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敢相信的石虎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如果你最近聽到南投有座「公立集集美術館」而跑去看,你會發現,那原來是一臺彩繪列車,美術館並不存在。接著,你看到車廂上可愛的石虎繪像,還露著微笑。但很抱歉,那是只豹子,是設計師花錢買來的圖案,原作者是俄國插畫家。

      觀光局要改造集集線觀光列車,花了三百萬(新臺幣,下同)招標,不料每個環節都惹爭議。一開始,是車內使用的字體涉及「侵權」,趕緊塗掉。接著,石虎被發現不像石虎,而是花豹,臺灣設計師承認是每張三百元買來的圖案,趕緊塗改。接著,又被發現車上宣傳集集香蕉的圖案,也是花錢從圖庫買來的。

       如此粗製濫造的質量,觀光局除了會花錢,到底要怎麼拼觀光?可笑的是,行政部門不斷把石虎當成宣傳保育及吸引觀光的工具,對待石虎的態度卻保持冷血。苗慄卓蘭搶蓋石虎公園,反而破壞了它們的棲地。就在集集的石虎彩繪列車爭議中,卓蘭一周就發生三起母子石虎遭「路殺」事件,讓人心痛。

      更荒謬的是,要用石虎來招攬觀光,卻連石虎模樣都不弄清楚,就隨便在網絡上買圖來用,結果石虎就變成了花豹。再更認真追究,觀光局誤認的花豹(leopard)圖樣,其實也不是花豹,而是獵豹(cheetah)。前者身上是環形花斑,後者則是單純黑點。

      圖案隨便買,動物隨便認,彩繪車廂說成公立美術館,你不敢相信的石虎居然是獵豹。除了撒錢,觀光局還會無中生有;但如此隨便的文化,能紮根嗎? 

 

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資治通鑑》中,關於石虎屍體的三件怪事,司馬光估計都不信!
    他性情暴躁,殺人不眨眼,狠起來更是連兒子都不放過,好幾個親生兒子就死在了他的殘酷折磨之下。說到這,你們可能也都猜出來了,沒錯,這個暴君就是石虎!石虎殺害幾個兒子的事跡,太過血腥暴力,就不在這裡多說。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在頭條上搜一下。今天要說的,是石虎死後,圍繞著他的屍體發生的三件怪事。公元349年,統治後趙15年的石虎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 一窩精神病熊孩子,石虎家族
    公元333年,石勒病逝後,留下文弱的繼承人太子石弘,和手握重兵的殘暴精神病患者同族人石虎,不出意料的,石虎在石勒死後,挾持太子石弘,禪位給他,並且殺掉了石勒的老婆孩子。這時,羯族人建立的後趙已經佔領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與南方的東晉政府隔江對峙。
  • 後趙皇帝石虎的家庭魔性,父子兄弟相殘,怎一個被打臉的人生
    一、石虎其人石虎的殘暴嗜血,早在徵戰的時候就已顯露。他不僅把殺降當家常便飯,還把殺人作為一種享受,變著花樣地來。叛逃的徐龕被擒,石虎命人將其塞入麻袋,從高樓扔下,再令被俘敵軍將領的妻子兒女,從徐龕身體上割肉吃掉,又坑殺了降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更有眾多不忍言之事,可說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做不出的。石虎攻打青州,曹嶷投降。
  • 中原之亂——後趙武帝石虎的殘忍行徑
    石虎聽了並不生氣,對他們道:「你們說的都很對。不過,只要能修成苑牆。我哪怕能進去玩一天,哪怕是第二天死了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我還管他什麼為國家招不招禍呢。」自暴自棄成如此地步,難怪後趙滅亡在他這一代。石虎喜歡打獵,於是將靈昌津(今河南省北部延津縣)向南到滎陽東境的陽都(今山東省東南部的沂南縣)都劃為獵場,不僅侵佔老百姓的田地,而且只要有百姓傷害其中的禽獸,立刻處以死罪。
  • 後趙皇帝石虎,為何被稱為十六國最殘暴的皇帝
    石虎是羯族人,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非常喜愛石虎,他小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認為將來不是一般人,後來連年的徵戰,石勒和石虎母子走散了,石虎在一段時間和母親相依為命,差點死在了亂世中,幾年之後,遇到了劉琨,就他們母子送回到了石勒的身邊。
  • 歷史黑暗時刻:五胡十六國,後趙皇帝石虎下令處死自己兒孫滿堂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石虎這個皇帝不僅食子還殘忍將自己的孫子也殺死。石虎作為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第三位皇帝,因為兒子要篡位,被石虎發現,石虎將兒子滿門抄斬。平時石虎的確很希望自己聰慧的小孫子,但為什麼劊子手還是奪過孩子殺掉呢?石虎是誰?又是如何當上一名皇帝的?
  • 石虎重金僱傭兵返攻石生,石虎用金子造宮殿大選美女
    但石堪剛出了襄城,便被石虎派人追回,搜出血詔,然後用烙鐵烙死。石虎又殺劉太后。改立石弘的生母程太妃為太后,命石恢回京。河東王石生在關中長安,得知石虎把持朝廷,殺太后,於是起兵討伐石虎。關中的蒲洪,洛陽的守將石朗也起兵響應。石虎留世子石邃守襄國,親自率領八萬人來攻洛陽。石生還沒來得及去救援洛陽,石虎便以極快的速度攻破了洛陽,擒住石朗。
  • 激蕩四百年:石虎鐵血平叛,石弘主動讓位,石勒子孫滅絕
    將軍蔣英佔據長安抵抗,石虎進兵攻擊蔣英,蔣英被殺。隨後,石生被部下所殺,率眾投降,郭權逃奔隴右。大勝之下,石虎又命眾將屯軍於汧、隴,派將軍麻秋討伐氐帥蒲洪。識時務者為俊傑,蒲洪痛快認慫,率二萬戶投降石虎,石虎將他拜為光烈將軍、護氐校尉。蒲洪到達長安,勸說石虎遷徙關中的豪強和氐、羌等部落充實東方,道:「眾氐族部落都是我家部曲,我率領他們歸順,誰敢違抗!」
  • 我看石虎書畫大展
    腦海中時常閃現著石虎先生作品中那些跳躍不定的線條、穿插交織的色塊和飄忽不定的墨韻。與眾多「開始就結束」的展覽相比,石虎書畫大展中的諸多細節都逼迫著我去思考很多藝術的話題。我相信,我被這來自藝術的閃電所擊中,或者說內心很多關乎藝術的想像被擊活,開始四溢。
  • 石虎——【共華圖】
    當你不明白自己的心的時候,就在物中去找,找你的應然物,和你的心相應的那種東西。▲《共華圖》局部二十四、二十五陳量:這種在應然物找尋內心,是否就是朱子理學中的「格物致知」 ?石虎:是的。我們講的這些和繪畫有沒有關係呢?
  • 原創:石虎是怎麼樣的皇帝?他殘暴到哪種程度?
    石虎祖父石邪,其父石寇覓。石虎是石勒(趙明帝)的侄子,在石虎七歲那年,有相師說此人相貌驚奇,骨骼健壯,貴不可言。石虎年少時喜歡彈弓技藝高超,更是喜歡用彈弓打人以此取樂,十八歲時因為武藝超凡且英勇善戰受深石勒的喜愛被封為徵虜將軍。在石勒死後,石虎挾天子以令諸侯,逼皇帝石宏退位,自封趙天王。
  • 惡名昭著的石虎為何連親兒子都不放過?
    石虎是魏晉時期後趙建立者石勒的侄子,因為石虎自幼喪父,由石勒的父親收養長大,視為養子,也有人說石虎是石勒的弟弟。這事要從石勒說起,石勒羯族人,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由奴隸出身成為皇帝的人。此人很不簡單,先是跟著建立前趙的匈奴人劉淵,後來羽翼豐滿,自立門戶建立後趙。
  • 石虎筆墨中的弦外之音 | 郭慶豐
    翠士後來也可謂歷經許多溝溝壑壑的事,我終於相信了:「我們眼見的有時也是障礙」,「那所謂遠處的東西都被法相鎖住了」的說法(民間陰陽師語),而老瞎子和我們唯一不同的是他並非是用眼睛看的,他是用心觀的。我喜歡「觀」字所具有的心性的意義,即「觀」梵文關照一切身心現象,本意就是培養智慧的修行法門。從某種意義上說,心原來是可以觀物取像的。
  • 激蕩四百年:石勒英雄遲暮黯然駕崩,石虎飛揚跋扈引發眾怒
    鹹和八年(公元333年)夏,石勒病重,臥床不起,石虎進入禁中侍衛,矯稱詔令,群臣、親戚都不得入內,石勒病情的好壞,宮外無人得知,又假傳詔令徵召秦王石宏、彭城王石堪回襄國。石勒病情稍好,見到石宏,吃驚道:「我讓你鎮守藩鎮,正是為了防備今日。你回來是有人徵召你呢,還是自己前來的?如果有召請你的人,應當依法處決!」
  • 石虎:神覺之境
    石虎解釋中國傳統,新穎而貼切,不同於考據學家。在他看來,當今國人如同上帝貶謫的盲流,只有通過修煉,才有可能重返天國。石虎做夢,同李白問答,感嘆中國文化價值及其流失:杜撰了一組可以意會的術語,諸如象道、象式、字象、字思維、神覺等等,用來提示他的君不見,何解?你沒長眼就看不見;黃河之水,何解?中國文化的喻詞;天上來何解?上帝的賜予;奔流到海不復回,何解?瀉入大海,一去不復返。
  • 石虎:我怎麼會像司馬氏一樣骨肉相殘殺自己的兒子呢?
    石邃把他認為可呈報之事稟報給石虎,石虎生氣地說:「這種小事,怎麼值得稟報!」有時如果石邃不稟報,石虎又不滿地說:「為什麼不稟報!」於是對石邃譴責斥罵、鞭打杖擊,一月之中多次發生。這就讓小編想到了……一天,小白兔在森林中散步,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二話沒說抓住小白兔就打,小白兔問「你為什麼打我?」大灰狼邊打邊說「我叫你不戴帽子,我叫你不戴帽子。」
  • 兩晉十六國宮闕權謀壞名聲的開始魔王石虎父子成漢李氏內亂
    李雄的大哥李始,準備拉攏李壽共同討伐李期,但李壽思前想後不敢起兵,李始大怒,轉身向李期誣告李壽,看的李壽憎了,但李期也不傻,心裡有自己的盤算,他想讓李壽去徵討,李班之弟李許,因此李壽躲過一劫,李壽率兵攻打李許,提前派使者告知李許,投降和逃亡的利害對比,李許心領神受,李壽為他留出逃亡之路,於是李許投奔東晉,被封為巴郡太守,李期地位穩固,便日漸驕縱暴虐。
  • 石虎自稱藝術風格超越畢卡索,無奈無人能看懂,卻被專家嘲諷胡鬧
    其實前期的石虎的作品還是比較讓人欣賞的,可是到了後期,也就是再去了非洲等13國進行交流學習之後,其畫作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甚至可以說是發生了質變,變得有點讓人看不懂了。對於石虎來說,自己的藝術水準是在不斷的提高,可是卻一直被一些專家所嘲諷,嘲諷石虎的畫簡直是在瞎胡鬧,沒有什麼藝術性可言,可是石虎自然是不這麼看的,據悉石虎認為自己的藝術風格甚至是超越了畢卡索,無奈現在沒有什麼人能看得懂罷了。
  • 曾經遍布臺灣的「石虎」, 為何走向瀕危之路
    臺灣早期的毛皮交易,對石虎與雲豹造成很大的生存威脅,緊接著雲豹面臨整個山區森林的砍伐,棲地首當其衝,於2013年已被宣告絕跡;隨後石虎亦遭遇平地人口不斷成長以及人為開發的威脅,也正步上雲豹的不歸路,倒數計時地消失中。過去甚至連臺北都有石虎!
  • 人說「虎毒不食子」,可石虎連殺自已兩個兒子,且手段令人咋舌!
    這只比「猛虎」還毒的「虎」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後趙的第三位帝王石虎。石虎奪取了皇位之後恣意妄為,他自已沉溺於聲色犬馬,讓太子石邃處理事情,石邃有事向他請示,他不耐煩地說這些小事別來煩我。可是如果石邃不請示,他又不滿意的責怪說為什麼有事不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