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桂樹
在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5月14日清早威脅可能與中國「斷絕整個關係」的話音剛落,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正擴大對華為的制裁力度,試圖切斷其與全球晶片商的聯繫。
儘管華為對此尚未作出正式回應,但5月16日上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文章只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
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看來這回川普不是說得玩的,要真地開啟他的瘋狂打壓中國發展的行動。這一對華為「卡脖子」的最新舉動,露出與中國高科技領域「脫鉤」的端倪。
有論者認為美國只是針對中國的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我們犯不著過激反應,不必在意,要保持淡定,繼續跟美國談判,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不過,明話個人認為,這樣做是自欺欺人,沒有意識到洪水已然漫至脖頸之危。
大家不要對美國抱任何幻想,不要懷任何善意了,美國作為老大的世界,是看不慣任何一個緊隨其後的追趕者。
事實上,我們已經釋放了兩年多的善意,跟他們講的道理也非常明白了,我們很多人兩年來也一直在自己哄自己:
「中國離不開美國,美國離不開中國,世界離不開中美合作……」「我們有世界第一的市場,美國再有錢,要繼續有錢,必須與中國既鬥爭又做生意。」「美國的農產品離開中國的這個大客戶,美國的農民不答應,甚至會揭竿而起。」
不過,這不僅是個人意願,也是捏著鼻子哄眼睛的行為,這個世上沒有誰離不開誰,歷史的車輪已經停不下來了,走過的十字路口也倒不回去了。美國,早就霸權成性,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文明,已經是我們的敵人了。
雖然他們已經把我們一年又一年地寫入年度戰略防衛法案中,但我們卻以一個善良而和平的心態去面對,試圖消解他們心中對我們的敵意、惡意及妒意。最後我們發覺,這是枉費心機。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看到,也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和準備好應對之策,美國已經發起了準戰爭挑釁:
貿易戰、科技戰、輿論戰,接下來可能還會有金融戰、網絡戰、軍事戰等。作為一國之元首,極其罕見地吼出「斷交」,那麼中國事實上已別無選擇,只能堅決反擊。
白宮在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之際,為何急急地拋棄執政本底,擬拋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首先對華為採取「卡脖子」毒招,從而「切斷」中國高科技生命動力呢?在我看來,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白宮產生了一種「霸權焦慮症」。大約10年前西方還能以相對溫和方式看待中國崛起,但現在已對其發展充滿著一種非常明顯的惡意及至敵意。
認為中國搶走了他們的飯碗,認為中國挑戰了他們的權威,認為中國製造威脅了他們的高科技發展。
這是一種「霸權焦慮症」的出現,在美國身上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
新冠肺炎疫情則將這種情緒再次暴露。他們自身的體制機制缺陷,自身公職人員的天然自私、凸顯雞胸,導致應對疫情的無力與無能,因沒有解藥,而恐懼於中國的體制文明,從而加倍怪罪於中國。
第二,白宮還生發了一種「妒忌焦慮症」。中國崛起帶給美國的長期焦慮,特別是美中抗疫巨大差距,讓一些華盛頓精英難以抑制的妒忌和驚慌。
近幾年來,在政治、科技、軍事、文化、經貿等,白宮全面發力,遏制中國發展,但效果不佳,至少白宮在一輪又一輪的打壓下,並不佔上風,在某些方面甚至敗下陣來。
於此,用「惱羞成怒」來形容他們的心情,是比較貼切的。
第三,選票需要,川普「豁出去」了。大選即將到來,川普政府的抗疫表現極差。
不僅是國內前總統歐巴馬忍無可忍,直接站出來批評他沒有領導力,而且他的盟國也開始懷疑川普的能力了。澳大利亞的一項調查顯示,民眾對美國應對疫情持負面看法的比例超過了90%。
他深知自己失職失責,恐怕還會面臨問責與處罰,如今只能「豁出去」一條路可走。
他企圖轉移美國民眾對他抗疫「流感病毒」之謠,誤導造成美國新冠疫情蔓延擴散的嚴重大量人囗死亡推卻責任。
這些政客,使出吃奶的力氣向中國甩鍋,用這種方式與美國輿論越來越可能嚴厲追究他的可能性拼個魚死網破,作最後的抵抗,以期以沉重打擊中國發展而獲得美國輿論的理解與體認,或許還能實現鹹魚反身的最後生機。
基於此,「乾死華為」,弄死5G,遏制中國科技,就是美國幹翻中國的第一步,也是他們的陽謀。
一個美國壓制了兩年的中國科技企業居然還沒崩,他們在顏面掃地之時,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必須會最後一搏。
如果這個「無限追溯」真的啟動了,那麼華為可能就不能通過任何正規途徑拿到任何有關美國的技術。那麼,最後只能靠自己,如果到了那個時候,就需要放下所有的臉面,該幹什麼幹什麼了。
我們需要認識到,白宮這次不是只針對華為一家公司,是針對中國整個高科技產業鏈。
事實上,他們要對中國製造業、中國科技動刀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甚至不是共和黨一家的事情,而是美國政商聯盟的共識,製造業回流,是歐巴馬時代就喊過的口號。
所以,中美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歷史的必然,美國不可能繼續看著中國繼續發展下去了,更不容許華為在5G上的全球領先態勢。
大是大非面前,國家博弈面前,我知道大家很多人都會說「支持華為」,其實我們支不支持不重要,重要的是華為決策層和十幾萬員工、國內友商、國內供應鏈企業要放下幻想、解下包袱、認清形勢,尤其需要建立共同禦敵的統一戰線,要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另外,從國家層面來說,白宮這次大概率要對華為下死手,而中國只能盡所有努力保住華為。華為都保不住,那麼中國其他科技企業更加是砧板上的肉,美國想怎麼收拾怎麼收拾。
如果華為真的像當年的法國阿爾斯通、日本半導體一樣倒下了,我希望我們也要做出相應的回報,撕下美國一塊肉,要讓它也疼一疼。
何況現在的華為已非當年的阿爾斯通,華為有自己絕地而後生的考量與本底。
形勢已經很明確也很緊迫,美國已經擺出了要把華為晶片逼上絕路的架勢。如今,中國該如何出手就沒有任何糾結了,過程也變得越來越簡單。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美國膽敢走出這一步,中國就必須把以高通為代表的美國一系列晶片企業趕出中國市場!這是政策側應華為反擊,這是被欺負後的一種對等反擊。
當然,在科技領域,美強中弱仍是客觀現實,中國不得已而採取的措施會讓自己感到陣痛,很多嚴重依賴美國晶片的中國企業必將遭到重大打擊。
但是,從長遠來看,同中國晶片企業所能獲得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相比,這些損失又算得了什麼呢?
既然美國一條道走到黑要斬斷中國的科技發展之路,那麼中國決不會客氣,必將痛擊張狂者,並不惜一切代價誓死為中國的科技發展打出一片新天地。
再者,我們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兒,大力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機制和氛圍,還要同時防止對美鬥爭形成對我國社會治理的「反作用力」,堅決避免保守思維的抬頭。
對美鬥爭的長期性需要中國內部的精誠團結,需要摒棄「投降主義」「希望白宮發善心」的思維,要建立在我們內部更有活力、更寬鬆的基礎之上,更加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營造舉國重視科技人國家意識。
這樣的對美博弈格局才是最有後勁的,我們將越鬥越強,愈戰愈勇。
最後,我們需要看到,表面上看,強大的美國針對中國的打擊是來勢洶洶,但他們是逆著規律、逆世界主流方向而動的非道義行為,與人類科技文明全球化方向背道而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們按照規律做好自己的事情,並團結和爭取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道義與物質上理解和支持,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那麼白宮的極限打壓,最後必須面臨勢減力單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