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歷史傳承中,每一位佛陀皆代表著不同的寓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中的不空成就佛、多寶佛:
不空成就佛
不空成就佛又稱不空成就佛。代表一切成就。他乃金剛界五佛之一。居北方勝業淨土,轉嫉妒煩惱,淨行蘊,成所作智。
在成身會中,不空成就如來身呈金色,左手結拳印,安置膝上,右手舒覆五指當胸,跏坐蓮華。其四方安置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等四菩薩。
北方不空成就佛佛土是第五佛土,此佛土名勝業淨土,藏文意思是「行為完全、圓滿」。所以此佛土也被稱為「諸行圓滿」,於中一切想做之事皆可輕易成就。諸行圓滿,即是指此「易成就性」,意為「成就一切的智慧」。
不空成就佛所轉嫉妒煩惱,即古人所云:「害賢曰嫉,害色曰妒」。以佛法止惡、行善、對治嫉妒煩惱的方法簡略有三:
一、觀察因果,深信因果(佛教因果觀強調,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二、依《阿含》、《般若》、《瑜伽》等經論修習四念住,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三、隨喜功德,依《菩薩五法懺悔文》中述:「歷世懷妒忌,我慢及恚痴,見人得利如箭射心,聞人得樂如釘入眼,坐此諸罪障,墮落三惡道,常不遇諸佛,今日一心悟,發大隨喜心……慧心朗然明,愚痴闇障滅,一念發隨喜,功德滿十方」。
此尊如來寶座是由一種像水牛的動物抬著,這種動物愛爭先,抬寶座的共有八隻,象徵嫉妒,即總是想比別人強的那種煩惱。
不空成就佛安座其上、手施無畏印,代表能使三界生死佈畏眾生,皆能到達無畏之処。其下方之金剛夜叉明王所持劍、輪象徵降伏法;弓、箭象徵敬愛法;鈴、杵象徵自身的金剛薩埵。
多寶佛
多寶佛又稱寶勝佛、大寶佛、多寶如來。據說他乃為東方寶淨世界之教主。亦為五如來之一。此佛入滅後,以本願力成全身舍利,每當諸佛宣說《法華經》時,必從地踴出,現於諸佛之前,以為《法華經》之真實義作證明。
多寶佛所踴出之七寶塔,系由無數寶珠嚴飾之,此乃表示一切諸佛國土同一寶性之意。另多寶佛與釋迦牟尼佛並坐於七寶塔中,則顯示諸佛皆為成就度化眾生之大事,而示現於世間。
我國自古以來,法華信仰頗為盛行,隨著《法華經》之說興盛,故亦流行造立多寶塔,於大同雲岡石窟中,即有不少多寶塔之遺蹟。
多寶佛的形象為:頭有烏瑟紺髮冠,眉間放索毫光,普照一切,身呈黃金色,結定慧智拳印,身披袈裟衣,跏趺安坐於大蓮華上。諸經每以多寶佛為金剛界之大日如來,而以釋迦佛為胎藏界之大日如來。
好了,佛教:不空成就佛、多寶佛,成就一切的智慧,成就度化眾生就為大家介紹到此,最後想多說一句:學佛的意義不是讓大家以佛系的思維憤世嫉俗,更不是讓大家不作為,而是面對佛學中的人生八大苦時可以更坦然,可以更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