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生的禮物丨周作人散文經典

2021-01-08 詩詞茶座

魯迅曾說:周作人的散文為中國第一。金庸說:周作人是對我的文學生涯*有影響的人之一。其文「意境衝淡而念意深遠」。 其文字中展現出平和、空靈的人生境界,是中國散文史上獨一無二的高峰。

周作人的散文在中國散文史上有承上啟下之功——上承蘇軾、李漁、袁枚等小品文,下澤俞平伯、廢名、梁實秋乃到冰心、朱自清、沈從文、錢鍾書、余光中、汪曾祺、餘秋雨等人的審美情趣。試讀一段,品味其字裡行間衝淡、蕭散的意境。

夜間睡在艙中,聽水聲櫓聲,來往船隻的招呼聲,以及鄉間的犬吠雞鳴,也都很有意思。僱一隻船到鄉下去看廟戲,可以了解中國舊戲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動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覺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樂法。只可惜講維新以來這些演劇與迎會都已禁止,中產階*的低能人別在「布業會館」等處建起「海式」的戲場來,請大家買票看上海的貓兒戲。這些地方你千萬不要去。——你到我那故鄉,恐怕沒有一個人認得,我又因為在教書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談閒天,實在抱歉而且惆悵。川島君夫婦現在偁山下,本來可以給你紹介,但是你到那裡的時候他們恐怕已經離開故鄉了。 初寒,善自珍重,不盡。——《烏篷船》

《孤獨是人生的禮物:周作人經典散文集》收入周作人《娛園》《苦雨》《烏篷船》等多篇經典散文、隨筆,雜談,篇篇精到。他寫初戀、故鄉的野菜,寫喝茶、鳥聲、烏篷船,也寫中秋的月亮、梅蘭竹菊,凡是需要閒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能娓娓道來,平和,淡泊,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版本內容精心挑選,讀起來極具美感。開本便攜輕巧,外觀設計精美,小巧精緻,便於攜帶,閱讀體驗上佳。

閱讀文學經典,共情流金歲月。雖然這個留著小鬍子乍一看還真像日本人的作家後來做了漢奸,但也不能因人廢文,他的作品自當有其價值。

相關焦點

  • 魯迅先生弟弟周作人,還是周作人先生哥哥魯迅?中國人很在乎這個
    而且就語言文學藝術而言,周作人散文的成就,無論怎麼看都不應該在其兄魯迅先生之下,早在建國之前,就有人評價其散文已臻化境,堪稱一代宗師。2007年,舒蕪主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作人一套四冊散文集中,對周作人有過迄今為止最嚴謹、最客觀的評價:周作人(1885-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周作人:故鄉的野菜
    一九二四年二月作者簡介周作人(1885.1.16~1967.5.6),原名櫆壽,又名奎緩,字星杓,自號啟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以散文成就最高,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魯迅二弟,周建人的哥哥。
  • 魯迅的二弟周作人,若沒事偽,也會是一代文學大師嗎?
    周作人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他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貢獻一在小品散文,二在翻譯。但是,1939年他出任偽職,淪為文化漢奸,成為人生無法抹去的汙點。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這一天,周作人已經不再稱大哥了,在日記裡這樣記著:寄喬風、鳳舉函,魯迅函。魯迅的日記裡這樣記著:上午啟孟(周作人字)自持信來,後邀欲問之,不至。
  • 散文丨讀書的人生很甜美
    文丨李文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行萬裡路,讀的是無字的書,會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些事要躬行」之韻味。破萬卷書,讀的是有字的書,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奇幻。訪百姓、名士,讀的是有思想的書,還有「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之意境。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經典的一句話,只有15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本人看了三遍的《百年孤獨》,書中的頗多話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個人認為最經典的一句話莫過於是:「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用寂寞來償還」。這句話雖然只有15個字,但是卻給很多人心頭重重一擊。話語雖短,卻說透了人生孤獨。如果現在的你正對於未來迷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那麼讀透這句話能夠讓你受益匪淺。解剖這15個字蘊含的意義!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僅15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這本書我至少讀了5遍,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僅15個字,卻說透了人生孤獨,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懂得享受孤獨,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對孤獨感到厭惡,這句話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啟發。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高光時刻,比如升職加薪、順利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玩遊戲超神、考試成績很棒等等,但這些燦爛的出現往往只是一瞬間,給我們帶來的幸福,也最多延續幾小時,長的時候也只會延續好幾天就消失不見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經歷著痛苦的努力,承受著孤獨、寂寞,這意味著一點,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的燦爛時刻佔你人生中的比重必然會很低,而孤獨、寂寞卻會一直陪著你。
  • 魯迅發表《阿Q正傳》後名聲大噪,弟弟周作人的一個動作讓人心寒
    1921年12月,新文化運動正在火熱進行中,魯迅給運動加了一把火,他以白話文語言發表了小說《阿Q正傳》,為人們塑造了一個經典而可憐的人物形象,一時間震動了當時的文化界和思想界。人們對小說產生的強烈反響,是魯迅都沒有預料到的。
  • 民國文壇十三大優秀作家|散文|小說|張恨水|魯迅_網易訂閱
    5、周作人  儘管在性格上,他可能是個軟弱的人,更是做過文化漢奸。但是若是論及文壇地位,那周作人絕對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堪稱民國第一散文大師。周作人散文以意境為上,淡泊清雅,不寫情而含情脈脈,與人心和自然世界有著深深地共鳴感,以溫和、衝淡之筆書寫個人的閒適、寂寞與不平,卻能寫出無限的寂寞憂愁。
  • 八道灣兩聲槍響後,周作人與高徒決裂?師徒老死不相往來背後真相
    魯迅弟弟、大文豪周作人一生有兩段公開的「絕交」,其中一樁是與兄長魯迅,另一樁則是與高徒沈啟無。沈啟無生於1902年,江蘇淮陰人。他是詩人,學者,還與俞平伯、廢名、江紹三人被並稱為"周作人四大弟子"。能被列入周作人「四大弟子」,一來表明沈啟無是才學過人之輩,二來可看出他與周作人的關係必定非常親密。
  • 周作人:稱呼自己的母親為「魯老太太」,並說她是「魯迅的母親」
    周作人稱自己的母親為「魯老太太」、說她是「魯迅的母親」1936年10月19日,一代文豪魯迅先生去世了。為了紀念魯迅現在,北京大學召開了悼念會。作為北大的教授、魯迅的弟弟,周作人自然也在被邀請之列。然而,在此次追悼會上,周作人的變現卻不少人吃驚。
  • 魯迅和周作人、周建人的情感糾葛,為何鬧得滿城風雨?
    這弟兄三人就是:大哥魯迅(周樹人),二哥周作人,三弟周建人。魯迅,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周作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 他為了一己之私,不顧民族大義,附逆侍敵當漢奸——周作人
    北平淪陷後,周作人留在北平,出任偽職,鼓譟「中日親善」,為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效力,並非是一種睿智的「文化選擇」,亦非是一種無奈的「生存選擇」,而是一種熟慮的「義利選擇」。黃裳先生在《關於周作人》一文中寫道:「周作人落水投敵是不可辯駁的事實,在他自己來說也正是一種必然的歸宿,這個案是翻不了的。」
  • 周作人與張鳳舉的「糊塗雙簧」
    因為公萇的《糊塗帳》一開頭便說:「子榮君和我的糊塗是見於經典的」,於是便有了3月16日發表的這封署名子榮的《糊塗雙簧》:糊塗雙簧(《國民新報副刊》1926年第91期)子榮公萇兄:承你在《糊塗帳》裡提起我,這實在是很榮幸的事,因為你用了我們(還是應該說咱們呀,照北京的說法?)來起興(去聲),興出那班大英帝國鑑定的高等華人來。
  • 同為回憶百草園的文章,魯迅只寫2000字,周作人竟寫了7萬字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收錄在魯迅《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大多數人並不陌生,是因為它曾作為課文,長期出現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裡。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魯迅的胞弟周作人先生,寫了更多關於百草園的文字。
  • 現代散文排名第一的他,是怎樣寫動物的?技巧你學到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位散文成就登峰造極的作家的生花妙筆。有些看官可能會問:「散文成就排名第一?你說的是魯迅先生嗎?」我想說,不是的,我說的其實是魯迅先生眼中的第一!你可能猜對了,就是魯迅的弟弟周作人。
  • 豐子愷:散文裡的「出世」與「入世」,也是他矛盾人生的映照
    在中國現代散文的世界裡,豐子愷的散文可謂獨樹一幟,是為數不多的「藝術家的散文。」豐子愷不僅能文能畫,而且精書法,通音樂,會翻譯,但鬱達夫卻認為豐子愷散文勝於漫畫:「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在他的畫筆之上。」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10個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諾貝爾獎致辭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稱讚馬克斯為``塞萬提斯之後的最偉大的語言大師'',其他人則稱讚《百年孤獨》稱之為「拉丁美洲的《堂·吉訶德》「百年孤獨」的藝術魅力在於其神奇的色彩,孤獨的主題和悲劇性的含義,因為幻覺與現實融合創造的神奇環境令人著迷。奮鬥了一百年的馬孔多人民的孤獨旅程是悲慘的。
  • 《古文觀止》歷代中國散文總集,句句經典,代表文言文的真實水平
    王力今天小編帶大家學習下《古文觀止》中的名言名句,體味不同的人生智慧。01多行不義必自斃。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兩人當時編選並加以評註《古文觀止》 的目的,是「正蒙養而裨後學」,即幫助青少年掌握古代的文言散文。中考、高考所有涉及的經典文言篇章,亦依然無一例外皆全部出自《古文觀止》。
  • 專訪|張怡微:散文是非常世故的文體,能照亮我們情感的傷痛
    在散文方面,我們有學位基礎課「散文寫作實踐」、學位專業課「散文經典細讀」、「傳記經典細讀」等等,在MFA專業之外,中文系還有其他老師開設散文研究課程,如「周作人散文精讀」,我們的散文研究力量一直是很強的。
  • 劉若英《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經典語錄20則
    劉若英《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經典語錄20一 自己很難知道,別人用目光雕琢出來的你,如今是什麼容顏。劉若英《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經典語錄20三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我還想要繼續, 這樣矛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