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過六旬成千萬富翁,只因給豬「喝酒」,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

2021-01-17 三農元老

眾所周知,我國肉類食品最緊銷的就是豬肉,畢竟餐桌上總是少不了這道菜,雖然現今豬肉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只要有創新的精神存在,就能佔據一席之地。

有這麼一位農民,他年過六旬成千萬富翁,只因給豬「喝酒」,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他就是——王大哥。

王大哥養豬的方式跟比人不一樣,其次賣價也是別人的好幾倍,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銷量依舊是供不應求的局面,他究竟是如何成功的呢?

王大哥出生於農村,自幼家境貧寒,因此沒能跟同齡人一樣,快樂的在學校念書,他每天都要幫襯著家裡幹活,不然的話吃飯的時候,都不敢去盛飯的,畢竟也只家裡的一份勞動力,必須要有所付出的才行,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幾十年,在晚年的時候王大哥養了豬,並且每天只有喝酒的愛好。

有一次他去給豬餵食的時候,不小心在往裡面倒了些自家釀製的酒,意外的發現豬吃的非常愉快,這讓他發現了商機,於是就開始籌備要大規模養豬,一時之間就把家裡後山那塊地作為養殖基地,採取的是散養的方式,因為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肉質,並且每天定時定量給豬喝酒,很大程度的提升了住的運動量與食慾。

但是飼料養殖的成本並沒有增加,因為山裡的有很多雜草以及樹葉都可以食用,他用酒來養豬這件事情在當地很快就傳開,很多經銷商慕名而來,通過考察王大哥豬的品質,紛紛下達訂單,生意自然就越來越好,現斤年銷售額能達5000萬元,王大哥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千萬富翁。

相關焦點

  • 河南鄭州男子養鴕鳥致富,年銷售額達700多萬元
    一、轉行養鴕鳥遇挫馬建家住河南鄭州,他原來從事了十幾年的餐飲工作,攢下了200多萬元的積蓄。1996年6月,馬建去廣東江門出差時,偶然聽聞了一隻鴕鳥能賣一萬塊錢、有人靠養鴕鳥致富的事情。1996年8月,馬建投入全部積蓄開始養鴕鳥。他從廣東江門引進了鴕鳥養殖技術,買了24隻種鴕鳥養殖。經過半年的時間,馬建繁育孵化出了50多隻鴕鳥苗,可是過了一個月,剛孵化出的小鴕鳥全死了。當時,一隻小鴕鳥的市場價格在9千元至一萬元之間,這就相當於損失了50萬元。馬建一邊心痛,一邊查找原因。
  • 從零開始,繁育母豬創業,年銷售額975萬,實現利潤200萬元
    說幹就幹,2001年,趙金祥借錢買了3頭母豬繁育試養,不顧同村年輕人異樣的目光,每天幾乎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傾注在這3頭豬上,把小母豬當成孩子一樣細心照料。沒想到兩年下來,賣種豬淨賺了5000多塊錢,這在當時的村裡,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給趙金祥帶來了莫大的鼓舞和動力,堅定了他養殖創業的信心,決定擴大養殖規模。2003年,他從親友處借了2萬塊錢,在自家房前建起了佔地近1畝的豬圈,開始擴大養殖規模。
  • 5000元進場,如今年銷售額超500萬元
    陳楠選擇了貴的那間,他說貴一定有貴的道理。  做批發利潤小,做零售利潤大,你要哪個?陳楠認為,當生存面臨困難時,他選擇比較容易實現的那個。  就是因為這一系列的選擇,當初拿著5000元創業的陳楠,如今年銷售額做到了500多萬元。
  • 蘇州「腦癱廠長」帶領殘疾員工奔小康 年銷售額千萬
    「腦癱廠長」帶領殘疾員工奔小康,年銷售額千萬 雙十一將至,蘇州一位工廠老闆帶著他的員工忙得不亦樂乎。 這位老闆不一般,多年前他畢業求職屢屢遭拒,遭到歧視,甚至被侮辱「狗都不如」,只因他是一名殘疾人。這麼多年,他一直與命運抗爭,做過無數個行當,如今成為相冊工廠的老闆,產品遠銷歐美,銷售額達千萬元 。更讓人感動的是,他的工廠有42名員工,其中30人是殘疾人。
  • 他專做滷製品30年,一隻手撕鴨能賣108元,如今年銷售額1500萬元
    在四川省大竹縣有位致富牛人,他叫唐長文,他在滷製品行業裡摸爬滾打了30年,做得一手好滷製品,當地花邊鴨被他製作成獨具風味的手撕鴨,每隻賣108元。在這麼高價格的情況下,唐長文一年仍能賣出20萬隻,實現實現銷售額1500多萬元,在他的引領下,當地100多位養殖戶跟著增收致富!唐長文從小檔口起家,發展成如今的大產業,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 張克超:突破永和豆漿河南市場 6年實現千萬銷售額
    用時6年,從幾萬、幾十萬到千萬銷售額,成功將永和豆漿打入河南市場,這是一場突破。實現這個突破的人,就是永和豆漿河南大區經理張克超。為了打開市場,他進行市場調研,在大型超市推行體驗式消費,參加各種活動,採取了多種推廣方式。經過6年辛苦,如今,永和豆漿在河南的經銷商達到35家,預計2016年底,經銷商達到50家,全面覆蓋河南各地市大小型商超。2015年商超銷售額達到五六千萬,預計2017年可以過億。
  • 喜訊 | 和政縣2020年「雙十一」電商企業總銷售額達745萬元!!!
    2020年11月11日晚上12:00,和政縣「雙十一」電商企業實現銷售額745萬元!同比去年雙十一增長30%!據悉,「雙十一」活動銷售額突破了此次活動的預計銷售額
  • 5000元一枚五行幣1年後至少價值400萬元?別再被騙
    不僅是馬女士一家,家住山東的老孟也接觸到了五行幣,一直在家裡務農的老孟生活並不富裕,為了發家致富,他借錢買了三枚五行幣,一枚價格就是五千元錢。這就是五行幣,據說純金製造。一面是頭像,刻著張健五行幣字樣,下面有一組數字編號,另一面是些裝飾圖案,看起來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怎麼就能夠5000元買上一枚,一年就能達到400萬元呢?
  • 一富翁對妻子情深不壽,但只因他的一句話,她就哭著摔死親兒子
    慄公年少時家境貧寒,但氣概不凡才華出眾,縣城一個精通儒學的富翁看到慄公沒錢就說:「你像司馬相如一樣有文化,肯定不會一生貧賤的。」於是就將他請到家,傳授學業,讓他與愛子睡在一起,在燈火下陪伴讀書。富翁有個女兒,年齡與慄公相當,富翁將女兒許給慄公,幾年後二人就將成婚。
  • 海珠丨2020年上半年實現消費扶貧銷售額共約7774萬元
    據悉,2020年上半年,海珠區以專班帶銷路、專區穩銷量、專場促銷售,實現消費扶貧銷售額共約7774萬元。網紅參與大埔蜜柚直播帶貨 據悉,此次推介會,主推大埔縣具特色、農戶種植面積大,也是產最高、營養價值好的一款農特產品——大埔蜜柚。
  • 「北大賣肉才子」成億萬富豪?陸步軒談自己北大畢業這30年
    「現在網上有人說我是億萬富翁,沒有的事啊,媒體寫的是公司去年銷售額18億,不知怎麼傳著傳著就傳成了我身家上十億,我要澄清一下啊。」連日來都在備戰雙11,略顯疲憊的陸步軒還是抽空接受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的採訪。北大賣肉才子、億萬富翁、網紅、豬肉品牌創始人,他身上有太多標籤,繞不開的北大話題,他都一一作了解答。
  • 誰都不愛的肥豬肉,他卻能變成寶,靠養殖肥黑豬,年銷售額2000萬
    豬的肉質太肥,對養殖戶來說是個鬧心的事,肥豬肉在市場上不受歡迎,豬太肥意味著賣不上好價格。在河北省淶源縣有個叫張立傑的小夥卻解決了這個煩惱。在沒辦法讓豬的瘦肉率提高的情況下,他轉變思路,在肥肉上挖掘新商機,不僅把肥肉變成寶,而且靠著肥肉瘦肉的合理銷售,一頭豬在他手上賣上萬元,靠著養豬和加工豬肉產業,年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元。
  • 福州二次元經濟全國領先 不少商家年銷售額數千萬
    記者採訪獲悉,福州逐漸成為「二次元」(意為「二維」,泛指動畫、漫畫、遊戲等作品)創意聚集地,福州商家Cosplay(角色扮演)服裝、動漫周邊、創意產品、手辦、機甲模型等多個類目的商品,在淘寶「雙11」的銷售額均排名全國第一,成為國內二次元衍生品輸出大市和二次元產業重地,不少商家的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
  • 把收音機賣出上億元銷售額,這家公司「慢」得有道理
    他不是沒有想過改變這種困局,「有過一些思考,但是不是很明確,有些正確,有些模糊,甚至有些錯誤。」2015年3月,已銷售了10年的藍牙收音機被包裝成「貓王收音機」,在京東眾籌上大放異彩,「京東6·18」後「差不多每一個月都有1000臺的銷售,一個月能產生200萬的流水,」到次年6月,貓王收音機銷售達萬臺。
  • 高明有個鱷魚大王,年賺千萬還上了央視!快來圍觀↓
    53歲的鄧熾強,紮根養殖業18年打造了年銷售額3億元的三洲黑鵝產業鏈2012年,他轉型投身到鱷魚產業中其中,養殖三洲黑鵝的佛山市高明海達高新科技孵化養殖基地有限公司是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養殖鱷魚的佛山市舉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佛山市農業龍頭企業。近期,他的創業故事登上了央視《致富經》。央視致富經欄目報導鄧熾強的創業故事走進舉世公司的鱷魚觀光池,上百頭鱷魚趴在岸上一動不動,如同雕塑模型道具。
  • 故事:入獄2年,出來後沒錢沒工作的我,用一招逆襲變身千萬富翁
    我提成最多的一個月已經拿到了一萬元,但我所吃過的苦,怕是別人想也想不到。為了攔下一個客戶,我曾喝酒喝到吐血,零下五六度的北京,我約見一個客戶,為了表示我的誠意,曾在雪地裡等了整整一晚上。短短幾年,除了給家裡寄的錢外,我還存了不少。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一度下跌很厲害,北京的房價也不例外。當時,我手裡已經有了三十多萬的存款。看到很多同事都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也動了心。
  • 江蘇徐州男子養錦鯉,年銷售額1000萬,最貴一條價值46萬元
    據近日《致富經》報導,2019年,他的錦鯉銷售額達到了1000多萬元。在劉電的帶動下,當地有100多戶農戶通過養錦鯉增收。他還在政府的支持下,把許陽村打造成了「錦鯉小鎮」。400多戶村民,家家戶戶在家門口挖池塘養錦鯉。
  • 最貴的「豬」:《雙豬圖》價超千萬 還有人半隻豬賣了6500萬
    以玉琢成豬形用來隨葬,寓意讓死者帶走滿身財富。玉豬的造型在各個時代都各具特色,其含義也隨著文明與文化的變遷而演變,但豬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六畜之首,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位置不言自明。畫馬聞名於世的徐悲鴻,其實也畫過不少豬呢!以「雙豬」為題材的作品就不止一幅。早在1998年,徐悲鴻的《雙豬圖》就出現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成交價近37萬元。2010年,另一幅《雙豬圖》亮相香港佳士得秋拍,拍得1309萬元人民幣天價。
  • 廣東茂名男子養番鴨致富,年銷售額3800多萬元
    他的合作社用的就是通威的飼料,銷售鴨子的時候,他也會把飼料配套銷售。靠著銷售黑番鴨和飼料,2019年,鄧李輝的年銷售額達到3825萬元。2020年,截至10月底,他的銷售額已經超過4000萬元。前不久,《致富經》報導了鄧李輝創業養殖黑番鴨,通過開拓市場、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家鄉村民增收致富的事跡。
  • 「王思聰鴨」成了「金鴨子」 95後姑娘網店日銷售額超10萬元
    3月25日,他發布ins表示斥重金買了兩隻鴨子。一時間,「王思聰鴨」登上了微博熱搜,「網紅鴨」也成了寵物界的新貴。3月29日下午,記者見到把鴨子賣給王思聰的95後重慶姑娘小江,她正一刻不停地回復客人信息。在網店的不斷提示聲中,她接受了記者採訪,講起如何把小眾產品賣成「網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