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養寵物的人現在有很多,但現在的養寵是和傳統意義上的養寵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國人餵養寵物幾千年,所養寵物多以鳥類或昆蟲為主。發展到今天,雖然也有把毒蜘蛛或毒蛇當成寵物的,但那是極少數,而目前成為社會養寵主流的,是以把狗或貓當寵物來餵養的行為。養寵物歷來屬於個人愛好範疇,是個人自由,他人無權幹涉。但現在的養寵物,則已經遠超個人範疇,實際上是融入到人類的整體社會生活當中,已經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了他人,甚至已經成為社會問題。這在養寵界而言,堪稱史無前例。
過去的大多數民眾,一般很少涉及到養寵話題。因為原本餵養寵物的也是人群中的極少數,他們餵養些鳥類或昆蟲類之物,對他人根本構不成影響,所以並不會引起他人注意。可是,現在人們提起餵養寵物,任何人都會把它聯想到狗身上。
之所以餵養寵物狗,會引起廣大公眾關注,皆因為此類的養寵行為,已經使其他民眾不可能脫身於事外。隨處可見的寵物狗,隨時會遇到的不文明養狗行為,隨時會受到寵物狗的驚嚇或困擾,隨時會看到寵物狗在公共場所拉屎拉尿,隨時會遇到到處亂竄的流浪狗。生活在當前城市中的人們,誰敢說能在狗這種動物面前置身事外?無法迴避的城市寵物狗問題,已是廣大城市居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熱愛生命,關愛小動物,是所有愛狗人士的共同口號。餵養它們之初,他們對其關愛之程度,無不令人驚嘆。文明、關愛、伴侶之稱謂,哪一個都可彰顯他們的愛心。但與此所不同的卻是,昨天還倍加關愛的伴侶們,卻因某種原因或藉口趕出家門。也就是事實上的遺棄。即使如此,也要找出許多令人理解的藉口來,說明其不得已不為之的理由。事實上來講,遺棄小動物的人絕大多數是它們的主人,但公正來講,確實是有些屬於走丟或被盜而脫離主人者。對此,我們必須分清。真正的愛心者,是不會在乎一些不理解或受到的一些冤枉的。
現實卻是,養狗人中的小部分人,養狗原因是出於追求時尚,從開始就沒有真正的因為喜歡而餵養。很顯然,如此的養狗行為是不會持久的,從寵物狗進家後,才發現原來養狗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所以立即產生厭煩之感是必然的。結果是毫無心理壓力地把狗扔掉。可這樣的人同樣天天把愛心掛在嘴上,同樣因狗而道德綁架他人,同樣會因別人的狗受傷害,而去參與所謂的維護愛心活動。豈不知其背後的所人,實為愛心抹黑。這是一種典型的假愛狗人士。
還有一些因搬家或調換工作,本來是可以把狗帶走,卻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地把狗掉下。我們看到不少在廢墟附近駐留的狗,它們還在那裡等待主人來接,它們哪裡知道主人已經把它們拋棄。愛狗嗎?因愛才會養。扔掉嗎?因為狗成了累贅,還是選擇拋棄。這樣的狗主人,也曾經是愛狗人士,也曾經把狗抬到至高無沒尚之地,同樣因狗與鄰居反目。他們曾經的愛心,在事實面前則成了假愛。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際,有篇未經核實的網文,說的是動物可能攜帶病毒,結果一夜之間,無數的貓、狗被趕出家門,也有的被無情地從高樓拋下。可這些人曾經是那麼的愛心滿滿,曾經把自己標榜的是那麼的高尚,但拋棄曾經的伴侶們,卻非常果斷積極。如果過去的他們有真愛的話,那麼其內心的惡此時則戰勝了其不堪一擊的偽愛。
不可否認,現實中卻有因客觀原因無法再繼續養狗的狗主人,但他們卻從沒有把狗扔掉的想法,而是千方百計地為狗尋求出路。比如,一位面臨出國留學的狗主人,出於對狗的疼愛,聯繫了幾位朋友家未果,最後聯繫了前女友,結果驅車一千多公裡把狗送到。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少,就是真正無法再繼續餵養時,會積極為寵物們尋求出路,也算是做到了對它們負責吧。
真假愛狗,我們並不從其日常對狗有多關愛,如何把狗抬到與人同等地位或為狗不惜做出多大犧牲。我們僅從他們是否會遺棄狗狗的簡單行為上,就能準確判斷。這類人會為狗侵犯他人和公共利益,而且還打著愛心旗號,但在狗狗與個人私利的選擇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私利,代表其愛心的狗狗,在這時就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遺棄狗狗的行為,可輕易地檢驗出狗主人愛心的真假,稱其為愛狗的「試金石」也不為過。