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恐"慎入!馬蜂進入繁殖高峰期 別惹它們

2021-01-14 荔枝網新聞

  今天(8月13日),南京六合警方和常州消防都發布了關於遭遇馬蜂的安全提醒,夏季是馬蜂繁殖的高峰期,大家外出時要提高警惕。

  近日,家住六合龍袍漁橋社區的村民張大媽遇到一群「不速之客」,成千上萬的馬蜂飛到她家前院,短短幾分鐘就在自家果樹上形成了一個臉盆大小的蜂窩,由於「蜂」數眾多,無人敢靠近。

  「中午吃過飯我聽到嗡嗡的聲音,抬頭一看天上黑壓壓的飛來什麼東西,周圍人都嚇得躲進屋子裡,後來出來看看應該是馬蜂,但特別多,就像刮過來一陣黑風。」 誰也不清楚這些馬蜂是怎麼飛來的,據張大媽說,這群馬蜂在飛了一會,就聚集在門前一棵果樹上,而且是越聚越多,沒幾分鐘都快趕上臉盆大小,還有個別馬蜂在屋簷下、房頂上,到處亂飛,嚇得周圍人都不敢出來,嚴重影響村民的出行。

  接到報警後, 南京六合公安分局龍袍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到現場並聯繫專業除蜂隊伍幫助轄區居民搗毀馬蜂窩,工作人員說,這裡至少聚集了上萬隻馬蜂,這些馬蜂成群飛出來是因為原本的蜂巢中出現了兩個蜂王,蜂王鬧起了「分家」,所以大批馬蜂跟著其中一隻蜂王來到了這棵果樹。 

  民警提醒,夏季各類蚊蟲較多,遇到像馬蜂這類容易傷人的飛蟲,一定要採取科學的方法驅趕,不能擅自行動,處理不善甚至會出現蜇人現象,建議由專業人員來處理。

  2020年8月5日上午09時36分,常州市消防救援指揮中心也接到報警稱,位於新北區某小區綠化帶樹上有個馬蜂窩,體型巨大。附近的泰山路救援站立即出動1車3人前往處置。

  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馬蜂窩位於樹木頂端,距地面約有5米高。指揮員決定出水把它打下來,因為直流水槍噴出的高壓水柱可以擊碎馬蜂窩,同時把馬蜂也能擊落。穿戴好防蜂服之後,消防員用直流水槍擊落了馬蜂窩,馬蜂窩擊碎之後,地上還有不少遺漏的馬蜂,消防隊員又拿殺蟲劑火攻。

  消防部門提醒,如果在野外發現一隻馬蜂圍著你轉圈,就要小心了。這是馬蜂在偵察,說明你已接近蜂巢。這時候千萬不要攻擊它,否則它會發出信息激素,讓別的馬蜂支援。馬上靜止下來,等它離開是最好的方式。如果遭遇馬蜂襲擊,最好就地趴下,用衣服蓋住頭,或者把衣服在天空掄幾圈以後,扔向遠方,吸引蜂群追趕,人則向反方向跑。 就地趴下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為馬蜂一般攻擊離地面較高的地方。另外,蜂類怕火和煙,可以此阻止其靠近。另外,如果家中出現馬蜂窩,千萬不要自行處理,及時報警求助。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汪舒 編輯/玉潔)

相關焦點

  • 密恐慎入!紐西蘭「狗爪螺」纏繞浮木似外星生物
    密恐慎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發布時間:2016-12-13 08:40:01 【編輯:李霈韻】 密恐慎入!
  • 美國紐約:密恐慎入! 美國紐約熱狗攤引來三萬隻蜜蜂
    2018-08-30 來源: 江西衛視 來源: 江西衛視 |發布時間: 2018年08月30日 07:54:30 |責編: 詹樂遊 分享到: 視頻信息美國紐約:密恐慎入美國紐約熱狗攤引來三萬隻蜜蜂 美國紐約:密恐慎入! 美國紐約熱狗攤引來三萬隻蜜蜂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99429551
  • 我國圈養大熊貓繁殖進入今年高峰期
    我國圈養大熊貓繁殖進入今年高峰期 原標題:   新華社成都4月6日電(記者餘裡、馮昌勇)記者6日從擁有全球最大圈養大熊貓種群的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獲悉,該中心今年圈養大熊貓繁育配種任務已完成近一半,大熊貓繁殖進入高峰期。
  • 春季老鼠進入繁殖高峰期 滅鼠行動今日開戰
    春季老鼠進入繁殖高峰期滅鼠行動今日開戰開發區愛衛辦提醒:最近出門留心孩子和寵物,千萬別觸碰或誤食滅鼠藥本報記者 謝春暉 通訊員 徐藝珍入春以後,氣溫逐漸上升,花草樹木恢復生機,小鳥們也開始飛上枝頭放聲鳴唱,聽得人心曠神怡。不過,春天裡也有一些聲音讓居民們頗感煩躁。
  • 馬蜂出沒高峰期 國慶出遊要小心
    9月中旬,國內一家公司組織70多名員工到山區開展團建活動,但是在返回山路上,遭遇了大群馬蜂圍攻,23名員工被馬蜂蟄傷,患者均出現蜇傷處紅腫疼痛,部分患者還有口唇麻木、頭暈、胸悶不適等全身症狀,被迅速送到了醫院治療。據了解,每年的9-11月份,作為毒性最大的蜂類之一,馬蜂將迎來繁殖期,其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平時加快。
  • 一家人摘板慄遭馬蜂襲擊 一旦被蜇該怎麼辦?
    這裡甜食類生活垃圾多,馬蜂不愁吃喝,所以到了夏秋繁殖期馬蜂便會急劇增加;二是居民住宅的陽臺、屋簷裝有雨篷,內側通風透氣,遮光擋雨,十分適宜馬蜂居住和繁殖,所以樓房的陽臺、屋簷就成了它們築巢的首選目標。馬蜂為何會襲擊附近居民?
  • 1小時摘了6個馬蜂窩 西安消防提醒:發現馬蜂及時報警
    灃東大秦衛星消防站消防員趕到現場時,發現馬蜂窩均藏在臥室的窗沿下,住戶開關窗戶時稍不注意,就會受到馬蜂的襲擊。  每個馬蜂窩都很活躍,附近還有幾十隻馬蜂飛來飛去,時不時發出「嗡嗡」的叫聲。  消防提醒:發現馬蜂及時報警   據消防人員統計,近一周以來,灃東大秦衛星站轄區範圍內共接處蜂警10餘起,平均每天要處理近2起。  據消防員介紹,每年6至9月是馬蜂繁殖和活動的高峰期、活躍期,農村民房是馬蜂喜歡築窩的地方。
  • 被馬蜂蜇進了ICU!銅梁已有多人被蜇傷,遇到馬蜂,其實我們應該這樣...
    由於天氣逐漸轉涼,夏天裡「潛伏」的馬蜂進入了出動的高峰期。據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延歡介紹,最近每天都有收治馬蜂蜇傷病人,半月以來起碼接診了超過二十起,有五起因情況嚴重被直接送入重症醫學科治療。 「被馬蜂蜇傷後一定要及時送醫,耽誤不得。」醫生說,被馬蜂蜇30處以上,人體就容易發生腎臟功能損害,蜇50到70下,就可能危及生命。
  • 勞動節特獻:密恐慎入!寵物螞蟻飼養入坑篇
    這是螞蟻,今天的主角新生蟻后:好處是價格便宜,相對易得,你可以在婚飛季(婚飛季是雄蟻和雌蟻繁殖的季節,不同螞蟻婚飛季不同)在公園撿到。可以體驗養到大群落的成就感,耗費飼料較少。圖為擬哀弓背蟻,圖源:螞蟻牧場大群落:優點是看著爽(密恐福音)超級好養,無懼適應期和死工。缺點:大多數品種價格較貴...可以用中大石膏巢,亞克力巢,大試管巢等,太好養了,無飼養提示。
  • 溼熱季馬蜂進入繁殖旺盛期 成都一個消防大隊 一月端掉180個馬蜂窩
    崇州消防出警處置蜂窩  盛夏,天氣潮溼炎熱,馬蜂也進入築巢和繁殖的旺盛期。  到底有多旺盛?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詢問了成都多個消防大隊最近一個月關於馬蜂的處置警情,根據各大隊的數據統計,其數量幾乎均在百個以上。例如,崇州消防117個,新津消防122個,郫都消防137個,龍泉消防則達到了180個。  記者留意到,龍泉消防下轄六中隊及崇州消防下轄二十三中隊,單個中隊的處置量分別達到了53個和70個,平均每天處置2個左右。
  • 人工繁殖技術有突破 四川大熊貓進入生產高峰期
    中新社成都八月十三日電 (記者 楊傑)中國「大熊貓故鄉」四川的大熊貓目前已進入生產高峰期,近日來喜訊頻傳:從八月十日到今天,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大熊貓共產下三胎五隻大熊貓幼仔
  • 農村俗語「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黃鱔惹不得」,什麼意思?
    一轉眼2019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現在就已經進入7月了,隨著各個學校陸續開始放暑假,農村也要逐漸熱鬧起來了,雖然夏天的太陽很大,可孩子們還是會趁著這幾個月在外面撒開了玩,大人們也要忙著下地幹活,所以農村的朋友都免不了外出。
  • 安溪25歲男子摘蜂窩 被馬蜂「咬」5口致死
    過敏性體質被蜇 易有生命危險「這是馬蜂,雜食性昆蟲,吃水果也抓小蟲吃。南方地區少見,北方居多。它們的腰部非常細,為細腰亞目蜂類。」被馬蜂襲擊 閉上眼睛當個「木頭人」在福建地區,人們最常見的應屬墨胸胡蜂,毒性比馬蜂大,一旦馬蜂與胡蜂蜇人,它們都會釋放出一種外激素,若其他馬蜂或胡蜂聞到,就會集中攻擊。至於身邊經常會碰到的蜘蛛、蜈蚣也有毒性,但致死人的罕見。
  • 安州男子被馬蜂蟄傷40餘處,住進ICU
    秋季是馬蜂的繁殖高峰期,也是馬蜂傷人事件高發期,馬蜂襲人可謂防不勝防。很多被襲擊的案例都是莫名其妙,如走在路上被狠叮,看見大馬蜂用手輕輕扇,也會被馬蜂「偷吻」。10月11日, 43歲的陳先生(化名),歷經了生死邊緣終於康復出院了。回想幾天前那一幕,他仍心有餘悸。
  • 3名男孩摘龍眼被馬蜂蜇咬 1人死亡2人入院
    說到馬蜂,很多人都很害怕。這些傢伙別看個子不大,危害卻不小。近日,馬山縣就有3名男孩在摘龍眼的時候,遭到了馬蜂蜇咬,一人不幸身亡,另外兩人入院治療。8月13日下午4點左右,在南寧馬山縣周鹿鎮,13歲的小華和兩個堂弟爬上了村口的一棵龍眼樹,在摘果過程中不小心被馬蜂蜇傷了。傷者小華說:「當時我們爬上去摘的時候,馬蜂沒有來,颳風了那些蜂就過來了,我們爬下去跑走。」被叮咬後,三個小男孩就回家了,起初只感覺到疼痛,逐漸就有了頭暈麻木的感覺。家人發現不對勁,趕緊把他們送到鎮衛生院救治。
  • 馬蜂確實很兇猛 清潔工大姐被蜇得十指發黑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這麼多的馬蜂啊。」47歲的鄭大姐說,「一個個黑黑的,一會兒的工夫,我的臉、手、腿都被咬了,就連胳肢窩也被咬了好幾口。」上周四下午3點,校園清潔工鄭大姐像往常一樣,到浙工大信息工學院一幢教學樓的6樓擦玻璃。沒多久,她看見兩三隻大大的馬蜂在她眼前飛來飛去。回頭一看,有個籃球那麼大的馬蜂窩結在屋簷下。
  • 別再把胡蜂叫成馬蜂了,它們不是同一個物種
    遇到一些具有蜇針的體型較大的蜂類時,在不認識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通常都會用胡蜂、黃蜂或馬蜂來稱呼。包括現在的一些資料也記載成:胡蜂俗稱黃蜂或馬蜂。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這些名稱應該指的是三個不同的物種。下面筆者將為大家進行解析。
  • 最兇猛的中小型犬,別惹它們,看到一定要繞路走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最兇猛的幾種小型犬,勸你別惹它們,看到最好是繞路走!但比特犬的戰鬥力實在太強了,所以千萬別惹它,看到它一定要繞路走。但看上去這麼可愛的狗狗,其實並不好惹,它的戰鬥力其實也是很強,如果惹到它,那它就會拼盡全力反抗和戰鬥,所以平時遇到到,不僅不要惹它,最好是繞路走。
  • 密恐慎入!蚜蟲的混世之道
    在這個母系世界裡,大部分的蚜蟲都能進行孤雌繁殖和卵胎生,對於蚜蟲寶寶來說就是「媽媽自己生了我」,而且由於寶寶和媽媽高度相似,寶寶基本就是另一個媽媽。一個春天過去,一隻蚜蟲媽媽在經過孵化後可以產生上億隻蚜蟲寶寶。當然秋天的時候蚜蟲也會發生有性繁殖,一些雄性寶寶們也能出來見見世面,但是數量卻遠遠少於雌性寶寶。
  • 吸血鬼魚,真的好牙口(密恐慎入
    這種古老、肥美、呆萌的生物,只能算是小別致長得真東西的典型,以及密恐患者的新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