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5時00分,大暑至。太陽達到黃經120度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時節常「極端的熱」,晴朗時酷熱難耐,陰雨時悶得難受 ,大暑當心中暑:主動喝水,出汗多可適當喝點鹽水;切莫貪涼,飲食清淡易消化。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大暑是什麼意思,還有隨著大暑的到來天氣還會熱多久,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大暑節氣的相關內容。
》》大暑吃什麼傳統食物
》》大暑是入伏嗎
大暑是什麼意思啊
大暑,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
大暑節氣過後過後幾天涼快一點
每年公曆7月22日或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20度時為大暑,意味著這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目前全省正處於「初伏」,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時候。
大暑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一般要經過3個月到立秋天氣才會慢慢變涼爽。7月19剛進入三伏的頭伏.而且就算立秋了還有秋老虎呢.三伏要40天,起碼要8月底才能慢慢涼快了。
大暑期間之所以這麼炎熱,首先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南京經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酷暑,降水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於夜間散發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
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後,熱死泥鰍」「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
緊跟大暑節氣後的是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的立秋節氣。「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是立秋之後還有秋老虎,此時也非常的熱。
隨著大暑的到來,7月23日三伏天的中伏也將接踵而至。今年的「中伏」有20天的時間。末伏為10天,再加上秋老虎,預計到八月底天氣才開始轉涼。
責任編輯:柯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