
    近日,在高郵湖畔,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鳥友拍攝到了壯觀一幕:上千隻紅腳隼齊聚湖畔。記者了解到,這是近年來鳥友一次性發現猛禽最多的一次。高郵湖畔這一幕好壯觀上千隻紅腳隼來此相聚揚州鳥類和野生動物攝影分會負責人萬長年介紹,近期,他常在高郵湖灘拍攝鳥類,「候鳥遷徙季節,鳥類種類比較豐富。」
  • 成功救治!長治市民撿回受傷鷹形鳥是「國寶」隼
    圖為張先生撿到的鷹形鳥為隼,系國家重點保護鳥類。(視頻截圖)記者從張先生通過微信發來的視頻中看到,他撿到的這隻鳥體型較小,形似小鷹,全身羽毛呈褐色,喙為橙色鉤狀。張先生告訴記者,經查看,他發現這隻鷹形鳥的右翅膀無法動彈,疑似受傷。他希望能夠儘快聯繫到動管部門,對受傷的鷹形鳥進行救治。記者隨即與市人民公園動管科取得了聯繫,並得到他們將第一時間前往救助受傷鷹形鳥的回覆。
  • 法院幹警救助受傷幼鳥
    法院幹警救助受傷幼鳥 2020-06-0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腳隼寶寶銅川「落難」 市民提供線索找到鳥巢
    經過北京、陝西熱心網友、動保、公安、消防的努力,離巢3天後,7月24日,銅川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腳隼幼鳥終於回到了媽媽的身邊。7月22日當晚,印臺動保站接走紅腳隼幼鳥進行救助,工作人員餵養後,小傢伙開始進食,狀態良好。另一方面,記者在二三裡客戶端也發布了一篇報導,為這個小傢伙尋求幫助。晚間就有熱心市民發來線索:印臺分局附近不斷有老鳥在盤旋鳴叫,或許就是這隻隼的親鳥在找它。微信群裡討論後,決定將幼鳥放回發現地附近十米範圍內,隨時觀察。
  • 中國隼科猛禽-紅隼
    紅隼是國內最常見的小型隼科猛禽,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些地方又叫為茶鷹、黃鷹、紅鷂子。近年來由於環境等因素影響,城市內紅隼的身影也不少見,還有個別的在高樓上築巢。紅隼屬於隼形目隼科下的一種,體長約27-35釐米,翼展約57-79釐米,雄隼體重約136-252克,雌隼體重約203-314克。雄隼的體型約為雌隼的87%。雄鳥頭頂及頸背灰色,尾藍灰無橫斑,上體赤褐略具黑色橫斑,下體皮黃而具黑色縱紋。雌鳥體型略大:上體全褐,比雄鳥少赤褐色而多粗橫斑。亞成鳥:似雌鳥,但縱紋較重。
  • ​受傷的蒼鷹 獲救了
    ​受傷的蒼鷹 獲救了 2020-12-24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淮陽區自然資源局成功救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隼」
    【工作動態】淮陽區自然資源局成功救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隼」>2020年5月24日早上六時許,我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股查興隆同志接元亨華庭小區一熱心市民來電,稱該小區發現一隻受傷的鳥類急需救治。野生動植物保護股迅速組織人員趕到現場救護,經現場勘驗此鳥名為「隼(
  • 神俊最數「海東青」-矛隼
    在中國歷史上,遼、金和清,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於狩獵,視為珍禽,稱為「海東青」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隼形目 Falconiformes 科:隼科 Falconidae
  • 水草纏腳!東方白鸛幼鳥湖中遇險獲救
    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幼鳥被困在湖面上三個多小時景區工作人員將其安全救出7月16日上午,齊齊哈爾市嫩江東畔水珍禽景區工作人員在景區湖面上成功救助了一隻被水草纏繞,困在湖面三個多小時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幼鳥。
  • 宿城一市民撿到一隻受傷隼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0月7日,宿城區陳集鎮的蘇先生無意間撿到一隻受傷的隼,並將其交於警察。目前,這隻隼已被安全送至宿豫運河灣森林動物園進行療傷飼養。蘇先生仔細一看,原來這隻「大鳥」的翅膀受傷了,還在不停地流血。蘇先生見狀將它帶回了門市,不知道如何處理的他撥打了宿城區陳集派出所的電話。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這不是常見的鳥,可能是隼。」在場民警經過仔細觀察後說。他們為受傷的「大鳥」進行了檢查和簡單地包紮,並將它放在了紙箱中。8日,陳集派出所的民警驅車將這隻「大鳥」送到了宿豫運河灣森林動物園,交給了工作人員。
  • 北護城河邊一夜鷺幼鳥翅膀受傷,市民耐心守護
    昨天下午,有市民反映,東直門橋下北護城河岸邊,有一隻疑似灰鶴的鳥類受傷。市民撥打了救助電話,並在旁守護了3個小時。經動物保護專家鑑定,這隻夜鷺的幼鳥可能是因初學飛行失誤導致受傷。李先生發現對岸有一隻大鳥「爸爸,河對岸有一隻大鳥,一動不動的,好像受傷了。」
  • 紅隼幼鳥自然保護站內「尋求救助」
    7月2日早7時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寺大隆自然保護站職工劉忠彬從宿舍出來,發現院子角落有一隻鳥,經鑑別是一隻紅隼幼鳥。其他幾名站員聞訊趕到,經保護站工作人員認真檢查,該紅隼幼鳥右翅有輕微受傷,工作人員投餵了水和食物。
  • 三沙紅腳鳥是海南的省鳥?生有一雙紅色腳,把卵踩在腳下進行孵化
    02太不近「人情」,沾上了「人氣」的紅腳鰹鳥,同伴為何不再理睬它?西沙群島向來是一個多颱風地區,每年途經此地的熱帶風暴和熱帶低氣壓多達二三十次。颱風過境,樹上的鳥巢頃刻間被風颳得無影無蹤,雛鳥也被颳得掉落林中,這時大家把那些受傷的雛鳥帶回房內救治。
  • 巴彥淖爾一地成功救助兩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五原縣警民聯合成功救助兩隻受傷的鳥類,經民警仔細檢查對比,最終確認兩隻鳥類均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分別是白天鵝和紅隼幼鳥。經民警確認,這隻大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天鵝翼展長約1米,體長約90公分,是一隻白天鵝幼鳥,翅膀完好,無明顯外傷,可以展開翅膀撲騰但卻無法飛行。它的背上帶著一塊微型定位跟蹤器,頸部帶有標號為C70的環志,可能在飛翔中由於體力不支而落單,其背上所帶跟蹤器和環志應為專業環志研究機構對其遷徙軌跡進行實時監測的工具。
  • 撿到受傷幼鳥帶回家照顧它叫灰鷺 由於傷情嚴重死亡
    中國江蘇網6月21日訊 前兩天,曙光新苑小區的沈先生在江都淥洋湖溼地公園,發現一隻奇怪的幼鳥,看上去似乎受了傷,生命垂危。沈先生把幼鳥帶回家中,精心照看幾天後,發現幼鳥情況不見好轉,無奈之下又專門坐車送到動物園。遺憾的是,在幼鳥送到動物園後2小時,由於傷情嚴重,還是死了。
  • 受傷紅腳隼獲救助
    被救助的紅腳隼 攝影/賈德京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郝儒冰)7月24日11時許,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區分局森林公安局接到攸攸板派出所轉警,有市民送到所裡一隻小鷹,請森林公安及時予以救助。經森林公安民警辨認,該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腳隼,檢查發現其左側翅膀有傷,無法正常飛翔,但是精神狀態較為良好,於是民警立即將其送往大青山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請專業工作人員對其傷勢進行處理和治療,期待它早日恢復後重歸自然。【來源:正北方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