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與鄰居鴿子「親密接觸」患上罕見「鸚鵡熱」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南京6月9日電(徐珊珊)年過八旬的李章(化名)突然發熱、咳嗽,迅速發展成重症肺炎,期間一度呼吸衰竭,生命垂危……李章這些驚心動魄的經歷背後,竟然與鳥類的「親密接觸」有關。

李章今年81歲,4月底突然高燒不退。起初,他以為不小心感冒了,自行服用了一些退燒藥,但效果不明顯,於是在家附近的診所治療。在掛了五天的抗生素後,症狀不僅沒有改善,還出現了嚴重的胸悶、氣喘,嘴唇也逐漸發紫。

「入院後患者呼吸窘迫的情況進一步加重。」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郭濤介紹,雖然當時就立刻給予患者吸氧、抗生素等對症治療,並很快轉入急診EICU病房,但患者血氧持續下降,期間相繼上了無創呼吸機、氣管插管,患者依舊喘得非常厲害,已處於嚴重的呼吸窘迫。

治療的同時,醫生們也在積極查找病因。「患者在入院前抗生素治療已經有一周左右,但肺炎仍然沒有得到控制。那麼很有可能是一些不常規的病原體感染所致。」管床醫生楊婷雯介紹。

為了儘快找出致病因,除了抗生素治療、院內的常規病原學篩查外,醫生還在氣管插管後,第一時間進行纖維支氣管鏡留取肺泡灌洗液,進行宏基因組二代測序,明確病因。

三天後,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李章感染了罕見的「鸚鵡熱衣原體」。

「鸚鵡熱衣原體感染」又稱「鸚鵡熱」,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鸚鵡熱」衣原體主要在多種鳥類之間傳播和感染,偶然由帶菌動物傳染給人,一般不會發生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郭濤介紹,當人類吸入含有「鸚鵡熱」衣原體的空氣,特別是體弱、年老等免疫力低的人吸入後,可感染此病。養鳥或者與家禽密切接觸的人群最易染上「鸚鵡熱」。

「患者雖然不養鳥,但由於鄰居養鴿,經常有鴿子落在他家的陽臺停留,少不了與它們親密接觸,很可能與此有關。」郭濤說。

在明確病因後,醫生立刻進行相應的抗生素調整,由經驗性治療轉變為目標性治療,老人各項指標明顯好轉,經歷了康復治療、脫機、拔管等,歷時近一個月,患者終於重獲健康,順利出院。

專家表示,感染「鸚鵡熱」的患者呈現兩個極端,要麼幾乎沒有症狀出現,要麼就極為嚴重,臨床表現多為寒戰、發熱、咳嗽和胸痛,嚴重的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宿遷老人患「鸚鵡熱」 呼吸衰竭差點上了ECMO
    年過八旬的李大爺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驚心動魄的背後,竟然與鳥類親密接觸有關。老人呼吸衰竭差點上了ECMO家住宿遷泗洪的李大爺今年81歲,平素身體硬朗。4月底,突然高燒不退,咳嗽、咳痰。起初,以為不小心感冒了,自行服用了一些退燒藥,但效果不明顯,於是在家附近的診所治療。
  • 江蘇一老人染「鸚鵡熱」險喪命,疑與鄰居家養鴿子有關
    江蘇一老人染「鸚鵡熱」險喪命,疑與鄰居家養鴿子有關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通訊員 孫茜 2020-06-09 19:16
  • 六旬老人養鴿子患上「鸚鵡熱」 竟致多臟器功能衰竭
    六旬老人養鴿子患上「鸚鵡熱」 竟致多臟器功能衰竭 長沙晚報7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謝燕芝 曹君)65歲的來大爺入院治療20天,一度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而他的病因竟與家裡飼養的鴿子有關……來大爺家住長沙,近日因高熱,發現血尿、蛋白尿,
  • 六旬老人養鴿子患上「鸚鵡熱」
    65歲的來大爺入院治療20天,一度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而他的病因竟與家裡飼養的鴿子有關……來大爺家住長沙,近日因高熱,發現血尿、蛋白尿,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腎內科就診,因病情危重,多臟器官功能衰竭,轉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RICU)進行治療。 「起初家屬沒有想到會與家裡飼養的鴿子有關。」
  • 深圳一女子患上罕見「鸚鵡熱」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 法國是著名的浪漫之都,廣場上白鴿滿天飛,餵鴿子成了一道風景,是不是鴿子惹的禍?李女士說,旅遊期間並未接觸、餵養鴿子,但症狀確與人流感、禽流感很像,醫生初步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 男子養鴿子患上「鸚鵡熱」 在搶救室治療兩周才出院
    醫生說,阿強患上了「鸚鵡熱」。可阿強家中只有一群鴿子並沒有鸚鵡,怎麼會患上「鸚鵡熱」呢?  阿強是閩侯人,前段時間出現高燒不退、畏冷、全身無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狀,他原本以為只是感冒,誰知病情越來越嚴重,家裡人懷疑他得了肺炎,讓他到聯勤部隊第九〇〇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就診。
  • 深圳女子家中養鸚鵡,患上「鸚鵡熱」住進ICU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 法國是著名的浪漫之都,廣場上白鴿滿天飛,餵鴿子成了一道風景,是不是鴿子惹的禍?李女士說,旅遊期間並未接觸、餵養鴿子,但症狀確與人流感、禽流感很像,醫生初步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 深圳女子家中養鸚鵡,患上「鸚鵡熱」住進ICU險喪命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 法國是著名的浪漫之都,廣場上白鴿滿天飛,餵鴿子成了一道風景,是不是鴿子惹的禍?李女士說,旅遊期間並未接觸、餵養鴿子,但症狀確與人流感、禽流感很像,醫生初步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性大。
  • 家裡養鸚鵡 女子患「鸚鵡熱」險喪命
    原來,她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好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以下簡稱中大八院)準確判斷,及時救治才逐漸穩定。今年37歲的李女士本想趁著空閒去法國遊玩,沒想到旅途期間出現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症狀,在國外就醫吃藥後不見緩解,還越來越嚴重,胸痛、嘔吐不斷,渾身沒力氣。12月8日晚,她回到深圳,立即由120救護車送到了中大八院。
  • 女子因家中飼養鸚鵡直接住進ICU 醫生:不要過密接觸很危險
    手機光明網綜合報導:近日,深圳一女子出國旅遊回來,竟然由120直接送進了醫院,病情一度危重到進入ICU,原來患上了罕見的鸚鵡熱醫生表示該症狀與人流感禽流感很像,而法國巴黎廣場上的白鴿滿天飛,會不會是鴿子的原因呢?
  • 既像傷寒又像肺炎 養鴿子的朋友了解一下「鸚鵡熱」
    醫生進行NGS(一種基因測序技術)病原學檢測發現,阿發竟然感染了「鸚鵡熱」。醫生進一步了解發現,阿發養鴿子已有20餘年,且長時間處在不通風的空調房內工作。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吳赤紅介紹,「鸚鵡熱」又稱飼鳥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類吸入含有鸚鵡熱衣原體的空氣便可感染此病,「這種病比較罕見,臨床發病率不高。」
  • 香港海洋公園護理員被證實感染罕見「鸚鵡熱」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海洋公園雀鳥部一名25歲動物護理員證實感染罕見的「鸚鵡熱」,該名護理員上月染病及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康復出院,其鼻咽分泌樣本前日驗出含「鸚鵡熱衣原體」。
  • 香港海洋公園護理員被證實感染罕見的「鸚鵡熱」
    中新網10月2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海洋公園雀鳥部一名25歲動物護理員證實感染罕見的「鸚鵡熱」,該名護理員上月染病及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康復出院,其鼻咽分泌樣本前日驗出含「鸚鵡熱衣原體」。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調查發現,病人的4名同事亦於上月曾出現類似病徵,他們曾求醫及已康復,目前正接受醫學監察。
  • 杭州女子一年反覆發燒住院五次:被家養鸚鵡傳染「鸚鵡熱」
    醫生多次排查,終於將「元兇」鎖定為她家養的鸚鵡,診斷其得的是「鸚鵡熱」。春節期間,顧女士因發燒住進杭州蕭山中醫院,退燒後,各項檢查均正常,可回家不到兩天再次發燒,只能住回醫院——這已是她2018年初以來第五次住院了。身體沒大毛病,體質也不錯,為什麼反覆發燒?最近一次住院,經醫生反覆排查,終於判斷出病原:家裡養的鸚鵡。
  • 今日話題:「鸚鵡熱」是種病 與禽類接觸者該注意什麼?
    據醫生介紹 鸚鵡熱又稱「鳥疫」,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疾病,其感染途徑可能是,直接接觸疫鳥和吸入疫鳥鼻腔分泌物的氣溶膠、糞便或者羽毛粉塵。 據介紹,吳先生是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第二例確診鸚鵡熱的患者。
  •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確診第二例鸚鵡熱患者 來自平湖 職業為廚師
    前一陣,他突然發病、高燒不退、有肺炎表現、發病後呼吸急促,還接觸過禽類!在冬季,有這樣的表現,第一想到的就是人感染禽流感。但沒想到,醫生們竟然在他的體內檢測不出相關病毒。11月27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以下簡稱「市三醫院」)確診吳先生得的是罕見的鸚鵡熱衣原體感染病例。這是深圳市三醫院第二例確診鸚鵡熱的患者。
  • 用鳥糞養花 老人感染「鸚鵡熱」
    一位76歲老人因不明原因連日高燒腹瀉,輾轉求診無果後收住汕大附一院呼吸科,後轉入急診重症監護室。病情得到控制後排查病因,原來是用鳥糞養花惹的禍。「鸚鵡熱」俗稱鳥疫,「鸚鵡熱」衣原體為G-需氧胞內寄生的微生物,主要宿主為鳥類禽類。人類呼吸道吸入受「鸚鵡熱」衣原體汙染的氣溶膠可致病,人際間傳播罕見。
  • 老人養鴿子,竟然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咋回事?
    該科主任李建民表示,患者出現不明原因重症肺炎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病原微生物檢測提示患者得了罕見的「鸚鵡熱」。醫生詢問後了解到,劉大爺有養鴿子的愛好,平日喜歡逗鳥。醫生立即積極對症治療,糾正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李建民介紹,「鸚鵡熱」又稱飼鳥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是感染鸚鵡熱衣原體致病,這種病比較罕見,臨床發病率不高。
  • 較真丨鸚鵡那麼可愛,但是聽說它們會傳染一種病給主人?
    3建議在正規渠道購買寵物鳥,剛買回家建議先隔離飼養一段時間,不宜過於親密,特別是家裡的老人、孕婦和小孩,更要避免與新買回的鳥類密切接觸。1894年,此病在法國巴黎流行,由於當時的一些患者都接觸過鸚鵡,因此這種疾病又被稱為鸚鵡熱。 後來,一些沒有接觸過鸚鵡但接觸過其他鳥類的人也患上了此類肺炎,人們又將其稱為「鳥疫」。 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人們認識到鸚鵡熱是由鸚鵡熱衣原體引起,並由某些鳥類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 湘潭出現2例「鸚鵡熱」病例!怎麼感染的?
    「鸚鵡熱」是什麼?「鸚鵡熱」又稱鳥熱,是「鸚鵡熱」衣原體所引起。「鸚鵡熱」衣原體為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主要宿主為鳥類。呼吸道吸入受「鸚鵡熱」衣原體汙染的氣溶膠可致病。「鸚鵡熱」衣原體基因型A是導致人類「鸚鵡熱」的主要基因型,主要宿主為鸚鵡科鳥類,雞鴨也可以成為宿主。多數歐洲國家、美國、日本及我國香港地區等已將「鸚鵡熱」列入法定傳染病進行監測,但因確診困難,目前仍缺乏可靠的流行病學資料。近年國外相關文獻報導,「鸚鵡熱」衣原體肺炎約佔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需引起大家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