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從明清兩朝日本就不再是亞洲小國了?先看日本都做了什麼

2021-01-09 仁青讀歷史

評論一個大國的標準是什麼?有人說是軍事,有人說是政治,但在作者眼裡,真正的標準是在國民教育、民生百態和社會公平度的真實體現。什麼叫大國?一句話,對外不被人欺負,對內不欺負自己的人就是大國。

擁有37.8萬平方公裡,1.26億人口的日本體積確實不大(對比96萬),但作者可以很肯定地是說,從明清兩朝開始日本就已經不屬於亞洲小國了,而是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大國了。

日本真的是小國嗎?明朝和清朝都受到了來自日本上百年的侵擾,這兩個帝國不但沒有攻入日本,最後反而被日本給拖垮了。日本強在哪裡?我們不妨看看日本做了什麼。

·教育才是立國之本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每個帝國都懂,但像日本和德國那麼認真做教育的帝國在整個地球上有幾個呢?

德國的大學入學率僅有30%,但德國的雙軌制教育卻培養出了世界上最好的工人。

德國工人的平均工齡是33年,也就是說多數人一輩子只在一個工廠上班,他們將工作當成了事業去做。

在德國,一個工人可以養活一家四口,並讓家人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

德國的技校教育,孩子從進入學校那一天開始到畢業的四五年中,吃喝拉撒全是由政府和工廠合力出資培訓的。

這些學生一周4天在工廠跟著師傅學技術,一周2天回學校學理論知識,剩餘一天休息。

日本看似是學習的德國,但日本卻有自己的教育歷史,那就是著名的「寺子屋教育」。

所謂寺子屋就是日本寺院以慈善的方式給日本窮人開設的基礎教育,採用不收費或微收費的模式為日本底層孩子提供基礎的教育。

寺子屋不是清朝明治時期的產物,而是明朝江戶時代就產生了的東西。

當明清的識字率還不到3%時,日本的識字率已經達到了40%,不僅是亞洲之最,還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當時的英國)。

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的「寺子屋」已建成了近3萬所。

當明清兩朝將程朱理學發揮到極致時,明治天皇改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掃除垃圾文化的毒害,轉而全面學習西方的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

當明清兩朝讀書人最大的願望是金榜題名時,日本的讀書人卻在努力尋找一條富民強國的現代化國際之路。

而到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原來3萬多所寺子屋的基礎上改造並擴建成了4萬多所免費教育的西式小學,這讓後來日本的識字率達到了90%,成為了世界第一。

儘管後來日本在二戰後條件十分艱難,但日本做的第一件事依然還是投資義務教育。毫不誇張地說,從江戶時代開始,到明治維新達到了高峰,日本將教育投資看成了維繫帝國命運的支柱。

儘管世界經歷了一戰和二戰,日本也遭遇的戰敗和原子彈,但今天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如何呢?

·軍事上日本也不是小國

對軍事上來說,什麼才算小國?就是總是被動挨打,而不敢主動出擊的一方才是小國。

蒙古人牛吧?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兩次東徵日本都大敗而歸,這是軍事小國嗎?元朝覆滅,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又出現了什麼情況呢?

當朱元璋出使日本的使臣被日本人殺了之後,朱元璋最終選擇了忍氣吞聲,而此時的日本還處於分裂和內戰時期。為了躲避日本人對明朝沿海的騷擾,朱元璋採用了「烏龜戰術」,使用海禁這種禍國殃民的政策來被動防守。

即便這樣,日本放過明朝了嗎?

從朱元璋到嘉靖末年這100多年中,日本從來都沒斷過對明朝的侵擾,殺了沿海數省多少軍民,搶了明朝多少女人和財產,但明朝有一次對日本主動用兵了嗎?

相反,等到了日本統一之後就立刻出兵朝鮮,正式大舉侵犯明朝。

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侵略者,明朝雖然勉強將日本人趕了出去,但卻因為明朝在朝鮮之役中消耗過大,卻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在明朝和日本的最後較量中,日本不但滿載而歸,還徹底挑戰了明朝在亞洲的主導地位,並一舉揭開了明朝外強中乾的真面目。

日本此時之所以有信心進攻明朝可不是盲目自大,此時的日本在數學、冶金、紡織、醫療、國民識字率和火炮製造等方面早已經先進於明朝多年了。

等到了清朝時期,即便沒有黑船事件,日本在江戶時代積攢下來的社會精英也已經開始準備從內部進行改革了。

甲午戰爭和黑船事件促進了這一進程,並最終促成了日本選擇了「脫亞入歐」式的行政改革。

相對清朝換瓶不換藥的表面改革,日本的改革非常徹底。

當日本人看清了戰爭的本質之後,立刻決定從綿羊變成惡狼,而在這之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思想上、文化上、教育上根除自己的壞習慣。

當漢唐強大時,日本選擇了複製漢唐模式。當英國人強大後,日本又選擇了學習英國。

對於學習別人的長處並根除自己短處上,日本人從來都不認為這是一件丟人的事。

就拿《海國圖志》這本書來說,這本將西方思想和科技進行系統性闡述的救世之作在清朝毫無市場,但在日本卻被當成了寶貝。

清朝的貴族和掌權者不是不想改革或不努力改革,他們已經很努力了,而他們真正害怕的是西化後一旦走上真正的君主立憲,他們必然會失去「貴族身份」。

而對于洋務運動,明朝的徐光啟曾多次上奏朝廷引進西方的工業和軍工體系,但卻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並污衊徐光啟是儒家的叛徒。

李鴻章和張之洞的洋務運動成績也確實不小,那時的大清國不但可以生產「洋釘」「洋火」,還能生產步槍、大炮和軍艦,絕對比同時期的日本要強。

而論綜合實力,清朝的軍事實力能排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綜合經濟實力是日本的十幾倍,最後卻被日本人打得滿地找牙?這又是為什麼呢?

每個人都有缺點,每一帝國都不完美,但人最難的還是認清自己。當我們回顧明朝和清朝的歷史你會發現,每次都是日本主動出擊打我們,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時,世界上50%的白銀都流入到了我國,但明朝卻連「鄭芝龍家族」和日本都搞不定,最後崇禎是「窮死」的。

清朝的洋務運動比日本還早了10年,但為何日本成功了,清朝就失敗了呢?

當你分析完日本在國民教育、民生投入、法制改革、行政轉變和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上做出的努力之後,你還覺得日本是小國嗎?

相關焦點

  • 議婚,訂婚,迎娶,截然不同的明清兩朝為何在婚俗是不謀而合?
    婚禮習俗從出現開始就有很多規矩和章程,即使是同一時期的兩個相距不遠的地點都有可能有著差距,所以說兩個朝代為何會出現巧合就更值得後人推敲。這兩個王朝正是明清兩代,這兩代在婚禮習俗中的議婚、訂婚、迎娶方面的規矩和儀式上經過多方比證都不謀而合。 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為何會出現這種奇妙的巧合。
  • 亞洲「最硬氣」的小國,剛獨立就與中國建交,禁止日本人入境
    雖然名字叫東帝汶,但實際上這個國家在我們上面的頭銜中是亞洲最強大的小國,它的名字叫東帝汶。東帝汶在2002年獨立,建立了一個國家,是最年輕的國家之一,他曾經經歷過許多國家的佔領和侵犯,最重要的一點是地理位置非常好,中國和東帝汶建交後,兩國非常融洽,共同支持發展,不管日本人怎麼積極行動,這個國家都沒有動搖,那是因為日本曾經侵略過這裡。
  • 明清時期日本人是怎樣看待中國的?
    舉報   11月22日下午,中國書店有限責任公司雁翅樓24小時書店內,一場名為「天下1:明清對外戰略史事
  • 為何都是亞洲人,日本人卻是壽命最長的?這四點原因很重要
    眾所皆知日本是中國的鄰國,與我國隔海相望。雖然日本是面積並不大的一個島國,但卻是亞洲首個發達國家和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國家,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日本除了在經濟和文化方面發展比較好之外,這個國家的人民壽命都比較長。
  • 太平洋上一小國,說日語模仿日本國旗,即將被淹想移民紐西蘭
    目前來說,世界上一共有兩百多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實力強大的並不多,而那些小國家要想好好地生存,就勢必要找一個大國做朋友,其實不過就是依附大國而生存。古代如此,現代亦如此。帛琉,這個太平洋上的小國家,在近代戰爭中就曾經遭受到了日本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不僅是肉體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近代日軍的隊伍有多兇狠,不用多說,大家多少也能夠從抗日戰爭中感知到,然而在帛琉的日軍也沒有多仁慈。為了佔領帛琉,為了獲得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動地位,日軍對其發動了進攻,完全佔領。
  • 歷史老師不會告訴你,朱元璋差點把日本給滅了,最後為何收手了?
    眾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個脾氣相當不好的人,對待敵人和對手,可謂冷血至極,歷史上不少有名的酷刑,都出自他手,朱元璋手段之狠辣,令人膽寒。然而就這樣一個暴脾氣的主,還真有人敢來惹,那便是日本。
  • 小國使者請求更改國名,武則天隨口應允,國號沿用至今已成強國
    在她沒稱帝之前,就有以小國使者請求更改國名,武則天隨口應允,每相待,其國號沿用至今,已成為了東亞強國。 這個國家便是日本,我們一起來看。 倭奴:研究了中華文化才知曉這名字也忒難聽了 倭奴王國是什麼時候改的名字呢,並不是在近代,而是在唐朝,確切地說是公元670年,當時的倭奴王國還是大唐王朝的附屬國,至於為何如此卑躬屈膝,當然是為了能夠從大唐學習些先進的文明。
  • 保爾:明清兩朝,為什麼才女輩出?
    說到「才女」,我們今天似乎很喜歡使用這個表述。有知識的姑娘叫才女,學歷高的女性叫才女,懂藝術的女子叫才女……毋容置疑,如今的女性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多領域早已不止是「半邊天」而已,就此而言,世界上有更多的才女也實屬正常。 那麼,歷史上也是如此嗎?王貞儀的出現,有什麼特定的歷史背景嗎?才女群體對傳統的男權社會意味著什麼?
  • 日本人上聯「日本東升,光耀九州四國」,網友回什麼下聯合適呢?
    所以說,要想徹底把中華文化了解通透,需要漫長的時間來學習,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漢字經典之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 楹聯或 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 竹子、 木頭、 柱子上的對 偶語句。對聯 對仗工整, 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 孟昶。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是漢字的一種表達方式。現如今,也有很多國家開始效仿中國。
  • 西方都承認清朝是「中國」,為何日本卻反對?看完才知其狼子野心
    西方都承認清朝是"中國",為何日本卻反對?看完才知其狼子野心 眾所周知,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清朝是一段最為複雜的歲月。從清朝成立之初的亂戰,到清中期的興盛,再到清末的屈辱史,整個清朝的歷史頗為傳奇,也是為人詬病最多的一段歷史。
  • 亞洲此貧窮小國最有骨氣,建國2小時與中國建交,拒絕日本人踏入
    旅遊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休閒方式,同時,也是發現和自我反省的過程,我們在旅行中帶著對世界的好奇心,拓寬生命的寬度和廣度,做自由自在的旅行者,能感受到心靈的放鬆和真正的自由,這幾年,很多遊客選擇了海外旅行,很多人已經厭倦了都市的繁華和喧囂,喜歡來到這些原生態的國度,感受淳樸原始的自然風光
  • 為何日本不再擔心領土下沉?原來他們早有「新去處」,不是中國!
    一直有記日記的習慣,可是,旅行回來,都懶得寫日記來記錄,可見內心底對旅行是多麼的淡漠。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有一些副產物開始慢慢出現,其中很明顯的一個就是環境問題。而環境問題比較直觀的一個表現是海平面上升,這個現象對於一些大陸國家來說並沒有什麼威脅,但是一些小島國問題卻凸顯比較明顯,比如說日本。
  • 日本女孩的腿為何大多難伸直?日本人稱:還不是因為中國
    日本女孩的腿為何大多難伸直?日本人稱:還不是因為中國又到了小編和大家分享故事的時候了。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無比廣闊的,在地球上也坐落著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傳承的禮儀和自己與眾不同的文化。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國家的一個禮儀對他們國家女孩子造成的影響。
  • 中國大媽疑惑:為何日本人便當都是冷的?日本人的回答令人扎心!
    中國大媽疑惑:為何日本人便當都是冷的?日本人的回答令人扎心!隨著全球的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去旅遊了,不少身上有些錢的就會到一些發的達的國家,好比日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美景放眼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乾淨的地面以及超高的人口素質,都讓這個國家備受歡迎。
  • 日本的靖國神社為何供奉了3位中國人?他們都是誰?日本因何供奉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種種惡行在中國人民的心上留下了巨大傷口。但是日本卻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矢口否認,在時隔多年之後他們也未敢承認,在這件事上足以見得日本政府的卑劣,中國人想要一句道歉就這麼難麼?其實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許多國家都曾做出過侵略中國的行為,但是那些國家在戰後都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選擇道歉,但是日本的做法卻是是盡力掩蓋罪行,拒不道歉。
  • 庫頁島和日本有什麼關係,為何日本人對庫頁島念念不忘
    文/寂寞的紅酒庫頁島,位於亞洲東北部,面積7.64萬平方公裡,曾是中國第一大島嶼,現在屬俄羅斯領土。在人們的印象中,庫頁島似乎和日本人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每年都有很多日本人跑到北海道眺望庫頁島痛哭流涕,其原因是日本人把庫頁島視為他們的故土。
  • 第一次去日本旅遊,先去哪裡最好?
    大阪城天守閣經常有朋友問我,如果是第一次去日本旅遊,先去哪裡好呢?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總不能籠統地說哪裡都好吧。可如果要確切地回答呢,這又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明白的。所以說,從領土面積上講日本是個小國,可要從旅遊的角度上講,日本又是個大國。由於這樣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去日本旅行,就無法一次性地把日本著名的旅行地逛個遍。
  • 日本敢打上海南京,為何卻不敢先打這個地方?很簡單,日本人也不傻
    日本敢打上海南京,為何卻不敢先打這個地方?很簡單,日本人也不傻 每當說到日本人,我們想到的就是日本曾經在我國土地上犯下的罪行,尤其是當初的南京大屠殺,但從地理位置來說,日本離青島的更近一些,為什麼日本當初沒有先向青島發動進攻,反而去攻打南京上海呢?
  • 為什麼都是亞洲人,日本的人均壽命卻是最高的?值得很多人深思
    有研究人員曾做過亞洲地區人民的壽命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6.1歲,男性平均壽命在72.9歲,女性相比於男性高一點,有77.6歲。韓國人的平均壽命在82.7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在79.5歲,女性平均在85.6歲。
  • 「日本」兩個字的本義是指什麼?為什麼日本要用這個名字?
    說起「日本」這兩個字的本義,要說簡單,也挺簡單的。「日」就是「太陽」;「本」就是「本源」。言下之意,就是說太陽的本源所在,進而引申為太陽的故鄉。當然,要說複雜也非常複雜。日本人自己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給出了幾十種解釋,各種稀奇古怪,各種腦洞大開,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可能要問了,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