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疆雪豹保護公益團隊荒野新疆在烏魯木齊舉辦了公益圖片展,展出了七年來,該團隊持續對烏魯木齊周邊山區雪豹及其他野生動物調查保護時所拍攝到的珍貴照片。
素有「雪山之王」美稱的雪豹,生活於亞洲中部山區,新疆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由於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亦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長期以來,受多種人為因素影響,雪豹的數量正急劇減少,已成為瀕危物種。
不過,根據荒野新疆多年的觀測和分析數據顯示,近年來,烏魯木齊周邊山區雪豹數量持續增長,已突破了100隻。對生態尤其是高海拔生態環境極其「挑剔」的雪豹數量持續增長,既是烏魯木齊整體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最有力的現實證明,也是對烏魯木齊踐行新發展理念、確保生態優先的有力肯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近年來,烏魯木齊不斷從小處、細處、點滴之處用力,取得了一個個令人可喜的生態改善成果:柴窩堡湖湖面面積由2014年的0.18平方公裡逐步恢復至20.92平方公裡;烏魯木齊縣通過綜合提升田、水、路、林風貌,使全縣生態環境質量節節攀升;經開區(頭屯河區)除舊立新,使曾經的荒溝土坡變成今天的綠谷遊園;水磨河生態景觀廊道的修建,為市民提供了親近自然、體驗文化、親水休閒、享受自然生活的優美環境……生態改善環境提升為我們「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雪豹這個「雪中之王」不再是高山上孤獨的「王者」,當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重新回歸昨日家園,相信大自然一定能夠銘記下我們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