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基因檢測逐漸興起,今年以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開遺傳門診

2020-12-0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個人基因檢測逐漸興起,今年以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開遺傳門診)

專題統籌 信息時報記者 蔣雋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謝菁菁 蔣雋

通訊員 歐曉芳 餘廣彪 李曉珊

一滴血測腫瘤、3.5萬元基因檢測告訴你68種疾病風險和274種用藥指導、20萬元全基因檢測告訴你健康風險……個人基因檢測正成為「唐僧肉」。想要知曉自身甚至後代患病風險的人在考慮,測還是不測?怎麼判斷什麼是靠譜的基因檢測?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都開設了遺傳門診,主要針對乳腺癌、卵巢癌、腸癌、胃癌等腫瘤疾病,對於高風險人群給予基因檢測及醫療評估和解讀。遺傳門診的作用在於,對遺傳腫瘤患者,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對攜帶基因但未發病者,早檢查早預防;對攜帶基因要生娃者,做試管嬰兒,讓孩子別輸在胚胎前。

案 例

媽媽姨媽都患癌,姐妹倆心驚膽戰

48歲的玲姐和45歲的芳姐是一對親姐妹,儘管人到中年經濟條件都不錯,姐妹倆頭頂卻一直籠罩著一個陰影。原來,她們的媽媽50歲時發現卵巢癌,手術切除後化療;她們的姨媽十幾年前發現了乳腺癌,切除了整個乳房但還是不幸去世。由於有家族史,她們倆屬於高危人群,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到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發年齡,姐妹倆非常擔憂。

今年初,聽說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了遺傳門診,姐妹倆過去就診。醫生了解家族史、既往病史、高危因素,做了風險信息評估後,覺得姐妹倆的確是高風險人群,給她們做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姐姐攜帶了致病基因,可以考慮吃藥或手術等預防性治療,每3個月密切複查;而妹妹沒有攜帶,每年做一次常規體檢就可以。

妹妹告訴記者,「知道結果後,我是解放了、輕鬆了,可又替姐姐發愁,她現在心理壓力很大,在糾結要不要做預防性的手術。」

13個家人,8人帶致病基因

陳先生的爺爺、叔叔還有他自己,都是腸癌病人,發病年齡分別是45歲、43歲和52歲。他們到南方醫院遺傳門診進行基因檢查,檢測出和結腸癌相關的遺傳性變異基因。

醫生建議家庭成員排查,結果13個家人中有8人攜帶腸癌變異基因,陳先生的女兒也是其中之一。研究顯示,攜帶這個變異基因的,到70歲前得腸癌的機率高達八成。這一結果引起陳先生的憂慮:「女兒有一個5歲的孩子,會不會也遺傳了這個基因?女兒如果生二胎會不會有同樣風險?」

對此,醫生建議,基因攜帶成員作產前診斷或是選擇第三代試管嬰兒基因檢測,以規避同樣攜帶MSH2基因胎兒的出現。

母患癌7年後,26歲兒子也發病

26歲的男生小林因肚子痛到醫院就醫,做腸鏡發現了結腸癌,CT檢查發現腹盆腔多發種植轉移。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結直腸科主任醫師丁培榮給他做了遺傳諮詢,追問家族史發現,小林的母親7年前曾患結腸癌,在其他醫院經手術治癒。於是,醫生給小林做了林奇症候群的篩查,最後診斷為林奇症候群。但因為小林的腹腔已存在廣泛的轉移,已失去手術機會,只能進行姑息化療。丁培榮說,「非常可惜,如果他媽媽就診的時候,醫生對這個遺傳性腸癌有深刻的認識,並推薦家屬進行定期篩查,這種悲劇完全有可能避免。」

現 象

南方醫院:率先成立腫瘤遺傳諮詢門診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開設了遺傳門診。這種門診一周通常只開設半天,大多需要預約就診。

今年2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腫瘤遺傳諮詢門診啟動,成為國內首家掛牌成立的腫瘤遺傳諮詢門診。記者了解到,該遺傳門診自2月開診以來,接待門診病例已有57例。

看遺傳門診到底是「看」什麼? 「規避可能存在的遺傳病的發生是門診設立的最主要目的。」據南方醫科大學客座教授、美國臨床細胞基因組遺傳診斷專家陸國輝介紹,與傳統的門診不一樣,遺傳諮詢門診的過程首先是發現先證者,「即對家族裡第一個患者或者懷疑患病者,通過相關基因檢測作出診斷,隨後對先證者進行遺傳諮詢,由專家進行家系分析,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專業評估,確認需要開展相關基因檢測的家族成員,建議他們進行基因檢測,最後給出基因檢測診斷書以及隨後的遺傳諮詢。」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設3種腫瘤的遺傳諮詢門診

今年3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開設了3種腫瘤的遺傳諮詢門診,分別是乳腺癌、腸癌和胃癌。

「腸癌的遺傳諮詢門診從2015年就開始了,只不過主要是面對患者。」該院結直腸科主任醫師丁培榮介紹,25%的大腸癌患者大多有家族史,更有5%~10%的患者發生腸癌與遺傳有關,這被稱為遺傳性大腸癌。

「已經確認,有的基因例如APC基因、MMR基因是跟腸癌有關的,而且這些基因還跟甲狀腺和腦部腫瘤、骨瘤、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等其它部位的惡性腫瘤相關。也就是說,攜帶這些基因的人,也有得這些癌症的風險。」丁培榮說,「普通腸癌從息肉到腫瘤,平均耗時10年;但是遺傳性的,11個月就能從息肉發展成腫瘤。」

遺傳性腸癌患者的家屬,發生腸癌及遺傳性腸癌相關腫瘤的風險顯著高於普通人群,並且發病時較年輕。丁培榮說,「我們一年大概治療1500名腸癌病人,按10%計算,有150名病人是遺傳性腸癌,把他們找出來並告知家族風險,就能進行必要的遺傳篩查及腸癌相關腫瘤的篩查,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早期幹預,從而改善預後。」

丁培榮舉了個例子,醫生追問一名55歲結腸癌女患者的病史發現,「6年前她患過子宮內膜癌,女兒有子宮內膜癌,侄子有結腸癌。術後基因檢測發現她是林奇症候群患者。對其家屬進行高危癌種的篩查,發現小女兒有結腸絨毛狀腺瘤(癌前病變),給予腸鏡下的息肉摘除,並建議1~2年複查腸鏡及其它相關檢查。」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設乳腺癌遺傳諮詢門診

今年春節以來,每周二下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設乳腺保健及遺傳諮詢門診,進行BRCA1/2基因高通量測序檢測服務,普通人群可據此「查三代」,看自己及後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發病風險如何。

據介紹,適宜接受該檢測的人群主要有:家族中有人先後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發現雙側癌症;家族中有兩人或以上在50歲之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本人已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需要進行治療方案的選擇;其他BRCA1/2基因突變高風險人群。

據該院細胞分子診斷中心副主任歐陽能太介紹,該院的基因檢測平臺完成了從FISH、螢光定量PCR、Sanger測序到高通量測序等的多層次檢測技術體系建設。

知多D

基因檢測價格:500~6500元不等

南方醫院專家腫瘤諮詢門診的諮詢費用不到100元,掛號費200元,面診的時間不少於45分鐘。一個大範圍的基因包檢測,常規檢測的有近百個基因,檢測費用為6500元。如果有目的地作某類腫瘤檢測,例如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包含30~35個基因的精選基因包檢測,費用為4500元;如果腫瘤臨床診斷明顯,排除特定遺傳性腫瘤,例如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則選用幾個特異性腫瘤基因檢測,費用為2500元;如果只對某一單個遺傳性腫瘤基因認證檢測,通常是500~800元。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基因檢測分兩個套餐,只做BRCA1和BRCA2的是3600元,測全部21個基因的是4600元。

(原標題:個人基因檢測逐漸興起,今年以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開遺傳門診)

本文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天昊診斷誠邀您共享基因產業財富盛宴 ——醫院渠道 基因檢測項目...
    天昊診斷優生優育基因檢測項目、家族遺傳疾病基因檢測項目,提供優厚的價格政策、嚴格的市場權益保護、全面的技術服務支持,目前,面向全國招商中!基因產業財富新風暴基因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的生命和生活帶來變革,並帶給醫藥產業巨大商機。
  • 又一家基因檢測公司獲投千萬元 已與200+三甲醫院合作
    諾禾心康成立於2016年12月,是諾禾致源旗下專注於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基因檢測公司,主要提供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檢測和心血管藥物基因檢測服務。 目前,諾禾心康產品包括單基因高血壓\低血鉀、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單基因糖尿病和三高用藥檢測等。
  • 寧波3家醫院可做癌症基因檢測·都市快報
    這項基因檢測技術已進入寧波,寧波市第二醫院昨天啟動個體化醫療移動服務平臺,名為「寧波市第二醫院」的APP將專業解讀基因與腫瘤治療之間關係。  檢測基因治好「漸凍人」  檢測基因能帶來什麼好處?於軍舉了個例子:  「2011年,美國有戶人家,男主人找到一家醫院測序中心,要求檢測全家遺傳基因。
  • 重慶再添3家三甲醫院
    隨著以上3家醫院的正式獲評,重慶三甲醫院數量達到39家,全市醫療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巴南區人民醫院外景 院方供圖巴南區人民醫院於2015年正式啟動三甲創建,今年5月,新院投入試運行,該院設置有標準病區36個,能承擔日均住院病人1500餘人、門診病人3000—5000人次同時就醫
  • 大醫院紛紛取消內科門診!還讓不讓人好好看病了?
    一直以來,三甲醫院聚集在省城或發達城市,全省或全市,不管是城區還是鄉村,有個大病小病,急病慢病等紛紛跑來三甲醫院就醫。也不能完全怪就醫者,基層社區衛生醫療缺失或不足,難以滿足需要,另外基層的醫生設備等讓人不放心。湧向省城大城市的三甲醫院就一點不奇怪了。造成結果是,許多三甲醫院不堪重負,醫生超負荷運轉,醫療資源更加顯得緊張。
  • 瀋陽三甲動物醫院興起用中醫給寵物理療
    瀋陽三甲動物醫院興起用中醫給寵物理療 2017-11-12 19:35: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趙桂華 攝   新鮮事 瀋陽三甲動物醫院興起用中醫給寵物理療  中新網瀋陽11月12日電 (記者 趙桂華)運用中醫手段給人類看病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兒了,但是用中醫給小動物看病在國內卻不多見。博士畢業的醫生正在給妞妞針灸。
  • 兩部委叫停基因檢測 濟南6家醫院只有一家被叫停
    原標題:兩部委叫停基因檢測 濟南6家醫院只有一家被叫停  兩部委發文叫停基因檢測  無法做唐篩羊水穿刺風險大  吳女士懷孕4個月,近日抽血接受了唐氏症候群初篩
  • 雲南一醫院開設運動門診 不開藥 只開運動處方
    新華社昆明1月15日電(記者嶽冉冉、孫敏)不開藥,只開運動處方。一個極具「體醫融合」特色的新門診15日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附一院」)成立。一位肥胖患者收到了這家三甲醫院開出的首張運動處方。
  • 深圳市三甲醫院增至18家
    深圳全市三甲醫院增至18家,深圳主要健康指標持續穩定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傳染病發病率從1979年的1521.50 /10萬下降到2019年的396.21/10萬;2019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45歲,十年間提高近4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持續穩定在先進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 深圳恒生醫院全力創建我市首家民營三甲
    從創建之初起,恒生醫院就以國家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的標準來規劃和建設,配備了門診大樓、住院大樓、急救中心、後勤樓及宿舍小區等,編制床位達到三甲醫院標準的600張,可開放床位更達1000張。創「三甲」,從一開始就成為恒生人的目標和夢想。正如醫院名字所蘊涵的深意,恒生醫院致力於生命健康的永恆事業;同時,恒生醫院也從這一刻起,生生不息,發展壯大。
  • 重慶市3家醫院通過國家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試點審批
    重慶市3家醫院通過國家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試點審批訊 (記者李珩)1月19日,記者從國家衛計委發布的《關於產前診斷機構開展高通量基因測序產前篩查與診斷臨床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獲悉,重醫附一院、三軍醫大附屬西南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等3家醫院已通過國家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試點審批。
  • 歐雅門診傍「三甲」違規開展整形手術 多人整容失敗
    昨日(5月8日),記者來到歐雅門診,預約到了下頜角手術,歐雅門診人員始終自稱其為某三甲醫院整形科,並稱有資質做此類手術。   近日,多名曾在上海歐雅醫療美容門診部(下簡稱「歐雅門診」)做過眼睛、鼻子整形手術的患者,通過微博、微信群等多種方式,投訴在該門診部進行整形手術時遭遇糾紛。
  • 上海「英雄醫院」走紅,擁有最先進的醫學設施,是綜合三甲醫院
    與很多城市都一樣,上海在經濟蓬勃發展之後,十分注重城市建設和建設民生工程,比如對醫院的建設。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上海「英雄醫院」走紅,擁有最先進的醫學設施,是綜合三甲醫院。這座英雄醫院就是瑞金醫院,它在上海的知名度也很高,早在1907年便建造好了,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規模龐大。
  • 廣州百信醫院是私立醫院嗎?
    核心提示:廣州百信醫院雖是一家私立醫院,環境、醫療設備、醫護人員的態度等等各方面一點也不輸給公立醫院,十幾年以來廣州百信醫院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廣大患者服務,從而網友贏得廣大患者信任,百信醫生是女性的守護者,廣州百信醫院還是全國宮頸癌防治工程定點醫院。
  • 3家醫院晉升三級甲等 成都三甲醫院已達到40家
    近日,四川省衛健委官網發出公告,2019年組織實施評審的新晉等級醫院及巡查式評審醫院結果出爐。成都共有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崇州市人民醫院3家醫院新晉為三級甲等醫院。  三家醫院晉級後,目前成都市三甲醫院總數已達到40家,三級乙等及以上醫療機構共計69家。
  •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核酸檢測預約指南
    即日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復工門診」正式開診,實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和安全,為廣州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如何預約「復工門診」?「復工門診」實行全預約制,您可通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官方預約平臺進行預約。
  • 廣州供卵試管公立醫院地址在哪裡?三甲還是二甲醫院?
    生育是可以影響一個人、一個家庭、整個社會和民族的事情,生育是一件大事,自從放開二胎以來,不少的家庭都想再生育寶寶,為家庭增加一些活力與氣氛,孩子可以說是家庭快樂的源泉。特別是原來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難免會孤獨,感受不到兄弟姐妹的那種珍貴的感情。
  • 護士:人在三甲醫院,工資只夠吃飯?
    從基層到三甲,收入普降 2020年7月1日,國家衛健委通報《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有關情況》,2398家三級公立醫院有22.65%收支結餘為負數,約三分之一的醫院資產負債率大於50%。
  • 天津多家三甲醫院實現智能醫療服務 推進預約診療
    天津網訊 城市快報記者張清 張昭 近日,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的患者移動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這意味著去三中心就醫,再也不用排長隊等待了。本報調查發現,天津多家三甲醫院已經實現形式多樣的智能醫療服務,讓患者可以隨時隨地預約掛號、智能導診、醫保支付,甚至查詢報告和「給醫生打分」,大大改善了就醫體驗。
  • 致病基因導致怪病 培養「基因天書」解碼者迫在眉睫
    終於,上海瑞金醫院疑難病多學科會診中心(MDT)的專家團隊根據最新檢查結果和病歷資料,日前給出了明確的診斷及後續治療建議,這是SCARB2基因突變所致的隱性遺傳性進行性肌陣攣性癲癇4型,一種罕見病,為全國第五例!  這一奇怪疾病的發病原因終於水落石出,時隔十多年的漫漫確診路不僅顯示出罕見病的診斷難、治療難,也提示基因檢測與專業遺傳諮詢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