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將在今年10月份實施《深圳市犬只電子標籤植入管理規定(試行)》,凡是未植入晶片的狗狗都將被視為無證養犬。為了督促寵物主人主動為自家的狗狗注射電子晶片,深圳將9月底之前設為警示期。
根據規劃,深圳市計劃在2020年底前實現犬只晶片管理的全覆蓋,利用技術手段來解決狗類寵物統計管理困難的問題。
據悉,整個深圳約有22萬隻寵物狗,還有數量未知的流浪狗。流浪狗一方面是過往流浪狗自行繁衍形成,另一方面也與寵物狗的丟失、遺棄有關。部分寵物狗在與主人走丟後,找不到回家的路,搜尋難度大,就會成為新的流浪狗。還有部分寵物狗則是被主人拋棄,例如自家狗未絕育,生出來的狗寶寶被丟棄。
此次規定注射的電子晶片記錄著一串數字編碼,15位長度,每個編碼都是國際唯一的,實現一狗一芯相對應。得到授權的人員可以使用專業設備讀取晶片編碼,在主管部門的系統後臺中查詢到犬主姓名、聯繫方式、犬名、犬種等信息。
據了解,該晶片的有效期長達15年以上,而狗的平均壽命基本不超過15歲,可以說是終生有效的犬只身份證,基本不需要二次注射。
寵物晶片僅米粒大小,注射在寵物的背部皮下組織,可大幅度降低晶片的掉落率。
注射體內後無副作用,晶片無需電池,有效期超過寵物的壽命。
寵物晶片的技術被稱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籤。
識別晶片靠掃描儀發出的信號產生感應電流,靠這些能量,將存儲在晶片中的信息發送出去,並被掃描儀接收和識別。
為寵物植入RFID電子標籤後寵物體內便攜帶了寵物與主人的身份信息。一旦寵物不慎走失,通過讀取寵物體內的晶片信息便能快速找到主人。每個RFID晶片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ID編碼,將晶片植入寵物的皮下組織,並建立對應的身份資料庫、建立寵物檔案信息化,方便查看寵物疾病、檢疫、繁殖等數據,可用於動物生命全周期進行跟蹤記錄。晶片植入動物皮下組織,防遊走,使用壽命可達20年以上。醫用級的專用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安全更有效。
目前晶片技術以及安全性、穩定性已非常成熟,其外層採用的是生物玻璃,具有抗壓、防游離、抗排異等優點,對寵物的健康無任何影響。
《中國RFID產業市場調研報告(2020版)》顯示,在2019年裡,動物標籤市場總體需求用量約為5000萬,其中RFID植入式標籤佔據了1500萬左右。現在隨著相關政策的進一步推動,2020年整體市場需求量將會進一步擴大。
推薦閱讀:
華為瘋挖半導體人才,多家企業集體投訴!
國科大本科生9個月設計出處理器晶片!解密背後故事
寒武紀被高估了嗎?
半導體全產業鏈國產替代大全
--- END---
是說芯語轉載,歡迎關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