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人幾乎成了武俠電影的符號,其中洪拳大師黃飛鴻的傳奇故事流傳非常廣。
《黃飛鴻》系列電影始於1949年,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了100多部,這在電影史上也是一個奇蹟。
黃飛鴻在歷史當中其實只是一位尋常的拳師,但是卻培育了很多弟子,這些弟子在後來對黃飛鴻形象的塑造中起了很大作用,使得黃飛鴻逐漸成為了武術家的理想代表。
歷史中的黃飛鴻
黃飛鴻的傳奇故事都是經過民間加工的,歷史當中真實的黃飛鴻,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的一個小村子,他的父親黃麒英也是一名拳師,還是清末民初「廣東十虎」之一。
黃飛鴻12歲的時候跟隨父親輾轉廣州和佛山兩地,後來開設武館和醫館,以醫術而聞名。在一次混亂當中,他的醫館和住宅全部被燒,黃飛鴻因此大受打擊,抑鬱成疾,次年就在醫院離世。
黃飛鴻經歷過兩次喪妻之痛,而他的最後一任妻子叫莫桂蘭,是武術世家出身,後來去了香港開設武館,和黃飛鴻的弟子一起參與了電影的製作。
黃飛鴻的醫館被燒毀,連一張照片都沒有留下來,而後世所流傳的黃飛鴻的畫像,其實是黃飛鴻的第十子黃漢熙。這也算是機緣巧合,當時媒體向莫桂蘭索要照片,但是所有照片都燒毀了,所以只能交出了和黃飛鴻長得最像的黃漢熙的照片。
其實黃飛鴻一生只在晚年的時候曾經到過一次香港,但是沒想到後來香港影人以他的名字拍攝了超過百部電影,後來這個名字傳遍了華人圈,這也算是奇妙的緣分。
《黃飛鴻》系列電影之所以這麼成功,其實還有一點是黃飛鴻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構成的關係互助網,第1部作品當中就有7位黃飛鴻的再傳弟子參加了拍攝,有很多武功片斷都是由黃飛鴻的弟子進行演示的。甚至黃飛鴻的妻子莫桂蘭、兒子黃漢熙也以顧問的身份參與了拍攝,甚至莫桂蘭還親自演示了子母刀。
正是因為黃飛鴻這些後人和家人的參與,使得黃飛鴻這個人物其實並沒有脫離實際,只是將故事進行改編,很多電影設計很貼合當時的現實,滿足了觀眾理想的大俠形象。黃飛鴻成為熒幕上理想武術家的形象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合作59部黃飛鴻電影的老搭檔
飾演過黃飛鴻的演員一共有十幾個人,關德興是第1位扮演黃飛鴻的,他一共主演了77部《黃飛鴻》電影,從1949年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為止,幾乎都是黃飛鴻的不二人選。
關德興扮演的黃飛鴻幾乎都是中年男子的形象,雙目炯炯有神,並且有真功夫,不論是外形、氣質還是形體都深入人心,此有「返生黃飛鴻」的美譽。
關德興先生扮演的黃飛鴻一直是非常正面的,幾乎是人們想像中有武有德的俠義之士,他待人謙卑有禮,行事是非分明,宅心仁厚,幾乎是仁、義、禮、智、信的化身,關德興先生本人也對黃飛鴻這個角色全身心投入,在現實生活裡很多人,見到關德興都稱呼他為黃師傅,可見關德興扮演的黃飛鴻有多麼深入人心。
黃飛鴻系列的第1部電影叫《黃飛鴻之鞭風滅燭》,導演是胡鵬,他曾經指導過59部黃飛鴻電影,和關德興是老搭檔了。
香港有武俠片的基礎,也擁有眾多的武俠片影迷,當時電影的投資市場也比較火爆,在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之下,胡鵬選擇了拍攝《黃飛鴻》電影:
要是把這位廣東拳師「黃飛鴻」的生平事跡,改編並擺上熒幕,不但可以提倡中國固有的尚武精神,更可以宣揚廣東武林的珍貴資料,這正是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不過一定要摒棄過去那些舞臺功架,而著身於硬橋硬馬的中國國術招式,真刀真槍,這樣我深信,必定可以令觀眾,耳目一新的。
事實也如同胡鵬預料的,《黃飛鴻》一炮而火,電影當中幾乎參與的演員都是擁有真功夫的,從各個武館裡選出來參演的,真功夫真拳腳,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
雖然這些電影的劇情在如今看來都太過套路化,劇情也都是一個模式,黃飛鴻在電影當中有著強大的實力,但是他並不好戰反而是謙恭平和,成為了儒家的典範。而歷史中真實的黃飛鴻據說也總是笑面迎人,這一點上也是儘量貼合本人的。
在關德興拍攝的77部影片中,我們後事所需熟悉的師徒、招式、反派等都已經齊備,有了較完整的體系,為後來拍攝《黃飛鴻》的電影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黃飛鴻》系列電影成功的一個因素。
劉家輝扮演的黃飛鴻
劉家輝自幼跟從劉家良的父親劉湛學武,而劉湛是林世榮的弟子,林世榮又是黃飛鴻的徒弟,劉家輝也就是黃飛鴻的後人,這樣一個人來扮演黃飛鴻也是在合適不過。
劉家輝扮演的是黃飛鴻的青年時期,不同於關德興中年黃飛鴻的穩重形象,劉家輝扮演的黃飛鴻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從不會武功到成為武學大家,電影《陸阿採與黃飛鴻》中,除了展現了真刀真槍的真功夫之外,更注重武德修養。
1981年《黃飛鴻》系列電影《武館》,依然是由劉家輝扮演黃飛鴻,所有的演員都是練家子,裡面20出頭的惠英紅,英姿颯爽、靈氣逼人,黃飛鴻的形象也更加詼諧有趣,這部電影還貢獻了一場接近10分鐘的雙人巷戰,兩人沒有使用任何武器,僅僅用拳腳功夫,在小小的巷子裡見招拆招,讓人看得直呼過癮。後來李連杰和甄子丹的巷戰,就是對這部電影的致敬。不同的是李連杰和甄子丹都用了武器,但是同樣打的也很過癮。
《黃飛鴻》系列電影·巔峰:徐克三部曲
如果提起黃飛鴻的音樂,你會想到什麼歌?大部分人想到的應該都是《男兒當自強》:
傲氣傲笑萬重浪
熱血熱勝紅日光
膽似鐵打骨似精鋼
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裡長
誓奮發自強做好漢
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
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
林百祥充滿男子氣的聲音,配上嗩吶、笛子、大鼓等民族樂器,一下子就將觀眾帶到了當時被列強欺辱的年代,這首歌就像是在講述當時的有志之士,刻在骨子裡的骨氣讓他們頑強不屈。
徐克導演的《黃飛鴻》三部曲《黃飛鴻》《男兒當自強》和《獅王爭霸》,將黃飛鴻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拔升了家國天下的高度,電影不再是講述民間的爭鬥,而是家國和個人情感,還創立了十三姨這個人物。
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十三姨接受了新思想,甚至一步步改變了黃飛鴻的思想,他開始思考到底和洋人的差距在哪?甚至還穿上了西裝,在徐克的電影當中,黃飛鴻成為了民族英雄和國家危難的見證者,身份不僅僅是一位拳師,而是代表了在時代的大洪流中,堅持信念、堅持理想的化身,被賦予了修齊治平、憂國憂民的形象,成為了文人和大俠的代表。
電影當中除了傳達了民族精神之外,也展示了眾多民族元素,比如說京劇、二胡、中醫、舞獅等等,還有在當時的時代下各類人物的代表,接受新思想的十三姨,一開始不願接受外來事物,後來慢慢轉變了黃飛鴻和黃麒英。
在武功招式上也不再是以前的真功夫對招,而是更具有看點,比如說在梯子上的那一場戲,就是翻版的梅花樁,在視覺效果上梯子上打架更有美感。還有佛山無影腳,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地心引力幾乎不可能有人做到飛起來連踢7腳,但是徐克想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在鏡頭的處理上徐克特別喜歡仰拍,使得空間和形體構成更強的視覺效果,在節奏上也更加急促,配合著音樂有一種緊迫感。
《黃飛鴻》電影系列徐克拍的這三部應該算是巔峰之作,李連杰扮演的黃飛鴻也深入人心。雖然後來徐克也曾拍過其他的《黃飛鴻》電影,但是只算是鬧劇,跟這三部根本沒法比。
黃飛鴻的形象塑造直到徐克才真正的走向成熟,他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俠,而是在動亂的時代充當著文人追求和寄託的俠,他也有缺點,但是這個人物卻滿是家國情懷,他是當時那個動亂的時代,眾多救國圖存的仁人志士的鏡像。
顛覆形象的黃飛鴻
在眾多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當中,自然也有顛覆傳統形象的,其中就有成龍的《醉拳》,成龍憑藉這部電影開創了喜劇功夫片的先河。
成龍扮演的黃飛鴻不是俠的形象,他成天惹是生非、調戲良家婦女還吃霸王餐,直到受了胯下之辱才發憤圖強。
這部電影雖然顛覆了黃飛鴻的形象,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是整個影片的故事結構非常完整,有很好的啟程轉合,也有笑料和成長。
王晶也拍了一部《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還邀請了李連杰來拍攝,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大牌明星,比如說張敏、袁詠儀、張衛健等等,還惡搞了男兒當自強這首歌。作為一部純娛樂片,王晶拍的這部也算是頗有看點。
總結
黃飛鴻的英文名叫《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國往事》。雖然講述的是黃飛鴻的故事,但其實反映的卻是當時那個時代發生的動蕩。
電影作為一種文藝樣式,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社會的一個鏡子,所以電影也是社會思潮和理想的一種反應。
《黃飛鴻》系列電影通過民族文化意象,表現出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自信和喜愛,張揚了民族精神的內涵。隨著武俠電影的落寞,黃飛鴻這個符號也不再出現在大熒幕當中,但是他所代表的家國天下、憂國憂民的思想,卻永遠也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