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國開始對華為實施「卡脖子」行動,我們必須對等反擊

2020-12-05 明話頻道

文 | 巴桂樹

在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5月14日清早威脅可能與中國「斷絕整個關係」的話音剛落,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正擴大對華為的制裁力度,試圖切斷其與全球晶片商的聯繫。

儘管華為對此尚未作出正式回應,但5月16日上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一條題為「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的文章。文章只有兩句話:「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

配圖是「一架二戰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攻擊機,依然堅持飛行,終於安全返回」。

看來這回川普不是說得玩的,要真地開啟他的瘋狂打壓中國發展的行動。這一對華為「卡脖子」的最新舉動,露出與中國高科技領域「脫鉤」的端倪。

有論者認為美國只是針對中國的一家民營科技企業,我們犯不著過激反應,不必在意,要保持淡定,繼續跟美國談判,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不過,明話個人認為,這樣做是自欺欺人,沒有意識到洪水已然漫至脖頸之危。

大家不要對美國抱任何幻想,不要懷任何善意了,美國作為老大的世界,是看不慣任何一個緊隨其後的追趕者。

事實上,我們已經釋放了兩年多的善意,跟他們講的道理也非常明白了,我們很多人兩年來也一直在自己哄自己:

中國離不開美國,美國離不開中國,世界離不開中美合作……」「我們有世界第一的市場,美國再有錢,要繼續有錢,必須與中國既鬥爭又做生意。」「美國的農產品離開中國的這個大客戶,美國的農民不答應,甚至會揭竿而起。」

不過,這不僅是個人意願,也是捏著鼻子哄眼睛的行為,這個世上沒有誰離不開誰,歷史的車輪已經停不下來了,走過的十字路口也倒不回去了。美國,早就霸權成性,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文明,已經是我們的敵人了。

雖然他們已經把我們一年又一年地寫入年度戰略防衛法案中,但我們卻以一個善良而和平的心態去面對,試圖消解他們心中對我們的敵意、惡意及妒意。最後我們發覺,這是枉費心機。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看到,也不管我們是否承認和準備好應對之策,美國已經發起了準戰爭挑釁:

貿易戰、科技戰、輿論戰,接下來可能還會有金融戰、網絡戰、軍事戰等。作為一國之元首,極其罕見地吼出「斷交」,那麼中國事實上已別無選擇,只能堅決反擊。

白宮在新冠疫情仍肆虐全球之際,為何急急地拋棄執政本底,擬拋棄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首先對華為採取「卡脖子」毒招,從而「切斷」中國高科技生命動力呢?在我看來,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白宮產生了一種「霸權焦慮症」。大約10年前西方還能以相對溫和方式看待中國崛起,但現在已對其發展充滿著一種非常明顯的惡意及至敵意。

認為中國搶走了他們的飯碗,認為中國挑戰了他們的權威,認為中國製造威脅了他們的高科技發展。

這是一種「霸權焦慮症」的出現,在美國身上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

新冠肺炎疫情則將這種情緒再次暴露。他們自身的體制機制缺陷,自身公職人員的天然自私、凸顯雞胸,導致應對疫情的無力與無能,因沒有解藥,而恐懼於中國的體制文明,從而加倍怪罪於中國。

第二,白宮還生發了一種「妒忌焦慮症」。中國崛起帶給美國的長期焦慮,特別是美中抗疫巨大差距,讓一些華盛頓精英難以抑制的妒忌和驚慌。

近幾年來,在政治、科技、軍事、文化、經貿等,白宮全面發力,遏制中國發展,但效果不佳,至少白宮在一輪又一輪的打壓下,並不佔上風,在某些方面甚至敗下陣來。

於此,用「惱羞成怒」來形容他們的心情,是比較貼切的。

第三,選票需要,川普「豁出去」了。大選即將到來,川普政府的抗疫表現極差。

不僅是國內前總統歐巴馬忍無可忍,直接站出來批評他沒有領導力,而且他的盟國也開始懷疑川普的能力了。澳大利亞的一項調查顯示,民眾對美國應對疫情持負面看法的比例超過了90%。

他深知自己失職失責,恐怕還會面臨問責與處罰,如今只能「豁出去」一條路可走。

他企圖轉移美國民眾對他抗疫「流感病毒」之謠,誤導造成美國新冠疫情蔓延擴散的嚴重大量人囗死亡推卻責任。

這些政客,使出吃奶的力氣向中國甩鍋,用這種方式與美國輿論越來越可能嚴厲追究他的可能性拼個魚死網破,作最後的抵抗,以期以沉重打擊中國發展而獲得美國輿論的理解與體認,或許還能實現鹹魚反身的最後生機。

基於此,「乾死華為」,弄死5G,遏制中國科技,就是美國幹翻中國的第一步,也是他們的陽謀。

一個美國壓制了兩年的中國科技企業居然還沒崩,他們在顏面掃地之時,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必須會最後一搏。

如果這個「無限追溯」真的啟動了,那麼華為可能就不能通過任何正規途徑拿到任何有關美國的技術。那麼,最後只能靠自己,如果到了那個時候,就需要放下所有的臉面,該幹什麼幹什麼了。

我們需要認識到,白宮這次不是只針對華為一家公司,是針對中國整個高科技產業鏈。

事實上,他們要對中國製造業、中國科技動刀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甚至不是共和黨一家的事情,而是美國政商聯盟的共識,製造業回流,是歐巴馬時代就喊過的口號。

所以,中美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歷史的必然,美國不可能繼續看著中國繼續發展下去了,更不容許華為在5G上的全球領先態勢。

大是大非面前,國家博弈面前,我知道大家很多人都會說「支持華為」,其實我們支不支持不重要,重要的是華為決策層和十幾萬員工、國內友商、國內供應鏈企業要放下幻想、解下包袱、認清形勢,尤其需要建立共同禦敵的統一戰線,要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另外,從國家層面來說,白宮這次大概率要對華為下死手,而中國只能盡所有努力保住華為。華為都保不住,那麼中國其他科技企業更加是砧板上的肉,美國想怎麼收拾怎麼收拾。

如果華為真的像當年的法國阿爾斯通、日本半導體一樣倒下了,我希望我們也要做出相應的回報,撕下美國一塊肉,要讓它也疼一疼。

何況現在的華為已非當年的阿爾斯通,華為有自己絕地而後生的考量與本底。

形勢已經很明確也很緊迫,美國已經擺出了要把華為晶片逼上絕路的架勢。如今,中國該如何出手就沒有任何糾結了,過程也變得越來越簡單。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美國膽敢走出這一步,中國就必須把以高通為代表的美國一系列晶片企業趕出中國市場!這是政策側應華為反擊,這是被欺負後的一種對等反擊。

當然,在科技領域,美強中弱仍是客觀現實,中國不得已而採取的措施會讓自己感到陣痛,很多嚴重依賴美國晶片的中國企業必將遭到重大打擊。

但是,從長遠來看,同中國晶片企業所能獲得的發展空間和市場相比,這些損失又算得了什麼呢?

既然美國一條道走到黑要斬斷中國的科技發展之路,那麼中國決不會客氣,必將痛擊張狂者,並不惜一切代價誓死為中國的科技發展打出一片新天地。

再者,我們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兒,大力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機制和氛圍,還要同時防止對美鬥爭形成對我國社會治理的「反作用力」,堅決避免保守思維的抬頭。

對美鬥爭的長期性需要中國內部的精誠團結,需要摒棄「投降主義」「希望白宮發善心」的思維,要建立在我們內部更有活力、更寬鬆的基礎之上,更加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營造舉國重視科技人國家意識。

這樣的對美博弈格局才是最有後勁的,我們將越鬥越強,愈戰愈勇。

最後,我們需要看到,表面上看,強大的美國針對中國的打擊是來勢洶洶,但他們是逆著規律、逆世界主流方向而動的非道義行為,與人類科技文明全球化方向背道而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我們按照規律做好自己的事情,並團結和爭取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道義與物質上理解和支持,做好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那麼白宮的極限打壓,最後必須面臨勢減力單的宿命。

相關焦點

  • 華為斷供,「卡脖子」或許是中國晶片產業涅槃的開端
    面對困局,遭到「斷供」後的華為將何去何從?美國制裁華為嚴重破壞全球晶片產業鏈2019年5月16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禁止美國企業向華為出售相關技術和產品。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美國境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
  • 中方對等反擊的第2天,美國就按捺不住了?華盛頓又對中國動手了
    當地時間12月7日一早,美國財政部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官員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涉及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然而,就在中方對等反擊的第2天,美國果然就按捺不住了,華盛頓又對中國動手了。據悉,國防授權法案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
  • 華為著手三大部署,「卡脖子」事件或不再發生?
    華為作出「三大部署」!華為是一家主張多元化發展的企業,其不噹噹只運營著一項手機業務,還有著很多我們不為熟知的業務,如:通訊業務、晶片、光電通訊、智能生態等等。就晶片業務來說,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企業,它有著先進的晶片設計實力,曾一度登上世界晶片企業排行榜前十,但由於自身晶片製造能力的欠缺,所以只能依靠臺積電來代工生產。
  • 臺積電已近天花板,面臨三困三憂,華為卻開始絕處逢生
    臺積電布局面臨三大隱憂臺積電即使不缺訂單,產能爆滿,但據外媒估算,臺積電必須出售至少3億顆晶片才能獲得利潤。因此據臺媒報導,臺積電正在進一步擴大5nm產能。除了面對人才缺失、能源不足、資金緊張這些困難外,臺積電還面臨三大隱憂。第一,失去大陸企業信任,未來後果嚴重。
  • 華為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5G是我們成功彎道超車的喜悅成果,5G是一個讓華為亮相於全世界的成績。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說5G是一個「燙手山芋」。小編認為技術上是小事,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是掌握了6G的技術,在6G的相關布局上,我們是否又會遇到5G現在的局面?這才是難點。
  • 不說華為如何破局,只希望我們覺醒!
    「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什麼是含有美國技術?可以這樣說,我們常用的微軟Windows系統甚至Word等,都算是美國技術。這個範圍,太大了!我們晶片被美國卡脖子,原因並不僅僅只是我們沒有能力生產光刻機,或者荷蘭的公司不賣給我們先進的光刻機。我們與美國在很多領域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這一點一定要清醒。這不是妄自菲薄,也不是屈膝投降。
  • 美國將從8月23日開始對16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美國宣布將從8月23日開始對額外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令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周二在電子郵件聲明中宣布了新的關稅措施,清單包含279個關稅細目,低於最初提出的284個。新的關稅清單包括摩託車、蒸汽輪機和軌道機車等產品。
  • 馬來西亞吉隆坡等地開始實施「行動管制令」
    馬來西亞政府決定1月13日至26日在高風險的首都吉隆坡、行政首都普特拉賈亞、雪蘭莪州、沙巴州、柔佛州等地實施「行動管制令」:禁止婚禮、會議、節日慶祝等聚集活動;民眾出行限制在10公裡半徑內,禁止跨市縣出行;餐廳禁止堂食;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物流等「必要經濟領域」可繼續運營,但需嚴格遵守防疫措施並限制辦公人數。
  • 歐洲傻眼:我們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背後捅刀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博雷利·豐特列斯今年早些時候表示:「我們歐洲人必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的確如此,如果歐洲國家在跟中國交往時,能夠做到擺脫外部幹擾,獨立做決策,對歐洲來說是一大利好。因為,中歐沒有根本利害衝突,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雙方完全可以通過互利合作實現共贏。延伸閱讀:法國球星格裡茲曼終止與華為合作,理由太荒謬!
  • 剛剛,多個國際聯盟宣布力挺華為,美國一腳踢在鐵板上
    隨著大洋彼岸的一紙禁令,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拍向華為,然而,華為遠比我們和對手想像中要堅強得多。「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面對美國的詰難,華為在總裁任正非的帶領下,以超強的毅力抗住了一系列打擊,除了保持公司正常運作外,華為的反擊也開始了!
  • 華為的聲音突然響起:除了勝利
    今年華為正式發布HMS服務,取代谷歌的GMS服務,抵消了斷供帶來的損失。谷歌像一個敵人一樣,匆忙向美國相關部門申請恢復對華的供應,並想打斷華為發展HMS服務的決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以前曾回答過這個問題。如果谷歌恢復供應,華為會被重用嗎?任正非意味著,如果我們繼續使用它,接下來應該做什麼斷供?顯然,華為將不再使用谷歌的GMS服務,一定會堅持開發HMS服務。
  • 年度熱詞:「從0到1」的突破 解決「卡脖子」問題 評價體系「破四唯...
    年度熱詞   「從0到1」的突破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新華社發   解決「卡脖子」問題   2020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錯綜複雜。這讓我們再一次清醒地認識到,事關國計民生的關鍵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否則就會被別人「卡脖子」。   從國家頂層政策設計,到科技界、產業界、金融界,都在不斷做出改進和努力。
  • 華為召集「十八羅漢」用5G對位特斯拉
    而過去獨霸高端零部件領域的博世、大陸,包括英偉達等,轉型速度驚人,也分別在自動駕駛領域推出了或晶片或解決方案級別的產品,準備繼續在核心技術上賣高價、卡脖子。 這就不好弄了,不能再讓這些過去騎在脖子上拉屎拉尿的跨國巨頭繼續這麼作威作福,所以大家拉來了華為,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華為敢在技術層面硬剛那一票對手。
  • 華為鴻蒙系統再傳好消息!全球最大社交軟體臉書:登陸華為應用商店
    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華為正式在歐洲市場推出了華為HMS服務以後,就連Google方面都開始坐不住了,Android和Google Play副總裁薩米爾·薩瑪特(Sameer Samat)連夜對外表示:「谷歌目前已經正式向美國政府申請恢復與華為的業務往來。」
  • 我們只有露出獠牙,才能嚇退所有訛詐抹黑我們的魑魅魍魎
    就算我們想和平崛起,美國可能會和平接受嗎?二、起訴美國,自王老師開始!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一個研究並提出向美國索賠的專家學者。如果有的話,請自王老師開始!王老師願意成為全中國向川普和美國政府起訴索賠第一人!
  • 關於實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行動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材料 關於實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行動背景材料(2016年6月24日)國家能源局 一、實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行動的背景及意義《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提出,大力開展「網際網路+」智慧能源行動,通過網際網路促進能源系統管理扁平化,推進能源生產與消費模式革命,促進能源利用結構優化。能源網際網路將為能源產業發展帶來重要機遇,主要表現為:一是將極大地促進清潔、低碳能源發展,特別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
  • 榮耀出售,華為「四隻狼崽」必須上場,誰也沒想到任正非留有後手
    華為出售榮耀已經塵埃落定,這是在美國極限制裁的情況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而且榮耀獨立之後,對於雙方都有好處。華為表示:這是一場供應鏈企業的自救行動,確實榮耀的用戶群體不輸國內任何一家廠商,背後牽扯到很多供應鏈企業的生死。
  • 遵守華為禁令,卻被美背後捅刀,歐洲開始覺醒
    在美方的「威逼利誘」下,不少歐洲國家放棄了與華為的合作。然而,讓歐洲m盟友沒想到的是,自己在遵守華為禁令的情況下,卻被美方人捅了刀子,以至於讓自己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眾所周知,今年美方頒發了晶片禁令,要求所有使用美半導體技術的企業與華為合作之前,必須向美方申請。晶片禁令頒發之後,美企損失超萬億元,美方開始放寬對華為的限制,允許本土企業在部分產品上可以與華為展開合作。
  • 中國宣布反制措施,美方這次必須照做
    據央視新聞7月24日報導,在美國悍然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後,中國於7月24日做出對等反制:關閉美國駐成都領館,撤銷該領事館設立和運行許可資格,禁止進行一切業務和活動。
  • 華為連續三大動作,開始「自救」,比爾蓋茨:中國芯破冰指日可待
    華為被美國使用晶片禁令的消息大夥應該是知道的,因為美國的晶片禁令,直接導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大受影響,甚至華為不得不通過出售子品牌榮耀來達到「棄車保帥」的目的,否則的話,華為終究會因為獨木難支而放棄智慧型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