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了減肥,這位朋友非常的厲害,他從180斤減到現在的130斤,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
一說到減肥,我們就會想到「管住嘴,邁開腿」,或者是「半個健身卡」,如果你親身經歷過減肥,可能還會發出「減肥靠的是意志力,是堅持」的感慨。
很多人,包括我前幾天聽課的時候,老師也說到了一個關於減肥的「定律」,減肥只靠意志力。意思就是說,只要這個人沒有意志力,不管他怎麼折騰(得病除外),最後都不可能減肥成功。
聽上去非常有道理,我也比較認可,當我對這位朋友說出,你是不是靠意志力減肥成功時,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他引用了李笑來說的一個道理,如果一件事情靠意志力,靠咬牙堅持才能做成,說明這件事你從骨子裡就不喜歡它,骨子裡都不喜歡的事情,你是不可能做成的。我之所以能夠成功減下50斤,靠的不是意志力,而是改變認知。
他的做法就是,改變生活習慣。從肥胖的那個大吃大喝,生活不節律習慣,變成能瘦成130斤的生活習慣,或者說用新的習慣來要求自己。養成一個新的習慣,給人的感覺還是靠意志力,沒有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當然,只是意識到習慣這個認知,還不能觸發減肥成功,第2個要改變的認知,就是你要喜歡上這件事。
我們都聽過「刻意練習」「1萬個小時訓練」,就是說,在內容和方法都正確的情況下,比的就是誰能堅持下來,也就是說誰堅持的時間長,誰就更可能獲得成功。而事實的真相,往往不是意志力強大的人能堅持下來,而是只有真正熱愛這個項目,靠內部驅動的人能堅持下來。
之前在《對「她」好一點,才是硬道理》中講到這樣一句話:只有愛,才會讓一個人有勇氣,心甘情願地為其上路。
有了這兩個認知的轉變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怎麼愛上這個生活習慣?而不是愛上減肥這件事兒。也就是說,你要從減肥這件事中跳出來,反思我們的整個生活狀態,通過改變這個狀態(或者說重生),順便把減肥這件事給做了。
怎樣做到喜歡這件事呢?
其實,早就有人給出了答案,我們只需要按著步驟一步一步去做就可以了。
1.在開始做事之前,賦予事情重大的意義,甚至是多種重大意義;2.想盡一切辦法思考清楚,如果不做這件事,會有哪些負面意義?3.通過社交的方式來學習。
當走完以上這些步驟之後,還沒有結束,我們還需要知道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就是「道理」。也就是說,你知道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個道理之後,是不是就一定做到長大之後就不徒傷悲了呢?
這就是傳說中的知易行難,說白了就是,即便有人我告訴我們,在做事之前,你要賦予這件事情重大意義,甚至多重重大意義,然後再想清楚,不做這件事情會帶來哪些後果?把它寫在紙上,掛在牆上。但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有一本書叫《Grit》,翻譯成中文就是《堅毅》,在這本書中,作者有這樣一個總結,堅毅(grit)=興趣+堅持。就是說想著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喜歡),即便經歷失敗,也依然能夠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這個品質叫做堅毅。
當一個人擁有了堅毅的品質,就有點類似於他學會了「學習」,他就能想學什麼就學什麼,也就是說,他獲得了一種能力,這個能力就是「幹一行,愛一行」。
總結一下
今天看似是在說怎樣的減肥?其實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做不成一件事情,不是缺乏做這件事的能力,而是缺乏做這件事情的認知,以及重要的品質。
我的這位朋友非常的厲害,通過踐行正確的道理,在獲得減肥成功的同時,也收穫了堅毅的品質。除了減肥成功之外,用同樣的道理,他又自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
共勉吧!
文章參考:《財富專欄》《悟道人生》
歡迎關注 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