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15日上午,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推動數位化轉型 提升營商服務能級的若干措施》。
(→點擊查看此前報導)此次推出的營商服務「新5條」,將「數位化」充分融入市場監管「全領域」,成為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新撬杆」。
以共享信息「數位化」,助力註冊登記「便利化」
隨著市場準入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名稱自主申報、經營範圍規範化表述等一系列簡政放權舉措的先後推出,註冊登記的便利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住所事項一直難以突破。究其原因,因為房屋的類型多樣、布局不一、產權證明錯綜複雜,根據《上海市企業住所登記管理辦法》,住所使用證明少則有產權證、租賃合同2份,多則有竣工備案證、平面圖、轉租合同等十幾份,可謂是「千房千面」,很難對住所證明材料標準化、統一化,也為全程電子化的實施增加了難度。
如何既方便企業,又守住風險底線,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在徐匯區「一網通辦」現場服務平臺上打造的「住所云」,是一次積極的探索實踐。市場監管部門通過主動對接全區商務樓宇、商業綜合體、園區等管理方,掌握產權證明信息、企業入駐情況等相關信息,並匯集上傳至「住所云」,做到了各類載體「一體一庫」。凡是入駐在「庫」內企業,辦理註冊登記時,僅需提交租賃合同1份住所材料即可,實現了「一庫通辦」。目前,港匯、東航等首批20幢樓宇、園區已入「庫」,已有20餘家企業享受到政策紅利。
據了解,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正在積極對接區行政服務中心,與公安部門、房管部門聯動,儘快將「住所云」打造成為全區住所信息的「數據中臺」,實現資源共享、按需使用。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在徐匯區辦理120多個行政審批事項,「住所云」內的住所證明材料將無需提交。同時,「住所云」內數據的統一性、規範化的優勢,也將破解線下材料標準不一致的難題,將大大加快「一網通辦」全程電子化的全面推行。
以創新突破「數位化」,驅動工作規則「標準化」
數位化同樣需要標準來支撐、來保障。疫情期間,為了解決企業路途往返帶來的病毒傳染風險、搶回因疫情耽誤的時間,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出臺了《支持復工復產復市若干措施》,將審批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推出了餐飲企業視頻現場核查等新模式、新路子,央視《新聞聯播》等多家媒體予以報導。實施以來,已有近200戶餐飲單位享受到這些舉措帶來的便利。
如何將這些數位化的「創新突破」,固化上升為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規則」。此次,徐匯區市場監管部門在總結評估餐飲企業視頻現場核查的基礎上,制定了視頻核查規範,製作了供申請人參考的現場核查視頻樣本,確保標準統一、評判客觀,真正讓企業感受到上海這座「數字城市」的規範和便利。
以戰時舉措「數位化」,推動常態管理「智慧化」
「數位化正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改變人類社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推動數字時代的全面到來。」疫情期間,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承擔了全區沿街商鋪的疫情防控工作。200餘名一線幹部,9000多家沿街商鋪,工作面廣、量大、任務重。為提升工作質效,「匯商碼」應運而生,全面歸集沿街商鋪註冊許可、監督檢查、疫情防控、消費評價、政策信息等方面數據,形成管理者、經營者、消費者各得所需的應用場景,實現了「一店一碼、互動互聯、共治共享」。
此次,「匯商碼」再升級,將應用場景從沿街商鋪擴大至企業總部,開通「一鍵直通」功能,精準推送惠企政策,收集企業意見建議,用數位技術實現「企有所需,我有所應」。此外,根據當前疫情防控新要求,拓展應用功能,將冷鏈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疫情防控納入其中,依託小程序,實現「企業自查、異常預警、監管核查」的全流程數位化監管。
以方式路徑「數位化」,響應企業需求「個性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上海市食品安全條例》等相關規定,經營主體證照等相關信息應當公示在經營場所的醒目位置。但因為重視程度、經營場地、製作成本等多種原因,部分商家並未嚴格履行證照公示規定,將證照隨意擺放,甚至束之高閣。
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在明確商鋪公示信息要素、確保規範的基礎上,鼓勵經營者探索個性化、多元化的證照公示的渠道、載體、方式。比如,鼓勵經營者根據裝修風格,自行設計製作信息公示牌,讓信息公示與整體氛圍融為一體,甚至錦上添花。再如,針對不具備證照懸掛場地的商家,支持數位化公示,通過電子顯示屏將相關信息一目了然予以展示。下一步,徐匯區市場監管局也在積極探索線上公示方式,通過二維碼、APP、小程序、公眾號、電子相框等載體,真正實現信息公示「數位化」。
以多方協同「數位化」,實現難題破解「高效化」
「數位化」手段也為消費糾紛處置的提速增效立下了「汗馬功勞」。近年來,隨著消費活躍度的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大幅上漲和投訴渠道的更為暢通,投訴數量持續上漲、高位運行。僅2020年,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接受投訴舉報量高達45000餘件,同比增長43%。消費者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監管部門聯繫企業,企業反饋監管部門,監管部門再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兜兜轉轉,無論是對消費者、經營者,還是政府部門而言,都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徐匯市場監管局積極引導企業加入「ODR」(全國12315網際網路平臺在線消費糾紛解決企業系統),開展「屏對屏」「線對線」的在線調解模式,實現消費投訴受理「零時差」、處置「零跑動」、反饋「零接觸」。同時,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ODR」,對企業加強業務指導、信息交流,幫助企業提升消費糾紛化解能力,將消費糾紛化解在源頭。截至目前,徐匯區已有21家企業加入了「ODR」,2020年投訴處置解決率達84%,時間最短的可實現實時受理、當天反饋。相信在此項新政的推動下,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ODR」,投訴舉報處置效能將會實現「質」的飛躍。
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毛潔表示,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數位化將成為提升營商服務能級的關鍵之舉。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將以數位化的方式,服務區域發展、破解治理難題,助力構建數據驅動、技術賦能的最優營商環境,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作者:區市場監管局
記者 :張文菁
部分圖片來源於新民晚報
原標題:《依託「數位化」轉型 撬動「治理力」提升——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推出營商服務「新5條」》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