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少人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啥意思?

2020-12-03 老叟

在農村,不少事情是有專門的講究的,而且很多人不一定能看得懂,了解其中的門道,就拿墓碑上的字來說,不同的字就有不同的含義,如果混淆,隨意使用,那麼很可能會鬧笑話,比如說考和妣的區別,比如說故祖考和故祖顯的區別,等等。

在農村,我們經常會見到不少人在家中客廳的位置會供奉著「天地君親師」的牌位,有的是專門用一個牌子立在那裡,有的還比較講究,會用一個巨幅的字畫懸掛在牆上,旁邊還會有不少類似牌匾或者對聯之類的東西再加之襯託和裝飾。從位置來看,這個牌位往往是正對著大門而設立,而且非常醒目,往往進門第一眼就能看到。

「天地君親師」位也很好理解,也表明了在農民心目中的位置,即天為大,其次是地,再者是君,第四是親,最後是師。其他的次序很好理解,然而如今都這個年代了,為啥還有君呢?

其實這只不過是傳統的排序方法而已,沿用了很長時間,至今仍然沒有改變,而且這也是傳統儒家供奉的對象,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流行,只不過後來流傳到民間,被大家廣泛沿用罷了。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因時而變,有的人將「天地君親師」中的「君」字去掉,給換成了「國」字,變成了「天地國親師」,現在看來,很明顯這種排序方式也比較科學、比較靠譜。

雖然農村能人很多,但是對於這幾個字一般人是不願意寫的,因為害怕獻醜,為何這樣說呢?因為對這個幾個字有著極高的要求,比如說寫這幾個字講究「人不頂天、地不離土、君不開口、親不閉目、師不比肩、位不離人」等等,而且寫前幾個字要求站著寫,後面這個「位」字要求坐著寫,仔細想想,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當然,如今隨著不少老房子的翻修,房子裡掛著「天地君親師」的排位也越來越少了,在很多農村老人眼裡,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至今仍然不願意割捨,在重點節日比如說春節期間,還會經常供奉,等等。

各位親愛的朋友,你們那裡有這種現象嗎?

相關焦點

  • 負責造神的職業:天地君親師的師
    ——蘅塘退士這個職業的「師」不是陸遊老先生「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師,而是「天地君親師」的師,也就是負責教書的那個職業。蘅塘退士上面那首詩裡不僅說到了讓他幹著後悔的職業(當官),還說了走上這個崗位的方法途徑——戴儒冠。「戴儒冠」換算成現在的說法,估計和拿學位、戴學位帽差不多,反正就是得讀書,並且得到官方的認證。所以,關鍵詞出現了:「官方」。你是不是發現點什麼?
  • 祖宗牌位的來歷!(增長點知識)
    說著從袖筒裡抽出小半卷紅紙,隨即往堂屋後牆的正中央一貼說:「還是先拜拜祖宗牌位再說吧!」。賈宰相抬頭一看,只見解縉說的所謂「祖宗牌位」不過是在紅紙上寫著三行字。中間寫的是:「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左右寫的是:「賈氏堂上宗祖」和「九天東廚司命」兩行小字,便冷笑一聲說:「什麼祖宗牌位?顧名思義,祖宗牌位就應以『賈氏堂上宗祖』六個字為主」。
  • 天地君親師位-告訴你不知道的「家神」
    我是農村老彬,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四川農村家家戶戶供奉的「家神」家神是中國的祖宗信仰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中國廣大南方地方存在,一般將其安置在堂屋正中,每逢節慶進行祭祀。幾乎路邊每戶人家堂屋正門上都要貼上「秦軍」和「胡帥」的門神,過去就疑心是秦瓊和尉遲恭,但不知道為什麼是,特別是「胡帥」和尉遲恭有啥關係,後來到過貴州以後知道了,尉遲敬德是個少數民族將領,所以叫「胡帥」。
  • 劉氏 劉家人正確供奉祖先牌位的方法
    正確供奉後人牌位的辦法,實在只必要寫上祖宗姓氏,如「某門堂上歷代內外後人」,此乃作為哀悼思念祖宗之情,以摯誠之心,孝思憶念歷代後人,敬請衪們來到領受禮拜,接受親熱撫養。但此刻民間風尚對於敬奉後人或者有下列不對:(1)供奉後人牌位弗成擺放過高,或比擬別的佛菩薩為高:因為這是不敬及不對的辦法。當然佛菩薩是慈悲大批,不會介懷,但亦於禮分歧,因此諸等後人定然敢會平安人座受拜。(2)與佛菩薩放在1起:因為咱們的後人、先亡皆是未成佛道的1般眾生,屬於陰神類,故此衪們不敢與神聖昆季之間,來領受子孫撫養。
  • 南方有家裡供奉祖先牌位習俗,北方地區卻沒有?原來有這種原因!
    其實不能說北方沒有在家裡面祭拜祖先牌位的習俗,只能能說北方城市很少會有人在家供奉祖先牌位,只有在農村的一些宗族長輩家中都是供奉的有祖先牌位,每逢清明、鬼節或過年之時都會進行祭祖。與之相對比的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習俗,便是在城市裡面也有一些老人會在家裡供奉上祖先的排位。只不過北方的沒有南方普及罷了,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為兩地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影響。古時候南方地區被稱為南蠻,因為在中原人看來,南方人有時候做事不合禮節,有時候做事方式也非常野蠻粗糙。
  • 祖先牌位不可緊貼牆面!祖先牌位的擺放禁忌,擺好後人必富貴興業
    許多人家裡的神桌上同時供奉財神和祖先,風水命理姓名學專家提醒,神像最好緊貼神明聯,祖先牌位若不緊貼,須稍微向前靠,大概離公媽聯約1指遠,會這樣主要是因為神明地位比祖先高,其次是祖先牌位若靠牆放,後代子孫恐怕會賴在家裡,只想靠祖先、長輩的遮蔭吃飯,沒辦法到外面討生活、興家。
  • 清朝為何一直供奉明朝帝王的牌位,原因在於這四個字
    而令人意外的是,清朝佔據北京城後,卻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他們先是將自己祖宗的牌位放進太廟,以宣示統治地位,但同時,他們卻又將明朝歷代帝王的牌位放進了歷代帝王廟,供奉起來。答案當然不是了,清朝之所以將明朝帝王的牌位供奉起來,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為了讓自己的統治看起來更加合法,歸根結底還是四個字:穩定統治。
  • 俗語:「家中進鼠,多富裕」,啥意思?明年鼠年是不是添富貴呢?
    導語:俗語:「家中進鼠,多富裕」,啥意思?明年鼠年是不是多富貴呢?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就比如農村老一輩人說的「家中進鼠,多富裕」,就是說家中如果進來老鼠,那麼就預示著這個家庭要興旺。
  • 在家裡供奉祖先牌位,南方和北方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有人把北方人在歷史上的遷徙聯繫在一起,說是中原人遷徙或是避難到南方,也就把北方的祭祖習俗也帶到了南方。這種說法是因對歷史關於祭祀方面的知識不了解所致。歷史告訴我們,事情恰恰相反,是北方人或是避難,或是遷徙,來到南方以後,受當地風土人情的影響,入鄉隨俗,才開始在家中設神龕祭祖的,包括後來北方一些地方興起的家庭祭祖活動,也是受到南方諸族風俗的影響。為什麼這樣說呢?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農村老輩人都會手扶播種,在種穀子播種時,通常在谷種裡摻上一把米攪勻。目的有二,其一是節省谷種,其二是避免穀子播的太密,小米經過脫殼後不會發芽。「明堂如播米」意思就是這樣來的,意思是指稀、少、散不聚攏地氣的情況。這種情況會造成後代子孫受窮。墓地明堂前應該平坦開闊,風水學分為大、中、小三類,裡面說道挺多。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而這樣中途加建的情況就是人們所說的「牆上牆」,對老一輩看來,這樣的建房方式是不好的。
  • 家中供奉神位要注意,不可不知的講究和禁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精神思想文化品位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觀世音菩薩作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相傳其生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農曆九月十九,說法道場是普陀山。大乘經典特別稱道文殊師利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世音的大悲、地藏王的大願,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
  •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
    農村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馬上冬至不妨一看本周末咱們將迎來冬至節氣,現階段很多城市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不過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是有不少地方依然保持在最低溫度零度以上的。故而冬至算是一個臨界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冬至日的俗語,「吃過冬至飯,一日長一線」,啥意思呢?冬至,又被稱為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同時也是我們國家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古代有「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便是冬天的大節日。
  • 俗語「人怕三長兩短,香忌兩短一長」,啥意思?古人智慧之談
    傳統文化因為年代久遠總不乏一股神秘之感,尤其是農村長輩時常講一些傳統故事讓人將信將疑卻總是意猶未盡。這些傳統故事和即將失傳的傳統技藝一樣,似乎總能從其中感受到遙遠古代那若有若無的社會百態。例如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會貼門神,如今已經漸漸消失,隨之產生的門神故事每每讓人流連忘返。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說:「野花再香莫進房,否則家破人又亡」,意很深啥意思
    都說說話是一門藝術,那麼我首推農村老人的說話方式,在農村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不識字的老人說的一些話,就那麼簡短的幾個字,就把事情完整形象的說出來。這些簡短的話,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還順口及押韻。相信不少朋友的都領教過,在農村老人們常用這些怪話,教育及指引我們的日常做人做事的行為習慣。
  • 天價彩禮過後,農村娶妻又現「一動不動,一甩一倒貼」,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天價彩禮過後,農村娶妻又現「一動不動,一甩一倒貼」,啥意思?生活在農村,近幾年,農村經濟發展得很快,但是,與之而來的壓力也增加了許多,而最讓農民擔憂的莫過於「妻難討」了,為此,很多大齡男青年舉足無措,卻也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