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流視頻網站為什麼不像YouTube一樣「5秒後可以跳過廣告」?

2021-01-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同為視頻網站,YouTube在視頻廣告模式上選擇的是TrueView廣告,即五秒後可以跳過;而國內主流視頻網站則大為不同,那麼它們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差異呢?背後又有哪些產品知識呢?

在知乎上看到有位知友在2014年提問了下述問題,時至今日YouTube依然可以5秒後跳過廣告,

國內主流視頻網站依然沒有採用這種廣告模式。如果單純說YouTube為了用戶體驗而降低廣告曝光度,這樣duck不必。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那為什麼YouTube會這麼做呢?國內視頻網站與之做法相悖呢?

先上結論:大家的視頻廣告模式會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在於利益驅動,大家分別選了視頻平臺利潤最大化的廣告形式。

圖片來源:官方logo截圖

一、Youtube的TrueView廣告

1. 什麼是5秒後可以跳過的廣告?

圖片來源: v15.14 YouTube iOS端APP視頻詳情頁截圖-播放廣告狀態

如上圖所示,紅框處是5秒倒計時,倒計時結束後點擊按鈕即可跳過廣告。「YouTube廣告播放五秒後可以跳過」學名叫「TrueView廣告」。2010年12月,TrueView廣告上線。公開資料顯示,YouTube上有80%以上的廣告位都是TrueView廣告。從國外TrueView廣告投放數據分析,用戶點擊率明顯提升,平均停留時長提高了15%。

所謂TrueView廣告,是YouTube向廣告主Advertiser推出的一種廣告投放形式,即用戶需要看5秒廣告,可以在廣告播放5秒後選擇跳過廣告開始觀看視頻內容。

「TrueView」翻譯成中文大白話是「真正查看「,YouTube認為用戶觀看了30秒以上的廣告或者點擊了廣告才算是「真正查看「。因此,TrueView 廣告只有「觀眾觀看超過 30 秒」或者「與廣告作出互動」或「廣告本身少於30秒且播放完畢」後,廣告主才需要付費。

圖片來源:自製,TrueView廣告付費簡要流程

YouTube並不是所有視頻都有「TrueView廣告」,筆者看到有些UGC用戶自主上傳/視頻時長短的視頻,無需廣告,直接就可以觀看。

UGC視頻詳情頁有些廣告是與UGC內容創作者分成的,內容創作者(即視頻上傳者),符合一定條件就可以申請成為「合作人」。他們可以選擇廣告的類型/位置/甚至廣告的領域,並且可以分成這些廣告的收入。如果不符合「合作人」條件的視頻,或者「合作人」選擇不在視頻頁面放廣告,用戶是不會看到廣告的。

去年YouTube向創作者支付的廣告分成超過了大約 85 億美元,這樣的激勵機制也反過來激發了更多創作者投入創意。

2. YouTube廣告很少?

如「圖:v15.14 YouTube iOS端APP視頻詳情頁截圖」所示,這5秒鐘不僅視頻區域是廣告,任何地方都是,簡直是豪華廣告全家桶。因為大家都想跳過廣告,眼睛緊盯著屏幕,俘虜了用戶5秒內的全部注意力,滿屏的廣告可最大程度提升廣告的刊例數和曝光度。這跳過廣告按鈕的設計,你品你細品。

圖片來源: v15.14 YouTube iOS端APP視頻詳情頁截圖-播放廣告狀態

廣告跳過後播放正片了,以為逃過看廣告的命運?用戶早被YouTube安排得明明白白,視頻時間軸黃點處也是插入了不少TrueView廣告,視頻下方橫條廣告和播放列表廣告(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v15.14 YouTube iOS端APP視頻詳情頁截圖-播放正片狀態

3. YouTube5秒後可以跳過的廣告有什麼好處?

主要原因是利益驅動,這麼做收益更高。

1. 使用體驗:

5秒後即可跳過廣告,相比不能跳過,在用戶體驗上是更勝一籌。

2. 廣告觸達:

因為大家都想跳過,大家都會盯著屏幕,獲取用戶5秒內的全部注意力,從而在機制上有效提升廣告的真實曝光度(不像國內1-2分鐘廣告,你可以去廁所、喝茶、回微信等等,廣告是放完了,但你一秒都沒看到)。

3. 用戶圈層:

背景闡釋中有廣告主付費說明,通過「跳過」這一交互,可以將用戶進行分層,只需要對真正對廣告感興趣的用戶付費。讓廣告主的錢花在刀刃上,為廣告主在ROI計算、預算控制方面提供了更直觀可控的數據。也為品牌做了以興趣為篩選標準的觀眾匹配,從而提高了廣告有效觸達率,降低視頻網站用戶流失的可能。

4. 優化廣告:

從底層機制優化平臺廣告質量。為了用戶不跳過廣告,廣告主需要把控廣告的創意、策劃、設計、載體、文案等,前幾秒製造噱頭吊足觀眾胃口,讓用戶心甘情願地選擇看下去。TrueView在提升TVC質量同時改善用戶觀看視頻體驗,是個多贏的良性循環。

二、國內主流視頻的不可跳過的(pre-roll)貼片廣告

圖片來源:v8.1.3騰訊視頻iOS端APP與 v8.6.5 優酷 iOS端APP視頻詳情頁截圖-播放廣告狀態

為什麼國內騰訊視頻優酷等網站的視頻播放(pre-roll)貼片廣告不能跳過?

因為TrueView 廣告並不是適合國內視頻平臺的利潤最大化的廣告形式。具體原因如下:

1. 業務模式的差異

Youtube的內容更偏向UGC,我個人覺得如果要在國內找個類似標的我會選B站。而騰訊視頻優酷,我們主要是看影視作品,比如電視劇/電影/綜藝/IP相關影視等等,不是影視作品的多是用戶自己搬運「非自製」的視頻,比較少說很多UP主百花齊放的。

2. 商業模式的差異

圖片來源:艾瑞-2019中國網絡視頻版權保護研究報告

剛剛也說到,Youtube的內容有影視作品但更多的是UGC,都是用戶免費提供的;而騰訊視頻優酷的影視作品,非自製的獨播版權是重金購買的,這註定其運營成本相較之下是更大的,那麼騰訊視頻優酷需要更多的變現渠道去盈利。

時間越長廣告刊例可以越高,優酷這類國內視頻網站單靠會員的收入並不能支撐他們的正常運作,大量嵌入廣告刊例無非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有助於去開發自製節目,打造自己的內容矩陣,形成競爭壁壘。

我們都知道,在騰訊視頻優酷開通會員是可以免看廣告的,如果5秒就可以跳過廣告,那麼會員與非會員的區分度就沒那麼明顯了。開會員這條生錢通道就會砍斷。

3. 廣告成本的差異

YouTube的TrueView廣告形式,使用競價排名售賣模式,會引起廣告主爭搶關鍵字或熱門視頻的廣告資源,導致的結果就是CPM相應抬高。

之前優酷曾嘗試過TrueView 廣告,但後來又取消了。因為如果只有一家這麼做會直接導致用戶點擊率的自由落體式下降,原本給客戶預估的效果無法達成最終影響合作;同時也導致一些定向投放CPM的客戶其CPM量無法按預期投放完畢。從而客戶、廣告公司單純看數據,就會減少該視頻媒體投放量,而轉投其它視頻媒體。

4. 廣告質量的差異

筆者有朋友是在廣告公司任職的,根據其講述,廣告主只看「展現量、展現時間」,實際帶來多少轉化不是重點。國內的廣告喜歡簡單粗暴,有的甚至直接給你同一句話喊三遍,整體來看不太講究獨特和創意(這裡指的是整體,國內有的廣告還是很棒的,但整體平均水平不是特別優異)。也正因廣告質量不夠優質,無法吸引用戶「不跳過廣告」,那麼如果有5秒跳過的按鈕,那麼大家都肯定跳過,國內的廣告主無法容忍自己的廣告曝光量/點擊量減小。

5. 市場環境的差異

Youtube坐擁全球超過 20 億月活躍用戶,在國外視頻市場地位懸殊,TOP1無人可撼動。Youtube是谷歌的,谷歌系產品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處於龍頭地位,因此國外的廣告主要投廣告,繞不開谷歌系產品。這使得Google在面對廣告主時,依然保持良好的議價能力。

但國內視頻市場,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還有搜狐的、頭條的、垂直看英美劇/韓劇/日劇/泰劇各式各樣的視頻平臺都想爭頭部做一哥,自家的廣告形式是不敢輕易大範圍變更的,最保險的方式就是抱團。

6. 技術背景的差異

Youtube是谷歌的,谷歌旗下還有多款民生級產品如谷歌搜索、Gmail、谷歌地圖、谷歌瀏覽器Chrome、Google Play、安卓系統等。谷歌的強帳號體系,對應產生的是龐大而精準的用戶數據。YouTube依託谷歌的大數據而推出的TrueView廣告形式,使廣告主得以事先衡量廣告的真實曝光度。

基於谷歌的大數據分析,分析出用戶的愛好,投放千人千面的廣告,Youtube有信心可以不斷優化推薦更適合你的廣告,不擔心用戶5秒跳過(跳過了也是收集用戶信息用以選擇下次更好的投放標的),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

而國內的視頻網站的廣告,除非與「BAT」「TMD」打通數據,否則無法投放個性化廣告,如果不是用戶需要的廣告,那麼如果有跳過按鈕用戶都會選擇點擊跳過。

Ps:現在有的國內視頻網站/APP(如下圖中的第一彈app和人人視頻app)是採用TrueView廣告的,騰訊視頻優酷有的長尾視頻也有這種情況。

圖片來源:v2.37.3第一彈iOS端APP與 v4.4.1 人人視頻 iOS端APP視頻詳情頁截圖-播放廣告狀態

總結

大家的視頻廣告模式會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在於利益驅動,大家分別選了視頻平臺利潤最大化的廣告形式。

雖然現在TrueView廣告並不是國內主流視頻網站貼片廣告形式,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各公司的用戶大數據打通,會越來越多個性化廣告呈現。到時你的關注點可能不會在於為什麼廣告不能跳過,而是為什麼「我想買個東西,轉頭在優酷看視頻就出現這個廣告了,跳到騰訊視頻也是這個廣告?」。甚至不同人看同一檔美食節目,主持人吃的東西是依據用戶數據而顯示不同的內容,目的是讓你可以快速轉化購買相關食品,實現千人千面的廣告策略。

以上,謝謝大家觀看~

本文由 @DoraPM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YouTube廣告5秒即可跳過 優酷愛奇藝為啥不跟進?
    國內在線視頻網站的廣告越來越長,通常在15秒以上,而且還不能跳過,而國外Youtube的視頻只有5秒就可以跳過了,等待時間很短。原來,Youtube採用的是一個叫「TrueView」的廣告政策,只有當廣告被持續觀看30秒以上才會向投放人收費,這對自己、廣告投放者、網民都有好處。
  • Youtube的廣告只有5秒 原來不是給你看的
    國內在線視頻網站的廣告越來越長,通常在15秒以上,而且還不能跳過,而國外Youtube的視頻只有5秒就可以跳過了,等待時間很短,這是為什麼呢?原來,Youtube採用的是一個叫「TrueView」的廣告政策,只有當廣告被持續觀看30秒以上才會向投放人收費,這對自己、廣告投放者、網民都有好處。
  • YouTube玩轉的自動字幕,為什麼被國內視頻網站「主動錯過」?
    差異是如何產生的,已經成為一個可以寫成商業專著的選題了。而這一次我們則關心一個更為細節的產品技術問題,那就是在YouTube上早已實現的自動字幕功能,為何沒有在國內的主流的視頻網站上出現?一來,可能視頻中中文口語化的音頻內容確實不好翻譯;二來,由於你懂得的原因,這個自動翻譯的數據模型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那麼,自動字幕如此得天獨厚的市場空白、如此巨大的應用規模,以及如此現成的技術條件,為什麼沒有國內的視頻網站主動去使用呢?為什麼國內視頻網站們「主動」錯過這一技術?
  • 為什麼我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了很low的廣告?
    作者:不知大家最近有沒有在移動端使用 YouTube 觀看視頻,如果有,那你可能會時長被一個略顯「低俗」的直播產品廣告所困擾。當然,由於 YouTube 使用的是 TrueView 的廣告形式,所以用戶一般可以在 5 秒之後跳過廣告。但是,考慮到 YouTube 平臺一貫以來在廣告內容上的優質,還是有不少用戶對此表示了驚訝。
  • YouTube新玩法:不讓你跳廣告但給你更好的內容
    不能跳過的 6 秒廣告  看視頻之前先要看廣告,這一點相信我們中國的網友早已就習以為常,有時甚至會出現廣告時間比視頻本身時間還長的尷尬局面,而這時,我們就會羨慕起能正常使用 YouTube的人們,因為他們可以跳過片頭廣告。
  • 誰也成為不了中國的YouTube
    中國所有存在過的視頻網站,除了樂視之外,都曾在某個階段裡想把自己打造成「中國的YouTube」。 但它們不是失敗了,就是正在邁向失敗。 YouTube 是什麼? 在用戶的眼裡,YouTube 是開放的視頻社區,是可以跳過廣告的大慈善家,是功能設計一流的頂級產品,是如抖音一般精準的長視頻推薦流。YouTube 是所有視頻用戶的應許之地。
  • 誰也成為不了中國的 YouTube
    中國所有存在過的視頻網站,除了樂視之外,都曾在某個階段裡想把自己打造成「中國的YouTube」。但它們不是失敗了,就是正在邁向失敗。YouTube 是什麼?在用戶的眼裡,YouTube 是開放的視頻社區,是可以跳過廣告的大慈善家,是功能設計一流的頂級產品,是如抖音一般精準的長視頻推薦流。YouTube 是所有視頻用戶的應許之地。
  • 去視頻廣告&百度網盤高速下載 星願瀏覽器4體驗
    ↑↑↑工具欄能去視頻廣告,還能高速下載百度雲?在新建標籤頁面,新版星願瀏覽器擁有備受用戶好評的可整幅顯示圖片背景、可自由排列網站圖標、好玩的探照燈模式,還支持在新建標籤頁自定義添加搜尋引擎功能。可以靈活排列網站圖標不僅好玩,而且可以排成任何的形狀,最好的就是不會遮住背景圖片的重點內容,想想看,你的愛豆的臉給一個網站圖標遮住了那該多難看與尷尬啊。
  • Youtube流傳歐巴馬踹門視頻 總統相當不淡定
    【eNet資訊中心消息】近日,國外知名視頻網站youtube流傳出一段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記者招待會後「憤怒踹門」的視頻,歐巴馬踹門視頻流出後,立即被眾網友「圍觀」,大呼歐巴馬變身「失控哥」,相當不「淡定」。
  • 比金魚還短的注意力時長,北京天時聯眾廣告可以怎麼玩?
    15.8分鐘,其中網際網路視頻廣告佔到32%。因此在線上場景中,比較能吸引注意力的形式為視頻廣告。而在廣告時長方面,根據認知心理學分析,一般人只需要15到20秒的短暫認知,便可形成深刻的短時記憶。所以目前主流的視頻廣告大多為15秒。 對於不可跳過的廣告以及電視廣告,播放的時間越長,則觀眾感到厭煩的甚至退出視頻的可能性越大,北京天時聯眾一般會將其標準時長設置為6秒和15秒。
  • 微信推7秒微視頻 部分App開始融資短視頻貌似要火?
    但不同的是時長,此前視頻網站的ugc內容時長是沒有限制的,可以5分鐘,或10分鐘,甚至1個小時,但上述的短視頻App,在視頻時長上限制為幾十秒。近日融資的「秒拍」,其開發公司炫一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8月,去年8月和新浪微博「內置綁定」後,其名聲才慢慢起來。騰訊的微視也是去年9月底正式上線,用戶可拍攝8秒視頻,直到去年12月底,才增加了配樂、濾鏡等功能。
  • 別把B站當「YouTube」了
    一切表象都可以模仿和複製,但無法呼應真正的內核並學習成熟的商業模式,B站想要成為「中國YouTube」似乎更像是一場白日好夢。保持「二次元」與萬花筒般變現,B站難以兼而有之 在如今國內視頻網站依然在靠大筆燒錢惡鬥之時,B站還能呈現出一種「遺世獨立」之感,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在於其平臺最基礎的內容驅動力還是來自於PUGC(專業用戶生產內容) 。
  • 買了愛奇藝會員還有廣告,視頻網站會員的坑有多深?
    來源:新浪財經「買了視頻會員,還有15秒電影推薦廣告」「有的影片,會員觀看還要另付費」「自動續費按鈕非常隱蔽,一不留神就自動開啟好幾個月」……在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的「視頻網站會員服務調查問卷」活動中,網友們紛紛開啟「吐槽模式」。不少購買會員的用戶落入了視頻會員「含金量」不足、消費者權益難保障的「坑」。
  • 如何在youtube上下載高清視頻
    YouTube是一個綜合性分享性的視頻網站,上面有很多專業、有趣的視頻,並且含有很多1080P、2K、4k、8K等高清視頻。那麼如何下載這些高清視頻呢。這裡先介紹一下高清視頻的信息,什麼是P,什麼是K。
  • 內容和用戶來源決定YouTube不適合做長視頻
    在加入了VEVO這樣的音樂頻道之後,它還填補了MTV退出音樂視頻服務之後留下的空白。  為什麼我們不在YouTube看長視頻?  為什麼我們不去YouTube看長視頻內容呢?因為YouTube(或者說是谷歌AdSense)針對短視頻內容做了大量優化。每次你打開YouTube都會看到各種廣告:視頻前的30秒廣告、視頻底部和右側的橫幅廣告。
  • 電視開機廣告迎大改!新標準來襲,無法直接「跳過」或成過去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人手一部智能機早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以前大家看新聞都只能依賴於電視機,而現在看電視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為不管是新聞還是電視劇,手機上全都可以看。然而喜歡看電視的人應該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市場售賣的一些主流品牌智能電視,在開機時都會自帶開機廣告。有些電視的廣告時長達到40秒之高,用戶完全沒有選擇跳過的權利。這一情況也讓不少用戶表示體驗感極差,以前老式電視機雖然畫面沒有現在的智能電視鮮豔,但是沒有這麼多「強制」觀看的廣告。
  • 從盜版下載到在線觀看 國內視頻網站成美劇新「金礦」
    據了解,2013年,至少有近百部美劇被國內視頻網站原版引進,被美媒體稱為美劇新「金礦」。而在扎堆買美劇的背後,是國內視頻網站藉此籠絡高端用戶群、提升自身競爭力和爭奪行業話語權的事實。   美國年產新劇半數登陸中國   隨著第65屆美國「艾美獎」各獎項的塵埃落定,新一季「美劇大戰」9月底在北美螢屏上拉開序幕。
  • 《都挺好》登陸YouTube:你不知道的背後掘金故事
    來源:娛樂資本論作者/劉景慕 編輯/謝維平在中國所有視頻網站都對外對標hulu,且所有影視都依靠版權獲取收入的時候,我們似乎忘了一個在國內經常404,實則在全球更流行的模式——YouTube的廣告分成模式。
  • 為什麼李子柒在YouTube上這麼紅?
    「我們一定要造勢,讓大家覺得我們不一樣,這也是廣告的內容方向,之後是要讓更多人看到這個內容。」蔣婕說道。最終一加策劃的活動名為「粉碎你的過去",邀請用戶把自己的手機放在解體機中解體,或以其他方式將手機摧毀,一加從全球用戶中選擇100名用戶以1美金的價格把一加手機賣給用戶。
  • 從B站到愛奇藝,為什麼中國的視頻網站不是Netflix?
    最近有兩個視頻行業重磅的中概股完成美股上市:B站和愛奇藝。這兩個公司雖然都是屬於視頻網站,卻有著不太一樣的商業模式和終極價值。之前因為我寫過多篇奈飛的研究文章,許多人也在最近詢問關於對B站和愛奇藝的觀點,今天做一些粗淺的個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