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能發現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卻找不到進化中的人類化石?

2021-01-09 超自然科學局

相信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為何我們能夠找到幾億年前三葉蟲(生物)的化石,確實找不到進化半路中的古人類化石?這是不是說人類進化是錯誤的?其實並不是。

三葉蟲在早期的海洋中繁殖的非常成功,很容易達到數十億,它們的數量如此龐大,持續了數億年。它們被堅硬的貝殼所覆蓋,與骨骼和肌肉構成的生物相比,它們在海底的沉積物中相對容易保存下來。

今天的人類有數十億人,但在我們的歷史上都不是這樣。世界人口直到1800年才達到10億,在現代之前,這個數字要低得多。

三葉蟲類的第一批成員大約出現在5.21億年前,大約在2.5億年前滅絕。所以它們的壽命大約是兩億七千萬年。而原始人(類人猿)只存在了1700萬年,而人屬則存在了210萬年。

今天的非人類類人猿是相對罕見的動物。而且,早期人體不利於保存。在現代埋葬方法發展之前,人類的遺骸和其他陸地動物一樣,都受到同樣的分解因素的影響。

在我們的祖先認為埋葬他們的死者之前,他們會被食腐動物吃掉,就像所有在類似情況下的生物一樣。

地球生命無情地自我循環。所以遺體的保存在自然界中是一件罕見的事情。

所以說,進化中的人類化石沒有被保存下來,並不奇怪。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下方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神話般的化石:保留了4.29億年前的三葉蟲的眼睛
    但是它們也很有趣,因為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化石記錄中有如此多的例子,因為它們已經發展了超過2.5億年。研究它們的進化是有啟發性的,部分原因是找到合適標本的可能性很大。科隆大學的Brigitte Schoenemann和愛丁堡大學的Euan Clarkson觀看了一個保存完好的三葉蟲標本的眼睛,他們學到了很多關於該生物的眼睛如何發育以及如何進化的知識。
  • 「三葉蟲化石」距今5億多年,上面為何會有人類腳印,誰能解釋
    自打達爾文進化論明確提出以後就深受爭議。因為它的出現,破除了以前大家對神的信奉。也是由於在後人對達爾文進化論科學研究的進程之中,發現有愈來愈多的直接證據正在不斷推倒進化論。依據如今人們已掌握的信息內容看來,人們在地球上的活動,最開始能夠上溯百萬年之前。專家的這種發現多虧有化石的產生,這種化石的出現能夠幫大家更快的科學研究遠古文明和全部生物系統的組成。
  • 3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上有人類的足跡,是真的嗎?
    「三葉蟲」是已經滅絕的生物物種,出現於「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在地球上繁衍了,近3.2億年的時間,可以說,是當時數量最多的生物,也是,當時生命力極強的物種,它屬於,節肢動物,全身明顯分為頭、胸、尾三個部分,背部有著堅硬的外殼,被兩條縱向深溝,割裂成大致相等的三片,所以稱之為「三葉蟲」,不過在
  • 河北沙河市發現距今約5億年前三葉蟲化石
    新華網石家莊8月28日電(記者白林、曹國廠)記者28日從河北省邢臺市文物管理處獲悉,邢臺沙河市王硇村西南舉官山山體北側斷崖處近期發現了寒武紀三葉蟲化石。專家認為這一發現為重建邢臺地區古環境、古地理和古氣候提供了重要依據。
  • 科學家「透視」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它們已經進化出類似昆蟲...
    近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非常不同。大陸布滿巖石,乾燥,幾乎沒有植被,貧瘠的兩極沒有冰。幾乎所有的植物和動物都生活在覆蓋地球大部分地區的廣闊、溫暖的海洋中。但在環繞大陸的淺海中,有一種生物已經發展出一種完全現代的複眼視覺特徵。
  • 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那些不為人知的遠古文明
    三葉蟲化石上的人類腳印:那些不為人知的遠古文明文/高登權人類文明,在我們的理解中,就是從石器的製作開始到今天的高級文明,這是目前我們比較清楚的人類文明,這一文明的時間大概在10000年左右,超過一萬年,用現在的科學來進行分析,原則上是沒有人類文明的。
  • 沙漠中發現「小腳」鯨魚化石,或是陸地生物進化而來?怎麼回事?
    在沙漠深處發現海洋化石,它們從何而來?為何會來到這裡?沙漠中發現海洋化石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科學家卻有新的發現,在一個山谷內發現了大量的化石,經過檢測後發現全都是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最多的化石是鯨魚,讓很多人都比較好奇,在這種極端的沙漠裡,為什麼會有鯨魚化石的存在呢?它們是怎麼來到這個地方的呢?
  • 人類如何發現史前文明?或許一切要從那塊三葉蟲化石說起
    筆者:三體-小遙 提起史前文明,人們都會感到十分疑惑,即便這只是一種設想,也沒能阻止很多科學家發揮無限的想像力。至於相關方面的探索是從何時開始的,或許還要從一塊特殊的三葉蟲化石說起。
  • 一塊化石引發科學突破,三葉蟲的眼睛居然和蜜蜂類似
    一塊完整的化石通常是為博物館裡熠熠生輝的展品,但對於生物學家們來說,化石並不是研究古生物的唯一依據。一些化石中可能保留了古生物比較主要的信息,但是有的時候,科學家們可以從其它方面揭示古生物更多的細節。在一個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中,一條裂縫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 山東棗莊發現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圖)
    4月15日,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文物普查隊在水峪村海拔300米的山坡上發現一處長500米、高5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在該分布帶上三葉蟲標本隨處可見,此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蟲體長約0.5釐米至4釐米之間,體型多為橢圓形,體態勻稱,各器官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 上面可能還有三葉蟲化石
    前兩日,雲南昆明高樓房村的馮先生在戶外遊玩時發現了一處塌方之地,塌方的地方堆滿了廢棄的頁巖。雖然它們看上去沒有任何用處,但是這些頁巖上卻存在著上億年前古生物。馮先生說:「這個地方荒廢了很久,很多開山的廢石都在這裡堆放著,人們一般也不會來這裡遊玩。
  • 山東棗莊發現長500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文物普查隊近日在當地水峪村海拔三百米的山坡上,發現一處長五百米、高五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圖為新發現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三葉蟲屬古生節肢動物,屬三葉蟲綱,生於寒武紀(6億年)海底,至奧陶紀(4.5億年)最盛,「三疊紀」晚滅絕(1億8千萬年)。山東省浙蒙山區的三葉蟲化石分布很廣,費縣、平邑縣等地均有發現,此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蟲體長約0.5釐米至4釐米之間,體型多為橢圓形,體態勻稱,各器官清晰可見,栩栩如生,對於研究棗莊市古代地質構造以及古生物科學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意義。
  • 摩洛哥國寶級三葉蟲化石將亮相礦博會(圖)
    如果你是一名化石發燒友,看過《復活的三葉蟲》此類充滿奇幻色彩的懸疑大片之後,是不是抑制不了激動的心情很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三葉蟲長什麼樣? 這塊三葉蟲化石屬於摩洛哥國寶級展品,目前由收藏家鄭建蓉所有。不同於其他三葉蟲化石以黑色為底色,這塊三葉蟲化石的底子呈現白色,裡面的三葉蟲又是深色,以白襯深,還有一個天然鏡框作邊,非常獨特。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琥珀化石是在緬甸發現的,而這是唯一一個在捕獵過程中,變成化石的蜘蛛。在琥珀中發現了一條羽毛覆蓋的恐龍尾巴  科學家們對在琥珀中發現一條9900萬年前的恐龍尾巴,感到興奮不已——這是古生物學中最罕見、最獨特的發現之一。尾巴完全被羽毛覆蓋,這進一步證明了許多恐龍物種,實際上都覆蓋著絨羽毛。  尾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恐龍附屬物之一。
  • 為什麼三葉蟲滅絕後再也沒有從單細胞進化出新的三葉蟲?
    現在新的物種應該是單細胞到單細胞,魚到魚,鳥到鳥,為什麼再沒出現海生植物到陸生植物,蟲到動物?如果演變一直是隨機幾十億過去了為什麼相存的單細胞一次都沒有突變成多細胞?就好比為什麼三葉蟲滅絕後沒有從單細胞進化出新的三葉蟲?
  •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
    清乾隆《西清硯譜》亦收蝙蝠硯數方,且在硯譜中名列於前。1987年,天津博物館舉辦"中國硯史展",展出一方大可盈尺橢圓形燕子石硯,硯體四周有近百隻振翅欲飛的"小蝙蝠",令人嘆為觀止。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因其全身縱橫分為三節,故名三葉蟲。形如飛翔著的燕子、蝙蝠,故其化石又名燕子石、蝙蝠石。在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汶水河床多有發現。
  • 南非發現200萬年前頭骨化石 提供人類進化新信息
    中新網11月1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在南非發現的一個200萬年前的頭骨,為人類進化提供了更多信息。據報導,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直立人的近親,而直立人被認為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
  • 科學家在埃及沙漠深處,發現大量鯨魚化石,找到了鯨魚進化的秘密
    談到「埃及」想像大家都會想起沙漠中的金字塔,並且在我們的印象中,埃及的地理氣候是炎熱且乾燥的,一望無際的沙漠和稀少的綠洲是這裡的地理特徵,從氣候來看,埃及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晝夜溫差極大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讓生活在沙漠的生物都有一手「絕活」,但是就在這樣環境中,科學家居然發現了一個山谷中,存在大量鯨魚以及海洋動物的化石,為什麼這裡會存在鯨魚的化石,是誰把它們帶過來的
  • 4.29億年前三葉蟲Aulacopleura koninckii與現代蜜蜂的複眼一模一樣
    ):根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德國科學家利用數字顯微技術「透視」了一個來自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的眼睛,發現其內部結構幾乎與現代昆蟲眼睛一模一樣。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許多現代昆蟲和甲殼動物眼睛的視覺原理,至少已有5億年的歷史。這也為人類理解遠古生命提供了新的線索。對遠古生命研究領域來說,三葉蟲是寒武紀就出現的最有代表性的動物——它們前後在地球上生存了3.2億多年,擁有極強的生命,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它們的演化十分繁複,因此其生命體結構對人類掌握生物演化線索至關重要。三葉蟲也是第一個有明確定義眼睛的生物。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
    據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回顧過去一年重大科學發現,從中評選出2009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古生物學發現,迷你版「霸王龍」、迄今發現的最大三葉蟲等榜上有名。1.保存完好的艾達化石於5月20日被揭開神秘面紗,一些科學家將其視為有關人類進化的一項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