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音樂活動教案——《聲音長短》美嬰教育

2021-01-08 網易

2020-12-24 10:20:17 來源: ICEI美嬰國際早期教育

舉報

  教學設想:

  聲音的長短是通過一些音樂活動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美嬰國際教育認為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做到:音樂與律動的結合、音樂與生活實際的結合,不僅有利於音樂教學的完成,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鍛鍊兒童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兒童的音樂素質和審美能力的好辦法。

  
在教學本課時,先播放動物嬉戲的錄象,讓兒童通過看、聽、模仿他們的聲音和動作,初步感受聲音是有長有短的。在此基礎上,讓兒童進行二聲部、三聲部的組合練習,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然後讓兒童用「×— 、× 、××」這三個節奏型說話,培養兒童創造節奏的能力。最後播放一段2/4拍音樂,讓兒童用打擊樂器或肢體語言表現本歌曲中的「×— 、× 、××」。

  教學目標:
1.通過音樂活動,讓兒童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時值的不同。
2.會用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等打擊樂器,及肢體語言等方式表現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讓兒童感受、體驗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培養兒童穩定的節奏感。
4.培養兒童模仿和創造節奏的能力。

  

  美嬰奧爾夫音樂課程實操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聽一聽、仿一仿
1.課件呈現動物嬉戲的錄象。
要求:欣賞完後,讓兒童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模仿一下。
【通過欣賞兒童喜歡的各種小動物,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2.讓兒童模仿自己所看到的動物的聲音和形態。
(1)指聲表演。
(2)集體表演。
【給兒童模仿的空間,是讓他們參與學習的過程。首先,調動了兒童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讓兒童了解到各種動物發出的聲音是有長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時值】
3.整理兒童在錄像中收集到的聲音,如:
小鴨:嘎 嘎 小貓;喵 — 小狗:汪 汪汪
小雞:嘰嘰 嘰嘰 青蛙:呱 — 小羊:咩 咩……
4.兒童用不同方式表現這些聲音的節奏。比一比,誰表現的方式更多。
【在活動中,兒童的表現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聲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腳④體態律動(跳躍、跑跑、走、舞蹈動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讀譜法……】

  二、談一談、議一議、仿一仿
1.讓兒童收集並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和動作。
2.兒童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聲音和動作:
泉水:叮 咚
火車:嗚…嗚…卡嚓 卡嚓
大鐘:當 —
汽車:嘀 —
鬧鐘:嘀嗒 嘀嗒
牛 :哞 —
老鼠:吱吱 吱吱
心臟跳動:咚 咚
釘釘子:叮噹 叮噹
獅子:吼 —
小兔:蹦蹦 跳跳
【通過收集自己所熟悉的聲音或動作,並按節奏模仿出來,進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長短】
3.節奏組合表演
(1)師引導:誰能用剛才收集的火車的聲音來表演火車開來的聲音?
(2)兒童自由組合表演,教師給予指導。
(3)請表演好的兒童表演展示給大家看,並給予獎勵。
鳴笛聲‖ 嗚 嗚 ︱ 嗚 嗚 ︱ 嗚 嗚 ︱
車輪聲‖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獎勵提高了兒童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4.以小組為單位,邊聽《火車開了》邊模仿鳴笛聲和車輪聲。(可以用聲音,也可以律動)
5.兒童分小組合作表演其他聲音和動作的組合,教師指導。
(兒童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裡》,既培養了兒童穩定的節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動物園裡》,為下一節教學這首歌曲奠定了基礎。)
① 小鴨:嘎 嘎 小雞:嘰嘰 嘰嘰
② 錘子:咚 咚 釘釘子:叮噹 叮噹
……
6.教師引導兒童由二聲部逐漸過渡到三聲部:
① 小貓:喵 — 小羊:咩 咩 老鼠:吱吱 吱吱
② 大鐘:當 — 鈴聲:叮 呤 鬧鐘:嘀嗒 嘀嗒
③ 風 :呼 — 泉水:叮 咚 樹葉:譁啦 譁啦
④ 獅子:吼 — 青蛙:呱 呱 小兔:蹦蹦 跳跳
……
7.分組表演,比一比,哪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種類多,節奏穩定。評獎激勵,自評、互評。
(邊表演,邊播放歌曲《在動物園裡》)
【通過實踐活動,讓兒童親身體驗了多聲部節奏的和諧美。這樣,不僅兒童學得輕鬆,而且培養了兒童的合作能力。】美嬰國際教育,10年專注早期教育師資培訓·更專業

  三、創造節奏。
1.用「×— 、× 、××」三個節奏型說話。
(1)師示範:小白 兔 ︱ 跳跳 跳 ︱
(2)兒童創造:如:
① 老 師 ︱ 早上 好 ︱
② 小妹 妹 ︱ 真漂 亮 │
③ 哎 — ︱ 你 在 ︱ 哪 李 ︱
④ 趙麗 君 │ ……
比一比,誰創造的有新意。
【語言本身就有生動、豐富而美妙的節奏,結合語言,提取節奏對兒童來說易於理解,易於掌握。】
2.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等打擊樂演奏「×— 、× 、××」
(1)認識打擊樂三角鐵、響板、碰鈴、鈴鼓。
(2)讓兒童嘗試演奏,了解其音色,同時教師規範其演奏姿勢。
(3)嘗試用打擊樂演奏前面所創編的節奏。
3.播放《在動物園裡》,兒童用打擊樂演奏歌曲中的「×— 、× 、××」節奏,也可律動,如:跑跑 走,或蹦蹦停、拍手等。
【用打擊樂表現「×— 、× 、××」,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兒童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能力。】

   四、在兒童的歡呼聲中結束新課。

  ICEI國際奧爾夫音樂課程即將開班,為期5天的課程,將帶給你滿滿的知識乾貨,幫助各位老師更深入地去了解奧爾夫音樂教學方面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為眾多園所提供更系統的特色課程植入,實現招生盈利,塑造品牌形象。

  教學反思:
本節課課堂氣氛活躍,兒童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反思這節課,做到了以下幾方面:

  1.師生關係平等和諧。
教師以與兒童平等的身份參加活動,通過引導,發揮主導作用,和兒童共同探索知識,和他們親切交流。在這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中,兒童敢於大膽探索創新,敢於大膽表現自己。比如:讓兒童收集自己所聽到的聲音,並模仿,他們都積極開動腦筋,爭先恐後地向大家展示。
這樣,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氣氛,另一方面激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創新能力。

  2.讓兒童通過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
奧爾夫認為:元素性音樂教育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參與者。讓兒童收集自己熟悉的聲音,通過自己的各種器官表現這些聲音的節奏,並用自己的語言去創編節奏,讓兒童了解到,原來動物的叫聲有節奏,我們的語言也有節奏,從而把複雜而枯燥的節奏變得簡單而有趣。這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輕鬆地獲得音樂知識。

  3.變「枯燥」的知識傳授為「有趣」的知識探索。
如果用傳統地教學思想和方法,就是直接告訴兒童「×— 、× 、××」節奏型的名稱和時值。實踐證明,兒童對這種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方法毫無興趣。但這節課是讓兒童自己收集和模仿各種聲音和動作,並應用「×— 、× 、××」這三個節奏型說話,然後從聲音中、動作中、語言中形成「×— 、× 、××」的節奏概念。這樣,既激活了兒童的思維,調動了兒童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積極性,體驗了獲得成功的喜悅,也培養了兒童創造節奏和感受節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趣味教學,讓兒童感受到音樂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學習音樂理論是件簡單而有趣的事。

  4.培養了兒童的創造能力。
在教學中,無論是讀節奏還是用體態律動表現節奏,或是創編節奏,都注重激發兒童的即興發揮能力和想像力,發展兒童的創造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天心區諾亞舟和莊幼兒園—教師奧爾夫音樂教學教育公開課(上)
    天心區諾亞舟和莊幼兒園 共思、共享、共成長——教師奧爾夫音樂教學教育公開課(上)公開課是幼兒園探討教學規律,研究教學方法,推廣教學經驗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也是教師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專業能力,從中尋找差距,調整思路,給教師創造一個相互交流、探究的教學平臺。2020年10月10日—10月20日在天心區諾亞舟和莊幼兒園進行了公開課教師比賽活動,本次公開課領域為——《奧爾夫音樂》。
  • 奧爾夫音樂早教新趨勢,融入少兒體育和英語啟蒙
    朋友最近發現,寶貝對音樂很感興趣,聽到一些有節奏感的歌曲,寶貝會搖頭晃腦,用手拍打地板。朋友說,早就聽說,奧爾夫音樂啟蒙對大腦發育、身體協調有幫助,還能從小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所以很想讓寶貝試一試,但是又很擔心,孩子年齡還小,抵抗力弱,送去機構上課,很多孩子聚在一起上課,讓人不放心。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及活動設計思路:小手小腳
    原標題: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手小腳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歌唱是一種集語言、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同時也是再創造的藝術。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創編歌詞及相應動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初步合作能力,感受音樂創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初步學唱歌曲《小手小腳》,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 小班音樂教案:小貓敲門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小貓敲門 2012-02-20 12:33 來源:[標籤:來源]
  • 小班社會教案:區域活動設計教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社會教案:區域活動設計教案   活動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但比較喜歡參與區域活動,能遵守相應的區域規則
  • 大班主題教案:我聽到的聲音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我聽到的聲音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耳朵。
  • 小班音樂教案:動物走路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動物走路 2012-02-20 12:32 來源:[標籤:來源]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小金魚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小金魚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兒歌,理解詞:孤孤單單。
  • 小班音樂教案:拔蘿蔔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拔蘿蔔 2012-02-20 11:45 來源:[標籤:來源]
  • 小班音樂教案:狼和小兔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狼和小兔 2012-02-20 12:41 來源:[標籤:來源]
  • 小班音樂教案:小鴨嘎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小鴨嘎嘎 2012-02-20 11:39 來源:[標籤:來源]
  • 小班音樂教案:我給大樹撓痒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我給大樹撓痒痒 2012-02-20 11:39 來源:[標籤:來源]
  • 小班音樂教案:說「哈羅」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音樂教案:說「哈羅」 2012-02-20 12:35 來源:[標籤:來源]
  • 大班科學教案:玩聲音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科學教案:玩聲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關注聲音的根源,關注生活中的聲音的多樣性。
  • 音樂治療對於自閉症兒童真的有用嗎?
    01何為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是一種人際交往過程中,治療師運用音樂學、醫學、心理學等各方面的專業技能幫助康復對象改善、緩解或者保持健康的一種跨學科治療方式。音樂治療運用一切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形式作為手段,如聽、唱、器樂演奏、樂曲和歌詞創作、即興演奏等各種活動。
  • 託班綜合活動教案:熱愛小動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託班綜合活動教案:熱愛小動物 2012-02-28 15:47 來源:網際網路
  • 小學音樂《剪羊毛》教案
    《剪羊毛》教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完整而充分地聆聽歌曲,感受源於勞動的律動,知道音樂與生活、勞動密不可分,感受勞動的快樂。【過程與方法】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嘗試角色扮演等活動,能夠對學習產生興趣,獲得音樂的創造力、感受力和表現力。【知識與技能】學會用熱情、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會用熱情、飽滿的情緒演唱歌曲,體驗勞動的快樂。
  • 培養孩子對聲音的敏感,是音樂啟蒙教育的準備動作
    我們都知道,雙排鍵可以演奏幾乎所有樂器的聲音,可以表現所有風格的音樂,而音樂與文學、繪畫、雕塑、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不同,音樂是聲音的藝術。音樂藉助聲音這一物質材料建築一個音響世界,被人的聽覺所感知,進而在人的情緒情感和思想境界上達到某種溝通,作用於人的心靈。音樂離不開聲音,正是依靠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基本特性,構成旋律、節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並按照一定的邏輯形式加以發展變化,以此來描述客觀世界和人的內心情感。
  • 大班主題教案:保護小動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保護小動物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 培養寶貝的音樂細胞
    研究表明,音樂教育和智力開發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音樂中成長的孩子,能敏銳地感受理解音樂的特徵,並隨著節拍和旋律的變化讓想像力自由地飛翔。每個人都有音樂潛能,早期音樂體驗質量決定孩子音樂潛能發揮的程度,因此對孩子進行正確的音樂教育是關鍵。把音樂啟蒙與身體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在孩子的腳上系一個小鈴鐺,讓他在走路、跑步的節奏中感受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