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200401_944427_taonews.html
特別策劃、詢診熱線、名醫談病、專家評藥、選藥指南、專家門診、醫藥新知、養生之道
文章數
秋節冬時節是抑鬱症的高發時。由於精神衛生知識的普及不到位,許多輕、中度抑鬱症患者及家屬對該病認識不足,不願意到精神病專科醫院就診,以至於出現患者自殺,部分患者出現擴大自殺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發生。為此建議抑鬱症患者及家屬如果發現患者出現抑鬱情緒應早日到專科醫院就診,並配合抑鬱症的自我治療,以取得理想的療效。
外出交際
抑鬱症患者常興趣匱乏、遇事退縮、社交活動減少、封閉自己。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的前提必須強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觸朋友,參加社會活動或出去旅遊,只要堅持一段時間,負面情緒就會被外部環境慢慢消融,重拾自信心。
觀息法
觀息法是心靈重塑療法其中的一種淨化內心的方法。呼吸品質代表著生命的品質,呼吸伴隨著生命的開始和結束,呼和吸稱為「息」。心理學上講,專注於呼吸是身心一體的練習,可以讓分離以久的身心開始融合,消除內在思想的對抗,回歸本真的自我。抑鬱症患者可在早晚的時間練習觀息法,練習時輕輕閉上雙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無論任何念頭出現,你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糾纏的心接納它,而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純然的觀察呼吸,以盤腿的姿態,二十分鐘時間為基礎,半個月至一個月後,可以延長練習時間至40分鐘到1小時。
冥想法
冥想是身心靈修習的一種很好行為,現在已被廣泛地應用到心理治療和心靈成長活動中,冥想可以減少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有規律地練習冥想會增強意識,有助於抑鬱症患者獲得啟迪。雖說是冥想,但卻有很多方法,這裡所提出的是一種簡單的冥想練習,抑鬱症患者只需在內心中確定一個自己的願景圖,它可以是任何一種主題,以抑鬱症患者自身感到平靜、放鬆或是愉悅為準,然後在大腦中去想像實現,越是能集中投入情感在這個願景圖上,效果就越好,這個練習要持續重複去做。
整理感受
抑鬱症患者更多時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極感受中,雖然在他們的認識層面上有時也認為自己的想法或情緒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無力擺脫,要想真正轉變這種認識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無論是多麼荒唐的或者在你認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完整地把它整理在筆記本上。不要急於去分析它、認識它,你可以在鍛鍊或者身心狀態有所緩解之後,再去看它,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堅持鍛鍊
特別是早晨時期的鍛鍊。很多抑鬱症患者有行動遲緩、邋遢、懶惰的狀況,不僅嚴重損害身體機能,更會加重消極等負面情緒。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的空氣可以說是一天當中最清新的時刻,它可以充分調動人體潛能、活化身體細胞,當身體放鬆了,內心也慢慢就會放鬆下來,情緒自然就會有一定的緩解。
拒絕對號入座
關於抑鬱症方面的信息,如今已是相當之或是有價值的卻是少之又少,由於抑鬱症患者沒有良好的內心防禦能力,往往會把自己的狀況與其對照,造成內心更大的壓力,更有甚者起初只是有一些抑鬱的情緒,最後卻被自己強化為了抑鬱症,所以減少關於抑鬱症或是其他心理症狀方面信息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閱讀書籍
開卷有益,多閱讀一些心理學、哲學、包括道家、佛學方面的書籍,可以提高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對自身對生命有更深刻的認識,超越過去的思想局限。
去行動吧,你可以做自己心靈的主人。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loading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loading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秋節冬時節是抑鬱症的高發時。由於精神衛生知識的普及不到位,許多輕、中度抑鬱症患者及家屬對該病認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