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重要負責人簡介

2020-11-27 搜狐網
  新華網杭州8月30日電(記者李斌張樂)一個幾經爭取最後才得以落戶中國的國際會議——人類基因組計劃第十次國際戰略會議今起在杭州召開。

  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六個成員國十六個中心的主要負責人參加了這次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最高協調會議。以下是與會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重要負責人的簡介。

  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 Ph.D., M. Phil & M.D.),醫學博士、遺傳學家。美國國立衛生院(NIH)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美國醫學院院長,國家科學院院士。由他帶領的工作小組曾在發現囊性纖維症、神經纖維瘤和Huntington舞蹈症,及一種特殊類型成人白血病的基因的研究中做出重大的貢獻。1993年柯林斯博士成為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中心的第二任負責人,成為詹姆斯沃森的繼任者,並擔任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協調人。柯林斯博士和他的實驗室將繼續從事和開展乳腺癌、前列腺癌、成人糖尿病及其它疾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

  阿里·派翠諾斯(Ari Patrinos Ph. D.)博士美國國家能源部生物和環境研究辦公室副主任。從1993- 1995年,派翠諾斯博士擔任能源處的生物和環境研究項目的副主任(現為科技處)。作為全國科研領域的一個學術性指導機構,他負責管理和監督科研性項目,包括美國能源部的人類和微生物基因組計劃、結構生物學、核醫學及公共衛生、全球環境變化及在環境的破壞與自我恢復等方面的基礎研究項目。派翠諾斯博士代表美國能源部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以及其它全球環境變化等國際組織的關於生物和環境的研究項目。派翠諾斯博士還是美國工程師協會、美國地理物理協會、希臘技術協會的會員。

  艾瑞克·蘭德(Dr. Eric S. Lander Ph. D.)博士遺傳學家、分子生物學家和數學家。Whitehead基金會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成員,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Whitehead基因組研究中心創建者/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院院士。蘭德博士還擔任制定公眾政策的美國國家籌劃委員會主席及其它有關政府部門和科學研究委員會的主席;資深科學學術雜誌的編輯/顧問;千年醫藥公司的首席科學顧問和主任之一。1999年10月蘭德博士受柯林頓總統夫婦邀請在美國白宮做新千年演講。其主持的Whitehead研究中心是規模最大的公益基金資助的中心,開發了很多用於現代基因組研究的工具軟體。

  米歇爾·摩根(Michael Morgan, Ph.D, Sc.D.)博士英國Sanger基因組中心主任。倫敦大學生物系/眼科學解剖系視神經物理學教授;英國Durham大學系主任;倫敦大學研究生院主任;倫敦大學科技處、英國醫藥部資深科學顧問;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神經醫學部神經學專家;英國刑體處罰工作組成員;歐洲試驗神經學聯絡辦公委員會成員。他所領導的Sanger中心承擔了人類基因組計劃三分之一的工作。(完)

相關焦點

  • 人類基因組計劃:解讀基因的奧秘
    正如同著名的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杜伯克所說:「人類的DNA序列是人類的真諦,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與這一序列息息相關,包括癌症在內的人類疾病的發生都與基因直接或間接有關…」人類基因組計劃揭示生命奧秘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繼曼哈頓原子計劃
  • 大科學計劃概述:人類基因組計劃
    這一重大成就立刻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各國均給予了高度評價,人們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是斷曼哈頓原子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的第三大科學計劃,它對人類認識自身,提高健康水平,推動生命科學、醫學、生物技、製藥業、農業等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人類基因組工作草圖的完成是該計劃實施的一個裡程碑,標誌著人類在研究自身的過程中邁出其不意關鍵的一步。
  • 什麼是人類基因組計劃?
    &nbsp&nbsp&nbsp&nbsp1986年3月7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生物學家雷納託·杜爾貝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癌症研究的轉折點——人類基因組全序列分析》的文章。
  • 2000:中國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分配任務
    ,包括曼哈頓原子彈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及人類基因組計劃。其中,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價值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遠遠超過前兩項。    何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它的核心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這裡蘊藏著生命的根本奧秘。科學家一旦研究清楚了所有基因的鹼基對分布詳情,就等於找到了揭開人類生老病死秘密的鑰匙。掌握人類基因的有效應用技術,將會使人們渴望延年益壽,徵服疑難病症的夢想成為現實。
  • 科學家解析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贏利奧秘—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解析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贏利奧秘
  • 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實際意義
    1、HGP對人類疾病基因研究的貢獻  人類疾病相關的基因是人類基因組中結構和功能完整性至關重要的信息。對於單基因病,採用「定位克隆」和「定位候選克隆」的全新思路,導致了亨廷頓舞蹈病、遺傳性結腸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單基因遺傳病致病基因的發現,為這些疾病的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奠定了基礎。
  • Nature:三位大牛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經驗教訓
    人類基因組測序,在今天看來是小菜一碟,但放在25年前,實在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HGP)在1990年啟動,並在13年的時間內完成了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創舉。近日,三位頂級科學家在《Nature》雜誌上撰文,談論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經驗和教訓。
  • 破譯人體密碼——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及其對生物學研究的影響
    作者 沙倫·貝格利  原編者按:「生命的奧秘,是人類有史以來投入資金最多、也是最為雄心勃勃的生物學研究計劃。已經耗資2.5億美元並且還在不斷追加研究經費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是生物學研究領域的登月發射。
  • 美策劃大規模人類癌症基因測序 規模將比人類基因組計劃大100倍
    這一科學工程測序工作規模預計比人類基因組計劃大100倍。但是,有關項目經費籌措問題目前尚在商討中。   根據目前的項目建議書,人類癌症基因工程計劃為期9年,預計耗資13.5億美元,將對1.25萬份癌症腫瘤樣本進行基因測序,涉及50種類型癌症,其中每種類型約有250份腫瘤樣本。
  • 首屆中國昆蟲基因組學及國際「5000種昆蟲基因組」計劃
    隨著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生命科學的「組學時代」已經來臨。全基因組測序、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以及功能基因組學等平臺技術的建立也將使古老的昆蟲學研究綻放新彩。目前,已有30 餘種昆蟲物種的全基因組序列被解譯,大量昆蟲物種的轉錄組數據被陸續釋放。
  • 英國完成「10萬人基因組計劃」精準醫療加速發展
    貝斯派CEO丁國徽博士表示看好英國的大規模人群隊列基因組計劃,因為英國有系統的人群隊列研究傳統。丁國徽認為,大規模人群隊列的基因組計劃對精準醫學發展非常有幫助。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這類項目的推進可以繪製不同人群的基因組精細圖譜,獲得的數據可以很好地作為人群基準和對照數據。感覺上,我們對人類基因組認識很多了,但實際上,我們基因組上90%以上的區域都還不太清楚。
  • ...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上海啟動 全面解讀人類生命密碼,為制定國...
    本報上海3月26日電  (記者姜泓冰)「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一期)」項目近日在滬啟動。該項目是上海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也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舉措,由復旦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共同承擔,將聚集國內外百餘名科學家,通過對人體從宏觀至微觀的多個層次的表型特徵進行跨尺度多維度研究,首次在國際上建立先進的人類表型組學研究平臺,全面制定我國人群健康表型組標準化技術體系,構建中國首例健康人群表型圖譜及資料庫。
  • 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表
    該研究團隊發表了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了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  萬種鳥基因組學計劃旨在構建所有現生約10500種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該項目由深圳國家基因庫、中科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史密森博物館、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以及洛克菲勒大學共同主導。
  • 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35:1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Eric D. Green等研究人員討論了基因組學前沿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構想。
  • 我國科學家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發布 吳言攝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據介紹,原生生物分布極為廣泛,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生物存在。
  • 華大基因BGI Online負責人金鑫主講:基因大數據的起源、現狀與未來...
    本次公開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AI掘金志欄目邀請了華大基因研發中心副總監金鑫,帶來《基因大數據簡史——起源、現狀和未來》的主題演講。嘉賓介紹:華大股份研發中心副總監、BGI Online平臺負責人金鑫,華大基因的青年科學家。
  • 《Nature》重磅:十年後基因組學會給人類健康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自30年前人類基因組計劃(HGP)的啟動,到2003年HGP完成後帶來的蓬勃發展,基因組學快速成為基礎研究和轉化研究的核心驅動力和催化劑。另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信息能夠有效地被用於臨床診療實踐。
  •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近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
  • 中國將啟動國際模式豬計劃
    「中國特別適合」2017年中國工程院動物生物技術國際高峰論壇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主辦,會議邀請包括馬裡奧·卡佩奇教授在內的22位國際知名科學家作了精彩的學術報告,這些科學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編輯技術、豬功能基因組、基因修飾豬製備、異種器官移植、疾病模型豬應用等領域。
  • 科學家徐書華:研究亞洲人群基因組 探秘人類進化奧秘
    徐書華在辦公室 鄭瑩瑩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5日電題:青年科學家徐書華:研究亞洲人群基因組 探秘人類進化奧秘作者 鄭瑩瑩在亞太地區,很少有人像徐書華和他的團隊這樣,十幾年來執著探索亞洲人群基因遺傳和演化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