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回憶錄 相濡以沫十四年的文字見證

2021-01-10 鳳凰網

 

  

 

  本書是俄國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憶錄。

 

  作者簡介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1846-1918),娘家姓斯尼特金娜。1864年畢業於瑪利亞女子中學,同年進入一家師範學校就讀,次年因父親病重輟學。1866年進入速記專修班學習,同年在老師奧利欣的舉薦下協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二十六天內完成《賭徒》的創作。1867年2月成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二任夫人。她在陀氏後期的生活與創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事實上是他的速記員、秘書、出版事務經紀人,經濟與日常生活中的「守護神」。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後,她將全部精力貢獻給了丈夫作品、資料、檔案的整理、保管事業。1918年6月9日病逝於雅爾達。著有《日記》(1923)、《回憶錄》(1925)。

 

  譯者簡介

 

  倪亮  原名倪延英,浙江餘姚人,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哲學系。民盟盟員,翻譯家,新文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資深編輯。譯有《無產者安娜》、《在森林地帶》、《柯羅連科》、《格利戈羅維奇中短篇集》(合譯)、《相濡以沫十四年》、《淡淡的幽默:回憶契訶夫》(合譯)等。

 

  內容簡介

 

  她的回憶錄在數量眾多、相互矛盾的回憶文獻中佔有相當獨特的地位。這些回憶建立在仔細篩選、核實素材的基礎上,是最為可靠的,它們鮮活地講述了最富創作成果時期(1866至1881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當時他創作了那些偉大的悲劇小說--從《罪與罰》到《卡拉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最後的扛鼎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自己的懺悔,獻給了她。將世界文學最偉大的傑作之一獻給安娜·格裡戈利耶芙娜,不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摯愛情和深深敬意的表達,還是對她之於俄羅斯文學無可懷疑的功績的承認。誰知道呢,也許妻子不知疲倦的關愛、分擔事務的能力,賜予了作家生命中為創作這部偉大的作品所必需的那些年頭。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葬禮那天,安娜·格裡戈利耶芙娜許下諾言,要把自己的「餘生」獻給推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她繼續生活在過去,生活在對往昔歲月的回憶中:「我不是生活在二十世紀,我依然停留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我身邊的人,是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的朋友們,我的交際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周圍那些已故去的人們。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每一個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和作品的人,我覺得都是親人。」

 

  作為家庭成員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心愛的丈夫,體貼入微的父親--這就是回憶錄的主題,是該書的主軸,「他是這部回憶錄主要的、幾乎唯一的人物」,安娜·格裡戈利耶芙娜本人在遠景,在暗影中,起著不顯眼的傳記作者加妻子的作用,一位為讀者虔敬地復活丈夫的個性特點的女性。

 

    書籍信息

 

    書名: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回憶錄

 

  著者:[俄]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婭 著

 

  倪 亮 譯  耿海英 校

 

  書號: 978-7-5495-3544-6

 

  出版時間:2013年9月

 

  定價:62元

相關焦點

  • 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何把扛鼎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獻給妻子安娜?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文學紀念碑」叢書於2014年推出約瑟夫弗蘭克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卷《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種子,1821—1849》,此後,陸續推出第二卷《陀思妥耶夫斯基:受難的年代,1850—1859》、第三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甦醒,1860—1865》。
  • 淺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性二元論
    病中翻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不由念及前此我之會突地見有人提出二元論即應聲隨之發聲加以發揮,現在重讀陀思作品回頭檢視,方始悟覺,想必應是自己早年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影響的剖釋。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人性裡頭同時具備神性與獸性,獸性是人性本源,就著人本性的原始衝動之把人往下墜拉,去耽溺於感官享受放縱,然人性中另一端的神性卻是制衡的力量,靈性是人性裡的正直面,積極地把人往光明面或依陀思的定義── 神性面提升,靈性使人能扺制個人慾望而向上提升趨就聖靈至善。生存在世上的人始終得處於神獸交戰的試驗裡,因此人在生存過程裡常處於被撕裂成兩半的掙扎與奮鬥中。
  •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作為自由的存在,對惡負責
    撰文丨耿海英(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作者:(俄)尼古拉·別爾嘉耶夫,譯者:耿海英,版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上海貝貝特 2020年3月二十世紀初我國開始譯介與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
  • 李雪︱陀思妥耶夫斯基:異見的共情者與人民的先知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與他的時代》,[美]約瑟夫·弗蘭克、[美]瑪麗·彼得魯塞維茨編,王晨、初金一等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1150頁,148.00元對於俄羅斯而言,十九世紀是一個既被祝福、也受詛咒的世紀。
  • 從自由、惡、愛等出發,如何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內容簡介本書系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史上的經典作品之一。別爾嘉耶夫從人、自由、惡、愛等問題出發,以其哲學視角闡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觀」。別爾嘉耶夫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是真正的思想盛宴。」 他認為,「思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中起著巨大的核心作用。別爾嘉耶夫稱陀思妥耶夫斯基為自己的「精神之父」。
  • 茨威格:託爾斯泰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不同
    但是託爾斯泰從來沒有飄蕩出正常狀態的範圍以外(因此很少有人對他使用「天才」這個詞,而對陀思妥耶夫斯基則理所當然要用的)。託爾斯泰的創作從來不顯得是受了魔,也就是受到了不可理解的東西的鼓舞。我們感覺不到有個激情滿懷的作家緊跟在他們身後,唆使他們,給他們加熱,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總是用熱情的鞭子抽打自己的人物,以致那些人物都焦躁地呼喊著跑進激情的角鬥場。在託爾斯泰講述的時候,我們聽不到他的呼吸。他講述起來如同礦工們攀登高峰:緩慢,勻速,分階段,一步一步走,不跳躍,不急躁,不疲倦,也不虛弱無力。因此,我們隨他而行便也處於前所未有的平靜狀態。
  • 新書上架|「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用《噴火器》表達對拉美...
    2020年4月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羅伯特·阿爾特的《七個瘋子》,引發熱潮,連續數周入選豆瓣最受關注圖書榜虛構類榜單前三。出版七個月後的今天,豆瓣平臺有近 13000 人標記「想讀」,並在近1500餘人參與評分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8.3的高分。在年終盤點中,《七個瘋子》也入選「2020年豆瓣年度好書·5月遺珠」榜單。
  • 文豪野犬,陀總頭像無水印分享,還有人可以念出陀總的全名嗎
    陀總的全名:陀思妥耶夫斯基·費奧多爾·米哈伊諾維奇費佳,費奧多爾,陀思,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人叫他 飯糰,飯糰耗子或者草莓聖代.........
  • 大文豪陀翁之父被農奴打死,為何不恨農奴?魯迅可是恨中醫一輩子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下文簡稱陀翁)出生在一個被稱為「窮人之家」的地方,這是莫斯科最為悽苦的地方之一。貧困、病痛、罪犯、流浪漢和瘋人院,是這個地方的主題。如今的陀翁故居博物館陀翁的父親(下文簡稱老陀)是一名退役軍醫,就職於「窮人之家」的濟貧醫院。但他並不是一名懷有仁愛之心的醫生,從戰爭中獲得的殘酷經驗使他性情憂鬱、脾氣暴躁、專橫獨斷。
  • 歐巴馬夫人出回憶錄:川普就職典禮上,我為何笑不出來
    據報導,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將於當地時間11月13日出版一部回憶錄。在這本被美媒稱為「近期最值得期待的一政治性回憶錄」中,美國前第一夫人透露了一個曾被外界猜測兩年的秘密——在川普的就職典禮上,為何她的表情如此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