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極必反!臺積電已近天花板,面臨三困三憂,華為卻開始絕處逢生

2021-01-16 科技強哥說

目前,臺積電在全球晶片代工領域穩居第一,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能夠取得這這樣驚人的成就,是因為臺積電堅持其核心價值:「誠信正直、承諾、創新、客戶信任」。如果不能做到對客戶負責、又堅持創新,是絕對不會做大做強的。

尤其是對華為,臺積電在這方面做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在美國禁令執行前的120天緩衝期內,臺積電加班加點,甚至協調蘋果、高通等,為華為釋放產能,盡最大能力為華為生產了大量麒麟晶片,這也為華為能夠應對制裁提供了很大支撐。

然而臺積電畢竟是一家企業,雖然有能力在技術上搭建去美化生產線,從而繼續為華為供貨。但臺積電不會去做,那樣有可能會得罪美國,可能會危及到自身100%的銷售額,而損失華為只是損失了銷售額的14%,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很容易做出選擇。

臺積電發展面臨三大困難

況且就目前來看,即使沒有了華為的訂單,臺積電依然不缺訂單。據媒體報導,臺積電明年先進位程的產能已經被預訂完,其中蘋果獨佔5nm製程八成產能,據傳還預訂了3nm產能。不過,儘管如此,臺積電並不是一帆風順,依然面臨三大困難。

第一,人才缺失。晶片領域,人才至關重要,可以說丟一人相當於損失10億美元。最近,臺積電頻頻被爆技術人員遭到競爭對手的大規模挖角。因此,才有了固定薪酬提高20%,明年開始執行,這可是臺積電歷年來薪酬調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第二,能源不足。晶圓代工產業有個巨大的問題,就是耗電量驚人,而使用EUV光刻機更甚,250W的EUV機器工作一天將會消耗3萬度電。因此,隨著臺積電產能的擴張和新品的代工生產,其電力供應將會接受嚴苛的考驗。

第三,資金緊張。臺積電雖然擁有足夠多的訂單,預計今年營收也將達到454.2億美元,但依然面臨資金緊張。因為臺積電3nm生產需要大投入建廠,並且ASML新一代EUV光刻機更貴,因此才有了取消客戶3%折扣,晶片代工變相漲價。

臺積電布局面臨三大隱憂

臺積電即使不缺訂單,產能爆滿,但據外媒估算,臺積電必須出售至少3億顆晶片才能獲得利潤。因此據臺媒報導,臺積電正在進一步擴大5nm產能。除了面對人才缺失、能源不足、資金緊張這些困難外,臺積電還面臨三大隱憂。

第一,失去大陸企業信任,未來後果嚴重。臺積電雖然在美國禁令執行前,做的很靠譜,但禁令後依然拒絕給華為代工,並且也沒有計劃去搞產線去美化。短期看,沒有問題,但這已經在大陸廠商心裡留下了一道,隨著大陸晶片代工產業崛起,必然會發生轉向。

第二,三星開始加速追趕,實力不可小覷。現在看來,臺積電在晶片代工有絕對優勢,但三星實力也不小,並且一直在努力追趕,近期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現在也爭取到了高通驍龍888的訂單,還計劃在2030年超越臺積電。

第三,瘋狂追求先進位程,天花板已臨近。臺積電追求先進位程的腳步一直在加速,計劃2023年推出3nm Plus,2024年量產2nm,同時繼續挺進1nm工藝。但隨著摩爾定律接近物理極限,預計5年內將無法繼續往下突破。

華為卻直擊痛點絕處逢生

儘管臺積電面臨著三難三憂,但目前發展還是順風順水。而華為在美國晶片禁令執行後,就過得相當不易,雖然Mate40系列如期上市,但因為晶片問題一直面臨缺貨。現在不得已又轉戰4G手機,但就在此時卻迎來一個好消息。

我國的最高研發機構中科院近日宣布,已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並且處於國際領先地位!這讓碳基晶片更進一步,一旦進入生產,將會繞開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國產DUV光刻機就可以,到時華為被「卡脖子」的晶片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看來,中科院還是非常有遠見的,但這還需要時間。此前中科院還公開表示要進軍光刻機,這都給華為帶來的希望。當然,華為沒有停止自救的步伐,在去年9月華為註冊成立了哈勃投資,開始在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半導體設備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開始布局。

近日,華為的哈勃又投資了九同方微電子,這家公司是集成電路設計工具提供商。這表明華為從頭開始,正式進入EDA領域。EDA工具是設計晶片設的重要輔助軟體,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的前提。麒麟晶片想要實現回歸,EDA工具不可或缺。

大家知道,美國對華為實施了嚴格的晶片禁令,這其中之一就是針對的EDA。因此,點有全球市場95%以上份額的三家公司,在EDA方面也已斷供華為。華為想要絕處逢生,當然就得直擊痛點,這次EDA投資行為非常精準。

華為真是不簡單,看得很清,走得很準。為了渡過難關,華為也是打破了不投供應商的慣例,開啟了扶持國內晶片產業鏈之路。希望國產企業能夠團結共進,早日解決高端晶片製造這個「卡脖子」難題。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覺得華為做得怎麼樣,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缺少了華為,臺積電為何還能賺到手抽筋?
    本文發布於老虎證券社區,老虎社區是老虎證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軟體 Tiger Trade 的社區板塊,致力於打造「離交易更近的美股港股英股社區」,有溫度的股票交流社區。  和新能源汽車行業類似,每月初,臺積電都會公布上一月的營收數據,這也讓明牌之後的財報總是缺少了一份激情。
  • 華為新產品,Airpods的四年三代
    戢仁貴表示,華為消費者產品近年來在德國和歐洲市場增長迅速,過去幾年約有一億人次以上的歐洲消費者使用過華為的產品和服務,歐洲目前已成為華為在海外最大的市場。在歐盟最大經濟體和人口第一大國德國,消費者相當青睞華為產品。目前在德國,僅手機和平板產品即有1100萬存量用戶,「德國消費者已經把華為看作一個非常喜愛和認可的高科技、高品質品牌」。
  • 兩個月後,華為將面臨史前最大困境
    對於華為而言,目前最讓他們頭疼的事情就是美國方面的打壓持續升級和步步緊迫,美國以「華為通訊技術會帶來信息安全隱患」為由,對華為的軟硬體進行全方位的限制,例如華為手機目前在國外仍然無法正常使用谷歌服務,代工麒麟晶片的臺積電也被美國直接管制,9月中旬就到了臺積電清除在制品晶圓的最後限期
  • 華為晶片傳來新消息,臺積電計劃泡湯了,這次卻選擇了沉默
    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新消息從去年開始,美國為了遏制華為在晶片業務上的發展,做出了很多限制條件。比如從一開始的25%的技術比例到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不能給華為代工,這些條件每一次都是更加嚴厲。按照華為的手機出貨量來看,每年都能給晶片市場帶來上千億的效益。
  • 蘋果無奈,華為被臺積電徹底斷供,要自己承擔3nm流片的46億元費用
    當時也只有華為和蘋果捨得投錢流片、所以蘋果和蘋果享受到臺積電第一批5nm訂單。如今臺積電無法為華為繼續代工,3nm比5nm更貴,算上後期生產,價格還要繼續增長,全球也沒多少公司能承受得起這樣的價格,不知道3nm工藝的研發進程會不會受到影響。
  • 臺積電正式宣布,這才是限制華為的「真面目」
    強大,就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壓力,這句話是送給華為的。 未來翻看整個歷史,華為的故事註定也會成為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以一己之力對抗一個國家,也許以後還會有,但至少我們都得銘記,華為是其中之一。
  • 逼走華為,蘋果頭大:46億元臺積電3nm晶片流片資金獨自承受?
    【逼走華為,蘋果頭大:46億元臺積電3nm晶片流片資金獨自承受?】 原本華為和蘋果一起在臺積電燒錢實現流片,現在臺積電徹底給華為斷供晶片,逼走華為後,只有蘋果捨得燒錢在此
  • 晶片工藝捅到天花板?臺積電正式宣布,我國早已開始布局!
    作為ASML最大的客戶,為搶佔先機,臺積電正式宣布進軍1nm。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沒想到這麼快。因為摩爾定律的緣故,1nm之後晶片製造技術很可能會陷入物理瓶頸,不少網友會產生這樣的疑慮,晶片工藝要捅到天花板了嗎?雖然歐洲微電子表示將會繼續研發亞1nm級的光刻機,製造可持續發展的微處理器。
  • 沒了臺積電代工,華為還有必要設計晶片嗎?
    近期,有博主爆出消息,華為下一代旗艦處理器或命名為 Kirin 麒麟 9010。我們知道,華為最新的旗艦晶片是麒麟9000,由於「禁令」的存在,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所以,很多朋友都認為,麒麟9000將成為華為的「絕版」旗艦晶片。這並非空穴來風,華為多放努力無果,晶片供應沒有得到解決。
  • 美方終極禁令出臺,不留下任何漏洞,華為面臨最危險的時刻
    近兩年,華為在新技術方面不斷突破,甚至在眾多領域已經領先全球,這也威脅到了美國在科技領域霸主的地位。正因如此,美國從去年開始,逐漸針對華為進行打壓,加入實體清單、傳播5G設備危害國家安全謠言,都讓華為公司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 華為奮鬥在 「無人區」面臨的三個危機
    早在華為成立的第二年,任正非就曾在內部會議上提出「狼性」一詞,後來又歸納總結了狼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三是群體奮鬥的意識。時至今日,華為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崇尚進取,長期艱苦奮鬥,從不輕言失敗,敢於自我批判,重視團隊協作的狼性文化已在企業界廣受推崇。這樣的核心價值觀,正是華為將15萬知識型人才聚集在一起的文化內涵。
  • 領先蘋果,華為將全球最先發布5nm麒麟處理器:臺積電正最後趕工生產
    8月23日消息,據產業鏈最新消息稱,華為將在下個月發布新的旗艦版麒麟處理器,其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而它也將會是全球最先推出5nm移動晶片的廠商,這要比蘋果至少快近一個月時間,
  • 華為Mate 40系列手機傳來三個好消息!任正非就榮耀發聲了
    華為Mate 40系列手機可以說目前最強的安卓旗艦手機,也是目前首款採用5nm Soc的手機。但由於美國多次修改規則,導致臺積電等很多供應商不能自由出貨,從而也造成了華為Mate 40系列手機的供貨也處於緊張狀態。華為餘承東自身都表示,麒麟9000處理器或將絕版無法生產。
  • 華為傳來好消息!智慧型手機核心技術已掌握,將於明年開始量產
    這一年多來,華為一直在遭受美國的輪番制裁,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受到打壓,早在去年,由于禁令,谷歌禁止了華為的智慧型手機使用Google Apps和服務。今年臺積電被迫停止與海思的業務,這又是一個重大打擊,導致的結果將是,華為公司無法使用麒麟晶片組背後的技術。
  • 臺積電反擊格芯專利侵權 晶圓代工將面臨首次衰落
    (原標題:臺積電正式反擊格芯專利侵權 晶圓代工將面臨首次衰落)
  • 華為發聲:美國打擊已無底線!馬化騰因身體原因缺席兩會;字節跳動入...
    周二早安~首先一起來關注近日引發刷屏的美國升級限制華為措施一事,繼國家商務部發聲後,華為也站出來正面剛了!【華為發聲:美國為打擊華為已無底線!】華為還稱,華為正在對此事件進行全面評估,預計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環球網)而在此前,日媒放風「臺積電向華為斷供」,臺積電火速出來否認:【臺積電:停止向華為提供新訂單 「純粹是市場傳言」】5月18日中午,有日媒報導,臺積電已停止接收華為新訂單,信源是所謂多名相關人士。
  • 臺積電業務受計算機病毒影響 已採取緊急措施
    據外媒報導,臺積電CFO稱業務遭受計算機病毒影響,公司目前已採取緊急措施處理,部分生產線已經恢復正常。  另據DeepTech深科技報導,昨夜晚間接近午夜時分,臺積電位於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的12寸晶圓廠和營運總部突然傳出電腦遭病毒入侵,且生產線全數停擺的消息,而不到幾個小時,臺積電位於臺中科學園區的Fab 15廠,以及臺南科學園區的Fab 14廠也陸續傳出同樣消息,這代表臺積電在臺灣北、中、南三處重要生產基地,都同步因為病毒入侵而導致產線停擺。
  • 120億換不回自由出貨,臺積電正式官宣,日本喜從天降
    華為作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一直非常受臺積電重視。拋開雙方多年的合作情誼,臺積電還有兩大因素不想放棄華為這位大客戶。第一是華為的市場潛力非常大,這幾年的華為仿佛開了掛,直接做到了國產品牌首位。第二是華為的消費實力,就2019年,華為就給臺積電帶來了360億營收,所以臺積電一點也不想失去華為這位大客戶。在華為遭遇禁令時,臺積電也一度為華為周旋,以至於讓美方不得不幾次修改禁令要求。最初美方的要求是美國技術超過25%就必須受到禁令的約束,臺積電稱14nm以下的工藝還能繼續給華為供貨。接著美方又將技術含量降至10%,臺積電依然以7nm以下工藝符合要求為由,繼續供貨。
  • 美國晶片先進位程建廠願望或落空,臺積電2納米量產為何定在新竹
    8月24日至8月26日臺積電公司首度舉辦在線技術論壇及開放創新平臺(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OIP)生態系統論壇,論壇焦點包括:」先進技術的領導地位——N5、N4、以及N3「臺積公司業界領先的N5技術今年已進入量產,隨著產能持續拉升,良率提升的速度亦較前一世代技術快。
  • 臺積電護城河發威!
    專注於晶圓代工本業的臺積電,不只持續精進先進位程,也能掌握各產業發展趨勢,成為蘋果、華為等企業優先合作的對象。「價格」和「價值」,明明只相差了一個字,但對於企業來說,從前者走到後者,卻是千山萬水。7納米護城河發威,蘋果、華為搶下單回顧2019年,臺積電也不是一路順遂。先是上半年經歷了晶圓良率異常而報廢了上萬片晶片的晶圓瑕疵門事件、營收短少近5.5億美元(約合165億新臺幣),後又面臨包括中美貿易戰在內的全球貿易競爭所帶來的外在威脅,都讓公司在營運及客戶夥伴關係的維繫上,遭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