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於鵠十首詩,《巴女謠》和《江南曲》流傳最廣,堪稱精品

2021-01-08 刺蝟讀書

中唐詩人於鵠,這個名字想必喜歡讀詩的朋友也非常陌生吧。歷史上對他的信息記載並不多,生平也不詳。名氣雖小,但詩清新生動,秀麗誘人,相信你讀完一定會喜歡上於鵠的詩。

據記載,於鵠是唐代宗李豫年間的詩人,現存詩歌不到百首,據說在他三十歲的時候還默默無聞,後來過起隱居的生活,遠離世事,每日悠哉悠哉,過得非常安逸。

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於鵠的詩還是有一定的魅力。他的詩清雅自然,精於刻畫,形神具備,題材多樣,獨具匠心,意欲深刻。在寫作手法上,於鵠精於描摹,善狀風景,平白如畫,也是難得的佳品。

在他存世數十首詩歌中,《巴女謠》和《江南曲》是流傳度最廣的兩首詩。《巴女謠》是採用民謠體創作而成的,別致之處在於細節的描寫,以平易清新的筆觸,描繪出一幅恬靜閒雅的巴女放牛圖。亮點在于于鵠將人物動作神態描寫得非常生動,襯託出人物無限的情思。

《巴女謠》朗朗上口,是於鵠一首充滿生活情趣的詩,藉助質樸的民族風情,用秀麗的辭藻描繪出一個活靈活現的生活場景,讓人置身於其中好似親眼所見,是於鵠別具一格、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另外,這首詩還有一處非常絕妙之處,幾個虛詞作為畫龍點睛之筆,抓住人物細節刻畫人物心理狀態,是當時罕見的一種寫法。

同樣,《江南曲》也是於鵠最為著名的一首詩。這首詩是一首七言絕句,是寫閨情的,藉助民歌體裁,充分描繪出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讓人不禁遐想。這一題材的詩歌非常多,但在於鵠筆下不落俗套,別具一格。

除以上兩首詩歌之外,於鵠還創作很多描寫隱逸生活題材的詩,每一首品讀後,都讓人產生對閒情生活的嚮往之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於鵠的十首詩歌,讀完之後,你是否喜歡上了這位名氣一般,詩歌寫得卻非常唯美的詩人呢?

江南曲

[唐] 於鵠

偶向江邊採白蘋,

還隨女伴賽江神。

眾中不敢分明語,

暗擲金錢卜遠人。

巴女謠

[唐] 於鵠

巴女騎牛唱竹枝,

藕絲菱葉傍江時。

不愁日暮還家錯,

記得芭蕉出槿籬。

尋李逸人舊居

[唐] 於鵠

舊隱松林下,衝泉入兩涯。

琴書隨弟子,雞犬在鄰家。

茅屋長黃菌,槿籬生白花。

幽墳無處訪,恐是入煙霞。

哭劉夫子

[唐] 於鵠

近問南州客,雲亡已數春。

痛心曾受業,追服恨無親。

孀婦歸鄉裡,書齋屬四鄰。

不知經亂後,奠祭有何人。

尋李暹

[唐] 於鵠

任性常多出,人來得見稀。

市樓逢酒住,野寺送僧歸。

簷下懸秋葉,籬頭曬褐衣。

門前南北路,誰肯入柴扉。

贈王道者

[唐] 於鵠

去尋長不出,門似絕人行。

床下石苔滿,屋頭秋草生。

學琴寒月短,寫易晚窗明。

唯到黃昏後,溪中聞磬聲。

過張老園林

[唐] 於鵠

身老無修飾,頭巾用白紗。

開門朝掃徑,輦水夜澆花。

藥氣聞深巷,桐陰到數家。

不愁還酒債,腰下有丹砂。

哭王都護

[唐] 於鵠

老將明王識,臨終拜上公。

告哀鄉路遠,助葬戍城空。

素幔朱門裡,銘旌秋巷中。

史官如不濫,獨傳說英雄。

長安遊

[唐] 於鵠

久臥長安春復秋,五侯長樂客長愁。

繡簾朱轂逢花住,錦幨銀珂觸雨遊。

何處少年吹玉笛,誰家鸚鵡語紅樓。

年年只是看他貴,不及南山任白頭。

醉後寄山中友人

[唐] 於鵠

昨日山家春酒濃,野人相勸久從容。

獨憶卸冠眠細草,不知誰送出深松。

都忘醉後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恐笑龍鍾。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力最強盛的王朝之一,也是封建社會歷史上經濟、文化、政治迅速發展時期。所以在國家形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唐詩在當時社會也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唐朝就是「詩歌國度」,唐詩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對我國文化和歷史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 詩人一生留下6首詩,其中一首流傳廣泛,小學生必背,寫透了人生
    文/青山綠水詩人一生留下6首詩,其中一首流傳廣泛,小學生必背,寫透了人生唐朝可以說是古詩最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出的詩人幾乎都是名垂千古的。有豪放不羈的李白,心系蒼生的杜甫。有一種詩派以寫實為主,但關注度可能比其他類型的詩要低一些。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詠蟬三絕」榜上有名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最後一首最為霸氣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首詞堪稱千古絕唱,讓人們津津樂道。
  • 稱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女詩人餘秀華最近因1首情慾詩引發爭議
    餘秀華新詩引發爭議聲稱「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女詩人餘秀華,給歌手李健寫了4首情詩之後,最近再因1首情慾詩引發了爭議。不喜歡她的網友給她冠上「最會罵人的詩人」,喜歡她的網友認為她的每一首情詩都是現代詩中的精品。為什麼那麼多人罵餘秀華?
  • 唐代一著名詩人少時寫下兩首詩,其中一句成為惜時名言,人盡皆知
    明代有一本收錄古代佳句,包括古代流傳的各種格言、諺語等集錦的書籍叫《增廣賢文》,成書不晚於明代萬曆年間。該書作者不詳,只知道,到清代同治年間有個儒生周希陶對該書進行過重訂,後流傳至今如今現存之模樣,全名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 色藝俱佳,舞如飄雪:唐代詩人筆下的胡姬與胡舞
    詩中綠色的錦質顯然是飲酒文人雅士的刻意裝飾。「春雨花落」與其說是時令的小小挫節,毋寧說是飲者想到美豔胡姬,至此下馬的最好藉口。李白這兩首胡姬詩的情境不太相同,一首是在朗朗笑聲中策馬而去,另一首是在春風細雨中揮鞭騎來。但詩中胡姬對飲酒客的吸引力卻毫無二致,早已為時人構成一幅幻想中浪漫美麗的圖景。
  • 描寫喝酒的3首唐詩,酒與詩相得益彰,千年來讓人們拍案叫絕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欣賞表達酒文化的3副對聯,酒香與文採齊飛,真是韻味十足,千年來讓人們拍案叫絕。第1首,《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酒這樣東西,堪稱百搭。人們失意的時候喝酒,得意的時候喝酒,聚會的時候喝酒,離別的時候也喝酒。這一首《送元二使安西》,寫的就是離別情,詩人喝的就是離別酒。
  • 古箏在歷代流傳中有多少別稱雅號?
    以演奏技法而言的掐箏、彈箏;以放置形態命名的橫箏、臥箏;以形制大小為號的長離、鴻箏;以局部質料而論的簧篥、雕桐;以飾物綴名的玉箏、鈿箏、銀箏、錦箏、雲和箏、玳瑁箏;以音色和表現力起名的鳴箏、清箏和哀箏,此外還有隨彈者性情而呼出的故箏、寶箏、素箏、掬箏、綠雲垂和仁智之器等。在唐代詩人筆下,古箏藝術被淋漓盡致地描寫出來,成為古箏史上輝煌的一頁。
  • 蘇軾最「俗」的一首詩,卻寫出一個最雅的千古名句,堪稱誇人典範
    《水調歌頭》中,他把酒問青天,終於想出了最強勸慰語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浣溪沙》中,他遊清泉寺,寫出了最濃雞湯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定風波》中,他風雨中獨行,道出了最霸氣鼓勵語之「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蘇軾加一篇安慰世人之作,這是他最仗義的一首詩,為了鼓勵即將要參加科考的落魄友人,他可謂煞費苦心。
  • 中國古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十大才女,誰堪稱才貌雙全?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千古留名的十大才女誰最才貌雙全?一、卓文君: 漢代才女, 善鼓琴,貌美如花。家中富貴的卓文君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並且夫唱婦隨,當壚賣酒,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卓文君有不少佳作,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 作者寂寂無名,這首詩卻流傳千古,綿綿情意,噴湧而出
    唐代詩人張泌表達懷遠寄人,「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賈島懷念好友,「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還有更多的詩人也是委婉地展現自己內心的複雜思緒,同時象徵、比興、以及諧音的手法也在這些詩歌中經常出現。下面介紹的作者寂寂無名,這首詩卻流傳千古,綿綿情意,噴湧而出。
  • 高適豪邁豁達的兩首送別詩,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再加上詩人們多愁善感,甚至天涯一別,永無相見,更加惆悵了。唐代產生了大量的送別詩,所有的詩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寫過送別這一內容。由於送別的時候產生的是真情實感,再加上詩人們的惺惺相惜,所以送別詩容易出精品。
  • 詩人只活了26歲,卻如流星閃耀著光芒,這首詩熱情奔放,胸懷坦蕩
    人生苦短,在紅塵中奔走,經常會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最有價值。蘇軾虛懷若谷,雖然從不誇耀自己,卻得到眾星捧月的尊重;劉禹錫自信果敢,遇事沉著,面對狂風暴雨也鎮定自若。唐代詩人王勃生命定格在26歲,一曲《滕王閣序》卻千年流傳。
  • 唐朝冷門詩人冷門詩,短短四句,美得令人嚮往
    司空曙,字文明,唐代詩人,與盧綸、錢起等人同為「大曆十才子」。司空曙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宿》)「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雲陽館與韓紳宿別》)等名句流傳。今天分享的這首詩,雖然冷門,但寫得很美,語句近乎淺白,意境靜謐優美。
  • 唐朝女道士飽受相思之苦,無聊時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成千古名篇
    其中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道士,人們都把她稱作是「女中詩豪」,同時她也是詩人劉長卿的好朋友。她能夠被冠上詩豪的名號,文學造詣自然不會低。這位女道士名叫李治,是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歷史上關於她性格舉止的有趣記載也很多,可以說是一位很有話題性的人物。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孟浩然撰寫的這首「五言」長詩,不僅寫出了他的隱逸情懷,同時也為他成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第一人埋下了伏筆。1.詩歌成就可堪「王孟」孟浩然在不斷出遊的過程中不僅廣結天下好友,而且還與當時的一些大詩人成為「詩友」。這其中就包括同樣以山水田園詩歌聞名的王維,雖然相比較於王維來說,孟浩然的詩歌稍有遜色,但其清淡自然的詩風在盛唐時期也獨樹一幟。
  • 賞詩賞鳥:集優雅和天生麗質於一身的鷺鷥,堪稱水中仙子!
    他的詩中也能看出來:蒼茫沙嘴鷺鷥眠,片水無痕浸碧天。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的林逋的《詠秋江》一詩,堪稱是吟詠蘆花的千古絕唱。詩裡描繪了一幅靜謐的秋江景色。詩中遣詞用字極為平易簡淡,狀物抒情活潑生動。它出現在「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豔冶」的宋初,當時西崑體大行其道 ,直到梅堯臣和歐陽修才讓宋詩改變了西崑體的弊病,但是做為宋初的詩人有此作尤為難得,也傳達了詩人高潔不俗的精神情趣。06、俞紫芝的詩修潔豐整,意境高遠,氣質不凡。水村閒望 畫橈兩兩枕汀沙,隔岸煙蕪一望賒。翡翠閒居眠藕葉,鷺鷥別業在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