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喜歡溫暖、避風的環境,種植時需要很多地方。幼苗怕凍。新鮮的葫蘆皮嫩綠,果肉白色,果實也被稱為葫蘆,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收割作為蔬菜食用。
葫蘆各栽培類型藤蔓的長短,葉片、花朵的大小,果實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果有棒狀、瓢狀、海豚狀、壺狀等,類型的名稱亦視果形而定。另外古時候人們把葫蘆曬乾,掏空其內,做盛放東西的物件。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變近無毛。葉柄纖細,長16-20釐米,有和莖枝一樣的毛被,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釐米,不分裂或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深1-3釐米,寬2-6釐米,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密。卷鬚纖細,初時有微柔毛,後漸脫落,變光滑無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
雄花:花梗細,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鬥狀,長約2釐米,裂片披針形,長5毫米;花冠黃色,裂片皺波狀,長3-4釐米,寬2-3釐米,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3-4毫米,花葯長8-10毫米,長圓形,藥室折曲。
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毫米;子房中間縊細,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初為綠色,後變白色至帶黃色,由於長期栽培,果形變異很大,因不同品種或變種而異,有的呈啞鈴狀,中間縊細,下部和上部膨大,上部大於下部,長數十釐米,有的僅長10釐米(小葫蘆),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構狀,成熟後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頂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毫米。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主要變種:
1 瓠子(變種)扁蒲
與葫蘆(原變種)不同之處在於:子房圓柱狀;果實粗細勻稱而呈圓柱狀,直或稍弓曲,長可達60-80釐米,綠白色,果肉白色。全國各地有栽培,長江流域一帶廣泛栽培。果實嫩時柔軟多汁,可作蔬菜。
2 小葫蘆(變種)
與葫蘆(原變種)的區別在於:植株結實較多,果實形狀雖似葫蘆,但較小,長僅約10釐米。我國多栽培。
本變種果實藥用,成熟後外殼木質化,可作兒童玩具。種子油可制肥皂。
3 瓠瓜(變種)
本變種與葫蘆(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瓠果扁球形,直徑約30釐米。各地栽培。
本變種的果實可製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民族也供作樂器,為「八音」的一種,西南少數民族用作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優美。
主要價值:
1 食用價值
每100克葫蘆所含營養素如下:熱量(15.00千卡),蛋白質(0.70克),脂肪(0.10克),碳水化合物(3.50克),膳食纖維(0.80克),維生素A(7.00微克),胡蘿蔔素(40.0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黃素(0.01毫克),尼克酸(0.40毫克),維生素C(11.00毫克),鈣(16.00毫克),磷(15.00毫克),鉀(87.00毫克),鈉(0.60毫克),鎂(7.00毫克),鐵(0.40毫克),鋅(0.14毫克),硒(0.49微克),銅(0.04毫克),錳(0.08毫克)
食譜
素炒葫蘆絲兒 主料:葫蘆一個 輔料:幹辣椒兩顆,蒜一瓣,鹽適量
製作步驟:
葫蘆去皮切絲兒;
鍋放油,將幹辣椒和蒜瓣爆香;(幹辣椒一定要爆出香辣的味道,看見辣椒有一點糊的顏色最好)
下葫蘆絲兒大火翻炒,見變軟變熟加鹽調味出鍋!(可依據個人口味加味精 糖調味,隨意。)
2 藥用價值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曬乾,切碎用。
【來源】葫蘆科植物葫的乾燥種子。立冬前後摘下果實,取出種子,曬乾。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性味】酸、澀,溫。 甘,平。入肺、胃、腎經。
【功能主治】止瀉,引吐。用於熱痢,肺病,皮疹。
利水消腫:用於重症水腫及腹水。
利尿,消腫,散結。用於水腫,腹水,頸淋巴結結核。
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熱、口渴、黃疸、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潤肌膚的優點,能抗病毒並防癌。
【用法用量】0.5~1兩。煎湯,絞汁,或煮食等。
用於面目浮腫、大腹水腫等症,常與豬苓、茯苓、澤瀉等藥同用。還可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形成腹水的病症。
【注意】據有的報導指出,葫蘆有毒,含葫蘆素B,某些變種的果肉有致瀉作用。
【禁忌人群】脾胃虛寒者,忌服食。
3 經濟價值
成熟後外殼木質化,中空,可作各種容器,水瓢或兒童玩具。
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果實老熟後經一定處理可作容器,如酒壺;生活用具,如水瓢;鳴蟲玩具,如蟈蟈葫蘆;及觀賞品等。
4 收藏價值:
古人看來,葫蘆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很好的吸收住宅之內的上佳氣場,而對於不好的氣場則可以進行有效的抑制、阻遏,從而營造一個適宜的家居環境。因此,古時候的豪門大族多在家中供養幾枚天然葫蘆,置於中堂之上,認為有化煞收邪、趨吉避兇之妙用。古代吉祥圖案中有不少關於葫蘆的題材,如「子孫萬代」、「萬代盤長」等。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臺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裡擺放一個葫蘆,才會發財、富有。床頭放葫蘆促進夫妻感情。
人們喜愛葫蘆,因為它愛生長,能蔓延,多果實,這一特色,恰恰與人類的原始母性崇拜和希望子孫繁衍的願望相結合。借物抒情,於是產生了人們對葫蘆的鐘愛和崇拜。從而也衍生出許多相應的神話和吉祥福瑞故事。代代相傳,葫蘆就成了人們心目中值得信賴的,增壽、降瑞、除邪、保福、佑子孫的吉祥物。
花語:純潔
我們都知道花語是人們賦予植物的一種文化,一種寄託。一般花語都與植物本身非常貼切。而此植物的花語也是如此。葫蘆花的花朵是白色的,花芯則是新綠色,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雅致,清新的。且白色的部分不帶一絲瑕疵,所以將之稱為純潔一點也不為過。
被此花祝福的人,一生都只會鍾情於一人,而且會對自己所相信的事堅持到底。
生日花:
每年的1月12日出生的人,都會受到此花的祝福。而且受到祝福的人們一定要謹慎選擇自己心儀的另一半,因為他們若認定一人後,將會終身不悔的愛下去。
日本稱葫蘆花為夕顏,它與朝顏開花的時間正好相反。朝顏是清晨開放,傍晚凋謝,而此花則是傍晚開放,清晨凋謝。雖然它的花語是純潔,但也包含著許多的悲傷、易逝與易失的美麗,此花綻放時,人們卻無法觀賞到,而到清晨時,它卻悄悄的掉落了。
在古時候,此花則是被擺放在因不祭拜其它教會的神而遭極刑的人的供臺上。它只是在夜間悄悄開放,獨自裝點環境,不與其它花朵相爭豔。所以很多祭壇也都有此花的身影。
哪兒可以欣賞到葫蘆花?
葫蘆除了西藏部分地區外,全國各地都有分布,我們家院子以前也有種植。小時候我們看電視劇中老神仙拿個葫蘆非常酷,於是我們一群小孩子也想著模仿他們,於是每天期待葫蘆儘快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