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恩吉雅
作者:武自然
老哈河水流在流淌
依戀在流淌
海清河水流向遠方
流向遠方的故鄉
遠方的故鄉
是你映在水面的淚光
諾恩吉雅的傳說,極為人性化地描述了諾恩吉雅傳奇般的經歷 .諾恩吉雅原系赤峰境內老哈河一帶敖漢旗人氏。諾恩吉雅的父親——德木楚克道爾吉,是清代奈曼王府第十一任王爺德木楚克扎布的親弟弟。王府的地址地敖漢旗與翁牛特旗交界的地方,即紅山水庫淹沒區。
自幼生長在科爾沁沙地與草原上的諾恩吉雅,天真爛漫,充滿童真。她追逐潺涓的小溪,熱戀碧綠的草地,擁抱金色的太陽,在濃重的草原氣息中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少女時光。 時光荏苒,諾恩吉雅長成了婷婷玉立的大姑娘,嬌羞的紅暈映在臉上,猶如含苞待放的桃花。
當時,各轄區旗公署官員總頻繁聚會。聚會期間,諾恩吉雅的父親德木楚克道爾吉看中了錫林郭勒盟烏珠穆沁旗王爺布仁巴特爾的長子包德畢力格,便想把諾恩吉雅許配給他,於是便促成了這門婚事。在充滿蒙古族婚俗氣氛的送親迎娶盛典中,諾恩吉雅遠離故土,遠嫁到錫林郭勒。
春來秋往,蟬鳴鳥唱,風聲雨聲伴著河流的水聲,激蕩悠長。久別故鄉的諾恩吉雅遏制不住思鄉的情感,曾無數次地爬上高聳的山峰,遙望著東方,呼喚親人,呼喚故鄉…… 《諾恩吉雅》之歌,是民間根據這一史實創作出來的,最初始傳於奈曼旗老哈河一帶,後廣為流傳於內蒙古草原。諾恩吉雅是草原民族聖潔樸實美麗的化身,諾恩吉雅的故事因而被人們用沉浸著思念優美抒情的曲調進行傳頌,從古至今。)
武自然簡介:著名詩人、記者、現任《經濟日報》駐天津記者站站長、中央駐天津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長。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在《詩刊》、《詩探索》、《草原》、《黃河》、《山西文學》、《光明日報》、《文藝報》等雜誌和報紙發表詩歌五百餘首。《非習慣性死亡》等詩,在全國獲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由香港南洋出版社出版詩集《流淚的紅櫻桃》。2016年6月由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新聞作品集《渤海灣畔潮頭立》。2017年,《自然的詩》出版上市引起轟動,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當代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傾情推薦語:「武自然,以記者之筆記錄著偉大的時代步伐,將詩歌的韻律與時代的脈搏合拍,一管筆中噴射兩樣文採,俯首拾來皆為詩,可謂典型的當代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