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2021-01-21 茂茂趣味段子

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力最強盛的王朝之一,也是封建社會歷史上經濟、文化、政治迅速發展時期。所以在國家形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唐詩在當時社會也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唐朝就是「詩歌國度」,唐詩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對我國文化和歷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提起唐詩我們就會想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以及「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可見唐朝詩人的知識水平和能力,對唐詩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並使唐代的詩歌文化發展、繁榮,並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唐詩的發展盛興離不開唐朝是比較開放的國家政策。由於多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唐朝詩人思想更開放眼界更為寬廣,才可以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而唐朝的開放更表現在解放女子思想束縛。我們都知道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子作為男子的附屬物,沒有思想和行為的自由。

而在唐朝女子不但可以外出活動,還可以自由經商、選擇配偶、學習文化,有能力的女子甚至可以參政。因此在唐朝建國的二百九十年間,先後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在唐朝詩壇上綻放獨特的光芒。

唐朝詩壇「女中豪傑」李治

李治生於公元730年字季蘭,是一位典型的江南美女。從小聰明伶俐7歲時開始識文斷字,並先後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然而李治早年所寫的一首「薔薇詩」,卻改變了她命運的轉折點。這首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但是李治的父親卻將「架卻」錯認成「嫁卻」,於是將其送入玉真觀當了道士。

1、李治一生坎坷卻豪邁瀟灑

李治雖然是蕙質蘭心的美女,卻由於早年寫的詩篇被稱作「有失婦德」,成為最聰明最漂亮的道士。唐朝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即使是道士在行為和言談上也沒有太多規矩。在玉真觀生活的日子讓李治更加醉心於詩歌,經常和當時有名的文人墨客結交詩詞造詣更盛一步。

李治從小識字喜歡通過寫詩表達情感,長得清麗秀美還善於彈唱,在當時也曾紅極一時。她所在的道觀每天都有文人慕名而來,因此她的粉絲也越來越多,並逐漸成為社交「名人」,在唐朝的詩壇上也佔據一席之地。

2、李治的詩展現出對愛情的無奈

自古男子都希望能夠橫刀跨馬,一展自己偉大的理想和抱負,而女子則更側重男女情愛。李治雖然早年就入了道觀,但是卻沒能阻止人間情愛。她曾有過三次戀愛經歷,曾經的相知和無情的拋棄,讓她一直在愛情的漩渦中痛苦掙扎,至死也沒能放下一個「情」字。

李治在《相思怨》中寫道:「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用極為簡潔的詞語表達相思之苦,既有求而不得的苦悶,又有對心愛男子的期盼與思念,萬種柔情化作一曲相思淚。

萬種風氣千般才氣的女文學家薛濤

古代女子能夠吟詩作畫學習音律彈奏,和其所在的家庭環境、生活背景有著直接的聯繫。唐代著名的女詩人薛濤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親知識淵博受家庭環境影響,薛濤從小就喜歡讀書和寫詩。八九歲就曾寫過「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等優美詩句,也為後世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1、官家小姐淪為官妓的落差和無奈

薛濤雖然出生於官宦家庭,但不幸在14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窘迫甚至食不果腹。薛濤便憑藉自己的容貌和才華,加入樂籍並成為一名官妓。身份的強大落差給薛濤帶來的痛苦可想而知。然而今天的生活卻讓薛濤更加高傲冷豔堅強不屈。

身在娛風月場所的薛濤可謂如魚得水,與她過從甚密者皆為達官貴人或詩人才子。當時薛濤還和許多著名的詩人有密切來往,這也使薛濤的詩詞水平更上一層樓。她一生曾做過500多首詩,流傳至今的也有百餘首。

2、薛濤的詩風格獨特「大氣磅礴」

薛濤所寫的詩歌雖題材不同但多以婉含蓄為詩風。其代表作品《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借用以景抒情的手法,通過對秋景的描寫,烘託出內心悲涼的氣氛,讓讀者讀詩之後皆可感同身受。精煉的詩句生動的表達與友人離別的痛苦及不舍。

薛濤所寫的詩篇大都沉穩大氣,頗有男子之風。《題竹郎廟》也是薛濤的代表作之一,「竹郎廟前多古木,夕陽沉沉山更綠。何處江村有笛聲?聲聲儘是迎郎曲。」主要描寫民間風情,語句大氣磅礴簡短易懂,也為後人稱之為詩壇上的佳作。

3、薛濤的愛情和無奈的人生經歷

薛濤曾經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而相戀的對象就是當時著名詩人詩人元稹,與元稹相戀之後薛濤的情感如飛蛾撲火一般一發不可收拾,希望此生能與人生白頭偕老。《池上雙鳥》一詩就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和期待:「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然而僅僅存在於幾個月的情愛,最終還是殘酷的現實所擊垮。這首詩不僅表了想與元稹雙宿雙棲的熱烈情感,而且也通過比喻的寫作手法,將古代人的戀愛觀表達得淋漓盡致。

薛濤的愛情以失敗而告終,主要是兩個人的年齡懸殊,而薛濤又是風塵女子。對一個用理智來談戀愛的風流才子而言,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婚姻對象。失戀後的薛濤坦然接受現實,從此脫下紅裙換上道袍,遠離紅塵的繁華喧囂,一個人走向了坦然而寧靜的淨土。

女詩人中的「詩聖」於—魚玄機

魚玄機是唐代女詩人中的「詩聖」,可見其文採不同凡響。魚玄機是晚唐時期的女詩人,字幼微一字蕙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幾歲便開始學習繪畫和寫詩,其天資聰穎、蕙質蘭心,生平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好的詩作。

1、魚玄機的一生令人惋惜和感嘆

魚玄機的一生可以說為情愛所困,我們每個人要對愛情執著熱衷,但是也應該有自己的底線。很多古代在文壇上比較出名的女詩人、女詞人,大多敗在「情」字上魚玄機也不例外。花季少女對愛情有太多的遐想,十五歲便不顧一切的愛上李億並成為他的妾室。後因為其夫人妒忌無奈入道以求心靜。

2、魚玄機留下的詩篇較多,皆為佳作

魚玄機在13歲時就能以詩怡情,被人們稱作為神童。後來和名滿精華的著名詩人溫庭筠交往密切,並在其引導下寫下了多篇詩作。《闕賦得江邊柳》就是其中一首,以景抒情、意境優美、婉約卻不失大氣。

「翠色連荒岸,煙姿入遠樓。影鋪秋水面,花落釣人頭。根老藏魚窟,枝低系客舟。蕭蕭風雨夜,驚夢復添愁。」這首詩既有實景描寫也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當置身於詩境之中時,仿佛又可以體會到別樣風情。

魚玄機留存下來的作品大概有49首,讓女子的視頻多為溫婉多情,《江陵愁望寄子安》就是魚玄機後期的作品,通過詩句表達作者對晴朗的思念,「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女詩人所寫的情詩比較多,但是大多都包含哀怨和悲情。《贈鄰女》一詩中就寫出了詩人魚玄機的溫婉多情的特質:「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即是對鄰家女的慨嘆和勸導,同時又是自身悲慘經歷的表現。其中「亦以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流傳至今,並成為膾炙人口的愛情佳話。

詩壇上的「百靈鳥」歌伶劉採春

「唐詩」經歷了初唐的發展,到了中唐時期已經達到詩歌發展的頂峰。詩人們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理想,隨著唐朝經濟逐步發展,人們對詩歌的熱愛更加強烈,詩歌的主題開始更貼近生活,內容更加生動和實際。

自古女子無才便是德,雖然唐代女子思想相對開放,對女子的束縛並不是很嚴格。然而女子想要成名成家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需要比較前衛的思想和高出他人的毅力。被稱為

「女中歌伶」劉採春,就以其獨特的詩歌風格和文採,在眾多女詩人中獨佔鰲頭。

1、劉採春詩歌發展的淵源

劉採春、魚玄機、薛濤、李治並稱為「唐代四大才女」。而與其他三位不同的是劉彩春的特長並不是寫詩,劉採春主要以歌唱詩詞出名。比較喜歡唱古代軍旅類的戲曲,在歌唱的時候又加入形象的表演。語調時而詼諧幽默、時而大氣磅礴,以女子的聲音來講述參軍的故事,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2、劉採春的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

劉採春經常翻唱民歌也經常自己編撰詩歌在民間傳唱,其詩歌內容簡單、通俗易懂。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囉嗊曲》其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簡單語句表達作者的怨恨和思念之情。

《囉嗊曲》其二:「莫作商人婦,金錢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表現傷人婦的孤獨和落寞,每每希望丈夫早日歸來與之團聚,最後也只能失望而歸,生動的表達當時的社會現實,很多商人長期在外經商,夫妻聚少離多已成為普遍現象。

劉採春唱曲兒比較接近生活,這也是其作品在當時紅極一時的主要原因。可以說劉彩春是唐朝的一名「通俗歌手」,擅長捕捉人內心的微妙感情。劉採春的丈夫、女兒都是當時的職業歌手,並在江浙一帶深受人們的喜愛。劉採春也是四大才女中,唯一一個沒有入道門的女子。

結 語

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響有才氣、讀書較多的女子並不多。然而很多女子由於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飽讀詩書。由於有了獨特的思想讓很多女子,想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愛情。後人也曾有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感嘆。

筆者認為愛情是裝點生活的花朵,並不能成為生活的全部。但一個人的理智完全被情愛所取代,很可能成為感情的犧牲品。面對愛情也要有理智的思想和全心的付出,熱戀中的女子也要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空間,感情才能擁有完美的結局。

【參考文獻】

馬麗《論唐代女詩人薛濤詩歌的主題內容及文學影響》

王吳軍《才女也是小女人》

李英凡《論薛濤對唐詩創新意識的貢獻》

倪兒《往事已成追憶:民國四大才女的風華絕代》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人於鵠十首詩,《巴女謠》和《江南曲》流傳最廣,堪稱精品
    據記載,於鵠是唐代宗李豫年間的詩人,現存詩歌不到百首,據說在他三十歲的時候還默默無聞,後來過起隱居的生活,遠離世事,每日悠哉悠哉,過得非常安逸。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於鵠的詩還是有一定的魅力。他的詩清雅自然,精於刻畫,形神具備,題材多樣,獨具匠心,意欲深刻。在寫作手法上,於鵠精於描摹,善狀風景,平白如畫,也是難得的佳品。
  • 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除此之外,詩歌不是散文,不能一味地敘事和說理,必須採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意象,才能打動讀者,從而在不知不覺間被作品感染。晚唐有一位才子就非常善於寫詩,下面介紹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山水田園詩」多以描寫,山水田園風光以及隱逸生活為主題。這類詩歌的主要風格就是閒適自然。
  •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的明清時代產生過更多的女詩人
    當時也編過一些女性作品的集子像《婦人集》等,但沒能流傳下來。 還有不少連名字都沒有留下來的女作家 周錫山(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唐詩繁榮,是中國詩歌創作的一座高峰,湧現出大批優秀的詩人,女性詩人也有所崛起。
  • 唐代詩人個個文武雙全,他們居然都當過「警察局長」
    因此隋唐時期,有不少有政治理想的文人都曾經擔任過縣尉這一官職,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大詩人,像盧照鄰、杜審言、高適、王昌齡、白居易、李商隱這些人都曾經是地方上的「警察局長」。那麼他們在擔任縣尉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呢?從他們的詩歌來看,當時縣尉的地位似乎很不理想。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唐代詩人別稱由來
    唐代是中華傳統文化最繁榮的時期之一,唐詩就是這個時代閃亮的明珠。詩人作為這個時代的主人公,為我們貢獻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不同詩人風格區別很大,產生了各具特色的別稱。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下吧。1.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作品有《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心系蒼生、心懷國事,他的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在寫作技巧上,他講求鍊字鍊句,語言精煉,格律嚴謹,對唐詩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最後一首最為霸氣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 家族與詩歌
    姓氏之學盛於唐,唐人擁有濃鬱的氏族情結,重視姓氏排名,唐太宗甚至還因姓氏排名與舊家大族產生過矛盾,編撰氏族譜的人因為最高統治者的幹預而妥協,才有了著名的「五姓七家」之說。唐人濃鬱的氏族情結表現在強調族屬,重視氏族婚姻,如薛元超人生三恨之一就是「不得娶五姓女」。氏族文化在唐代有大規模發展,其主要表現:一是大規模編輯譜牒,如《氏族志》《大唐姓系錄》《姓纂》等;二是唐代重視士族教育,家學發展很快。
  • ...詩歌周·論壇丨詩人施施然:在詩歌中,迎接終將戰勝疫情的那一天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分會副會長、詩人老房子,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安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
  • 詩人艾青:詩歌中寫愛情,生活中的情感同樣豐富多彩
    詩人艾青:詩歌中寫愛情,生活中的情感同樣豐富多彩文/老張在路上>艾青,現代文學家、詩人。他的詩歌作品,被選入中學和大學教材,是新時期代表性詩人之一。1910年艾青出生於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畈田蔣村的一個封建家庭。自幼由一位貧苦農婦養育到5歲。這個少年經歷成就了他1933年發表的名詩《大堰河——我的保姆》。1979年後,重新煥發寫作熱情。
  • 詩歌的韻腳一般都在這裡
    我們閱讀詩詞,可以發現,幾乎每首詩都有一個韻腳,從最早期的古體詩《詩經》開始到近體詩幾乎都能找到詩的韻腳,詩有韻腳讓人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韻是一首詩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中使用韻,我們叫做押韻,也可稱為協韻或者叶韻(葉通協)。
  • 詩人30年寫100萬字最長單體詩 出書重約5斤
    詩人30年寫100萬字最長單體詩 出書重約5斤   四大名著中《紅樓夢》73萬字、《三國演義》80萬字、《西遊記》86萬字、《水滸傳》96萬字,而資陽一位詩人,30年寫出了7.8萬行的詩歌,字數達到100萬,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都多。
  • 騎馬與騎驢——唐代詩人與宋代詞人的審美選擇
    驢是中國古代詩人喜愛的坐騎, 中國文學史上以騎驢著稱的詩人很多。僅在唐代就有李白、杜甫、孟浩然、賈島、李賀等等。唐代詩人李純甫有一首《灞陵風雪》詩云:"蹇驢駝著盡詩仙, 短策長鞭似有緣。政在灞陵風雪裡,管是襄陽孟浩然。"此詩寫成之後,中國文化史上逐步形成了詩人騎驢的意蘊。
  • 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鄉愁》外的真實詩人,在詩歌中品味人生
    余光中先生的這首《絕色》,是我很喜歡的一首詩歌。大概先入為主的觀念,總是容易讓人產生固有印象。記得,在沒讀到這首詩歌之前,我對余光中先生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首學生時代的《鄉愁》裡。後來,才發現余光中先生不僅本身是個幽默風趣的人,在文學方面也有著令人矚目的成就。用他的文章《析論我的四度空間》裡的話講,即「我一生經營四大文類:詩、散文、評論、翻譯,迄今寫作不輟。」
  • 唐代詩人李益:多情詩人薄倖郎,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在詩壇,有一個人因為「薄倖」被載入了史冊,甚至蓋過了他詩人的身份,他就是中唐詩人,李益。蔣防《霍小玉傳》和湯顯祖的《紫釵記》都是以李益的故事為原型創造出的文學傑作,果然,來源於真實生活的藝術很受大眾喜歡。
  • 收到才女的肉麻求愛詩,唐代高僧回她20字,滴水不漏令人拍案叫絕
    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高僧名叫皎然,皎然是唐代名僧,先祖為大詩人謝靈運。皎然是我國茶文化之父,茶道的創始人,同時也寫得一手好詩,世稱「江東名僧」。這樣的一位才子僧人,自然少不了女子愛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被稱「唐代四大女詩人」的李冶。李冶從小叛逆卻詩名很大,當年她在山上修道,與皎然相識後便一見鍾情,而後更是對皎然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 評讀詩人余光中詩歌《等你,在雨中》
    評讀詩人余光中詩歌《等你,在雨中》 2019-11-28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人品與才華不成正比,這些詩人品行有虧,寫的詩卻擲地有聲
    下面這些詩人就是詩寫得好,做人卻屬實差勁。1-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初唐時期最有名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宋之問的詩才成就很高,人品卻不敢恭維,最為人唾棄的便是"因詩殺人"。
  • 稱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女詩人餘秀華最近因1首情慾詩引發爭議
    餘秀華新詩引發爭議聲稱「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女詩人餘秀華,給歌手李健寫了4首情詩之後,最近再因1首情慾詩引發了爭議。不喜歡她的網友給她冠上「最會罵人的詩人」,喜歡她的網友認為她的每一首情詩都是現代詩中的精品。為什麼那麼多人罵餘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