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它們只是短暫停留,沒想『住』了這麼久。」1月8日一大早,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二二五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幹部趙生明開車來到該團溼地附近,從車的後備箱拿出兩袋玉米,撒落在開闊地帶。
「一個月前,有50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出現在溼地附近,它們主要以周圍玉米地殘存的玉米為食。玉米地的食物不多了,我們就購買玉米投放在它們經常去的地點,讓它們順利越冬。」趙生明說。
這批灰鶴是首次出現在二二五團,是一群可愛的「稀客」。二二五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幹部第一時間向幹部群眾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並通過張貼宣傳海報的方式介紹灰鶴的生活習性,提醒幹部群眾不能採取任何形式進行驅逐,也不得隨意投餵食物等。
灰鶴生性機警,膽小怕人。二二五團幹部群眾有意識地給灰鶴群創造安靜、自由的環境,只是遠遠欣賞,從來不驚擾它們。「我們第一次見這麼珍貴的灰鶴,一定會好好愛護它們,希望它們明年還來我們團場過冬。」二二五團群眾吐送江·麥麥提說。
「生態轉好鳥先知。隨著我們師市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各團場城區及周邊季節性棲息的野生鳥類數量和品種在逐年增加,更有灰鶴、天鵝等珍貴瀕危野生鳥類棲息於各團場。」第十四師昆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趙玉傑說。
據了解,近年來,為確保第十四師昆玉市生態安全和維護生態多樣性,各團場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大對重點地域、重點保護對象的巡護看護力度,積極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對破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維護師市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
與此同時,第十四師昆玉市積極發揮團場林業和草原管護員的作用,強化野生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通過不定期巡護、排查,及時跟蹤,對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以及團場護林員等基層林業工作人員的陸生野生動物防控責任,做到發生異常情況及時處置並上報。與此同時,進一步加大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加強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宣傳工作。(文/圖:馬春燕 王 震)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新疆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