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一著名詩人少時寫下兩首詩,其中一句成為惜時名言,人盡皆知

2021-01-10 悔昔道來

明代有一本收錄古代佳句,包括古代流傳的各種格言、諺語等集錦的書籍叫《增廣賢文》,成書不晚於明代萬曆年間。該書作者不詳,只知道,到清代同治年間有個儒生周希陶對該書進行過重訂,後流傳至今如今現存之模樣,全名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書中有一句勸世人珍惜時光,不可虛度年華的俗語為天下人所熟知,那便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意思是說一寸光陰和一寸長的黃金是一樣昂貴的,但是一寸長的黃金卻難以買到一寸光陰,換句話說時光無價,失不再來,需當珍惜。

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追本溯源,如此至理名言佳句,又是出自何人之手呢?且聽筆者悔昔繼續道來:該句出自唐末五代十國的著名詩人王貞白之手。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王貞白(公元875年—公元958年),字有道,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人。王貞白早年於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讀書,其聰慧非常,讀書專心,刻苦異常。求學期間,王貞白深知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和有效地利用時間,某日有感而發寫下《白鹿洞》兩首詩。其中一首寫道:「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雖然後來元代有一位名叫同恕(1254一1331)教育家在其《送陳嘉會》詩中也寫道:「盡歡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王貞白寫下「一寸光陰一寸金」之語遠遠早於同恕所寫的「一寸光陰一寸金」之語,足足早了400年之久,故而王貞白所著的《白鹿洞》詩,才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最早來源,也就是說是最早的出處。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王貞白學有所成,離開了白鹿洞,於唐乾寧二年(895)進士及第,於七年後被朝廷授予校書郎之職,任職期間他還隨軍出過塞,參加過多次抵禦外敵的邊疆戰役,同時,戰事之餘寫下了許多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邊塞詩佳作。

數年之後,唐末朝廷汙濁、腐敗,王貞白心灰意冷,趁唐昭宗赴岐山狩獵之時,歸隱返鄉著書教學,遠離是非之地。王貞白常與羅隱、方幹、貫休等名士同遊唱和,號稱「江西四大詩人」。王貞白的著作有《靈溪集》,該書收錄王貞白自選的詩作300篇以及文、賦、自序等,而在《全唐詩》中收錄王貞白的詩僅1卷共73首(包括「補遺」)(文:悔昔道來)

相關焦點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最後一首最為霸氣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 唐朝有一「懶」詩人,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卻冠絕全唐
    隨著道家思想的影響,道教詩歌興起,偉大詩人層出不窮,形成了空前的文化氛圍。一. 唐朝孕育了詩歌提到唐朝,人們可能第一時間想到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可能想到萬家燈火,百姓和樂的長安,還有可能想到的就是文化的高度繁榮,也就是詩歌的發展。唐代是孕育詩歌的懷抱,在這個一千多年前的朝代,詩歌發展到一個全盛時期,不僅是傑出詩人層出不窮,偉大的詩作更是傳唱至今。
  • 唐代最著名的六首詠物詩,「詠蟬三絕」榜上有名
    唐代,是詩歌發展最繁榮的時期,唐詩,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在那個時期,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全唐詩》收錄詩歌五萬餘首)。據統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可見唐詩中存在著不少詠物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唐代最著名的幾首詠物詩。
  • 唐朝人品最差的詩人,寫下這首著名的詩,最後兩句讓人心碎
    這一描述用在宋之問的詩同樣適用。他的詩兼宮廷的典雅華麗與山川旅行的清新自然,只不過他行走山川不是自願而已,而是迫不得已。宋之問本來擅長寫和制、應制類型的詩,再加上他喜歡阿諛奉承,他靠著阿諛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兄弟倆而上位的,因此,在武則天執政的時候,他還是很瀟灑的。
  • 唐代詩人李益:多情詩人薄倖郎,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作為一個邊塞詩的代表詩人,他沒有高適、岑參有名,但同樣有自己的特點,他的邊塞詩與高適、岑參等人一味的雄渾有力,蒼勁沉鬱不同,他更關注大場景大事件下渺小個體的一己感受,更關懷特定境況下的人性與溫度,因而他的邊塞詩在寫下慷慨悲壯的時候,也寫下了感傷柔情。精選李益詩作品賞析:1、《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人不出名詩出名:詩人名字都沒留下,卻寫出勸人惜時的千古名篇!
    從政當個清官也可以千古流芳,當個貪官遺臭萬年,但是從政的門檻太高了,要有背景,還要考試,當詩人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唐宋,詩詞就是那個時代的魂,是個人都能寫兩首詩,一不小心寫出精彩的句子,名字就留下來了。歷史上很多詩人都是這樣,一生流傳下來的詩詞可能就一兩首,數量雖少但架不住質量高啊,我們來細數一下那些憑藉一首絕妙詩詞流傳千古的詩人。
  • 詩人一生留下6首詩,其中一首流傳廣泛,小學生必背,寫透了人生
    文/青山綠水詩人一生留下6首詩,其中一首流傳廣泛,小學生必背,寫透了人生唐朝可以說是古詩最鼎盛的時期,這一時期出的詩人幾乎都是名垂千古的。有豪放不羈的李白,心系蒼生的杜甫。有一種詩派以寫實為主,但關注度可能比其他類型的詩要低一些。
  • 八位詩人,一人一首成名作
    王灣是洛陽人,作為開元初期的詩人,王灣在《全唐詩》中僅存詩10首,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其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讚賞,並親自書寫懸掛於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範。詩中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積極向上的藝術魅力,全詩用筆自然,寫景鮮明,情感真切,極富韻致,歷來廣為傳誦。
  • 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身在娛風月場所的薛濤可謂如魚得水,與她過從甚密者皆為達官貴人或詩人才子。當時薛濤還和許多著名的詩人有密切來往,這也使薛濤的詩詞水平更上一層樓。她一生曾做過500多首詩,流傳至今的也有百餘首。2、薛濤的詩風格獨特「大氣磅礴」薛濤所寫的詩歌雖題材不同但多以婉含蓄為詩風。其代表作品《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 高適豪邁豁達的兩首送別詩,一般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再加上詩人們多愁善感,甚至天涯一別,永無相見,更加惆悵了。唐代產生了大量的送別詩,所有的詩人無一例外全部都寫過送別這一內容。由於送別的時候產生的是真情實感,再加上詩人們的惺惺相惜,所以送別詩容易出精品。
  • 古代最著名的十首惜時詩: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呵
    古代最著名的十首惜時詩:歲月不待人呵生年不滿百,難免要感慨時光飛逝。然而感慨歸感慨,珍惜時間,讓生命活出精彩,卻是古代詩人們的共識。以下十首著名的惜時詩,是有名的詩人或佚名的詩人,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感受,運用不同的比擬,來提醒人們:時光珍貴,去而不返,應當時不我待,及時努力。(1)雜詩(晉)陶淵明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 蘇軾「洞房」時寫下一首詩,不料卻成為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詩歌可以說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載體,在我國古代有很多人,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尤其是在唐宋時期,出現過很多有名的詩人。我國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是因為我國具有悠久的文化傳承,詩歌便是其中之一,無論是那種詩歌都會傳誦千古。
  • 詩人們喝醉酒後,往往能寫下千古名篇?李白、李清照表示的確可以
    這首詩的境界實在是太高,不得不佩服曹操就是個全才。這個時候的曹操很高興啊,一邊喝著杜康酒,一邊唱著自己剛寫下的詩句。而且他還表達了自己對前程的願望,他就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周公,可以輔佐明君,讓天下歸於一統。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得出,曹操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就算是喝醉了,這哥們都不說真心話,他是要做周公嗎?他分明是要做周文王好不好!
  • 唐代詩人於鵠十首詩,《巴女謠》和《江南曲》流傳最廣,堪稱精品
    中唐詩人於鵠,這個名字想必喜歡讀詩的朋友也非常陌生吧。歷史上對他的信息記載並不多,生平也不詳。名氣雖小,但詩清新生動,秀麗誘人,相信你讀完一定會喜歡上於鵠的詩。據記載,於鵠是唐代宗李豫年間的詩人,現存詩歌不到百首,據說在他三十歲的時候還默默無聞,後來過起隱居的生活,遠離世事,每日悠哉悠哉,過得非常安逸。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於鵠的詩還是有一定的魅力。他的詩清雅自然,精於刻畫,形神具備,題材多樣,獨具匠心,意欲深刻。在寫作手法上,於鵠精於描摹,善狀風景,平白如畫,也是難得的佳品。
  • 人品與才華不成正比,這些詩人品行有虧,寫的詩卻擲地有聲
    羅斯福曾說過:「有學問而無品德,如一惡漢;有道德而無學問,如一鄙夫」。餘華也說:「個性最好和才華成正比 不然社會早把你幹掉了」。下面這些詩人就是詩寫得好,做人卻屬實差勁。1-渡漢江唐代: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初唐時期最有名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
  • 唐代一位知名度不高的詩人寫下一首詞,諷刺辛辣入骨三分!
    古代很多詩人都有著愛憎分明的情懷,他們對一切假惡醜現象恨之入骨。於是他們便以筆為刀,對這些厭惡的人和事極盡諷刺,讀後讓人扼腕深思。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著名的諷刺詩:官倉鼠唐代:曹鄴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這首詩名為官倉鼠,官倉指的是官府的糧倉,官倉鼠就是躲在官府糧倉裡的老鼠。
  • 既悲涼,又豪放,醉酒後的杜甫寫下一首詩,讓人心疼,更讓人欽佩
    杜甫是我國唐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他生活在唐朝最為動蕩不安的時代,經歷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前,杜甫在仕途上很不得意,安史之亂後,給唐王朝和當時的百姓帶來了空前沉重的災難,也讓杜甫飽受長期流離轉徙的痛苦。
  • 騎馬與騎驢——唐代詩人與宋代詞人的審美選擇
    驢是中國古代詩人喜愛的坐騎, 中國文學史上以騎驢著稱的詩人很多。僅在唐代就有李白、杜甫、孟浩然、賈島、李賀等等。唐代詩人李純甫有一首《灞陵風雪》詩云:"蹇驢駝著盡詩仙, 短策長鞭似有緣。政在灞陵風雪裡,管是襄陽孟浩然。"此詩寫成之後,中國文化史上逐步形成了詩人騎驢的意蘊。
  • 他是唐朝著名山水詩人,一首詩境界不輸王維,入選《唐詩三百首》
    記得中國詩詞大會曾考過一道題,題目是:請根據以下線索說出一位詩人。 線索一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 線索二是:自稱「自幼好佛」。
  • 李商隱的兩首詠物詩,意境優美,言外之意不盡,耐人尋味
    唐代詩人李商隱非常善於抒寫詠物詩,經常在詩歌中抒寫自己羈旅生涯的悲苦、懷才不遇的愁悶,以及孤獨思鄉的惆悵。大家比較熟悉的名句有《落花》中的「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還有《題小松》裡的「憐君孤秀植庭中,細葉輕陰滿座風」,等等。下面這兩首詠物詩也是經典之作,意境優美,言外之意不盡,耐人尋味。柳唐代:李商隱曾逐東風拂舞筵,樂遊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