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易雄:發展藤本植物產業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2021-01-08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3月26日消息: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溼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藤本植物以其特有的生態特性,在石漠化治理、邊坡綠化、固土護坡、城市立體綠化等方面具有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要把發展藤本植物產業作為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抓手,加大對藤本植物開發的領導、研究、宣傳和支持。

加強政策引導,形成發展合力。可參照國外的做法,在政府統一領導下,成立由農業、林業、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藤本植物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支持我省有一定藤本植物研究及產業發展基礎的企事業單位,發起成立湖南省藤本植物產業協會,組織制定《湖南省「十三五」藤本植物產業發展規劃》,將藤本植物產業發展進入省委、省政府戰略層面予以高度重視;要把藤本植物產業發展作為一項公共事業來抓,制定相關的強制、稅免、補償等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藤本植物的作用,引導企業、民間組織等社會各方面資金投入藤本植物產業發展,推動藤本植物產業在我省大範圍的開發利用。

加強科學研究,推動成果轉化。要從藤本植物種質資源鑑定、藤本植物分類、藤本植物習性研究、藤本植物品種篩選、藤本植物園林綠化設計、藤本植物應用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究。政府要優先支持建立藤本植物研發基地、藤本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藤本植物工程實驗室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申報藤本植物科技成果獎勵,安排藤本植物研發專項經費,強調對藤本植物的資源保護,品種的收集、鑑定、應用等方面,加強對藤本植物生理生態研究。針對我省石漠化嚴重的特點,加強藤本植物石漠化治理集成技術應用,重點突破營養袋育苗技術、定植方式、養護管理的研究。加強藤本植物文化研究,充分挖掘藤本植物的藥用、食用、纖維用、觀賞等利用價值。同時開發藤本植物的經濟價值,為瘠薄山區的經濟發展拓寬空間。利用豐富野生木本藤本植物資源,在注重傳統育種方法同時,加大分子育種研究,培育出更多具有我省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種。

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通過建立藤本植物良種繁育基地、藤本植物科普基地、藤本植物文化基地、藤本植物展示平臺等宣傳陣地,採用科普活動日、生態旅遊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增加宣傳的廣度和深度,著力宣傳藤本植物的資源狀態、藤本植物的特點、藤本植物的應用以及藤本植物文化等內容。通過舉辦或組織參加各種學術會、博覽會、展示展銷會、洽談會,鼓勵各類企業研發並創新藤本植物新產品,鼓勵花卉市場推廣營銷各類藤本植物苗木和盆景,不斷挖掘藤本植物的發展潛力,在全社會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藤本植物產業發展氛圍。

(作者系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藤本植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推薦閱讀:

昆明舉行園林綠化植物凍害聽證會 銀杏放心栽榕樹別再種

河南:明日植物園看牡丹芍藥花展

昆明:推薦241種城市綠化植物

上海:辰山植物園球宿根花卉迎來觀賞期(圖)

(來源:湖南日報)

相關焦點

  • 陳呂軍:建設工業領域生態文明 推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
    ,綠色、低碳、循環、生態化發展是其唯一通路。2019年6月10日,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以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在京聯合舉辦「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四屆年會。作為本次年會的專題會議之一,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案例專題會於當天下午召開。會議特邀嘉賓清華大學陳呂軍教授作了題為「建設工業領域生態文明,推進工業園區綠色發展」的主旨演講。
  • 生態富民:把握高質量發展生態文化產業的人本邏輯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彰顯綠色底色。綠色是生態文化產業的最大優勢。生態文化產業是以精神文化產品為載體,向消費者傳播生態、環保、健康、文明信息的新興產業,是一種無汙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綠色發展產業。加快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 塑林區生態文明形象 做林業生態建設脊梁
    同時,通過安置就業、技術服務、投資建設公益設施和自辦社會事業、提供低價原料等,極大地促進了邊疆民族地區的繁榮穩定。「天保工程」實施後,林區實現了以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砍樹人變成了種樹人、「護林人」,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生態建設當中,生態建設水平顯著提升。
  •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周晉峰研究團隊2020年...
    推廣文明驛站,打造生態文明新時尚為更好踐行循環發展、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的理念,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積極主動推動循環發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讓全社會關注這些為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默默奉獻的工作者和各行各業,周晉峰研究團隊編寫「『文明驛站』建設綱要」,並於近日向首家「文明驛站」——老劉舊書店授牌,倡導生態文明新風尚。
  • 莆田持續推進湄洲島生態文明建設
    牢記囑託保護好湄洲島——莆田持續推進湄洲島生態文明建設,開發與保護並舉,打造生態島、文化島、旅遊島和智慧島  陳盛鍾 伊曉燕 許雙萍 林春盛  在水之湄,在海之洲。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3億多媽祖敬仰者的朝聖地。
  • 蒙陰生態文明建設佔黨政實績考核的比例已達到40%以上
    「失去綠水青山難保金山銀山」——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這個孟良崮戰役發生地、「沂蒙六姐妹」的家鄉,綠色發展的理念漸成共識。  蒙陰縣專門成立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並率先設立縣級工作協調推進機構——縣委生態文明發展中心——清單化、項目化推進任務落實。
  •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助力沙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全力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目標,酒泉市切實增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形成了黨委抓總、政府主導、部門履職盡責,上下協調、齊抓共管、保障有力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格局。沙漠生態旅遊產業成為發展經濟、解決就業、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 商南:發展產業脫貧 建設生態種豬繁育基地
    商南:發展產業脫貧 建設生態種豬繁育基地時間:2016-07-26 09:24:02來源:陝西日報作者:編輯:實習生 趙文庚 「三元溝養豬場建起了兩層樓,豬都上樓了。走,看看去!」7月17日,商南縣青山鎮青山社區貧困戶姚秀禮帶著疑問和好奇心,向全鎮最大的養豬場興衝衝走去。
  • 代表委員熱議生態文明建設:算好環保帳,才能算準發展帳
    兩會熱話題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的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具體安排。連日來,四川代表團全體代表和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要求抓落實。
  •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深刻闡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與保護的關係、環境與民生的關係、自然生態各要素之間的關係等,系統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把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生態文明建設謀篇布局更加成熟。
  • 藤本植物的家族很龐大,在熱帶雨林中有很多品種
    在熱帶林中,本植物是生態群落裡重要的組成部分,緊緊繞在樹幹上的枝、茂密的綠葉形成了熱帶雨林特殊的景觀本植物一般莖十細長、不能直立、需攀附別的植物,它們成是繞、像、附著支持物,或是在地面上生長、或是懸掛在幾十米的樹幹上。由於熱帶雨林章林植物爭十分激烈,一些森林下層的植物為了爭存更多的陽光,經過長期的演化形成了具有爬能力的器官。
  • 福建福清建市30周年 下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盤棋
    生態興,則文明興,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並將這幅生態畫畫得越來越動人:建市之前,福清城區僅有一個街心公園,如今40座大型綜合性公園、主題公園在城市裡星羅棋布;街頭轉角、巷陌空地造了25個「口袋公園」;建設了411個美麗鄉村(含新農村);2020年,森林覆蓋率42.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75平方米,是1990年的17倍;陸續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 藤本植物介紹——馬兜鈴
    我國以往所應用的園林植物存在類型不全和比例失調的缺陷,如應用喬灌木的比例過大,而極少應用建築基礎種植植物和巖石園植物;藤本植物也很少被利用。藤本植物佔地少,生長快,綠化效益大,可用於快速綠化,這是其他花木所不能比的。人們完全可以利用藤本植物的這些特點加以引種栽培。
  • 錦繡科學園推動綠色生態與產業發展共融
    作為新一代高新產業園區,錦繡科學園一改以往科技園區樓宇矗立、辦公氛圍濃厚的特點,將生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等理念融入園區規劃和建設,不僅受到優質企業的青睞,還讓周邊的居民也得以享受這滿園的綠意。全面踐行綠色理念生態鏈貫穿三期建築錦繡科學園的「綠色發展」理念以空間布局綠色化、能源利用綠色化、生態環境綠色化、資源利用綠色化、產業綠色化五大方面展開運行,這其中包括建立中水雨水循環過濾回收系統及計劃建設使用屋頂光伏電系統;利用地形地塊,設置公共信息發布、遠程監控、360度安全監控系統,園區配套型IDC中心、3D樓宇智能控制系統、超800平方米戶外互動展示系統等
  • 以法治助推河南生態文明建設
    李承先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辯證統一的關係,闡明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
  • 地質工作支撐服務福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項目成果研討會在榕召開
    近日,省自然資源廳會同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在福州召開地質工作支撐服務福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項目成果研討會。為貫徹落實中國地質調查局與省政府籤署的《地質調查支撐服務福建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戰略合作協議》,今年,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地質調查中心、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在我省分別開展了福州新區濱海新城地下空間安全利用評價、馬鑾灣新城地下空間工程地質條件探測與適宜性評價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 發展「五福」生態康養產業
    這「五福」,為貴州康養產業的發展定了位,規劃了路徑,明確了任務。貴州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十四五」時期,應該聚焦「公園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和生態環境優勢,發展「五福」康養產業,為世界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讓世界人民到貴州共享「五福」,全面提高生態產品質量和品牌附加值。 以風景開發為重點發展養眼產業。
  • 生態文明立縣、特色產業富民
    棲鳳湖風景名勝區內眾多的溪流各具特色,且與良好的森林生態環境、民俗風情組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結合生態建設,棲鳳湖計劃發展以「休閒養生」為核心的旅遊產業,打造國內知名的休閒度假目的地。目前,棲鳳湖環湖自行車賽道和遊道項目已啟動,棲鳳大道、安置區的亮化項目已開始實施,景區旅遊開發將進入全面提速階段。
  • 倡導生態文明建設 推動節地生態安葬 遼寧省本溪市民政局持續深化...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色發展理念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殯葬改革,推動文明節儉治喪、減輕群眾喪葬負擔,近日,本溪市民政局積極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發布了《本溪市民政局關於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工作的通知》,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採用樹葬、花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法治力量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夏道虎結合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服務保障美麗江蘇建設的主題,系統介紹了江蘇在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方面的實踐探索。認為環境資源審判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必須依靠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必須以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為奮鬥方向、必須遵循和體現司法規律、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