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裡,人們都喜歡熱鬧,沒事就喜歡聚一起聊天,而且喜歡聊到俗語,今天小編就聽到了一個很有趣的俗語,「雞寒上樹,鴨寒下水」,大家都知道,相比於乾淨的城市,大部分農村人都喜歡在家裡養一些雞、鴨、鵝、馬、牛、羊之類的牲畜,有的可以下蛋,有的可以幫忙農民幹農活,在農民的生活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發展,現在出來了許多農業機器,科技上非常先進,這等於就是搶了牛和驢的生意,而馬作為坐騎一直被大家喜愛所以無法替代,其次還有就是雞、鴨、鵝作為可以下蛋,本身也是很好的食材,在農村裡面可以所說非常常見了,而且一些老人家,到了退休的年紀,也不知道弄點啥,就種點地,養點雞、鴨之類的。現在正是數九寒天,也就馬上要進入三九了,也代表馬上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那麼農村裡面的那些雞和鴨除了被飼養在籠子裡的,那些放養的怎麼過冬?難道真的是按照「雞寒上樹,鴨寒下水」來過冬麼?
鴨寒下水簡單說,就是鴨子冷了,就跑到水裡面去禦寒,但是,到了冬季,很多地方的湖面已經凍住了,根本不能遊泳。而且就算,湖面沒凍住,而且水的最低溫度是0攝氏度,那麼鴨子總是要上岸的啊,即便是鴨子的羽毛防水,身上還是會沾上水,然後寒風一吹,更加的冷了。
在了解到真實情況後,小編才知道,原來不是這個意思。鴨子是一年四季都會下水的,而且還要靠著下水來覓食,所以即便寒冬,鴨子也還是會下水。但是鴨寒下水其實不是這意思,這句話原本是鴨寒下嘴。基本上養殖戶都知道,每當天氣寒冷,氣溫驟降時,鴨子便會臥在地上,然後把頭伸到一邊的翅膀底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鴨子的全是羽毛都比較多,但是唯獨頭上沒有厚毛,所以天氣寒冷的鴨子會選擇用翅膀護住頭來禦寒。
雞寒上樹簡單說就是雞冷了,然後便飛到了樹上面,來禦寒過冬,的確,雖然書上面風大,但是地面上通常是有雪的,即便沒雪,也會潮溼寒冷。而且雞是飛禽,也是能飛一點高度的,所以飛到樹上來躲避這寒冷的地面也是說的通的。
然後才知道,雞寒上樹也是不對的,原句是雞寒上距,細細想來,好像雞不是只有在冬季才會上樹,其他季節也會哦。雞寒上距就容易理解多了,「距」就是指的雞的雞腳,每當天氣寒冷的時候,雞便會金雞獨立,以一隻腳來站立,這讓小編想起的火烈鳥。而雞因為脖子較短,而且非常靈活,可以在寒冷的時候縮頭,而腳冷,於是就把一隻腳藏在了翅膀下面,這也就是雞寒上距的意思,
原來所謂的「雞寒上樹、鴨寒下水」原本是由「雞寒上距,鴨寒下嘴」人傳人,結果傳變了才導致這樣的,那麼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雞和鴨的過冬方式?歡迎留言以及評論。關注小編,了解更多俗語,農村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