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案解讀物權法 丟失物品懸賞廣告必須兌現

2021-01-13 搜狐網

  丟失物品懸賞廣告須兌現 法官案解物權法

  拾金不昧能否索要報酬?失主為了找回丟失物品張貼的懸賞公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此話題的探討一直爭議不斷。而即將實施的《物權法》明確丟失物品的懸賞公告應兌現。

失主出爾反爾的,撿拾物品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訴。

  ■設計案例

  王大爺傍晚遛彎時,在小區花園裡撿到了一個黑色手包。老人等了半天也不見有失主來找,就把包拿回了家,準備第二天送到派出所。

  第二天一早,王大爺準備將手包送到派出所時,看到家門口貼了一張告示,內容是家住小區3號樓的牛先生昨晚不慎將裝有重要物品的手包遺失。包內有身份證、駕駛本、工作證、多張銀行卡和5000多元現金。如果撿拾者將包送回,失主願出2000元答謝。告示最後留有牛先生的手機號碼。

  王大爺打開手包一看,裡面的東西和告示上所寫內容一樣。王大爺撕下告示扭頭回到家,急忙和老伴兒一起用家裡的電話,撥打了告示上寫的牛先生的手機,並按照牛先生提供的住址,將手包送到了牛先生家。

  而讓王大爺沒想到的是,牛先生見到自己的手包急忙翻看少了什麼沒有。見裡面什麼都沒少,其不但絕口沒提懸賞的事,還陰陽怪氣地問王大爺怎麼昨天晚上沒把手包送回來,讓他著了一晚上急,問王大爺是不是想「眯」了手包裡的東西,把王大爺氣得渾身直哆嗦。

  晚上兒子回來後,心有餘怒的王大爺向兒子念叨此事。兒子給王大爺出主意說等《物權法》實施後,再遇到這種情況您可以起訴失主,索要懸賞。

  ■法官解案

  王大爺的兒子說得沒錯,《物權法》112條明確規定,失主為了找回財物張貼的懸賞公告,本身具有約束力。懸賞廣告是以公告的形式公示對於完成一定行為或工作的人,給予一定報酬的意思表示。對於知曉懸賞廣告內容的不特定人,只要其按照廣告的要求完成了一定的行為或工作,其不特定的主體身份就因完成了一定的行為或工作而特定化,就有權要求懸賞廣告人支付承諾的報酬。在本案中,如果牛先生不按照承諾支付報酬,王大爺當然可以起訴要求該報酬。婚前買房婚後共同還貸房產歸誰所有?

  問:我在婚前籤署購房合同買了一套住房(認識女方之前就買了),付了首付之後進行分期還貸,婚後雙方共同償還貸款。房產證是在婚後下來的,是我的名字,買房的所有發票和所有文件籤名都是我的。問:一、如果我離婚,按照新的物權法,這套房子是屬於我私人財產還是屬於雙方共有財產?二、不經女方同意,我有出售和贈與別人的權利嗎?三、物權法和婚姻法在不動產問題上如有衝突,應該按照哪個法?

  答: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認為:根據《物權法》規定:房屋所有權人以房產證登記的產權人為準,因此這套房子應屬於你私人財產。你對屬於自己的合法財產享有完全的處分權。你在行使這一權力時並不需要經女方同意。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對於不動產的歸屬,應優先適用《物權法》。對因離婚涉及的財產分割,根據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的法律原則,我們認為應當優先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定。

  結束語

  本報與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聯合推出的法官案解物權法欄目,至本期全部刊登完畢。物權法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還有很多,本報今後將會通過具體案例等形式,陸續向讀者介紹。讀者通過本欄目提出的大量問題,除去10月10日和今天刊登的一些問題外,我們將會通過2020幫您問繼續回答。感謝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和讀者對本欄目的支持。

(責任編輯:曾玉燕)

相關焦點

  • 物權法:獎金必須兌現
    可這些「重金酬謝」都能兌現嗎?無錫市民趙先生就遭遇了一次「重金酬謝」的尷尬事。  遛狗順帶撿了條狗  19日晚上,無錫市民趙先生外出遛狗路過無錫盛岸西路白金漢爵大酒店時候,發現酒店大門旁邊趴著一條黑白相間的小狗。  「看樣子也不是什麼值錢的品種,不過一看毛色就知道是有人養的,因為很乾淨。」趙先生說,因為自己也是養狗之人,看到這樣的情景自然會產生反應。
  • 由本案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內含有效證件、貴重物品及現金若干。發現丟失後,羅某立即在當地電視臺和廣播電臺連續播發尋物啟事,聲稱對拾到並歸還皮包者給付2000元報酬,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繫電話。數天後,拾得者鄭某打電話給羅某,說拾到她的皮包,但要求羅某在領回皮包時,必須按其承諾兌現給付2000元的報酬。此時羅某否認自己的承諾,只同意適當給付500元。由此鄭某以羅某不兌現承諾給付2000元報酬為由,不肯返還皮包。羅某遂訴至法院。
  • 民法典來了 | 懸賞廣告應當「賞」
    何為懸賞廣告?牛小蘇張貼的尋狗啟事為懸賞廣告。「懸賞」,即出具賞格,招人應徵。懸賞廣告,指以公開方式向不特定人作出聲明,完成特定行為將獲取一定報酬。此處,發布懸賞廣告的人為懸賞人,完成特定行為的人為應徵人。實踐中的帶有懸賞聲明的尋人尋物啟事、案件線索徵集啟事、「第一名」獎勵啟事等為常的懸賞廣告類型。
  • 怎樣處理懸賞廣告中的酬金
    後來我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一則懸賞廣告,其內容表示,如果有人撿到並歸還這個手提包,失主願把5000元錢作為報酬給拾得人,因為手機裡面有他所有客戶的通訊方式,因此發出此廣告。通過廣告上留的聯繫方式,我和失主聯繫上,我表示願意把東西歸還給他,但是他只願支付給我1000元酬金,我不願意接受。請問,像這種情況,我能要求失主支付給我5000元酬金嗎?
  • 「重酬尋貓」言而無信,懸賞廣告豈是兒戲
    失主發出萬元尋貓啟事,而小區有業主「牛媽」發現了丟失小貓,並發在了業主群,失主依據這一線索,最終才將貓尋回。但失主稱,她是接到了另外一個業主的通知,才得知失貓所在地點,所以已經把酬金給了別人。這樣的說法尚難證實。而「牛媽」發現丟失小貓,有業主群、微信的照片作證,況且失主在事後拿了一些小禮品到「牛媽」家感謝。失主要證實有人更早發現貓,就需提供證明,比如比「牛媽」提供的更早的照片等等。
  • 刊登懸賞廣告,你得說到做到
    四平的李先生在出差途中,不慎將公文包丟失,因包內有重要文件,於是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聲明將酬謝送還者5000元。兩天後,拾得此包的小張與李先生取得聯繫,並將包返還給失主,然而李先生卻拒絕給付小張5000元的酬金,兩人為此發生爭執,那麼小張有權獲得酬金嗎?
  • 北京二中院對一懸賞廣告尋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
    北京二中院對一懸賞廣告尋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 2002年9月26日11:23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高志海 閔釗輝)丟車後因急於早日找到
  • 懸賞廣告的效力問題
    甲不慎將貴重物品遺失在某地,於是甲在可能丟棄物品的地方貼上了告示:告示稱將東西送還有獎賞,該告示就是民法上的懸賞廣告。雖然懸賞廣告是非常常見的民事行為,然而關於懸賞廣告在民法上的性質,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通說。由於觀點學說的不統一導致了懸賞廣告的效力問題未能確定。
  • 懸賞廣告
    案例:現代生活中,寵物幾乎已經成為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員,但與此同時寵物丟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作為愛寵人士為尋回自己的寵物有時甚至承諾不惜一擲千金。分析:《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九條對懸賞廣告作出了規定,該條文直接賦予了完成特定行為行為人的報酬請求權。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淺談「懸賞廣告」的法律效力。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數日前,看到一則新聞,有失主丟失公文包,內有80萬元汽車提車憑證和現金若干,而後在當地報刊發布懸賞廣告,刊登尋包啟事,表示「必有重謝」,有人撿到公文包進行歸還時,雙方因為酬金大打出手。那麼,如果發布懸賞廣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酬金給不給,我們從法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
  • 律師故事匯 | ⑰「重酬尋狗」言而無信,懸賞廣告豈能兒戲
    事後,朋友氣不過,就想起他懸賞找狗的事情,想讓這位狗主人兌現懸賞款項,側面讓這個狗主人尊重一下社會公德,但是朋友對於這個懸賞款能不能主張,能不能要到心存疑慮,所以來諮詢我。我想,這位朋友遇到的懸賞廣告的事情社會中我們常有耳聞,常常聽到某人懸賞找丟失的寵物、重要文件或者小孩等等,也會看到房開商通過懸賞廣告進行促銷,有時也還會看到人民法院廣告懸賞提供執行線索等等。
  • 淺論「懸賞廣告」的法律屬性
    它包含兩層含義:其一,廣告人要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其二,這種明確的意思表示必須是針對廣告所指定的行為而作出的。二者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懸賞這種特定的法律行為。在司法實務中,面對錯綜複雜的懸賞廣告糾紛案件,不僅要遵循民事法律合同關係的一般原則處理此類糾紛,同時,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也應當成為法官裁量的重要依據。
  • 王罡 | 淺析懸賞廣告的性質
    法學上的懸賞廣告,指以廣告的方式,聲明對完成特定行為的人給付報酬的意思表示。懸賞廣告在生活中很常見,比如懸賞尋物、尋人、徵集徽標、徵集廣告語、徵求技術方案等,公安部門現在也經常以懸賞的方式緝拿犯罪嫌疑人或搜集有關線索。1994年,在天津發生了一件索要懸賞廣告酬金的案子。此案在法理上饒有趣味,並且引起當時學界和實務界的熱烈討論。
  • 對一起懸賞廣告糾紛的民法學原理分析
    公安機關根據其提供的線索,通過調查取證,於25日得出結論認為該線索確與本案有關,並決定按照懸賞通告的第二項獎勵魯瑞庚10萬元人民幣。魯收下該10萬元並出具了收條(收條中註明該款為預付款)。次日凌晨,東港市公安局採取行動,抓獲了兩名犯罪嫌疑人,後另兩名犯罪嫌疑人先後投案和被抓獲,至此全案告破。
  • 民法典:關於懸賞廣告的規定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九條:【懸賞廣告】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特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的,完成該行為的人可以請求其支付。洪振律師解讀:案例分析:張某通過某出版社出版新書,並在其社交網站公開聲明,鄭重承諾凡挑出1個錯字即獎賞1001元。
  • 民法典新規:懸賞廣告應該「賞」!
    懸賞廣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懸賞人作出懸賞廣告;二是應徵人完成懸賞廣告確定的特定行為;三是應徵人請求支付懸賞廣告聲明的報酬。對於懸賞廣告的屬性,歷來存在爭議,主要有"單方允諾說"與"要約說"兩種觀點。"單方允諾說"。
  • 《民法典》懸賞廣告
    三連一下,一起給老師們美美的祝福「Happy Teacher's Day民法典新增了懸賞廣告,來自《合同法解釋二》第三條中出現過。中國第一案為:李珉訴朱晉華、李紹華懸賞廣告酬金糾紛案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5年第2期刊登的。
  • 李珉訴朱晉華、李紹華懸賞廣告酬金糾紛上訴案
    李珉訴朱晉華、李紹華懸賞廣告酬金糾紛上訴案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珉,女,34歲,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工人。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朱晉華,男,37歲,北京鐵路局天津機車車輛配件廠工人。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紹華,男,32歲,河南省洛陽市機電公司幹部。
  • 「懸賞廣告」不應侵犯隱私權
    原標題:「懸賞廣告」不應侵犯隱私權 5月10日,河南鄭州一名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發生後,滴滴公司懸賞百萬元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線索,尋找嫌疑司機,這種行為被有的網絡媒體稱為「通緝」。那麼,滴滴公司是否有資格這樣做?這種懸賞的性質該如何界定呢?
  • 淺析懸賞廣告的法律性質
    實踐情況如此複雜 ,但我國對懸賞廣告未有明確民事立法,理論界也眾說紛紜,存在較大爭議。  一、懸賞廣告的概念及構成要件  (一)懸賞廣告的概念  懸賞廣告,通常認為是指廣告人以廣告的方法表示對完成廣告規定行為之人,給予特定報酬的意思表示。對於懸賞廣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