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懷念八十年代農村殺豬搶豬蹄的童趣

2021-01-16 鄉村黑土哥

如今豬肉雖然貴,吃不起是一回事,肉質也絕沒有以前農村自家養的豬肉好吃,那時豬吃的是從地裡割回來的青草及磨坊磨出的麥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綠色健康食品,這樣的豬肉吃起來口感細膩、肉質筋道,加上那些年經濟不發達,吃豬肉可是極其奢侈的事,即使買來豬肉,多是煉油,肉滋啦才是炒菜的食材,吃上一口回味幾天,尤其到了年關,誰家準備賣豬肉了,就會喊上村裡幾個青壯年一起殺豬,那場面壯觀,在信息閉塞的村落裡掀起一場激烈的壯觀景象。

通常主人會提前幾天用土架起一個簡易灶臺,殺豬那天,燒開滿滿的一鍋開水,灶臺旁一張八仙桌,一口大水缸,在寒氣逼人的冬季閒的特別熱氣騰騰,隨著豬的嘶鳴在村裡震蕩,一場殺豬過年活動便開始了,幾個精裝漢子抓豬腿的抓豬腿,摁住豬腦袋的死死摁住豬耳朵,片刻功夫豬已經被五花大綁,只能在八仙桌上無助的嘶鳴,主人會放一掛鞭炮,預示殺豬開始,殺豬的人拿著一把尖耳刀朝豬脖子抹去,頓時鮮血流淌,洗臉盆一會就會接滿,看著甚是殘忍。

豬一會就會死去,然後用刀在豬腿上扎個洞,用一個管子朝裡面吹氣,豬的身體一會便圓滾滾,用繩子紮好腿丟進開水缸裡,半個鐘頭後抬出來,朝豬身上倒瀝青,用一鐵片刮掉豬毛,一個鐘頭後豬便脫毛乾淨,開始殺豬賣肉,家家都會去買點,而我們小孩子便瞅著豬蹄子,就是那個黑色的角質層,只要丟下來就開始瘋搶,這個可以製作豬蹄子燈,用殺豬洗掉的豬油,放進一根棉布條做燈芯,可以燃燒好長一陣子,這可是年關又一稀奇娛樂玩具,放在現在,估計連看著都感覺噁心,可那個時代這就是孩童的玩具,一般殺豬的人會留給自己孩子玩,不一定全部丟給我們。

時光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農村養豬也稀少了,童年放學歸家就割豬草的記憶也逐漸變淡了,豬肉那時人窮沒錢吃,現在豬肉貴也不捨得吃,但童年過年氣氛濃鬱,成群結隊自由奔跑,如今過年連鞭炮聲都很少聽見了,小孩除了電腦遊戲就是各式玩具,那種本屬於孩童天真爛漫自由玩耍的氛圍再也找不回來了,過年你們那還殺豬嗎?

相關焦點

  • 14種令人懷念的八十年代科技產品
    說到八十年代的科技產品,就不能不提起索尼Walkman隨身聽。在這一系列產品中,TPS-L2型號甚至擁有兩個可用於「社群聆聽」(social listening)的耳機插孔。   泰迪·華斯比(Teddy Ruxpin)玩具熊是1995年1986年最暢銷的一種玩具。不可否認,這種會說話的可愛小熊玩具真令人有點懷念。
  • 為何現在的人,開始慢慢懷念起七八十年代的生活?或許那才叫生活
    但不止一個人在感嘆,依舊在懷念七八十年代,總是認為那時候才是最幸福且甜蜜的時候。 那人們所懷念的究竟是什麼?我想,必然不是物質,因為那時候很多的人都吃不飽肚子。或許人們懷念的便是那一份純真,懷念家鄉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那種愜意與自然。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八十年代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民謠魚乾鋪,ID:minyaoyuganp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01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
  • 集市上的豬蹄比農村的豬蹄大很多,這是為什麼?這些豬蹄哪裡來的
    很多老人和婦女都喜歡吃豬蹄,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而且煲湯、滷製等多種烹製方式都很好吃,讓人食慾大增。一頭豬就是4個豬蹄,「物以稀為貴」,所以豬蹄也是相比普通豬肉要更貴一些。  家裡有客人來或者逢年過節等重要節日,如果家裡不殺豬,一般都是要去集市上採買很多菜品和肉類回來。
  • 七八十年代,家家戶戶窮得叮噹響,為什麼如今卻越被更多人懷念
    ▲七八十年代的北京王府井 前言 從物質生活的角度來看,沒有人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會比上個世紀末期差 ▲西安的七八十年代 鄰裡之間感情淡漠
  • 還記得農村殺年豬嗎?被當垃圾扔掉的豬蹄甲,也有大用處
    在農村裡如果家裡還養豬的話,那再過不久又要殺年豬了。說起殺年豬,農夫就想起童年的很多趣事。 老話常說: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啊!這句話在今天應該反過來說了,吃豬肉的是真多,但是見過豬跑的卻真的很少了,除了在影視作品中,基本上很難再見到活的豬了,即便是在農村裡也是如此。
  • 朱偉:八十年代的文學故事是說不完的
    為什麼我們會懷念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概每個人都能給出一個情緒沸騰的答案。而《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編、作家朱偉,卻會先和你說起一輛綠色的鳳凰牌自行車。「八十年代初的時候我記得新華書店開始賣書,賣的很多19世紀的外國書,早上三四點鐘起來到新華書店排隊,買回一堆書,如獲至寶。」  騎車買書,還要騎車串門。八十年代先後供職於《人民文學》《中國青年》的朱偉,他敲開的那一扇扇門,隨便挑出一個名字,都讓現在的讀者羨慕不已。
  • 如夢如幻的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那是一個煙火與詩情迸發的年代,是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情懷的年代,一個思想自由奔放百花爭豔的年代。八十年代中學生如果用三個詞來形容八十年代,這三個比較合適:年輕、真誠、單純。八十年代的激情、浪漫、理想主義,成為知識分子及普眾心中的烏託邦。
  • 北京畫家「土味兒」手繪八十年代
    《漫步八十年代》2020年12月在隆福寺更讀書社舉行線下分享會。北京畫家老葛用細膩的筆觸畫出了自己滿滿的童年回憶,伴隨著他生動的講述,那些在記憶中褪色的純真年代又變得觸手可及。老葛1979年出生,從小跟著奶奶住在後海南沿兒18號的小院裡。
  • 農村是怎麼殺豬的?滿足你的好奇心,原來過程這麼牛
    導讀:農村是怎麼殺豬的?滿足你的好奇心,原來過程這麼牛!記得小時候家裡窮,想要吃新鮮的豬肉,只能等到殺豬的時候,感覺像是寄託了,我們這些農村小孩特別的願望。但是現在還有多少人都記得農村殺豬的場景,今天就帶大家回憶一下。
  • 玉米秸稈堆裡捉迷藏,八十年代農村兒童
    很少進行體力上玩遊戲,因為怕孩子在玩遊戲是受到意外的傷害,現在家長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長都是這樣,都不愛讓孩子去玩即能段練身體還能集體生活遊戲。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玩,由其農村的孩子,己經缺少了農村小孩子那一份好動「野性」。八十年代是我們童年,我們這個年代農村娃就十分「野」,是經常跑到村外田地去嬉皮笑臉的瘋玩,無論田野裡的任何東西,都能成為我們的玩具。
  • 七八十年代,茂名農村婚姻生活,講究的是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
    六七十年代,在農村很少人聽說過誰家離婚的,即使離婚改嫁的人,不是死了老公就是老公去了城鎮裡工作,而不要老婆,有些女人最後才逼不得已而改嫁的。那個時候,因為人家都說:「翻頭嫁的人不會好有好的日子過」。曾經見過有一個親戚,她的老公是油公司工人,去了茂名工作認識了工友,成了戀人,而自己的家裡有老婆還有兩個兒子。
  • 七八十年代農村受歡迎的經典老歌,聽過這幾首的,個個都為之沉醉
    現在農村的社會生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家看到的都是美麗鄉村的景象。大家口中都會經常說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怎麼怎麼樣。那個時候的農村雖然沒錢,但是人情味十足吶。小編記得那個時候嘴上總會哼上幾首老歌。今天小編帶大家品一品七八十年代的經典音樂。
  • 殺年豬,看熱鬧,當心——豬蹄? 豬踢!
    年關將至。俗語有云,大寒小寒,殺豬過年。殺豬不成,反把自己送進醫院,聽來頗為稀奇。近半月來,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卻陸續收治了四名特殊的眼傷患者。他們病因極為相似,「罪魁禍首」竟然是豬!
  • 為何現在的人,越來越懷念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也許那時人情味更濃
    有人說七八十年代是最好的年代,這也是很多人都嚮往的年代,可那時候沒有這般繁華與方便,為何現在的人們都越來越懷念那個年代的生活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鄰裡之間每個人都認識,見了面也問一句:「吃了嗎?或者是去哪裡呀」,街巷非常熱鬧。空閒的時候,人們也都會聚在一起講著方言說著趣事,小孩子們則在一起嬉戲打鬧,這家有了好吃的,也會叫小孩子給鄰裡街坊送去。
  • 穿越年代文——《八十年代翻身記》
    晚上好呀,今天推一本小吉子昨晚剛看完的小說,書名是《八十年代翻身記》,作者秀木成林。PS:這個作者寫的小說不錯,其他作品也很好看,以後小吉子還會推薦她的其他作品。這本書主要寫女主姜寧穿越到八十年代初,成為一個家境不錯的農村姑娘,原身原本有一個未婚夫,但是未婚夫跟自己的堂姐糾纏在一起,被原身發現,遭受打擊的原身高燒不退,於是女主就穿越過來了。後來女主被家裡人安排跟男主相親,雙方都感覺不錯,於是就結婚了,開始過起甜蜜的婚後生活。男主是一個軍人,長相硬朗,身材超級棒,對女主關懷備至,呵護有加。
  • 言情小說推薦:年代好文不容錯過、八十年代、穿越、種田、空間
    重回1985年,蘇秀秀決定換一種活法,她開了24小時連鎖雜貨鋪;她養的龍魚拍出了百萬天價;她創辦了名震京城的私房菜館,匯集眾多失傳名菜。重活一世,她不當玄學大師,卻要快意恩仇,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當然,還要跟孟庭松再續前緣。
  • 致我們遠去的上世紀八十年代童年生活和遊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兒童,因為那時候的物質生活還不富裕,市面上也沒有多少兒童玩具,男孩玩具頂多就是玩具水槍和沒有裝電池不能遙控行駛或飛行的玩具汽車和玩具飛機,女孩玩具則是洋娃娃。圖:上世紀八十年代街頭的兩位少年那時候兒童的玩具很簡單,很多都是自製的,或者很簡單的玩具,像賣的簡單的玩具除了玩具水槍和玩具汽車、玩具飛機等,更多的孩子買的是玻璃彈珠;自製的玩具不少,如沙包、彈弓、跳繩、鐵圈和彈弓槍等。 圖:上世紀八十年代騎玩具車的孩子們稍大的上小學的孩子則是打桌球、看小人書,電視也有了動畫片,但是是黑白電視機播放的《大鬧天宮》、《聰明的一休》等。
  • 《重讀八十年代》⑦ | 是什麼成就了莫言?
    領讀 | 艾林今天,我們繼續閱讀朱偉的《重讀八十年代》。昨天,我們一起了解了外表細膩、內在強大的作家王安憶。她總是像一名優秀的馬拉松選手那樣,憑藉著出色的耐力和努力不斷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