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會溝通,別怪團隊執行「不給力」!這3招助你打造高效率

2021-01-09 第一管理學派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對於一家企業的發展影響比較大的一點,就是團隊執行力的高低。具備高效執行力的團隊,能夠更快地完成團隊的任務指標,加快企業的發展進程。

反之,缺乏執行力的團隊,必然會導致工作進度上的緩慢,影響到公司的發展計劃和速度,如果長期如此,很可能會直接把公司拖垮。畢竟在如今這個時代,高效率才是人們所追求的,缺乏效率,就是缺乏競爭力。

作為企業管理者而言,自然是要想盡辦法提升團隊執行力,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才行。但執行力這種東西,並不像我們所使用的軟體一樣,隨便學學就能大致會用的,這其中的管理之道,比我們想的可要複雜不少。

管理者不會溝通,別怪團隊執行「不給力」!這3招助你打造高效率

1、著重溝通關鍵點

大多數時候,團隊缺乏執行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管理者與團隊之間的溝通有問題。這個地方也是管理者最應該注重的一個方面。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漏鬥理論」,這個理論本來是出自於銷售原理,即由龐大的用戶群到真正的購買者,中間的數值會變得越來越小的一個狀況。

相關焦點

  • 總是在團隊管理上束手無策?這四類元模型將助你高效溝通一臂之力
    在下面的採訪中,Halim以他先前的經驗,向我們講述了管理者與團隊的雙向溝通。他為我們剖析了四種元模型,在他指導管理者的過程中,他發現這四種元模型的效率最高。加快高效溝通的四種元模型誠然,我們都知道有關溝通的文章數不勝數,但是這些反覆出現的文章只是進一步證明了溝通的重要性和執行的困難。
  • 任正非:不懂三高、不抓三快、不盯三好,你拿什麼帶出狼性團隊!
    那麼,應該如何像華為一樣打造一支狼性團隊呢?核心是「定三高」、「抓三快」、「要三好」,照著做,必有效果。無論哪種驅動,都必須明確一個要求:馬上行動,立即執行,現在就幹! 老闆的思想在天上飛,員工的執行在地上爬。根本原因是企業缺少執行文化。要想提高執行速度,就不要容許「我看看吧」、「我認為不可行」、「我覺得應該…」等思想,而且,必須首先從高層抓起!當你的決定可以任由下屬置疑和商量的時候,永遠不會有執行力。
  • 如何做好一名管理者?六種要素必不可少!
    做一個好的管理者難嗎?也難也不難,難的是沒有方法,不得門道。管理是一項工程,管理的質量好與壞關乎到整個團隊的效率和執行力。管理者需要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要如何做好管理者呢?優秀的管理者具備這些特點。一、知人善任在一個優秀的管理者眼裡,每個人都能用,只是擺放的位置不同,避其缺點,發揮其優點,如何用好一個人是優秀管理者一生為之努力的目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二、以身作則古人有訓「己所不為,勿施於人」,制度執行最大的難處就在於直接管理者自己做不到,於是不敢要求團隊做到,聽之任之,甚至縱容團隊成員破壞規矩,於是制度就不了了之。
  • 高達80%的無效溝通,毀了團隊執行力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溝通漏鬥理論:個人的表達如果是100%的信息,那麼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通常只能達到80%的信息,加上溝通環境、心理狀態、交流方式的影響,對方可能只能接收到60%的信息,而能夠聽懂和理解的信息只剩下40%,等到最終執行的時候,也許已經跌到了20%的水準上。
  • 認識這四種常見的溝通障礙 讓溝通更有效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溝通漏鬥理論:個人的表達如果是100%的信息,那麼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通常只能達到80%的信息,加上溝通環境、心理狀態、交流方式的影響,對方可能只能接收到60%的信息,而能夠聽懂和理解的信息只剩下40%,等到最終執行的時候,也許已經跌到了20%的水準上。
  • 解開溝通漏鬥的真相
    一、站在團隊成員的角度,著重溝通對方能聽懂的40%和能執行的20%。     能聽懂的部分不是只有40%嗎?到執行的時候不是只剩下20%嗎?行,現在我們就只溝通你能聽懂和執行的那部分內容。     這似乎是有點無奈的選擇,但其實不是。
  • 團隊不好帶?「三心」實用法則助你打造鐵板項目團隊!
    樓上老張:牛兄,最近這項目隊伍是越來越不好帶了,有的人是過一天混一天,不督促不幹活,有的呢是心壓根就沒放在工作上,還有的呢可能是對我有意見,我分配啥工作都陽奉陰違,達不到我的預期目標。這可咋辦呢?職場小金牛:老張啊,這事還是挺棘手的,「攘外必先安內」,項目團隊沒打造好,外邊工作肯定幹不好。我也遇到過類似的帶隊伍問題,我總結了個「三心」法則,你聽聽看,再結合你的實際合理落實,或許能解決你的問題,幫你打造一個鐵板項目團隊。第一心:開心。
  • 柳傳志:十種人不適合做管理者!
    打造斯巴達克方陣,就要一層一層落實,激勵和帶動員工執行聯想集團的戰略,先局部帶動,再整體聯動。人的帶動就是夯實一層撒一層土,夯實了再撒一層。 打造斯巴達克方陣,除了內部帶動之外,還可以引入「空降兵」,以增強進攻能力。不過,「空降兵」需要進行必要的文化磨合。空降兵有兩個特點,一是有國際視野,二是有較好的專業背景。
  • 如何打造高績效的團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比如: 1)團隊招人的預算比BAT低不少,招到的人生產力不夠高,能不能通過你的管理槓桿放大? 但在企業裡,生產的穩定性、高質量、目標可達性,是企業家僱傭管理型勞動力的目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招到一幫價值觀能兼容的人,否則生產將變得十分低效。 也不要去試圖改變別人的價值觀(很難變的),你花團隊的時間去試圖改變一個成員的價值觀,不僅是對組織投入的不負責,也是對團隊績效的不負責。
  • 你會好好說話嗎?《非暴力溝通》線上陪伴營,助你重塑親子關係!
    ——@米婭仔細想想,有太多的親子關係,都是在這一次次冷場裡徹底漸行漸遠的!搬家幹活的時候不小心磕破了腿,我爸:「幹這點活都不會,生你幹嘛?」「你腦子讓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孩子不小心摔碎了花瓶,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大人的眼神。父母一頓臭罵:「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家裡有你,真倒大黴了!」
  • 職場管理者的幾個性格缺陷,作為管理者應該這樣做
    俗話說:「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缺陷,有些人說這是造物主故意留下的。作為專業人士,作為管理者,我們必須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明確自己的定位,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更嚴肅地說,這個經理認為自己很優秀,很有能力,不聽別人的意見,也不想聽別人的意見。說話和做事絕不要顧及他人的感受。不,一個好的管理者必須學會尊重他人。無論是指導、監督還是執行,你都必須學會客觀地與他人溝通。自我認知很重要,自我評價也很重要。決不屈服。
  • 初創企業,為何打造團隊文化,怎樣的文化,才算是好的
    創業洞察丨作者 / 老胡這是老胡說創業的第104篇原創非常感謝您,把內容分享給您的朋友導讀:我們在上一期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如何留住員工,以及創業者在進行公司管理的時候,要注意的一些點以及最容易忽略的一些事情。那麼人招進來之後,我們有了自己的團隊,那麼團隊應該是一個什麼文化呢?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團隊文化的打造。
  • 如何打造一支完美的團隊
    ▲BG5商業應用——個人和團隊實現成功的夥伴▲從來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作為團隊管理者,不管是打工,還是自主創業,該如何去打造一支完美團隊?01一支完美團隊如同一架超級機甲按照人類圖BG5商業分析系統理論為實現商業目的,團隊需要具備12個商業技能:有團隊內部運作的可靠性、文化、協調、承諾、能力、方向。有向外展示的執行/銷售、公關、計劃、管理、統計、監管。
  • 看了很多團隊管理方法,依然不會團隊管理?
    編輯導讀:身為一個團隊的管理者,需要提高自身領導力以服眾,也需要學習一定的管理方法,來讓團隊的力量大於各自戰鬥力之和。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從四個維度對團隊管理做了基礎的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將許多人集合在一起,他們總體的戰鬥力可能會大大高於各自戰鬥力之和,也可能大大低於各自戰鬥力之和。
  • 物業經理帶團隊就是帶人心
    打造一個高績效狼性團隊,是管理的終極目標。事實是,很多管理者走入了誤區,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團隊卻績效平平。癥結是不會「帶團隊」。帶團隊就是帶人心,真正好的領導者,不僅要懂得「管人」,還要學會「帶人」。不懂帶人,你拿什麼贏別人!一兩個輪子1、牽引輪—目標。目標是實現被動式監督管理到主動式自主管理的有效方式。
  • 身為管理者卻缺乏領導氣質怎麼辦?三個方法快速助你擁有領導氣質
    目前公司經營情況較好,江小文正在著手擴大自己的業務,員工隊伍也很穩定,已分成了三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團隊領導。當然,江小文也對團隊裡的核心骨幹施行了激勵政策。回顧自己這近十年的公司經營,江小文還是很有感觸。記得自己在成立公司的時候,一位老大哥跟江小文談了作為管理者,有三個方面需要關注的地方。
  • 極客時間打造IT技術管理者的高端交流圈
    作為CTO、技術VP、技術總監等這部分IT技術管理者人群,他們往往更需要藉助相關技術平臺與圈層內的從業人員的力量去積極探索更多的商業可能,從而開拓管理視野,令自身領導力水平再上新臺階。而極客時間恰好深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通過舉辦各種線上線下的大會來幫助大家完成技術知識點更快更好地落地。
  • 《應屆新人產品生存指南》之入職三要素——執行、溝通、計劃
    很多學弟學妹由於缺乏前期的大量實習經驗,在校招進入公司成為產品崗的一員後會出現諸多的不適應,感覺自己的想法被約束、感覺自己的行為被約束、感覺大家都很難說話、感覺人情味比較淡;而這一些情況其實的我們的社會角色定位上沒有及時的進行扭轉,也就是還保持在所謂的「學生思維」。
  • 作為管理者整天跟下屬嘻嘻哈哈的好不好?
    比如新聞節目,原來我們對於主持人的認知是正襟危坐,嚴肅認真,現在呢,我們看到的是段子手,是真情流露,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我們會認為主持人不合格,主持人是不及格嗎?不會,我們只會覺得主持人也是人,不再是呆板的,不再是古板的,甚至不再是死板的!有一朋友是做管理的,朋友本身性格外向,而且言談幽默,最愛幹的事就是和員工開個玩笑!
  • 職場小白總掉進「溝通漏鬥」陷阱?3招教你秒變「溝通高手」
    即:個人的表達如果是100%的信息,那麼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通常只能達到80%的信息,加上溝通環境、心理狀態、交流方式的影響,對方可能只能接收到60%的信息,而能夠聽懂和理解的信息只剩下40%,等到最終執行的時候,也許已經跌到了20%的水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