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俄國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憶錄。
作者簡介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1846-1918),娘家姓斯尼特金娜。1864年畢業於瑪利亞女子中學,同年進入一家師範學校就讀,次年因父親病重輟學。1866年進入速記專修班學習,同年在老師奧利欣的舉薦下協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二十六天內完成《賭徒》的創作。1867年2月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二任夫人。她在陀氏後期的生活與創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事實上是他的速記員、秘書、出版事務經紀人,經濟與日常生活中的「守護神」。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後,她將全部精力貢獻給了丈夫作品、資料、檔案的整理、保管事業。1918年6月9日病逝於雅爾達。著有《日記》(1923)、《回憶錄》(1925)。
譯者簡介
倪亮 原名倪延英,浙江餘姚人,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哲學系。民盟盟員,翻譯家,新文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資深編輯。譯有《無產者安娜》、《在森林地帶》、《柯羅連科》、《格利戈羅維奇中短篇集》(合譯)、《相濡以沫十四年》、《淡淡的幽默:回憶契訶夫》(合譯)等。
內容簡介
她的回憶錄在數量眾多、相互矛盾的回憶文獻中佔有相當獨特的地位。這些回憶建立在仔細篩選、核實素材的基礎上,是最為可靠的,它們鮮活地講述了最富創作成果時期(1866至1881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當時他創作了那些偉大的悲劇小說--從《罪與罰》到《卡拉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最後的扛鼎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自己的懺悔,獻給了她。將世界文學最偉大的傑作之一獻給安娜·格裡戈利耶芙娜,不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摯愛情和深深敬意的表達,還是對她之於俄羅斯文學無可懷疑的功績的承認。誰知道呢,也許妻子不知疲倦的關愛、分擔事務的能力,賜予了作家生命中為創作這部偉大的作品所必需的那些年頭。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葬禮那天,安娜·格裡戈利耶芙娜許下諾言,要把自己的「餘生」獻給推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她繼續生活在過去,生活在對往昔歲月的回憶中:「我不是生活在二十世紀,我依然停留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我身邊的人,是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的朋友們,我的交際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周圍那些已故去的人們。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每一個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和作品的人,我覺得都是親人。」
作為家庭成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心愛的丈夫,體貼入微的父親--這就是回憶錄的主題,是該書的主軸,「他是這部回憶錄主要的、幾乎唯一的人物」,安娜·格裡戈利耶芙娜本人在遠景,在暗影中,起著不顯眼的傳記作者加妻子的作用,一位為讀者虔敬地復活丈夫的個性特點的女性。
書籍信息
書名: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回憶錄
著者:[俄]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著
倪 亮 譯 耿海英 校
書號: 978-7-5495-3544-6
出版時間:2013年9月
定價:6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